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瓊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具有“泛靈性”的特征,它是指兒童總是賦予物質(zhì)世界以心理的特征。在他們眼里,物質(zhì)世界似乎是有心理活動的,是有人性的。而童話中的主人公都是“泛靈”的。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說:“童話者,原人之文學,亦即兒童之文學,以個體發(fā)生與系統(tǒng)發(fā)生同序,故二者,感情趣味約略相同。且順應自然,助長發(fā)達,使各期之兒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進,正蒙養(yǎng)之最要義也。”可見童話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讓童話步入低年級的讀寫生活,無疑是給孩子們的讀寫提供了一根拐杖。
一、 開窗放入大江來——大量閱讀,精品感悟
童話作品豐富多彩,兒童對此喜聞樂見。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一般推薦他們讀有拼音和配圖的、簡短易懂的童話。如《小巴掌童話》《小豬唏哩呼嚕》《小精靈的秋天》《安徒生童話》等和繪本童話。我通常會帶領(lǐng)學生采取多種讀的形式閱讀經(jīng)典的篇章段落,并在讀時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或者鼓勵他們提問,共同討論。做到讀一篇,懂一篇,愛一篇,同時用表格記錄下來,進而作為班級的閱讀成果進行收藏。此外,還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童話書,對于個人的閱讀情況由自己和家長在表格中進行記錄,當學生看到一天天積累下來的閱讀成果,會很有成就感。長此以往,學生不僅會愛上童話閱讀,也會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于其中一些寫作特點比較突出的篇章,我指導學生進行精讀,感悟作者的想象、思維、語言的運用。如《小巴掌童話》中的《搖搖擺擺的旅行隊》這篇童話,對主人公說話描寫的提示語運用得很準確。我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表演,學生發(fā)現(xiàn):在寫話中恰當運用提示語,可以使寫話更加生動形象。長此以往,也會給學生的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二、搖動雙櫓好行船——想象與語言,同構(gòu)同生
美國教育家西奧多·W·海伯說:“要想寫得實在有力并富有想象力,那么就必須在思想上想得實在并富有想象力?!笨梢娤胂罅κ菍懺挼幕A(chǔ)之一。
1. 觀察圖畫,想象表達
適合低年級的童話故事書往往有精美的插圖,圖畫形象直觀,是學生展開想象編寫童話的好素材。如《小豬唏哩呼?!分杏幸环鶊D畫,畫著小狐貍和小豬垂頭喪氣地站在一起,狐貍掌柜則生氣地背著手,他們的后面是一個側(cè)翻的箱子。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揮想象:小狐貍和小豬做了什么?狐貍掌柜為什么生氣?他們的表情是怎樣的,會說些什么呢?學生發(fā)揮想象,說得頭頭是道,再引導他們由圖讀文,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說的比文中的還有趣,信心倍增。此外,還提供一幅和多幅圖畫,引導學生從靜止的畫面想象動態(tài)的情節(jié),從無聲的畫面想象出有聲的故事。
2. 內(nèi)容補白,續(xù)編故事
給學生講故事時,我往往會講頭留尾或講尾留頭,啟發(fā)學生給故事想出形色色的起因,設(shè)計出各具特色的結(jié)尾,并將自己的思維想象融入其中。許多童話的中間或結(jié)尾處都留有空白,教師應引導學生把這些空白的地方用想象去充實,用語言去填滿。如續(xù)說《會走路的樹》后面發(fā)生的故事。讀到《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最后一次奇遇后,請學生當小作家,幫他再設(shè)計一次奇遇。
3. 童話仿寫,舉一反三
在引導學生寫童話前,我先對推薦的童話進行研讀,進而指導學生精讀,感悟其中的寫作特點,引導其將優(yōu)美的詞句遷移到自己的寫話中,模仿文中的寫法進行仿寫。如《維尼童話》中有一篇《有用的雨傘》,通過故事情節(jié)把雨傘的多種作用穿插了起來。于是,我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什么也可以一物多用,他們想到了毛巾、鉛筆、牙簽等,接著讓他們選擇其中的一種展開想象,并仿照原文編故事。有了《有用的雨傘》作藍本,有了對事物的認識,學生的想象就像一只風箏飛翔,既不失條理,又充滿夢幻,寫起來得心應手。
4. 廣辟蹊徑,任由翱翔
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我們要抓住學生以想象見長的優(yōu)勢,依托童話來設(shè)計多種訓練的方法,如詞語串珠寫童話、聽聲音編童話、動物集會寫童話、提供場景編童話、根據(jù)科學常識編童話、自由想象寫童話。這樣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在寫話天地中無拘無束地放飛想象,在輕松愉悅的寫作心境中體悟著想象與語言的同構(gòu)同生。
三、輕舟已過萬重山——激勵為主,評價引領(lǐng)
低年級學生對自己的了解往往是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得的,對于寫話這一學習內(nèi)容他們更是陌生。所以,恰如其分的評價是一根指揮棒,如果評價還能充滿童趣,發(fā)揮好激勵的作用,就會成為一根魔棒,能讓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樂此不疲。
1. 送童話般的獎勵
教師要有一雙火眼金睛,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寫話中的閃光點。結(jié)合童話的特點,教師的評價語要略為夸張、帶點夢幻,充分表達喜愛之情。如學生寫了一篇《動物園里的怪事》,在結(jié)尾處我寫道:“這事真奇怪,到底是哪只小動物做的好事呢?期待你的續(xù)集哦!”還可以在激勵語的旁邊配上一副小小的簡筆畫,如:一個笑臉,一杯冰淇淋,一輛小汽車。對寫話特別精彩和進步明顯的學生,我會制作一些童話人物小獎章作為獎勵,如公主、王子、維尼、小豬、喜羊羊等。對于這些充滿童話色彩的獎勵,學生愛不釋手,寫話的興趣也更濃了。
2. 開成功的道路
除了激勵,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寫話進行有效地指導,讓學生在每一次寫話的評改中都有收獲,漸漸成長。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寫話還剛起步,一個學期下來,教師的批改要惠及每個學生。對于教師已批已評的習作,讓生生互讀互改,他們就能從教師的評改中感悟到一些寫話的要求,學習同伴的長處。對于寫得精彩的寫話,可以讓學生帶回家去給家長看一看,評一評,增強學生的信心,取得家長更大的支持。
3. 構(gòu)架展示的平臺
喜歡表現(xiàn)、渴望認同也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每次寫話后,我會將一些好的作品進行朗讀評析;在教室板報上開辟一片故事園地,將每次寫得好的童話故事貼在其中。指導學生把自己寫的童話作品放到拉桿夾里收藏起來,編成《童話集》,在同學之間傳閱,讓學生體會成功感。把特別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投稿,學生看到自己的寫話變成鉛字,會更有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每一個孩子就其天性來說都是詩人,但是要讓他心里的琴弦響起來,要打開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就必須教給觀察和發(fā)現(xiàn)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之間的眾多關(guān)系?!?/p>
童話就順應了兒童的天性,它就像一座航標,引領(lǐng)兒童在讀寫的起步階段能快速啟航,平穩(wěn)前行。
(責編 張亞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