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025)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簡稱CSL)的學習者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詞匯偏誤:
(1)那時候我一邊快樂,一邊擔心。(高興①)
(2)我對聽流行歌曲的看法是贊同的,因為本身音樂就可以給人帶來高興,可以把人的心情平穩(wěn)下去。(快樂)
(3)我們的氣氛太高興了。(愉快)
(4)所以考試時,每個人都表演得很精彩,誰都愉快得哈哈大笑,笑聲不停的響徹整個教室。(高興)
(5)具有這樣的思想的人難得與周圍人相處得快樂。(愉快)
(6)假如我們能采取上述的原則和態(tài)度,在任何民族和環(huán)境上都可以勝過我們的前輩,作愉快的新一代,也肯定了兩代間的親親子情。(快樂)
學習者在當用“高興”、“愉快”或“快樂”時,均出現(xiàn)了誤用為其他兩詞的情況。在《(漢語水平)詞匯等級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中“高興”和“愉快”屬甲級詞,“快樂”屬乙級詞,應為學習者較早學到的詞,之所以出現(xiàn)誤用,很可能是學習者在心理詞典中混淆了這三個詞的意義和用法。那么,學習者混淆特點是怎樣的?引起混淆的原因是什么?現(xiàn)有的對外漢語學習詞典曾對這三詞進行過兩兩辨析,但所做辨析很難用來為學習者解釋上述語例之錯誤。如何切實根據(jù)學習者的混淆點作出具有針對性的辨析以解決這組詞語的混淆問題?本文擬基于大規(guī)模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對上述問題進行測查和分析。
本研究所使用的漢語中介語語料包含英、日、韓、印、蒙五種語別,共三種來源:一是北京語言大學的“漢語中介語語料庫”(200萬字);二是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424萬字);三是“不同母語背景的漢語學習者詞語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課題組自行采集的蒙古學生漢語中介語語料(222488字)、印尼學生漢語中介語語料(464788字)和美國學生漢語中介語語料(約65萬字)②。
我們在上述中介語語料庫中,對含有目標詞的語例進行窮盡性提取,目標詞的出現(xiàn)頻次如下表所示:
表1 “高興類”形容詞出現(xiàn)頻次
根據(jù)統(tǒng)計,“高興類”形容詞出現(xiàn)總頻次為3010,“高興”出現(xiàn)頻次最高,為1911次,“快樂”其次,為594次,“愉快”則排在第三,為496次。
我們從混淆頻次及分布、詞際關(guān)系、誤用方向三個方面來觀察目標詞的混淆情況。
1.混淆頻次及分布。我們逐一觀察含有目標詞的語例,只統(tǒng)計分析與目標詞有關(guān)的偏誤。為能全面觀察詞語混淆情況,我們對混淆詞語的絕對混淆率和相對混淆率分別進行考察。絕對混淆率指混淆次數(shù)在總詞次中所占比重,相對混效率指混淆次數(shù)在總偏誤次數(shù)中所占比重。例如:在英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出現(xiàn)的總頻次為190,出現(xiàn)偏誤次數(shù)為36,與“快樂”或“愉快”發(fā)生混淆的次數(shù)為21,其絕對混效率為11.05%,相對混效率為58.33%。各語別學習者“高興類”形容詞混淆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2 “高興類”形容詞混淆頻次及分布
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
1)各語別學習者使用目標詞的絕對混淆率大多不太高,但是各詞的相對混淆率卻普遍較高,大多在30%以上,有些相對混效率甚至達到100%。這說明,在與目標詞有關(guān)的所有偏誤中,詞語混淆所占比重是比較大的。
2)從各語別學習者使用目標詞的相對混淆率來看,在日語、韓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的相對混淆率均為最高;在英語、印尼語和蒙古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愉快”的相對混淆率為最高。從絕對混淆率來看,在英語、韓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的絕對混淆率均為最高;在日語、印尼語和蒙古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愉快”的絕對混淆率均為最高。③
