●故事一
那個六年級的男孩,和老師當堂打架,被帶到學生成長中心的時候,手握雙拳,怒目圓睜,任何人的勸慰他都視而不見,一副要與老師以死相搏的樣子。
我領他來到心理教室,他仍然沉默不語,胸脯一起一伏,怒氣難平。我望著他說:“付老師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但我是心理老師,知道你非常生氣,也覺得非常受傷,如果你想說什么讓自己好受點,那是你對我的信任,我一定為你保密,可以嗎?”
他停了一會,開始從說到嚷,從老師說到父親……尤其是說到父親的時候,用到了他能想到的一切難聽的詞去形容,依然不解氣,然后他試圖拿出很多證據(j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越說越狠,直到他嚷嚷了一句:“他說我是垃圾,是狗屎!他才是!他才是……”
我沒阻止,靜靜地聽,我想去了解他,而不是去教育他。
嚷了一會兒,他停住了,剛才刀槍不入的霸氣瞬時消失,眼淚流下來,一下子趴在桌子上,哭著念叨著這句話:“狗屎也有用啊,我是狗屎,狗屎也有用啊……”就像森林里受傷的小動物一樣,我知道他在保護自己千瘡百孔的自尊心。那句“狗屎也有用”的念叨,是一種讓人心疼的掙扎。
我當時也哭了,他看見我哭,有點吃驚,我說:“你說的對,狗屎也有用。何況我們都不是狗屎。是嗎?”哭完以后,他能聽進去話了,那一次會談在比較和諧的氣氛中結(jié)束了。
班主任趙老師和我說,這孩子在班里特別實在,干活從來不計較,中午端飯、掃除值日,是最不惜力的一個,鋼琴也彈得不錯,就是學習中等偏下,脾氣暴躁。他爸爸確實很冷漠,好像家里不想要他這個孩子一樣,老師談了很多次,家里人也對他鮮有鼓勵。經(jīng)過孩子的允許,我和趙老師聊了當天談話的情況,我告訴她孩子內(nèi)心覺得難受,所以一碰就火,要提醒男老師態(tài)度溫和一點,因為孩子對爸爸的情緒會投射在男老師身上。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信任我了,雖然他仍然經(jīng)常惹禍上身,不過事后會來心理教室找我說說內(nèi)心感受,畢業(yè)時他主動來找我合影,照片上笑得很燦爛。
●故事二
話題分享課,討論孩子們選出來的議題,我說我只希望他們說實話,只要是實話,我就理解并且尊重。那天的議題是“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
陳嘉(化名)舉手了。這是他第一次舉手主動要求回答問題。很多同學反映他平常眼睛里有邪氣,總穿黑衣服,上課時喜歡翹二郎腿坐著,老師瞪他一眼,他會有竊喜的表情,似乎有控制到老師的成就感。
“我認為學習沒有必要?!?/p>
“為什么?”
“很多將軍都沒上過學,上戰(zhàn)場打得比上過學的人都好?!?/p>
我當時的回應是:“你的想法很真實,謝謝你,但是我想問沒上過學的將軍就沒學習過嗎?還是他只是不用上學這種形式來學習?”
其他人開始應和我的回應,他好像明白了我的立場,“哦”了一聲坐下了,然后我看見他捂著臉,眼淚流下來。我沒想到會這樣,愣住了,不敢看他,也想不明白。
課后,我回想陳嘉的眼淚,覺得這可能是他信任我課堂的前提,第一次把他自知叛逆但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可是他試圖表達的勇氣我沒有看到,雖然我口頭上講中立、鼓勵開放,其實我仍然立場鮮明,用老師的權(quán)威,直接反駁了他的想法。
他的眼淚,是嘗試后的挫敗感,但是他的嘗試,其實恰恰是我的課堂最應該保護的。
他的眼淚,算抽了我一記耳光。
后來再有相同的言論,我不會直接反駁,只會謝謝他們的真實。只是課堂最后拋幾個問題給所有人,包括究竟是學習本身沒有必要,還是有些形式的學習你認為沒有必要?你究竟是認為不用學習,還是因為困難不敢學習,那么不學習會有什么困難嗎?
然后我會補充:這只是我個人想提的問題,未來的每一天,他們自己都有選擇學或者不學的權(quán)利。我覺得這樣上課,我自己舒服一些。
關于陳嘉的問題,我在“班級夢想秀”的活動中彌補了一些。在我們的“夢想秀”活動中,每個同學都可以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全班為他開記者招待會,師生以粉絲的身份聆聽他的講座。孩子們大多夢想成為著名作家、主治醫(yī)生、野外攝影師,等等,而陳嘉希望成為“國王”。
我為陳嘉開了記者招待會。我在介紹中說:“我們今天請到了非常特殊的嘉賓,他用自己的努力,在非洲建立自己的帝國,領導非洲人民過上了更富足民主的生活,我們請他講解自己傳奇的一生,有請陳嘉陛下?!?/p>
在粉絲瘋狂的掌聲中,陳嘉擺出非洲地圖,興致盎然又略帶緊張地說自己如何攻占非洲的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地區(qū),我問他,攻占的目的是什么?他說要讓非洲人民過上好日子,臺下一片笑聲,陳嘉“陛下”的想法終于得到了尊重,他行了一個禮,我回了一個禮,謝謝他給我上的那節(jié)課。
●故事三
一個孩子說他最近總是特別害怕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和爸爸媽媽說了,他們總覺得自己太膽小不夠堅強,鼓勵她能更加樂觀。她也覺得爸爸媽媽說得對,可是孩子還是一直沒止住哭。
我問她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她說有一次上完課外班,爸爸沒有按時來接她,天色黑下來,她一個人在教室里,就開始有這種念頭了,覺得總有一天會離開爸爸媽媽的,然后她意識到一個人在世界上生活是一件很害怕的事,那天的感覺到現(xiàn)在都有,一想到就想哭。
我問她這件事情和爸爸媽媽說過沒有,她說說過,但是媽媽覺得她有些杞人憂天,爸爸媽媽是不會離開她的,讓她堅強些,不要太脆弱。
她覺得媽媽說的對,所以難受的時候就盡量忍著,想別的事情,1月份還一個人和同學參加冬令營去韓國。她說回來在車上的時候看見爸爸眼淚就止不住,但是不敢哭,怕爸爸說她太脆弱。
那天我和她坐在一起,我們相互抱著,她哭了個痛快。我說:“你的擔心是因為你心思成熟,比別的孩子看得更遠,所以你會多一層擔心,不是因為你比他們脆弱,而是你比他們先想到了一些讓你擔心的事情而已。說實話,你覺得爸爸媽媽愛你嗎?”
她重重地點頭。
“你的擔心我能理解,可是你也相信爸爸媽媽愛你,這種相信很重要?!?/p>
后來經(jīng)孩子的同意,我和她媽媽通了一個小時的電話,其實我只有一個希望,就是不要急于改變,而是試著理解,因為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她需要的不是評價和督促,而是心底里的支持和承諾。她的與眾不同,她自己也不理解,可是一旦理解了,她會釋然的,她需要最親近的人去幫助。
我不認為我改變了這三個學生什么,但是我希望能夠成為他們生命中讀得懂他們的那個人,因為如果我能讀懂,他們就能自己讀懂自己,然后知道自己只是擁有著自己的風格和本性。
理解的基礎,是發(fā)自心底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