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
【摘 要】講解工作是紀念館與群眾賴以相連的橋梁與紐帶,通過講解員的生動講解才能夠把靜止狀態(tài)的陳列物栩栩如生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文物的精髓傳達給觀眾,使他們的思想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梢?,講解員在紀念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講解業(yè)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紀念館的服務質量與水平,決定著紀念館是否能夠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是否能夠得到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本文將對講解員在紀念館中的工作任務進行闡述,從而對如何提高講解員的綜合業(yè)務素養(yǎng)進行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講解員;業(yè)務水平提升;策略;探討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無論是在物質方面還是在精神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與改善,他們的審美意識能力逐步增強,審美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在參觀像紀念館這樣的文化圣地時,人們由以前的被動接受轉變?yōu)橛心康?、有選擇的進行精神上的熏陶。在參觀的過程中,除了要求能夠從文物中感受到祖國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時還要求能夠欣賞到精致高雅的展覽和體驗一流的、高質量的講解服務。觀眾精神品味需求的提高,就給紀念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講解員作為與觀眾接觸最為緊密的一線人員,面對著不同層次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其工作面臨著更大的壓力與挑戰(zhàn)。講解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工作,融合了思想性、專業(yè)性、學科性和真實性。只有那些在思想上,文化素養(yǎng)上,專業(yè)知識上達到講解要求標準的人員才能夠勝任此項工作。但是從我國當前紀念館講解人員的構成來看,在實際工作中,講解員自身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真正發(fā)揮出講解員應有的功能與作用。在社會主義新形勢下,只有那些綜合素養(yǎng)比較高的講解員才能夠滿足觀眾需求,才能夠推動紀念館的又好又快發(fā)展。
一、紀念館講解員的工作任務
紀念館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的載體,就是通過陳列展覽,為觀眾們提供講解服務,將那些有價值、有意義的、正面的史料、文物信息傳達給觀眾,使他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陳列品,體會它們背后的真實故事,從而與觀眾的內心產生共鳴,使他們的心靈與思想都受到啟迪,從而弘揚社會正能量,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達到催人奮進、積極向上的教育目的。
紀念館講解工作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藝術活,主要是通過富含藝術性的宣教手段來體現出來的,它是知識、語言、表演藝術三者的結合體。如何讓文物活起來,讓觀眾在觀賞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展覽的內涵與陳列的目的,是講解員的工作任務與要求,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講解員進行全面的、細致的解說與詮釋。一般情況下,參觀紀念館的以普通大眾居多,在參觀過程中,他們對那些只有圖片和簡略文字的展覽內容是很難理解透徹,這個時候就需要講解員運用專業(yè)的講解技巧對相關歷史信息進行講解與宣傳,從而引領觀眾走進歷史事實,還原歷史畫面,讓他們徜徉在祖國悠久歷史文化長河中,開闊自己的思想,洗滌自己的心靈。
二、高業(yè)務水平講解員應該具備的素養(yǎng)
1、愛崗敬業(yè),樹立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
紀念館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參觀的過程就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的過程、增強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過程,而這些教育職能的充分發(fā)揮是通過展品與講解員二者的完美配合來共同完成的。講解員在工作中扮演著宣傳教育的角色,首先必須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這也是紀念館工作的本質和內在要求。(1)講解員要有明確的政治信仰,始終把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貫穿于自己的講解工作。(2)講解員要堅持黨的政治立場不動搖。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要不斷的學習黨的方針路線與思想,并與宣傳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鑒定自己的政治立場,弘揚黨的優(yōu)秀革命傳統(tǒng)與精神。(3)要有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講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每天面對那么多形形色色觀眾而要進行不厭其煩、反復的講解,就需要講解員具有愛崗敬業(yè)和為民服務的精神,這樣才能夠在辛苦中體驗工作的樂趣,才能夠真正喜歡上這份工作,才能夠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責任感,才能夠把講解這項工作做好。
