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作文課往往以嚴肅的面孔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條分縷析,引經(jīng)據(jù)典,一本正經(jīng),所以學生大多不喜歡也沒有表達的欲望。為什么不讓作文課變得輕松、自然一些,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讓他們真正愿意“用我手寫我口”?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的建議是:“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比昙壧幵诹曌鞯钠鸩诫A段,而繪本無疑就是最好的一種載體。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編故事,快樂地講故事,那么寫作就不再是一件讓人望而生畏的事,而是一件很好玩的事。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給學生一些適當?shù)闹笇?,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情境、找關鍵、開思路、寫具體、改精彩等環(huán)節(jié),試著將故事寫具體,寫精彩。
【習作目標】
1.能根據(jù)給出的情境,找到與主人公和情境有關的關鍵詞,并由此展開合理的想象。
2.通過追問,構建出有波折的故事框架,有條理、有重點地把故事寫下來。
3.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和欣賞評價他人的習作,感受續(xù)編故事帶來的快樂。
【指導重點】
創(chuàng)編出合理、有新意、有波折的故事情節(jié),并將故事寫具體,寫精彩。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情境,激興趣
1.同學們喜歡故事嗎?讓我們一起來聊聊故事吧。你們最喜歡的故事題目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2.同學們談到了很多故事,有的故事情節(jié)特別生動,曲折離奇;有的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突出;有的講述了一些耐人尋味的道理,讓我們從中得到啟發(fā)。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傲牧淖约合矚g的故事”,這個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也讓他們在對話中明白什么樣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二、找關鍵,審好題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編故事,好嗎?故事的開頭已經(jīng)有了,看——
出示:螃蟹尼尼不喜歡自己那對大鉗子,不管它要干什么,笨拙(zhuō)的大鉗子總是很麻煩……
看到開頭,千萬別急著動筆,要先想一想:主人公是誰?
我們編故事,要根據(jù)主人公的形象來進行合理的想象。
2.故事應朝什么方向編呢?再看這段話,找出能夠給你提示的關鍵詞。
3.我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關注了“不喜歡”“笨拙”“很麻煩”這幾個詞,真棒!我們可以找出情境中的關鍵詞,幫助自己搞清編故事的方向。(板書:找關鍵)
設計意圖:寫作評價綜合考查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狀況,我們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三年級學生處于寫作的起步階段,在他們剛接觸這樣的想象作文時,教師的導學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寫作方法的指導。這里說的“找關鍵,審好題”旨在讓學生有法可循,讓他們以后再碰到類似的作文時知道該怎么做。
三、開思路,細細問
1.故事究竟該怎么編呢?老師有一個秘訣——細細問,也就是圍繞關鍵詞問自己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追問自己至少三個問題。
2.老師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整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問題。
3.讀著這些問題,我知道同學們腦子里想象的翅膀已經(jīng)張開了。下面,請小組合作,口頭完成這張記錄單。(出示)
■
小組內進行討論,口頭完成記錄單,比一比哪個小組想出的故事最多,最有創(chuàng)意。
4.全班交流。
5.小結: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你們讓小螃蟹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做著不同的事情,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
6.當然,我們也可以在情節(jié)的設計上起點波折(板書:起波折),讓故事變得更有意思。
設計意圖:中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基礎,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我們在完善學生的形象思維的過程中,要注意促進學生的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這里,我讓學生追問自己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向縱深推進,從而打開他們的思路。
四、寫具體,動起來
1.在大家充分的想象下,我們的故事框架有了,可是要讓讀者愛讀,光有框架行不行?我們得把它寫具體,寫精彩。(板書:寫具體)
2.有個同學是這樣寫的:(出示)有一天,螃蟹尼尼和小伙伴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突然,它們聽到求救聲,原來章魚被海草緊緊地纏住了。就在這危急時刻,尼尼看到了自己的大鉗子,有了!它張開鉗子,對準海草剪起來。章魚終于自由了!
3.大家覺得他寫得怎么樣?有個同學對這段話進行了修改:有一天,螃蟹尼尼和小伙伴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突然,它們聽到求救聲,原來章魚被海草緊緊地纏住了?!熬让 闭卖~伸長了觸手,拼命地扭來扭去,可海草卻越纏越緊。就在這危急時刻,尼尼看到了自己的大鉗子,有了!它一邊大聲地對章魚說:“別害怕,我來幫你!”一邊張開鉗子,對準海草輕輕一剪,被剪斷的海草隨著海水漂走了。尼尼的鉗子飛快地移動著,一會兒砍,一會兒切,一會兒撕,一會兒拋,就像在圍著海草跳舞。很快,海水里到處都是打著轉轉的碎海草。章魚終于自由了!它用長長的觸手緊緊地抱住了尼尼,激動地說:“謝謝你,謝謝你的大鉗子!”尼尼高興地揮舞著它的大鉗子,說:“不用謝?!?/p>
4.這里加了三段話,你特別喜歡哪段話?
交流時強調以下幾點:
(1)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說說話,這樣才有情趣,顯得溫暖。
(2)大鉗子發(fā)揮作用時,不能只寫一個動作,要把連貫的一串動作寫清楚。
(3)遇到麻煩時,把當時的情形寫得越危急,就越能突出大鉗子的用處。
5.接下來,同學們可以動筆寫了。(學生寫作,教師巡視并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想象能力是寫好想象作文的基礎,但想象能力并不等于寫好想象作文的能力。想象是在頭腦里進行的,而想象作文則要把頭腦中的想象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它需要語言材料和表達技巧,所以例文就成了習作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里我并沒有出示整篇例文,而是抓住了習作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學生最難寫好的部分展示了一個片段,通過前后鮮明的對比,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要想把故事寫生動,就必須抓住人物的對話和動作,通過環(huán)境的烘托,把故事寫具體,寫精彩。
五、交流評價,改精彩
1.教師讀作文,邊讀邊評價。師生著重對情節(jié)有意思、描寫生動這兩個方面進行評析。
2.其實《笨拙的螃蟹》這一課的靈感來自一本圖畫書,它的作者是英國的露絲·蓋樂薇,想聽聽她是怎么講述這個故事的嗎?
3.課后可以把你的作文和露絲·蓋樂薇的比一比,看看她的哪些地方比你寫得精彩,你的哪些地方設計得比她巧妙。
設計意圖:在這堂基于繪本的習作指導課上,我側重于寫作方法的指導,我的目的有兩個:(1)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作文教學應順應兒童的心性,所提供的習作素材要有意思,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放飛他們的想象力,有效地喚起他們的表達欲望。(2)把繪本當做范本,讓學生在寫完之后與原著進行對比,找找它的哪些地方比自己寫得精彩,自己的哪些情節(jié)設計得比它巧妙,樹立寫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