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過程中,思想理論界越來越集中認識到運用科學的歷史胸懷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這種科學的歷史胸懷,本質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運用和弘揚這種科學的歷史胸懷理解和對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建立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條件。同時,這種方法也是超越各種認識的片面性、局限性,抵制各種錯誤思潮,解釋許多思想困惑的必要思想理論修養(yǎng)。
一、以科學的歷史胸懷對待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把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進程看作一個整體,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連續(xù)性和規(guī)律性,有利于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黨的十八大報告和習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講話,正是以科學的歷史視野,進行宏觀的概括,理論聯系實際,體現了以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為核心內容的科學的歷史胸懷。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闡述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時,就展現了宏大的歷史胸懷:“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著眼“九十多年來”的歷史,充分肯定和評價了歷屆黨中央為“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所做的努力。這樣的歷史胸懷具有雄辯的說服力。報告在闡述我們黨的重大責任時,也采取了科學的歷史的視野進行闡述:“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征程上,我們的責任更大、擔子更重”。
回首歷史的進程,立足現實的情況,展望未來的方向,這種聯系到歷史、現實、未來的觀察問題的方法就是科學的歷史胸懷。對于這種科學的歷史的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做了精辟的界定和論述:“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要把黨的十八大確立的改革開放重大部署落實好,就要認真回顧和深入總結改革開放的歷程,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開放的規(guī)律性,更加堅定地肩負起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責任?!边@種聯系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思路,必然把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看作一個整體,把其中每一個階段看作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這不僅深化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的內涵,同時也拒斥了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更是運用這種科學歷史方法的典范。他科學地分析了新中國60 多年的歷史,澄清了長期以來糾結思想理論界的一些思想混亂,引起思想理論界的強烈共鳴和極大反響。他明確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qū)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chuàng)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絕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這樣的分析結論,與《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黨的十八大精神完全一致,從根本上防止了把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實踐的兩個不同時期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以一個時期否定另一個時期的錯誤傾向。同時也堵塞了借口肯定其中一個時期而否定另一個時期的歷史虛無主義傾向。
這種對科學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科學的歷史胸懷,還體現在深刻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的經驗,梳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系統(tǒng)地追溯和總結了世界社會主義思想發(fā)展的歷史。從空想社會主義產生和發(fā)展,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并實踐社會主義,蘇聯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一直追溯到我們黨做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計6個時間段。講話有力地說明,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復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樣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開放30多年實踐的根本總結。講話也使我們明白了世界和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曲折歷史,從而使我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黨的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大前后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科學的歷史胸懷對待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把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進程看作一個整體,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連續(xù)性和規(guī)律性。這不但對于新進中央的領導干部而且對廣大黨員群眾是一次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的教育,同時也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的教育。