3)在印尼和蒙古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雖然都出現(xiàn)了混淆率較低的情況,但從表2可以看出,這種極低的混淆率均出現(xiàn)在目標詞使用頻次極少的情況下,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因為學習者對目標詞掌握得很好才不會出現(xiàn)混淆。
2.詞際關(guān)系。詞際關(guān)系反映的是誤用詞與當用詞在數(shù)量上的一種對應關(guān)系。一個誤用詞只與一個當用詞發(fā)生混淆,則為“一對一”的關(guān)系,一個誤用詞與多個當用詞發(fā)生混淆,則為“一對多”的關(guān)系,以此類推。
總的來說,“高興”類詞群中的每一個目標詞都會和另兩個詞發(fā)生混淆,即一個誤用詞和兩個當用詞混淆,為“一對多”的關(guān)系,如:例(1)~(6)。
從不同語別的混淆情況來看,各語別語料中當用詞與誤用詞的詞際關(guān)系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3 “高興類”形容詞誤用詞與當用詞詞際關(guān)系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五種語別的語料中,誤用詞“高興”都對應“快樂”和“愉快”兩個當用詞,屬“一對多”的關(guān)系。而“快樂”和“愉快”在作為誤用詞時,與當用詞的詞際關(guān)系在不同語別的語料中則有所不同:
在英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愉快”與“快樂”、“快樂”與“高興”構(gòu)成“一對一”關(guān)系。在日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愉快”與“高興”、“快樂”構(gòu)成“一對多”關(guān)系;“快樂”與“愉快”構(gòu)成“一對一”關(guān)系。在韓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愉快”、“快樂”分別與其他兩詞構(gòu)成“一對多”關(guān)系。在印尼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愉快”與“快樂”、“快樂”與“愉快”均構(gòu)成“一對一”關(guān)系。在蒙古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愉快”與“快樂”、“快樂”與“高興”均構(gòu)成“一對一”關(guān)系。
3.誤用方向。就一組當用詞和誤用詞而言,誤用的方向有兩種:單向誤用和雙向誤用。在五種語別的語料中,“高興類”形容詞呈現(xiàn)的誤用方向各有不同,具體情況下表所示④:
表4 “高興”類形容詞誤用方向
在英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和“快樂”為雙向誤用,“高興”和“愉快”、“愉快”和“快樂”均為單向誤用⑤。在日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和“快樂”為單向誤用,“高興”和“愉快”、“愉快”和“快樂”均為雙向誤用。在韓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和“快樂”、“高興”和“愉快”、“愉快”和“快樂”均為雙向誤用。在印尼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愉快”和“快樂”為雙向誤用,“高興”和“快樂”、“高興”和“愉快”為單向誤用。在蒙古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和“快樂”為雙向誤用,“高興”和“愉快”、“愉快”和“快樂”為單向誤用。
