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作業(yè)不做、口頭作業(yè)不做、刻板作業(yè)不做、重復作業(yè)不做……
——據《武漢晨報》報道,假期期間,武漢市一批家長用各種理由拒絕他們認為不靠譜的作業(yè),叫板“老師權威”。家長認為,過早把讀、寫的學習負擔強加在孩子身上,有違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可能會造成他們的厭學心理。孩子能主動、快樂地面對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另當別論,可如果是無奈應付,不如趁早說“不”。
◎名校辦分校被視作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一條捷徑,但也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實現(xiàn)名校與新建校的資源整合與共享,真正做到“名實相符”。
——前不久,北京30所城區(qū)名校在郊區(qū)縣和城鄉(xiāng)接合部設立的新學校正式迎來新生,這些學校也被稱之為“城鄉(xiāng)一體化學校”?!度嗣袢請蟆肪痛税l(fā)表題為“名校辦分校還須重實效”的文章,這些學校剛剛起步,注重實效,讓這些孩子享受到真正的優(yōu)質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后來我睡覺連衣服都不脫,冬天也不蓋被子,就蓋羽絨服,因為早上沒有時間疊被子。我?guī)缀跞晁X都沒有脫過衣服,在衡水中學這樣的也不是少數(shù)。
——《南方周末》發(fā)表《衡水中學的“封神”之路:超級高考工廠》的文章之后,輿論再一次掀起了對超級中學的討論。一名畢業(yè)于衡水中學的北大在校生透露,在衡水中學,為了爭取時間,高中三年沒有脫過衣服睡覺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
◎迷戀智能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設備及其中的虛擬世界,淡化現(xiàn)實的人際交往,孩子的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會退化,回不到現(xiàn)實生活,跟父母溝通都困難。
——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聯(lián)網,超六成10歲以前“觸網”,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這組調查數(shù)據凸顯了我國“屏奴”群體日益低齡化的新趨向。近日,《江西日報》發(fā)文稱,專家和業(yè)內人士認為,愈演愈烈的未成年人網癮加劇問題,不僅成為我國無數(shù)家庭的煩惱,也已成為影響社會未來發(fā)展的不利因素,亟需引起高度重視。
◎在聽話教育的基礎上,我們自覺不自覺地開始搞奴化教育??刂坪⒆?,會使孩子失去自己的獨立存在,失去自己的主體地位,失去自己的生命認知。
——國家督學、云南省政府參事、云南省教育廳原廳長羅崇敏認為,媒體近期報道的成都小學生跳樓自殺事件,除了歸因于部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更體現(xiàn)了長期以來聽話教育甚至奴化教育導致的危害性:以聽話為管理的主要標準,使孩子失去自我。要從根本上控制孩子的自殺行為,就要改變目前聽話教育、奴化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我平時在外地,對孩子的直接教育很少,跟他的溝通也不太多。希望通過這次的身體力行,給他做個好榜樣,告訴他對待學習和任何事情都要有認真的態(tài)度,要學會在學習中尋找快樂。
——2013年11月8日下午,武昌水果湖二中八(6)班31名家長參加了一場特殊考試。每名家長在語文、數(shù)學、英語和物理四個科目中自由選擇一門參考,試卷就是孩子剛剛考完的期中考試試卷,部分家長因身在外地進行了遠程考試。此次考試由家長發(fā)起,意在家長對學校考試進行實地體驗,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進行換位體驗并加深親子溝通。
(達 博/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