二、以科學的歷史胸懷對待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能夠更加堅定地看清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大趨勢,超越社會主義發(fā)展的低潮和曲折,把握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主流和主線
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事業(yè),它的發(fā)展歷程不可能是筆直、平坦的大道,在披荊斬棘的探索中,出現曲折和錯誤,甚至出現低潮,是絲毫不奇怪的。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必然運用科學的歷史胸懷,牢牢把握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透過曲折、失誤和低潮,堅信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論證的“兩個必然”的結論,把握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主流和主線,拒斥一切否定和拋棄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和一切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以科學的歷史胸懷對待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早在1956年,西方各國借赫魯曉夫大反斯大林而出現反共風潮之機,中共中央政治局經過認真討論,以《人民日報》編輯部的名義發(fā)表《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和《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重要文章,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首先以科學的歷史胸懷,深刻分析了為什么社會主義國家會出現曲折和錯誤。文章首先從人類社會幾個不同的階級專政發(fā)展的縱向歷史脈絡,分析了作為新生事物的無產階級專政出現曲折的原因。文章寫道:“自從人類社會分裂為幾個利害不同的階級以來,經歷過奴隸主的專政,封建主的專政,資產階級的專政,這些專政繼續(xù)了幾千年;而從十月革命勝利以后,人類才開始經歷無產階級的專政。前三個專政都是剝削階級的專政,但是封建主的專政比奴隸主的專政要進步些,資產階級的專政又比封建主的專政要進步些。這些在社會發(fā)展史上曾經起過一定進步作用的剝削階級,總是在很長的時期中犯過無數歷史性的錯誤,而且是反復地一犯再犯,才能積累他們的統(tǒng)治經驗。但是隨著他們所代表的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的尖銳化,他們仍然不可避免地要犯更大的更多錯誤,激起被壓迫階級的大規(guī)模反抗和他們內部的分崩離析,以至促進了自己的滅亡。無產階級的專政和以前任何剝削階級的專政,在性質上根本不同。它是被剝削階級的專政,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專政,是為了創(chuàng)造沒有剝削、沒有貧困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專政,是人類歷史上最進步的也是最后一次的專政。這樣的專政,擔負著歷史上最偉大、最困難的任務,面對著歷史上情況最復雜和道路最曲折的斗爭,因而它的工作——正如列寧所說的——也不能不犯很多的錯誤?!薄罢麄€說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還只有一百年多一點的時間,從十月革命勝利以來,還只有三十九年的時間,許多革命工作的經驗還是不足的。我們有偉大的成績,但是還有缺點錯誤?!煽兛偸嵌嘤谌秉c,正確的地方總是多于錯誤的地方,缺點和錯誤總是要被克服的?!边@種科學歷史的分析,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提高了世界無產階級政黨和群眾的政治覺悟。
在《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中,又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角度論述了社會主義事業(yè)在曲折中不斷發(fā)展壯大的趨勢,凸顯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指出應該歷史地、科學地對待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現實。文章指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如果從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的時候算起,到現在還只有92年。在這92年中,雖然有許多迂回曲折,但是整個運動的進展是十分迅速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出現了占世界土地六分之一的蘇聯;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又出現了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社會主義陣營。這些社會主義國家犯了一些這樣那樣的錯誤,敵人就高興起來了。有些同志和朋友就難過起來了,其中有一些人甚至對于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前途發(fā)生了動搖。但是無論敵人的高興、同志和朋友的難過或者動搖,都是沒有充足理由的。無產階級初次擔負國家的管理,遲的只有幾年,早的也只有幾十年,要求他們不遭到任何失敗是不可能的。短時間的、局部范圍的失敗,不但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有。但是任何有遠見的人決不會為此而感覺失望和悲觀?!苯又?,文章又將社會主義的初期歷史進程與資本主義初期的歷史進程進行了對等地、歷史的比較,從而無可辯駁地說明:一切新生事物雖然經過曲折發(fā)展,但歷史發(fā)展的大勢所趨是不可阻擋的規(guī)律,人們不能用一時的曲折和失敗,否定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
今天之所以引用黨中央1956年的這一段論述,是因為它的預見性竟然是如此強烈,針對性竟然是如此準確,簡直就像針對今天人們的思想實際而言。只有以科學歷史的胸懷觀察世界歷史,社會主義制度初期發(fā)生的這些失敗或者曲折,才能得到科學的說明。這些所謂曲折和失敗與當年的資本主義制度初期相比,確實算不了什么。照一下歷史的鏡子,資產階級統(tǒng)治者今天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和理由指責和否定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狀況。歷史規(guī)律就是這樣:“哪有一種新生的事物沒有困難和弱點呢?問題在于未來。我們前面的道路無論還有多少曲折,人類最后總是要走到光明的目的地——共產主義,這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的。”(《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人民日報,1956年12月29日)