學習者混淆某些詞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可能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詞語存在語義差異?!耙驗樗季S中的一個概念、特別是抽象概念,在語言中往往用多個詞語表示,其間的差異非常細微;加之母語和目的語表示同一概念的詞往往數(shù)量不同,意義范圍不一,對應關(guān)系十分錯綜,這更容易導致第二語言學習者發(fā)生多個詞語混淆的問題?!保?]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被混淆的詞語在許多對外漢語教材和學習詞典中為同譯詞,即被譯為同一外語詞語的兩個(或幾個)漢語詞語。[2][3]例如:在劉珣等編著的《實用漢語課本》中,“高興”和“愉快”都譯為“happy”;[4]在《現(xiàn)代漢英詞典》(2001)中“高興”、“快樂”、“愉快”都譯為“happy”、“cheerful”;[5]此外,這三個詞還都可對譯為韓語詞“ ; ; ”;印尼語詞“senang”、“tahagia”;日語詞“楽しい(たのしい)”、“嬉しい(うれしい)”以及蒙古語詞“хθθр баяртай”⑥。在漢語和學習者的母語詞匯系統(tǒng)對應關(guān)系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如果再受教材或詞典簡單化處理的影響,學習者發(fā)生混淆的可能性將更大。
1.在做定語時,“愉快”的適用對象是心情、經(jīng)歷、時間、事情等,不可用于修飾生命體或由其構(gòu)成的社會單位;“快樂”則可以修飾生命體由其構(gòu)成的社會單位。而我們發(fā)現(xiàn),留學生在使用“愉快”做定語時,經(jīng)常用來修飾生命體或由其構(gòu)成的社會單位,例如:
(7)假如我們能采取上述的原則和態(tài)度,在任何民族和環(huán)境上也可以勝過我們的前輩,作愉快的新一代,也肯定了兩代間的親子情。[英](快樂)
(8)我們只得看到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才知道儒家這種傳統(tǒng)文化觀念跟共產(chǎn)主義從來沒有做非常愉快的同床者。[英](快樂)
(9)現(xiàn)在,他沒有以前那嚴格,一般都是愉快的父親。[日](快樂)
(10)原來我中學朋友很聰明愉快。[蒙](快樂)
(11)當一個很好的教漢語的老師,要結(jié)婚和像爸爸一樣的好看的人,組織成跟我們家那樣很和睦、愉快的家庭。[韓](快樂)
(12)我很寂寞的時候、常常想起來我的很愉快的家庭。[日](快樂)
和同屋去參觀上海世博會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一場交通意外使這個他變成了一個不快樂的人。
2.在做謂語、狀語或補語時,“愉快”的適用對象可以是互動、交流的過程,“高興”和“快樂”的適用對象則不可是這樣的過程。留學生卻常常使用“高興”或“快樂”來形容雙方交流、互動的過程十分順暢,如:
(13)還過了兩個小時,他們高興地分手了。[韓](愉快)
(14)下班回到家也沒有人細心地準備做飯,跟您高興地談一談。[韓](愉快)
(15)我跟好多藏族人談過話,談得很高興。[英](愉快)
(16)他們都又高興的互相談話。[英](愉快)
(17)就是人們都把錢看得比命還重,因此他們高興得合作了這件事。[日](愉快)
(18)他實際上挺好看,我們高興地談話后才知道他是個天津人。[日](愉快)
(19)他們都高興地談話。[?。?愉快)
(20)具有這樣的思想的人難得與周圍人的相處的快樂。[韓](愉快)
(21)從現(xiàn)在起,我更努力學習漢語,更拿到多東西,希望跟中國人交流更快樂
(22)有的中國人對懂漢語的外國人非常親切,我也能快樂地交流跟中國人。[日](愉快)
“愉快”的適用對象可以是一個互動、交流的過程,而“高興”、“快樂”不可用于形容這樣一個過程,例如: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我們相處得十分愉快。
我與他一直合作得很愉快,他是一個很好的學生,我為他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
要使會話交談愉快,應注意彼此的打招呼與交談方式,以及使用顧及對方的言辭。
這次“采訪”很愉快,也進行得很順利。
以上語例中的“相處”、“合作”、“交談”、“采訪”都是互動、交流的過程,都應用“愉快”來形容,不可換成“高興”或“快樂”。
