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玲
在給兒童上活動課的時候,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很難讓孩子們集中注意力。一部分學(xué)生努力跟著老師進行活動,更多的難免開小差,不是相互議論、嬉戲,就是自顧自說話。課堂顯得很吵鬧。
面對這樣的局面,我開始是提高聲音呵斥和批評,好讓他們一一參與到活動中。這樣做讓我感覺累不說,無形中還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沒法跟孩子打成一片。而且這種做法的效果也不明顯,往往好不了三分鐘,孩子們依然故我,課堂又恢復(fù)到亂紛紛的樣子。
為這件事我專門請教老教師,問問他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一談?wù)摬胖?,原來,大家在課堂上也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很多,總結(jié)起來,無非有以下幾種吧。
第一,讓孩子當(dāng)主角。比如在教孩子玩手指游戲時,他們學(xué)會了搗米、切菜等項目后,我讓孩子們自由表達,看看他們能否將生活中的那些活動變成手指游戲。有的孩子說:我可以用拇指、食指表演除草的動作;有的孩子說:我可以將手指握成拳狀,表現(xiàn)拔蘿卜的動作??纯?,游戲開發(fā)出更多的玩法,大家的興趣一下子被提上來,孩子們踴躍投入到活動中,課堂也就不那么“吵”了。
第二,對孩子獎罰分明,該溫柔的時候溫柔,該嚴厲的時候嚴厲。教師天天跟孩子打交道,如果每件事都笑臉相對,就顯得沒原則。活動課上,我有意觀察孩子們,把那些跳舞、唱歌方面有優(yōu)勢的孩子找出來,然后,讓他們站到臺前,高高興興地給其他孩子表演節(jié)目,算是給他們最高的獎賞;而沒能參與進來的同學(xué),自然下一回要憋足勁,認認真真地開始練習(xí)。這樣,參與示范表演的孩子興奮異常,其他孩子也因為有了可以模仿的對象而變得格外仔細,課堂自然“不吵”了。
當(dāng)然,在課堂進行中,對孩子進行批評是難以避免的。批評中,我盡量做到就事論事,以尊重孩子為前提。我會跟他說:“你看,因為你的打擾,大家的活動都停下來了,你是不是要改一改呢?”因為批評具體到位,態(tài)度親切,老師把道理講清楚,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兒,目的也就達到了。而當(dāng)孩子低頭認錯時,我就暫時擱置他,留給他足夠的自省空間,效果還是很好的。
總之,活動課課堂顯得“吵”也好,“不吵”也好,都沒有絕對的標(biāo)準(zhǔn),我認為,孩子玩得好,在玩中學(xué)習(xí)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