運用科學的歷史方法觀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就會超越低潮和曲折的迷霧,看清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每一次高潮與低潮都是交替出現的。低潮反映了敵對勢力的鎮(zhèn)壓和破壞,同時也反映了進步力量的弱小和缺乏經驗。但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就是沖破了一次次的低潮,在低潮中總結經驗,積累力量,最終還是形成一次次新的高潮。歷史地看到低潮與高潮交替的規(guī)律,就能夠不為浮云遮望眼,把握事物的本質,建立對科學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蘇聯東歐發(fā)生劇變的原因的20多年中,一些研究者竟然基本上或者完全拋掉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有的甚至陷入歷史發(fā)展的“不可知論”,所謂的“亞細亞生產方式”再次泛起。西方也極力煽風點火,妄圖借助于其某些“基金會”的力量左右中國的某些知識分子,極少數人甚至宣傳蘇聯垮臺是沒有按照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進行改革,等等。也有少數人很別致地提出“從檔案里發(fā)現歷史真相”,似乎借助于某些檔案材料的挖掘就能夠把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guī)资甑难芯砍晒品9倘?,歷史學家重視歷史檔案的作用,但是,僅僅靠檔案研究歷史是靠不住的。第一,你選擇的是什么樣的檔案?選擇哪些檔案?你選擇的檔案全面嗎?第二,你選擇的檔案真實程度如何?第三,對于同一個檔案描述的事實看法大相徑庭怎么辦?第四,靠某些新發(fā)現的檔案能夠看到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嗎?對那些新式的迷信考據材料的人,對那些看到一星半點的所謂新材料就大叫發(fā)現歷史“新大陸”的人,有必要提出以上這樣的質疑。
近來讀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侯惠勤同志的自選集,其中一段論述令人很受啟發(fā)。他說:“考據學不能代替歷史學,考據方法不是歷史研究的根本方法、當然更不是唯一的方法……因為考據最多可以鑒別史料的真?zhèn)?,而難以真正確立史料的歷史價值,即在多大程度上再現了歷史?!瓪v史的復雜性就在于它存在著無數相互沖突的事實,從微觀角度看,它們同為真,都是‘事實’,而從歷史趨勢看,存在的并非都是真實的,相當一部分現存的事物已經失去了客觀必然性,成為偶然的、純表象的實例。”“要區(qū)分最能表現特點的材料,需要正確的歷史觀,需要認識和敘述歷史的科學方法論。”(《侯惠勤自選集》,學習出版社,2012年版,第205-206頁)這番議論真是一針見血,揭示了那些常常以宣布發(fā)現歷史“真相”來制造轟動效應的人們的虛偽。
三、以科學的歷史胸懷對待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能夠科學地、客觀地評價無產階級領袖的地位和作用,捍衛(wèi)革命導師是捍衛(wèi)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一個重要方面
列寧指出:“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保ā读袑幦返?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9-150頁)這是唯物辯證法在評價歷史人物中的全面綜合的運用??茖W的歷史方法反對以今比古,把當下自己的思想掛在古人的名下;同時,也反對苛求古人,要求前輩知道今日的具體情況、要求前人符合今天達到的某些認識。
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以科學的歷史胸懷客觀地、科學地評價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領袖人物。在黨的十八大開幕式上,全體代表起立向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默哀,表示深刻的緬懷。十八大報告評價:“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蓖瑫r評價:“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chuàng)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p>
從某種意義上說,蘇聯乃至東歐國家的崩潰無一不是從否定甚至丑化自己的偉大領袖開始的。我們堅持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和正確維護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不僅是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從沉痛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教訓得出的結論。這體現了我們黨政治上的清醒和成熟。
對待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領袖的態(tài)度和評價是一個關系重大的政治問題。這是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創(chuàng)始者不僅僅是一個卓越的領導人,更是一種制度的象征,一段歷史的標志,一代人的精神歸宿,客觀上也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化身。一切想繼續(xù)推進科學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進的人,都會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的領袖。反之,一切國內外企圖破壞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人,必然把沒落階級的瘋狂和復辟舊制度的希望化為對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仇恨,否定、攻擊和丑化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領袖。所以,在當代,對待社會主義國家創(chuàng)始者的態(tài)度,就集中反映了對待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真實態(tài)度。這是一塊試金石。實際上,這是我們始終面對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甚至上了敵對勢力的當,就會導致亡黨亡國的悲慘命運。