3.“高興”形容面對具體事件即刻產(chǎn)生的喜悅、興奮之情,持續(xù)時間一般較短;“快樂”則通常形容一種持續(xù)時間比較長久的幸福感、滿足感或沉浸在幸福和滿足中的狀態(tài);“愉快”所持續(xù)的時間則介于“高興”與“快樂”之間。我們發(fā)現(xiàn),留學生在想表達一種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喜悅心情或狀態(tài)時,常使用“高興”或“愉快”,而這種情況下,一般應使用“快樂”,如:
(23)最近我過著很高興的日子。[韓](快樂)
(24)每天我們過很高興的日子。[韓](快樂)
(25)所以這幾天我過得又緊張又高興。[日](快樂)
(26)正月對孩子們也來說很高興。[日](快樂)
(27)我沒有才能,但是因為喜歡畫畫兒、所以我的生活很高興。[日](快樂)
(28)那些又高興又活潑的小孩子在不停地笑。[英](快樂)
(29)結(jié)婚后會能天天高興。[英](快樂)
(30)我覺得幸福是生活得很高興。[蒙](快樂)
(31)我夢想的一些是我會讓爸爸媽媽高興。[蒙](快樂)
以上誤例中的“愉快”皆應換成“快樂”。這是因為,“愉快”做定語時,通常用來形容心情、經(jīng)歷、時間、事情等,一般不用來形容生命體或由生命體組成的社會單位,“快樂”可以用來形容生命體,如:⑦
我懷著愉快愉快的心情,游覽了著名的頤和園。
(32)與其看自己的親人一直躺在床上,永遠不可能起床,越看越心痛,不如讓他先行一步,可能在那兒他比較高興。[印](快樂)
“高興”大多用來形容針對具體事件時即刻產(chǎn)生的喜悅、興奮之情,持續(xù)時間通常不太持久,例如:
在上海辦了個針對在校高中生的暑期影視培訓班,聽了這個消息,我高興壞了,當即想去報名。
回到辦公室聽秘書說,杰瑞·威斯特打過電話,讓我覺得很高興。
趕車人告訴他:“喝了這種花熬的湯,可治筋骨痛?!彼吲d極了,趕快把它記下來。
羅丁說:“能跑完全程我非常高興,我希望能有機會挑戰(zhàn)更高的目標?!?/p>
“我很高興能參加這樣的政府會議?!庇v滬領(lǐng)事館商務領(lǐng)事孟加思說。
以上語例中的“高興”都是形容在面對一件具體的事情時即刻產(chǎn)生的感情,不可換成“快樂”。
“快樂”則通常形容一種持續(xù)時間比較長久的幸福感、滿足感或沉浸在幸福和滿足中的狀態(tài),例如:
壁報上張貼著學生們的校園生活照,一張張笑臉,述說著他們快樂充實的生活。
調(diào)查還顯示,臺灣兩個老師中就有一個不快樂,64.9% 的老師認為自己承受偏高或很高的壓力。
邵雍是個很快樂的人,程顥稱他是“風流人豪”。
他走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的心中突然十分鎮(zhèn)定,我想:我會在上海快樂地生活。
“溫馨之家”的家庭寄養(yǎng)活動,讓400名孤兒得以在普通市民家庭中快樂成長。
以上語例中的“快樂”均不可換成“高興”。
形容詞除了作定語、謂語、狀語等,還常被置于主語或賓語的位置,這種現(xiàn)象稱為“名物化”?!啊锘菍V竸釉~形容詞的‘述謂’義在語義平面轉(zhuǎn)化為‘名物’(或‘事物’義)?!保?]在作主語或賓語時,“高興”同樣表示的是短時的喜悅、興奮之情而“快樂”則表示的是較為持久的幸福感或滿足感,如:
想到這里,他一股分外的高興上心頭,頓時全身涌出了力氣。
老戰(zhàn)友分別大半年了,乍一見面有說不出的高興,尤其是在這敵人的據(jù)點里會見更不容易。
自己辛苦點,多幫助別人做點好事,這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安安”和“佳佳”既是國寶,又是中央政府送給我們的禮物。它們給香港市民帶來了無窮快樂,我們當然要讓它們生活得幸福。
在作主語或賓語時,表示短暫喜悅之情的“高興”經(jīng)常被留學生用來表示一種較為持久的幸福感或滿足感,如:
(33)今天高興的種類兩個,一種,看過美麗的風景,另一種,友誼很深。[韓](快樂)
(34)它每天雖然生活得很吃苦但是因跟人間們一塊兒生活,對它來說已經(jīng)成為了很大的高興而它就每天一心一意地幫了他的忙了。[韓](快樂)
(35)那時候,新娘的家附近很熱鬧,大家很高興,這樣的氣氛會鼓勵結(jié)婚的高興,幸福和意思。[韓](快樂)
(36)我對聽這流行歌曲的看法是贊同的,因為本身音樂就可以給人帶來高興,可以把人的心情平穩(wěn)下去。[韓](快樂)
(37)法國的民間故事把物質(zhì)財富和高興結(jié)合起來。[英](快樂)
(38)穿新衣服也給我們高興因為我們可以給人看。[印](快樂)
(39)這是我的高興。[蒙](快樂)
根據(jù)上述對“高興”、“快樂”、“愉快”的語義分析,我們可為CSL學習者提供如下辨析:
