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張沖沖
華北地區(qū)常規(guī)栽植養(yǎng)護技術的實用性探究
文·圖 ◎ 張沖沖
隨著近年來園林植物應用的迅猛發(fā)展,植物的栽植養(yǎng)護技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大量的植物栽植養(yǎng)護規(guī)范也應運而生,這些雖然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栽植養(yǎng)護過程中澆水、修剪、打藥、防寒等程序的基本規(guī)范及注意事項,但卻很難得到年輕綠化工作者的重視。目前,新植苗木的死亡多數是因為栽植養(yǎng)護程序嚴重的不規(guī)范導致的。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幾種大眾熟知的養(yǎng)護措施進行一次實用性的探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這些養(yǎng)護措施的重要性,供綠化同行們參考及借鑒。此研究對提高年輕綠化隊伍的認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面本文將依次介紹種植深度、種植修剪、噴水、噴施農藥、無紡布防寒及地膜在實踐中的效用及注意要點,希望能夠引起綠化工作者對所有生產養(yǎng)護工作細節(jié)的重視。
苗木在栽植時,種植深度是一個容易讓人忽略的因素,但它卻真正制約著苗木的成活率。很多苗木的死亡就是在于種植的深度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種植過深,易導致根部呼吸不暢、根部積水及基部腐爛等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癥狀卻表現相對緩慢,在經驗不足的綠化工作者發(fā)現時就已經很嚴重,甚至死亡。尤其對于桃樹、玉蘭、銀杏、千頭椿等肉質性根系的苗木,栽植過深是非常致命的。
當然,種植較淺甚至將須根等裸露在外邊是更加不合理的。須根是吸取水分的主要部分,一旦被陽光照射致失去活力,將直接導致植株的缺水死亡。
基于上述栽植深度的重要性,在苗木栽植的時候就需要對其進行嚴格合理的控制。對于大規(guī)格喬木而言,在北方種植時一般抬高地面15厘米左右,以便經沉降后與地面基本相持平;而對于小的花灌木和草本來講,則需要適當高出地面5厘米左右。對于金葉蕕、玉蘭、桃樹等肉質根的植物,更加需要抬高栽植。當然,也必須避免根部外露,導致根部因日曬失水死亡??傊诿缒驹灾矔r,合理的栽植深度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新栽植的苗木,適當的修剪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植株的根系受到嚴重損傷,根系的吸水能力已經遠遠達不到原來植株的需求。如果不根據實際栽植氣候及苗木自身狀況對其進行一定修剪,苗木的生長恢復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逐漸失水死亡。
下圖是河北保定的高碑店苗圃在2012年4月份同時栽植的同一批五角楓,由于大批量苗木的到來,只對土球較小或散土球的苗木著重進行了修剪。2012年8月22日,這批苗木的生長狀況發(fā)生了明顯的不同。左側是未做修剪或后期修剪的苗,雖然各方面養(yǎng)護已經比較到位,但在炎熱的夏季,由于難以達到自身水分、養(yǎng)分等供給平衡,一些長勢相對較弱的苗木在消耗完樹體自身養(yǎng)分后慢慢枯死掉。即使成活的苗木大部分也比正常五角楓葉片明顯小而稀疏,色澤暗淡,恢復到正常生長狀態(tài)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調整。而右側則是同時間段栽植的相對較弱的五角楓,由于修剪及時,目前全部生長茂盛,長勢基本恢復正常。
由上述情況不難得出,通過修剪來維持新植苗木的自身供給平衡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在工程和苗圃的栽植過程中,必須根據氣候、實地條件、景觀需求等各種因素對苗木進行合理的修剪,以求盡可能的降低苗木損傷率。
未修剪與修剪的五角楓
2012年8月24日扦插處理或未處理過的一批枝條,設施會根據濕度的變化對其進行自動噴霧。當時最高溫度35℃左右,最低溫度20℃以上
2012年9月7日扦插的枝條,葉片始終舒展鮮亮。當時最高溫度27℃左右,最低溫度18℃左右
扦插20天后生根的錦帶
噴水,是維持新植苗木水分平衡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對于反季節(jié)移植的苗木,葉面噴水的效果會更加明顯。全光照噴霧是在露天環(huán)境下通過不斷的噴霧來維持枝條水分平衡,進而促進其生根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最能直觀的展示出葉面噴水對于新植苗木重要作用的方式。
