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深廣,程式華,曹立勇,張迎信,汪銀泉,占小登
(中國水稻研究所國家水稻改良中心,浙江杭州 310006)
雜交稻廣兩優(yōu)9388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
陳深廣,程式華,曹立勇,張迎信,汪銀泉,占小登*
(中國水稻研究所國家水稻改良中心,浙江杭州 310006)
廣兩優(yōu)9388是中國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秈型兩系雜交晚稻新組合,具有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抗性好、米質(zhì)優(yōu)、適口性好等特性,2014年通過浙江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栽培要點為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合理密植和施肥,做好種子處理和病蟲防治工作。
兩系雜交稻;廣兩優(yōu)9388;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廣兩優(yōu)9388是中國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秈型兩系雜交晚稻新組合。其不育系為光溫敏不育系廣占63S[1],恢復系為中恢9388。該組合于2010-2011年參加浙江省雜交晚秈稻區(qū)域試驗,2013年參加浙江省雜交晚秈稻生產(chǎn)試驗,2014年通過浙江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經(jīng)2010-2013年4年的試驗、試種和示范,表現(xià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抗性好、米質(zhì)優(yōu)、適口性好等特性。
廣兩優(yōu)9388在2010年浙江省雜交晚秈稻區(qū)域試驗中,平均產(chǎn)量8.00 t·hm-2,比對照汕優(yōu)10號增產(chǎn)5.5%,達極顯著水平,產(chǎn)量居本試驗組第5位,增產(chǎn)點率87.5%;2011年浙江省雜交晚秈稻區(qū)域試驗,平均產(chǎn)量8.37 t·hm-2,比對照汕優(yōu)10號增產(chǎn)6.3%,達顯著水平,產(chǎn)量居本試驗組第3位,增產(chǎn)點率85.7%。2年省區(qū)試平均產(chǎn)量8.18 t·hm-2,比對照增產(chǎn)5.9%。2013年浙江省雜交晚秈稻生產(chǎn)試驗,平均產(chǎn)量7.35 t·hm-2,比對照岳優(yōu)9113增產(chǎn)3.4%。
2.1 生育期
廣兩優(yōu)9388平均全生育期為127.5 d,比對照汕優(yōu)10號長1.9 d。
2.2 農(nóng)藝性狀
廣兩優(yōu)9388具有超級稻的理想株型,株高適中,株型緊湊,生育期較長;劍葉挺直、葉姿挺拔、略卷,葉色深綠,分蘗力中等;著粒較密,谷色黃亮,偶有頂芒,谷粒長粒型,穎尖無色,后期轉色好。平均有效穗231萬·hm-2,成穗率69.4%,株高118.6 cm,穗長22.4 cm,每穗總粒數(shù)159.1粒,實粒數(shù)132.5粒,結實率83.3%,千粒重27.2 g(表1)。
2.3 抗病蟲性
經(jīng)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0-2011年抗性鑒定,廣兩優(yōu)9388平均葉瘟1.1級,穗瘟3級,穗瘟損失率4.5%,綜合指數(shù)為3.5;白葉枯病3.4級;褐稻虱9級。
2.4 稻米品質(zhì)
經(jīng)農(nóng)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2010-2011年檢測,廣兩優(yōu)9388平均糙米率81.7%,整精米率64.7%,長寬比3.1,堊白粒率45%,堊白度10.3%,透明度2級,膠稠度70 mm,直鏈淀粉含量15.4%,米質(zhì)各項指標均達到食用稻品種品質(zhì)部頒4等(表2)。
3.1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廣兩優(yōu)9388作連晚栽培一般在6月中旬播種,秧田播種量120 kg·hm-2,施足底肥,看苗追肥,培育多蘗壯秧,秧齡控制在30 d內(nèi)。播后4 d,干秧板噴施多效唑,必須噴足水量1.2~1.5 t·hm-2。
S 511
B
0528-9017(2014)11-1686-01
文獻著錄格式:陳深廣,程式華,曹立勇,等.雜交稻廣兩優(yōu)9388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4(11):1686,1688.
2014-09-10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1BAD35B02)
陳深廣(1953-),男,浙江嘉善人,副研究員,從事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工作。E-mail:crri338@163.com。
占小登。E-mail:zhanxiaode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