(“愉快”做定語時,通常用來形容心情、經(jīng)歷、事情等,一般不用來形容生命體,“快樂”可以用來形容生命體。
(在形容雙方互動的過程十分順暢、雙方都高興時,一般用“愉快”,不用“快樂”或“歡樂”。
(“高興”形容面對具體事件即刻產(chǎn)生的喜悅、興奮之情,持續(xù)時間一般較短;“快樂”則通常形容一種持續(xù)時間比較長久的幸福感、滿足感或狀態(tài);“愉快”所持續(xù)的時間介于“高興”與“快樂”之間。
本文對CSL學習者“高興類”形容詞的情況進行了考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高興類”形容詞雖然表面看來絕對混淆率和相對混淆率都偏低,但這與其出現(xiàn)頻次低有直接關(guān)系,從數(shù)量不多的語例中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些混淆誤例,若能采用語言測試的方法進一步補充語例,很可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混淆誤例。
在對混淆誤例進行細致觀察的基礎(chǔ)上,需要對學習者所混淆的詞語進行辨析,這與以往漢語同/近義詞辨析應有所區(qū)別。辨析這些詞語“不宜面面俱到地予以詳解比較,機械地反映詞語異同的本然狀況。而應力求探明詞語誤用的傾向和規(guī)律,切實針對混淆點進行辨析”。[1]除此之外,還應選取帶有普遍性的混淆點進行辨析,個別混淆點可暫時忽略,待使用語言測試等方法確定其混淆的普遍性之后再作辨析。
【注釋】
①括號里為當用詞,下同。
②蒙古學生漢語中介語語料由蒙古國烏蘭巴托大學薩仁其其格老師提供,印尼學生漢語中介語語料由印尼的蕭頻老師提供,特此致謝。
③我們未將各語別背景語料中目標詞的相對混淆率、絕對混淆率進行橫向比較是因為各語別背景學習者語料的數(shù)量不十分均衡,橫向比較不甚科學。如:在韓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高興”的絕對混淆率和相對混淆率分別是13.49%和80.81%,在蒙古語背景學習者語料中,該詞的兩個頻率分別是10.33%和45.24%,由于韓語與蒙古語背景語料在數(shù)量上差距較大,我們不能簡單地說,韓語背景學習者使用“高興”的混淆率高于蒙古語背景學習者。在單一語別背景語料中,不同目標詞的混淆率是可以進行縱向比較的。
④“(”表示單向誤用,箭頭指向當用詞,“(”表示雙向誤用。
⑤學習者只在應當使用“愉快”時卻使用了“高興”,未見應當使用“高興”卻使用了“愉快”的情況,下同。
⑥韓語對譯詞由北京語言大學韓國籍博士研究生申旼京提供,印尼語和日語對譯詞分別由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印尼留學生洪安道和日本留學生筱原德子提供,蒙古語對譯詞由薩仁其其格老師提供,在此表示感謝。
⑦標為楷體的語例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下同。
[1]張博.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中介語易混淆詞及其研究方法[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6).
[2]閻德早.同“譯”詞教學初探[J].世界漢語教學,1987(2).
[3]周琳.對外漢語教材同譯詞語及英語背景留學生使用偏誤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
[4]劉珣,等.實用漢語課本(1~3)[M].商務印書館,1981~1986.
[5]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辭書部.現(xiàn)代漢英詞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6]胡裕樹,范曉.動詞形容詞的“名物化”和“名詞化”[J].中國語文,1994(2).
[7]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考試中心.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修訂本)[M].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