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剛
小學語文中第一個任務就是識字教學,只有認識了書本中的漢字,才能閱讀語文課程中的課文,才會對了解的事情進行寫作,所以,識字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小學生剛剛步入校門,天真無邪,讓他們面對枯燥的文字,必須要有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增強對語言和文字的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和運用能力。
一、動作識字
動作識字教學就是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做相關的動作或要求學生做相關的動作來學習語文中漢字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兩只獅子》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中的生字,很多的動詞都是教師用動作表演出來的,比如“滾”字,教師拿了個球并讓它滾動起來,這樣學生就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并理解字的含義。教師又將“撲、撕、咬”等生字進行對應的動作演示,還有詞語“慢吞吞地”也進行了模仿,使學生感到一定的趣味性和滑稽性,學生深刻地記憶著教師的動作及表情,并在輕松地觀看過程中學會了有關的漢字。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加深了學生學習的印象,使學生深刻地掌握了課文中的生字內(nèi)容,并且通過教師的動作演示也學到了表演技能。
二、情景識字
情景識字教學就是在語文的課堂上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進行情景表演,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習語文中漢字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丑小鴨》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教師給學生講述了這篇文章的大意及中心思想,說明了丑小鴨是如何變成白天鵝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這篇課文中的生字,教師組織學生玩了起來,教師對學生說:“大家一起來做情景表演,請同學們扮演丑小鴨里面的各個角色進行表演?!睂W生高興極了,有的學生要扮演丑小鴨,有的學生要扮演鴨媽媽,有的學生要扮演小魚,有的學生要扮演小鵝,有的學生要扮演小烏龜,有的學生翻開書,在課文里面查找著生字的拼音,有的學生直接問教師個別生字的發(fā)音,學生忙成了一團。幾分鐘后,教師安排了指定人選進行相應的表演,學生都開心地準備著自己的表情和臺詞,按照課文的先后順序進行著認真的表演,在大家游戲過后,教師又將這篇課文中涉及的生字寫在了黑板上,要求學生一起來讀,學生馬上就能讀出生字的發(fā)音。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做一些適當?shù)那榫氨硌荩瑤ьI學生一起邊演邊學,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進行游戲,并在表演的過程中認識了課堂內(nèi)容中的生字。
三、唱歌識字
唱歌識字教學就是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將文字用唱歌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帶領學生學習語文漢字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春曉》這首詩的時候,教師將這首詩的內(nèi)容“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道少”用唱歌的形式教授給學生,頓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教師趁熱打鐵馬上講授這首詩里面的生字“曉、啼”的發(fā)音及寓意,學生自然很快就認識了這兩個生字。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輕松、愉快,并在唱歌的過程中學會了有關的生字,順著歌詞的順序很快就捋順出生字的發(fā)音,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小學語文通過動作識字、情景識字和唱歌識字的教學方法,能促進學生快樂地認識漢字,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淺入深地學習漢字,并能很快地提高學生識字和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在學校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提高了學生語文課程的學習成績,同時也使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得到了發(fā)展,學校的教學質量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郭茹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6):23.
[2]張菊香.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7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