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貴賓廳關閉:運營商高端服務何去何從?
近日,瘋傳國資委要求三大電信運營商在10月1日前關閉機場、火車站等地的貴賓廳據(jù)說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為了落實國資委提出的三大運營商三年削減20%營銷費用的要求,除了占大頭的終端補貼外,每年耗費數(shù)億元的貴賓廳也可以節(jié)約營銷費用;二是為了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精神,減少領導干部奢靡享受的現(xiàn)象,畢竟能夠進入貴賓廳中,有相當部分是黨政領導干部。
不過,鑒于貴賓廳實際是一種服務,是一種面向高端用戶的奢侈品型的服務,原來三大運營商都擁有,是一種比拼高端服務的方式,現(xiàn)在三大運營商取消該服務,或許導致通信業(yè)高端服務的市場格局將被重新改寫。
能進運營商貴賓廳的,無外乎三種人。一是通信消費確實十分巨大的公眾用戶。如中國電信規(guī)定天翼金卡和鉆石卡的會員能夠進入機場貴賓廳,而這樣的用戶至少要求年消費6000元以上;二是政企用戶當中的領導,這些單位通信消費量巨大,而他們又擁有采購決定權,客戶經理們自然會為這些領導辦理一張可以進入貴賓廳的卡,相當于是將整個單位的通信消費,都計入了領導一個人的名下;三是一些不規(guī)范的渠道,運營商要求用戶實名制,但一些代理渠道為了快速放號,拿著自己的身份證,開通了一堆的卡號,這些卡號后來的消費都計入了渠道代理的名下。
在此,對于第三種客戶,可以暫且不論。對于第二種客戶,的確不同程度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將奢侈品服務作為賄賂的嫌疑。即便是在第一種客戶當中,其實也是有相當部分是利用公款進行消費。
據(jù)筆者了解,部分單位針對不同的崗位,提供了不同的話費報銷上限,于是身處相應崗位的人,就在運營商處辦理了一個價格較高的合約套餐,可以免費獲得一部手機,而高價格的套餐還能讓他們享受到諸如機場貴賓廳、線下俱樂部等運營商的活動,否則,以運營商現(xiàn)在的資費價格,讓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放開使用,也很難達到進入機場貴賓廳的水平。
所以,筆者判斷,能夠進運營商機場貴賓廳的,除了那些不怎么坐飛機的不規(guī)范渠道代理之外,至少有70%以上的用戶是靠公款支撐。
從目前的態(tài)勢上看,除機場貴賓廳之外,可能一些線下的俱樂部活動,如組織高端用戶參與的名師講座等也將有可能被取消,這些都被定義為非主營業(yè)務。
那么,這些高端服務一旦被削減,結果會怎樣呢?第一種觀點是,高端用戶將可能流失,但問題是,他們又能流失到哪里呢?三個運營商都取消了機場貴賓廳服務,大家的服務還是相同;第二種觀點是,高端用戶會削減他們的消費,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通信服務已經淪為等同于吃飯睡覺一樣的剛性需求,沒有機場貴賓廳,他們也得打電話,至于那些靠著公款享受超量套餐(即只能用100元卻要辦200元)的用戶,除非降低他們報銷額度,否則他們根本不會去辦理低價套餐,畢竟手機還是可以免費拿的。
所以,筆者的觀點是,機場貴賓廳取消了,那些高端客戶并不會產生“異動”,畢竟這是整個行業(yè)的行為,而不是某個運營商單獨所為。另外,據(jù)筆者了解,運營商的貴賓廳利用率實際并不高,那些高端用戶往往也是銀行、航空公司的金卡所有者,而據(jù)說銀行、航空公司等提供的貴賓廳服務,要優(yōu)于運營商的貴賓廳。
不可否認,高端用戶的確為運營商貢獻了不少收入以及更多的利潤,這樣一群用戶只有好好供奉,決不能有絲毫怠慢。如果三家運營商統(tǒng)一降低服務標準,那也罷了,但是根據(jù)博弈論,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三家運營商各自去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機場貴賓廳關門所帶來服務減少的負面影響。當然,這必須要在落實國資委以及其他相關部門要求的基礎上。
例如,原有的機場貴賓廳是運營商租用一個固定的場所,無論來多少用戶,成本幾乎恒定。而在未來,或許運營商可以向其他的貴賓廳購買相應的服務,進來一個用戶,付一次的成本,這樣所有的成本都是彈性支出的,這無疑會在不降低服務的基礎上,繼續(xù)保持原有服務的供給。又例如,運營商可以借鑒Vertu手機的服務方式,有一個遠程助理做專職服務,只要一個電話,在法律允許情況下的任何事情,都能夠做到,包括購買任意的票,定高級的車等等。再例如,運營商可以加大積分營銷的力度,將本來用于線下高端服務的成本,轉移到積分上來,如用戶年度使用額超過一定水平之后,之上的消費積分可以兩倍、三倍、四倍的累積,讓高端用戶能夠獲得更多虛擬或實際的物品,以替代原本的貴賓廳服務。
對于近期運營商關閉機場、火車站等地的貴賓廳的舉措,業(yè)內眾說紛紜。作為一種高端服務,貴賓廳的關閉意味著未來運營商在高端客戶服務的策略勢必要發(fā)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