2012年7~8月,大連萬科項目對新植苗木采取了嚴格的噴水措施,達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右圖所示)。至9月中下旬,除個別植株葉子開始枯黃外,大部分枝葉依舊表現良好,甚至‘阿諾紅’忍冬、錦帶、風箱果等枝條已經生根上盆。由此可以總結出,對于新栽植或待栽植的苗木,葉面及時噴水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葉面水緩解了植株的水分供給平衡;另一方面,葉面水也促進了根系的生長恢復。
在日常的養(yǎng)護過程中,植物的病蟲害治理是非常重要的?;瘜W藥劑的快速和效用也得到了很多年輕園林工作者的重視和認可。但是,化學藥劑對于人的健康也會存在威脅,且嚴重污染環(huán)境。所以要做到提前預防,既減少農藥的經濟投入,也有助于苗木的快速健康生長。同時,在施藥之前,養(yǎng)護人員必須了解危害癥狀,熟悉危害原理,掌握正確治理方法,及時選擇正確的藥劑進行噴施。
2012年9月23日在金葉接骨木及黃瑞木等植株上發(fā)現大量刺蛾、尺蛾及金龜子,立即噴施‘毒搶2號’800倍液等藥劑進行處理
9月25日,金葉接骨木及黃瑞木植株下已經躺滿了死掉的刺蛾、尺蛾等,效果明顯
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新植苗木的冬季防護是非常必要的。無紡布是北方防護時常用的材料之一。以棣棠為例,棣棠是北方的常見花灌木,能正常越冬,并且能夠保持地上部分主要枝條始終綠色。
左圖左側是2012年3月21日未做防護的棣棠,枝條顏色已明顯被風吹成黃色,一些細小枝條甚至已經完全枯黃,但主枝依舊成活。右側是同日無紡布包裹的棣棠苗,枝條雖然稍變黃,但生長狀況明顯比不防護的要好。當天的最高溫度為10℃,最低為3℃。
未處理與處理的棣棠
不過在解除無紡布一周后,曾包裹無紡布的植株顏色與冬季未防寒的植株已經基本相同。當時地上溫度已經穩(wěn)定在0℃以上,但土壤依舊未完全解凍,并且春季的干冷風依舊嚴重。右圖是2012年4月21日未做防護與防護但解除偏早的植株修剪后長勢恢復狀況,已經基本沒有區(qū)別。
上述情況說明,新栽植的常規(guī)苗木在冬季主要受干冷風的影響。所以對其的防護,只要是能阻擋干冷風的措施一般都是比較有效的。而在華北地區(qū)的防護最晚在12月初完成,解除的最早時間則盡量控制在4月初以后,如保定高碑店苗圃新栽植的美人梅及玉蘭均采用搭風障的防護措施,第二年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修剪完枯黃枝條的棣棠
地膜也是北方很常規(guī)的防寒材料,地膜的作用在于保濕,抑制根部土壤水分流失。北京地區(qū)的凍土層一般可達50厘米,因此地膜的主要作用不僅在于保溫,而是利用水的較大比熱容來減弱根部周圍的急劇溫差變化。另外,土層越深,溫差變化會越小。因此,最佳的使用方法為地膜上覆土5~10厘米。
華北地區(qū)一般在11月中旬開始上凍,因此澆防凍水的最佳時候為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之間,也就是植物根部溫度急劇下降但并未上凍的時候。利用水的比熱容來緩解急劇的溫度變化,從而使根部比較緩和的進入零度休眠狀態(tài)。而地膜可以避免冬春季的干冷風,抽取土壤的水分,也間接地維護了植物根部周圍的環(huán)境。在春季,隨著溫度急劇回升,地膜開始起到延緩植物根部解除休眠狀態(tài)的作用。因此,最佳的除地膜時間應為最低溫度不低于-2℃,大地已經開始明顯解凍。隨后需要馬上澆一遍解凍水,可以加速根部周圍土壤的解凍狀況。北京地區(qū)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進行。
當然,在苗木的實際栽植養(yǎng)護過程中,還會涉及支撐、定根水、遮蔭網、風障等一系列程序或措施,每一道程序都具有其注意要點及實際功效。而操作失誤一旦超過植物的承受范圍,新植苗木的生長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死亡。所以希望能夠引起每個園林科技人員的重視,以真正關注栽植養(yǎng)護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控制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的養(yǎng)護細節(jié),熟悉各種措施的實際效用機理,合理選擇配套的栽植養(yǎng)護措施,最終達到養(yǎng)好苗木的目的。
張沖沖 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研發(fā)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