2、講解員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1)風度與氣質的培養(yǎng)。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就是通過其風度與氣質表現出來的,這是因為風度與氣質是講解員綜合素養(yǎng)如思想、修養(yǎng)、性格、情操等的外邊表現,往往那些談吐高雅、舉止文明、表情豐富的講解員一般都能夠很好的掌控宣講現場,使觀眾不由自主的跟著他的講解進入到歷史事實中,汲取文化營養(yǎng),是講解起到真正的效果。一個人的氣質到底如何從他的一舉一動就能夠表現出來,并且好的氣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獲得的,而是在長期的思想、知識等方面的學習和沉淀中達到的一種境界,是內心思想和外在行為的自然表露。高素質的講解員,一般都會產生強大的磁場效應,通過言談舉止、著裝、精神面貌等綜合作用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在觀眾面前,獲得觀眾的好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為講解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促進講解工作的順利開展。
(2)文化、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提高。紀念館的功能之一就是宣傳教育,講解員在面對不同層次、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時,如果在文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上達不到要求,就不能夠將陳列物的歷史信息透徹的講解出來,觀眾就不能夠從所傳達的信息中得到有用信息,也就不能夠將宣傳教育的功能發(fā)揮出來。由此可見,講解員的文化專業(yè)素養(yǎng)將會對講解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講解員在工作中要不斷的勤加努力學習,充實自己的專業(yè)文化理論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陳列內容的精髓向觀眾展現出來,使觀眾在聽了之后,真正受到啟發(fā),而不是走馬觀花,毫無意義可言。
(3)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完善的解說技巧。迅速、敏捷的應變能力是合格講解員必備素質之一。講解員作為紀念館工作的一線人員,他們的講解工作是需要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才能夠完成的。其在講解的過程中,難免會被觀眾提出來的問題所打斷,這個時候就需要發(fā)揮講解員的應變能力,能夠針對觀眾的問題沉著穩(wěn)定的耐心解答,對于那些暫時無法回答的問題,則可以留下聯系方式,事后妥善解決。此外,在日常的講解工作中,講解員還需要不斷的錘煉自己的講解技巧,如形態(tài)語言,學會恰當的運用手勢來指引參觀路線和解說的內容;在介紹展覽和與觀眾交流時,要做到口齒清晰,語調親切,表達準確。
(4)要注重自身編寫解說稿的能力培養(yǎng)。一般情況下,解說詞都是由紀念館內部編研員撰寫出來的。從講解員的工作情況來看,有些講解員在手拿稿件時,能夠把講解工作進行的有聲有色,但是一旦脫稿,就顯得語無倫次,捉襟見肘,無法變通,致使講解工作無法進行,這就是編寫解說詞能力缺乏的表現。優(yōu)秀的講解員應該具備一定的編稿能力,在熟悉陳列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陳列所表現的主體,查找研究相關材料,對稿件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這樣才能夠把解說稿上的內容變?yōu)樽约旱臇|西,才能夠在解說中做到心中有數,游刃有余。在稿件編寫的過程中,講解員要根據自己的用語習慣以及觀眾的特點,用易懂易記的文字表達解說內容,并學會變通,如面對學者、老師、學生這樣的觀眾,應該用什么樣的文字表達。
結語:講解是紀念館工作的核心部分,講解員的講解效果如何將關系到紀念館功能的發(fā)揮,對其能否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產生巨大影響。而好的講解效果需要講解員具有較高的綜合業(yè)務素養(yǎng)。因此,在講解工作中,講解員要注重自己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以便更好地服務于紀念館工作。
參考文獻:
[1]錢書琴.紀念館講解員素質探究[J],華章,2014,(7):326.
[2]金瑩.紀念館講解員的講解藝術探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11):192.
[3]尤瑋.淺談博物館、紀念館講解員隊伍的發(fā)展與建設[J],大眾文藝,2012,(1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