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理工學院醫(yī)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3;2.湖北省黃石市蘭之心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湖北 黃石 435000
“通脊療法”配合功能訓練治療25例小兒腦癱
陳玉華1程志勝2
1.湖北理工學院醫(yī)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3;2.湖北省黃石市蘭之心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湖北 黃石 435000
目的觀察通脊療法配合功能訓練治療小兒腦癱的療效。方法對康復中心25例腦癱患兒采用通脊療法配合功能訓練治療,治療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結果25例患者中,顯效10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0%。結論通脊療法配合功能訓練治療小兒腦癱具有較好的療效。
通脊療法;功能訓練;小兒腦癱
腦癱(cerebral palsy,CP)是一種出生前或新生兒期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部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可伴癲癇、智力低下、聽覺、視覺障礙及學習困難等,一般不能治愈,不同的康復手段可不同程度的減輕功能障礙。
筆者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對25例黃石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腦癱患兒采用自創(chuàng)的“通脊療法”配合康復訓練,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5例患兒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3個月至14歲;痙攣型9例,手足徐動型8例,混合型5例,難以分類3例。
1.2 診斷標準 根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全國小兒腦癱座談會紀要》[1]制定。
2.1 通脊療法
2.1.1 針刺督脈及華佗夾脊穴 取穴:取督脈的穴位和華佗夾脊穴,包括水溝、神庭、上星、囟會(囟門未閉者不針)、前頂、百會、后頂、強間、腦戶、風府(或啞門)、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腰陽關、腰俞,夾脊穴。如果上肢運動能力尚好,則不取胸背部夾脊穴;如果單側肢體運動障礙,僅取患者夾脊穴。
操作:患者取坐位,如不能坐者,則扶坐,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使用30號1寸毫針針刺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后頂、強間、腦戶各0.5寸,留針1h,水溝、風府(啞門)、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腰陽關、腰俞、夾脊穴采用速刺法,即刺即取,以達到針感為目的,不留針。
2.1.2 推拿脊柱 脊椎推拿:沿著脊椎從頸椎至骶椎自上而下點按3~5遍(督脈),用一指禪沿華佗夾脊穴推拿3~5遍,點按華佗夾脊穴3~5遍,手法要重、強,以能忍受為宜,最后自下而上捏脊3~5遍。若脊椎有側彎、反弓等畸形,同時加以手法糾正。
2.2 功能訓練 針對不同類型的患兒給予相應的物理治療、運動治療和言語訓練,每天1次,每項訓練30min。
以上所有方法每日1次,一個星期治療6天,休息1天,連續(xù)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統(tǒng)計結果。
3.1 療效標準 根據(jù)《全國小兒腦癱座談會紀要》[1]:顯效: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三個階梯(依小兒正常發(fā)育階段:豎頭-靠坐-獨坐-扶站-扶走-獨走);有效: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一個階梯;無效:在原有的基礎上無明顯進步。
3.2 治療結果 25例患者顯效10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0%。
筆者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自創(chuàng)“通脊療法”,該法取督脈及夾脊穴,意在調理整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從中醫(yī)理論來看,《難經(jīng)·二十八難》曰:“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币衙鞔_指出脊柱為督脈循行線路。又督脈為陽脈之海,為手足三陽經(jīng)之統(tǒng)攝,維系一身之陽氣,對其進行刺激調理,可使陽氣無處不至而衛(wèi)御機體。
而根據(jù)大腦皮質功能定位頭皮投影學說理論[2],對CP患兒頭部和脊椎的反復刺激,通過經(jīng)絡深透入腦和脊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經(jīng)中樞休眠狀態(tài)下突觸的激活,降低其閾值,形成部分神經(jīng)功能重組,從而達到改善癥狀的效果。同時,該法改善了腦和脊髓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血供和營養(yǎng),促進病變組織血管網(wǎng)的重建,從而可能促使CP患兒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斷成熟和分化軸束的發(fā)芽,使受損的腦組織功能得到部分或完全較好的有效代償。
本法采用督脈頭部穴位留針,而背部穴位速刺不留針的方法,適合于臨床腦癱患兒的操作,同時采用推拿脊柱的方法可增強療效,緩解針刺不適,易被患兒接受。再配合臨床常規(guī)的康復訓練,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通脊療法結合現(xiàn)代康復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腦癱患兒的各方面的功能,但是由于治療過程較為繁瑣,因而研究期間治療的患兒數(shù)量較少,今后會沿此方向繼續(xù)深入研究,尋求臨床更完善、易推廣的方法。
[1]林慶.全國小兒腦癱座談會紀要[J].中華兒科雜志,1989,27(3):162.
[2]靳士英,金完成.實用頭針穴線掛圖及解說[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5.
ClinicalObservationontheTreatmentof25CerebralPalsyCaseswiththeTherapyofTongjiandFunctionTraining
YU Hua-Chen1,ZHI Sheng-cheng2
1.Medicine School,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3,China;2.Huangshi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Lan Zhi Xin for Disabled Children, Huangshi 435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The Therapy of Tongji and Function training for treating cerebral palsy.Methods25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e Therapy of Tongji and Function training.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s.ResultsAll 25 cases of patients, marked effectiveness in 10 cases,improvement in 13 cases and invalidation in 2 cases, with a total effecacy rate of 92.0%.ConclusionThe Therapy of Tongji and Function training has good effect on cerebral palsy.
The Therapy of Tongji; Function training; Cerebral palsy
R722.19
A
1007-8517(2014)03-0121-02
201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