在復雜的政治斗爭中,一切敵對勢力常常抓住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某些錯誤或者所謂的“錯誤”,撕開缺口,掀起否定領袖的風浪,目的在于顛覆社會主義制度。這就更加需要人們以科學的歷史胸懷,識別真?zhèn)?,避免上當。在蘇聯的所謂“改革”中,反共的敵對勢力從否定斯大林入手,接著就把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共產黨的領導,統(tǒng)統(tǒng)當成所謂“斯大林模式”加以否定和批判。有的甚至把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都當成所謂“斯大林社會主義模式”加以否定,甚至顛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基本概念。在斯大林遭到長期的否定和丑化之后,依次發(fā)生的事件是:列寧遭到粗暴的否定和批判,蘇聯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遭到取締,社會主義國家宣布滅亡。這完全實現了西方敵對勢力幾十年分化、西化和顛覆的夙愿;也是混在黨內的那些背叛者公開無恥出賣無產階級事業(yè)的大暴露。當人們看到戈爾巴喬夫反對斯大林的全部真相時,社會主義事業(yè)大勢已去!悔之晚矣!這個沉痛的教訓令全世界無產階級無不扼腕嘆息!借口攻擊斯大林而攻擊社會主義制度,這是20世紀西方玩弄的大陰謀,這是社會主義國家再也不能忽視或忘卻的教訓。
四、關鍵是培育黨員干部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修養(yǎng),這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衰成敗
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在全黨培育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增強黨員干部的基本理論修養(yǎng)和科學的歷史胸懷,是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成功的思想條件。只有這樣,黨才能有凝聚力,黨和人民才能有共同的話語體系和共同的邏輯,形成同心同德的局面,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掌握科學的歷史胸懷,本質上就是掌握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運用科學歷史的胸懷審視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實踐,從事物縱向發(fā)展的脈絡來把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更能夠清晰地看清事物發(fā)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種觀察問題的方法正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的體現。這樣觀察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現實,更加能夠看清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在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關鍵時刻,廣大黨員干部能不能運用體現科學世界觀的歷史胸懷審視歷史和現實,能不能在理性層面上解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能不能經得起嚴峻考驗、能不能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途命運問題。新中國60多年的歷史證明,黨的干部隊伍的理論修養(yǎng)是合格的,經得住考驗的。否則,就不能解釋我們黨和國家能夠克服種種艱難曲折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現實。但是,這種合格的狀況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在現實的各種曲折中不斷努力學習、思考和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一直強調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加強干部的讀書、學習和理論修養(yǎng)。他指出,一些干部在新的歷史時期經不起考驗,出現一些理想信念、思想觀念和作風方面的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唯物史觀不牢固。有了唯物史觀,眼界才能開闊,站位才能高,才能看到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貫穿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的精髓所在?!薄罢莆蘸瓦\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和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留給我們的傳家寶?!薄斑@些基本觀點貫穿于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之中,內容博大、思想精深,需要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深入鉆研,需要原原本本地閱讀馬克思主義原著,才能領會得更加深透?!薄皩W習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貫穿的馬克思主義觀點,就要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歷史趨勢的基本觀點,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共產主義理想。”(《求是》,2010年第7期)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把系統(tǒng)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黨校、干部學院、社會科學院、高校、理論學習中心組等都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必修課,成為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宣傳的重要陣地。新干部、年輕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論學習,通過堅持不懈學習,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堅定理想信念。”
黨的十八大為我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勝利奠定了良好的條件,新一屆黨中央領導在治國理政中展示了一代新風,廣大黨員干部只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世界觀的境界,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就能夠使我們的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更加勝券在握。
(作者: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
責任編輯:李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