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人君子
正德初年,鐘鼓司的小宦官于喜因為高大魁梧,相貌俊美,被破格選為傘扇長隨。所謂的“傘扇長隨”,就是皇帝在前面走的時候,后面跟著的、擎著黃羅傘的宦官。這個職務的好處就是能經(jīng)常見到皇帝,說不定哪天,皇帝一高興就會賞自己一個官做做,升官發(fā)財也不是不可能。不過,于喜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他辛辛苦苦干了好幾年,還是一個小小的傘扇長隨。
一日,百無聊賴的于喜和幾個小宦官一起坐在玉河橋上閑聊。正談笑間,忽然有一官員模樣的人從旁邊經(jīng)過,兩眼死盯著于喜看了起來。于喜被他看得心里發(fā)毛,準備把他趕走。可還沒等于喜攆人,那人先開口說話了:“這位公公,您不久便會大富大貴!”
于喜非常興奮,他覺得這人既然敢這樣說,必定還有后話,便趕緊起身詢問詳情。
那人又掐指一算,對于喜說:“從今往后,您會身著蟒袍玉帶,掌管內(nèi)外大權(quán),極富極貴,長達十年。但您命中只有這十年富貴日,十年之期一過,到時富貴散盡,仍如今日……”
那人的一番話,把眾人震得目瞪口呆,于喜半天才反應過來。待回過神來,大家都覺得遇上了一個滿嘴跑火車的大忽悠,紛紛轟他走。
然而,在眾人的奚落聲中,那人卻鎮(zhèn)定自若,又繼續(xù)大聲說道:“三天之內(nèi),我的話必會應驗!”說完就走了。
“玉河橋談話”沒過幾天,便是端午節(jié)了,這在當時是一個大節(jié)日,宮中照例要舉辦盛大的慶賀活動。這一年,喜歡軍事活動的正德決定玩?zhèn)€新鮮的,他召集了一大群宦官,分成兩隊,一隊扮演高句麗士兵,一隊裝成唐朝武士,都穿上仿制鎧甲,兩軍對壘,模仿900年前唐軍大戰(zhàn)高句麗的歷史場景。正德坐在高臺上指揮作戰(zhàn),還宣布:誰能帶領(lǐng)“唐軍”沖破“高句麗軍”軍陣,便賞蟒袍玉帶;若是不能沖破,便軍法從事!
于是,扮演“唐軍”的諸位身強體健的太監(jiān)們,一個個都躍躍欲試,待正德一聲令下,便開始沖擊“高句麗軍”大陣。令人失望的是,無論他們怎么沖擊,怎樣變換陣法以及沖擊角度,就是沖不進“高句麗軍”的陣中。高臺上的“唐軍粉”正德心焦氣躁,大罵這些人無用。
正在此時,一個和于喜關(guān)系不錯的宦官向正德建議:“于喜身高馬大,或許能沖進去?!闭驴戳艘谎壅驹谏磉叺挠谙玻饬恕S谙擦⒖虛Q了一身行頭,佩甲戴盔,又粘了假胡子,扮成了李世民的模樣。于喜本來就是一枚帥哥,這么一打扮,更是顧盼生威。正德還把自己平日里經(jīng)常騎的御馬借給了于喜。
于喜縱身一躍,跨上御馬,然后據(jù)鞍揮鞭,指揮若定。豈料,御馬認生,看見背上的于喜大驚,隨即狂奔不止。于喜沒料到會有這么一出,也嚇得不行。也是該于喜好運,亂蹦亂跳的御馬在奔跑中,竟然直奔“高句麗軍”大陣?!案呔潲愜姟闭谟^看于喜的“馬術(shù)”表演,全然忘了防守,結(jié)果陣型被這一人一騎給沖得七零八落。于喜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以一己之力大破“高句麗軍”。
正德大喜,立刻兌現(xiàn)承諾,賞了于喜蟒袍玉帶。此時距離玉河橋上算命之時,正好三天。
也正是從這一天起,于喜的好運正式開始。他越來越受到正德的寵愛。此后的十年中,于喜出則鎮(zhèn)守宣府、大同等邊關(guān)重鎮(zhèn),入則掌管內(nèi)廷各監(jiān)各局,堪稱“出將入相”。但于喜并沒有好好運用手中的權(quán)力,他就像是一個“權(quán)力暴發(fā)戶”一樣,一旦大權(quán)在握,便為非作歹,中飽私囊,在人間為禍十年。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德病逝,其堂弟興繼承大統(tǒng),是為嘉靖皇帝。自此,于喜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一日,嘉靖偶然看見了于喜,便問他:“你姓于?”于喜回答說是。嘉靖又問:“是這個‘俞還是這個‘余?”于喜連忙向皇帝解釋。或許是為了說得更生動形象些,于喜的回答顯得有些賣弄:“微臣的姓氏,乃是‘干字蹺起了腳?!?/p>
豈料,嘉靖聽完于喜的解釋之后竟勃然大怒,呵斥道:“‘于為‘干字踢腳,你竟敢說這種話來污辱我!”盛怒的嘉靖立刻下令扒掉于喜的蟒袍玉帶,把他收進監(jiān)獄,等待治罪。
原來,在古代,“乾”和“干”二字有時候是通用的,意思相同。而在那個時候,“乾”字又可指代帝王。嘉靖可能是把“干”理解成了“乾”,也就是皇帝他自己。于喜說“干”字蹺腳,雖說只是在描繪“于”的字形,卻犯了忌諱,所以嘉靖才會怒不可遏。
另外,嘉靖即位之后,有鑒于正德年間宦官之禍甚是酷烈,便發(fā)誓要改正這個風氣。在他掌權(quán)之后,便開始對正德時期得勢且有劣跡的宦官進行大清洗。于喜正好趕上了這個時候,而且嘉靖也早就知道他所做的那些齷齪事,早就想整治他了,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所謂的“干”字蹺腳,不過是個借口罷了。
其實,嘉靖在把于喜打入大牢之后,還不打算殺掉他,只是把他貶為南京孝陵凈軍,去給太祖守陵了。但是對于于喜的家產(chǎn),嘉靖卻一點沒客氣,全部沒收,充入國庫。于喜辛辛苦苦做壞事攢來的億萬家財就這樣在頃刻間成了嘉靖的財產(chǎn)。此時,距離玉河橋上算命之事,正好十年。
嘉靖四年(1525年),對皇帝判決不服的于喜又入宮了。他向嘉靖上奏章,說自己是冤枉的。嘉靖根本就不聽,再次把于喜扔進了監(jiān)獄,又狠狠打了他一頓,然后再次把于喜貶到南京,繼續(xù)擔任孝陵凈軍。不久之后,身無分文的于喜,在又冷又餓的窘境中凄涼地死去了。
編輯/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