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
伴有腎病性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
王秀云
隨著現(xiàn)代生活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情況下, 人們對身體健康水平的重視日益提高, 由于現(xiàn)實生活當中, 腦出血的發(fā)病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 并且伴有腎病性腦出血的發(fā)病率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患病率中尤以老年人居多, 由此醫(yī)務人員對此疾病的護理, 特別飲食護理在患者日常生活中顯得更加重要。
腎??;腦出血;護理體會
1.1一般資料 自2008年1月~2013年6月之間, 有408例腎病患者中, 合并腦出血的約占30%, 男患者236例, 女患者172例, 老年人占70%, 年輕人占28%, 證明老年人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
1.2資料分析 由于人們平時對慢性腎病的忽視和平時生活習慣的大意, 致使許多患者在合并腦出血時引起腎臟疾病的突發(fā), 影響腦出血疾病的治療。
2.1基礎護理 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注意血壓及呼吸頻率的變化, 密切監(jiān)測體溫是否有突然升高的變化, 觀察瞳孔的變化。如出現(xiàn)新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或原有癥狀體征加重,要高度警惕再出血及腦栓塞的可能。密切觀察尿液的性質、顏色及尿量, 由于甘露醇可加重腎臟損傷, 因此在選用脫水利尿藥時宜選用速尿等。如發(fā)現(xiàn)尿液異常, 要及時送檢報告醫(yī)生, 腎病患者處于輕度脫水狀態(tài)時, 易發(fā)生血栓, 因此記錄好尿量, 為醫(yī)生提供可靠依據(jù)。
2.2心理護理 良好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是疾病康復的重要保證, 由于患者平時生活能夠自理, 在患腎病后生活未受到太大影響, 但是突發(fā)的腦出血偏癱患者則出現(xiàn)了強烈的心理反應, 心理負擔較重, 往往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 因此醫(yī)護人員要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 向患者耐心講解提出的各類問題, 講述發(fā)病原因以及實施治療方案的必要性, 使患者了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 打消顧慮, 樹立康復的信心, 減輕思想壓力, 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
2.3飲食護理
2.3.1一般飲食的護理 一般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多含維生素, 富含營養(yǎng)的飲食為主, 適當增加粗纖維物質, 多食蔬菜水果, 防止出血急性期臥床時發(fā)生便秘癥狀, 每日訂餐定量, 合理搭配, 營養(yǎng)適當, 有利于腎臟疾病恢復為主[1]。
2.3.2特殊飲食護理 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多食魚, 在日常生活中應不吃魚或少吃魚, 因為魚肉中含有二十碳六烯酸,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 這對于冠心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來說十分重要。但是二十碳六烯酸還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 容易使出血疾病患者的毛細血管出血不止,從而加重出血癥狀。由于生病性腦出血, 必須應用甘露醇等藥物降顱壓, 對腎病有一定的損害, 所以, 在飲食中更應注意對腎臟有利的營養(yǎng)食物, 必須多食如牛奶, 瘦肉等, 少食有刺激性對腎臟有害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應少食含鹽食物,有利腎臟的恢復[2]。
2.4其他護理 要按時給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壓處皮膚, 以防褥瘡的發(fā)生。密切觀察患者肢體有無水腫發(fā)生, 區(qū)分是由癱瘓引起的血管神經性水腫還是由于靜脈栓塞而引起的浮腫, 如患者單肢疼痛, 腫脹明顯, 皮膚青紫則是由于靜脈栓塞而引起的, 如果一側肢體均腫脹且無主訴疼痛, 肢體顏色改變不明顯, 則為血管神經性水腫。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藥物及肢體功能的鍛煉方法, 出院后如身體出現(xiàn)不適, 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患有腎病的腦出血患者平時生活自理能力無障礙, 突如其來的疾病來勢兇猛, 患者心理負擔大, 不利于疾病的康復,因此醫(yī)護人員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在患有腎病的腦出血患者護理中, 飲食護理的關鍵對疾病的治療與護理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護理人員不能只重視治療和診斷的考察, 輕視必要的護理, 護理和治療同樣重要, 飲食治療更是如此, 目前已成為治療的必備方案。
[1] 廖德淼.腦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及體會.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2, 11(7):20.
[2] 楊玫, 劉欣.1例腎病綜合征合并腦出血病人的護理.中華臨床醫(yī)藥雜志, 2003, 4(7):120-120.
2014-04-02]
132600 吉林省舒蘭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