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瓊何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呢?在教學中,我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下面我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wù)勛约旱囊恍┳龇ā?/p>
一、將課外活動與作文教學緊密結(jié)合起來
小學生的習作往往存在雜亂無章、言之無物和生搬硬套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他們對實際生活觀察得不全面、不準確,遇到問題往往靠想當然去編造。要解決這個問題,作文教學就必須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怎樣處理好課外活動與寫作教學的關(guān)系呢?以往的作文教學,我們的一般做法是由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任務(wù)和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但從學生完成的習作來看,這種教法弊病很多:一是學生的視野受限制,思路受束縛,只能在教師的指揮棒劃定的條條框框內(nèi)打轉(zhuǎn);二是學生心里有包袱,怕完成不了任務(wù),只馬馬虎虎地應(yīng)付。后來我改變了這樣的做法,增加課外活動量、活動形式,活動前不布置任何作文,讓小學生在活動中心情舒暢,思維活躍,無拘無束。這樣,學生的視野開闊了,興趣濃厚了,素材也多了,作文也就不難了。當然在活動中,教師不能放任自流,應(yīng)做到心中有數(shù),掌握好時機,及時啟發(fā)、提示。
這種做法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有余地,活動后有余味,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情感,為他們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提供了條件,為有效地糾正假、大、空的不良傾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二、片斷訓練與綜合謀篇教學緊密結(jié)合
小學生精力容易分散,語言表達有困難,接觸事物的廣度和了解事物的深度均有限,把握不準事物的屬性、特征,一下子寫出比較好的文章是有困難的。
作文教學是一個綜合運用思想、知識、邏輯的復雜過程?!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具備寫某方面的技能技巧就無法布局謀篇。要使小學生掌握初步的綜合運用技能,教師首先應(yīng)該指導他們懂得怎樣準確表述某處的景色、某個場面,反映一個人的外貌特征和心理活動等。掌握方法,積累點滴經(jīng)驗是起點,只有起點抓好了,有了扎實的基礎(chǔ),以后寫作文才有保證。
片斷訓練意在使小學生能正確掌握從特殊到一般、從局部到整體的邏輯思維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這是不可忽視的。這種訓練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了解事物的內(nèi)涵與外延的關(guān)系,有利于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精神。
片斷的篇幅短小,內(nèi)容簡單,范圍較窄,小學生也比較認真細致,印象深刻。教師不應(yīng)把它當做任務(wù)來讓學生完成。教師可以采用寫日記、周記的形式,課外作業(yè)的形式和寫感想的形式讓學生練習,也可以不局限在低年級,在中高年級也可進行。
片斷訓練要注意形式多樣、指導靈活,譬如對同一個景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或從不同的時間去寫。這樣就能從片斷素描過渡到在描寫中抒發(fā)感悟、發(fā)表議論,最后發(fā)展到“零存整取”連綴成文,達到預期的目的,避免零敲碎打的現(xiàn)象。
三、小組討論與個人思考緊密結(jié)合
小學生天真活潑,富于幻想,對外界的新鮮事物頗感興趣,但往往又認識不深。他們的作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記敘的內(nèi)容不具體、詳略不當、顧此失彼的毛病。他們的思想、品格、情感、智力不同,對實際生活的體驗、理解各有所得,不可能人人都有完善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欣賞力,對同一主題不可能都具有正確的、一致的見解。同是記敘一件事,描寫一處風景,有的同學寫得好,有的同學寫得差,一些寫作水平較好的同學有時也會寫得不如差的同學,這是常有的現(xiàn)象。
小學作文教學不能老是教師講學生聽,老師講多了,學生也會聽膩的,應(yīng)發(fā)揮小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在作文前,教師要先讓小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各抒己見,把心里話說出來,把疑難問題爭論清楚,然后獨立思考。這樣做,學生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受到啟迪,才能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這也是小學作文教學取得成功的切實可行的方法。
四、各自擬題與統(tǒng)一命題緊密結(jié)合
命題作文對小學生來說并不十分有趣,因為這種作文形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小學生的思路受限制,不能自行開拓。有的命題作文總是提出一大堆和學生的實際不符的要求,使不少學生茫然無措。
每個小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是不同的,追求的目標也各不相同。作文命題所涉及的內(nèi)容,學生如果不熟悉,就會覺得無話可說。在小學階段,教師還是應(yīng)該多讓學生自由選材,自擬主題。生活中,有很多事讓學生感動過、憂傷過、沉醉過,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jīng)過回顧、想象、加工塑造,這些事是可以生動地反映在習作中的。由于經(jīng)歷人人不同,寫起來就各有不同,不至于落入俗套。
當然也不是說要廢棄命題作文的形式,但是應(yīng)該考慮到它的階段性和實際情況。所謂階段性就是說在小學階段中在什么時候?qū)懨}作文才好。譬如作文比賽時,安排同年級的學生寫統(tǒng)一命題的作文是可行的。所謂實際情況就是指教師所教學的班級是否具有寫命題作文的能力。對作文能力參差不齊、懸殊較大的班級,教師就不應(yīng)該追求統(tǒng)一。
總之,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貼近小學生的生活來指導他們寫作文才是提高他們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