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永玉
現(xiàn)今,在寄宿制教育體制中,家長的作用沒有發(fā)揮出來,導致教育質量一直沒有提高,針對這些情況,淺談教育中家長作用的重要性。
一、小學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既是學生長知識的階段又是學生長身體的階段,還是奠定學生人生品性根基的階段。在寄宿制教育體制中,學生的學習主要在學校進行,但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學校放假期間,家長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在童年時期,學生的收獲如何將直接影響他的終生。
在農村地區(qū)的學生,從小就是家長生產生活的重要助手;在家里自由自在慣了,突然之間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本來無憂無慮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不管是帶著親人充滿希望的視線,或者是父母千萬般的不情愿走進學校。但是在同樣的環(huán)境,同樣的教師、同樣的教育方式下,為什么結出不同樣的果實?幾年以后,他們之間漸漸有了差距。有的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干,個子長高了,身體結實了,更加充滿自信;而有的學到了知識,卻面色蒼白,身體變得羸弱;還有的沒有了笑聲,失去了自信,對讀書感到厭倦,甚至沾染上了不良習氣;有的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學校學來的知識,走出了山區(qū),過上了和祖祖輩輩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從事小學教育多年,對這個過程耳聞目睹許多,同時也通過思考和實踐得出結論,小學教育必須有家長的精心主動配合。
二、家長對教育存在的誤解
不少家長將學生送到學校,把教育責任全交給學校。家庭是學生最早踏入的“課堂”,家長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教育是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共舉才能成功的大事。家庭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待的時間最多的地方,所以家長的育人角色非常重要,甚至比教師還要重要,因為那是面對面、一對一的直接教育,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
小學是人生習慣、心態(tài)等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而學校主要實施的是共性教育,所以家庭個性教育是對它有效而又必不可少的補充,因此家長必須學會正確處理學生從學校帶回的細節(jié)問題,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學生的健康人生塑造才有保障。
三、加強學生的家庭教育
要提高教育質量,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具體的方法有:
1.定期召開家長會
學校選擇掌握本地情況、有資歷的教師主持家長會,要用家長聽得懂、能夠接受的方式交流。要讓他們明白家庭教育對一個學生是多么的重要。使家長從本質是明白自己要怎么做才是為學生好,自己怎么做才對他們更有利,才能給他們一個美好的未來。
2.要讓家長樹立榜樣
父母是最重要的學習榜樣。父母是學生的師表,父母的言行是他們學習最直觀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則的示范,不僅可以增強說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風潤物一樣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應時刻檢點自己,以自己良好的行為,為子女的品德修養(yǎng)做出示范。
3.要讓家長明白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談,而不是打罵
交談是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家長與子女之間的娓娓談心。交談的時機應該是恰當?shù)?,交談的話題應該是有益的、孩子感興趣的。交談之前,家長應該讓他們無拘無束地把心里話傾訴出來,然后再把自己的見解作為一份禮物回贈給孩子。通過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誨和啟迪。單純的家長講、孩子聽,沒有反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
總之,教育發(fā)展不能一味地只抓學校教育,忽視或者放棄家庭教育。如果寄宿學校教育要有本質的提高的話,必須要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抓起,這樣才能突破教育一直得不到好轉的這個瓶頸。
參考文獻:
咸大偉.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10).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