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連根
每年的畢業(yè)季,就業(yè)形勢都會成為全社會極為關心的話題。想當年,孔子弟子三千,那些孔門弟子是不是也為“就業(yè)問題”發(fā)過愁呢?
沒有。因為孔子辦學,教學內容很廣泛。
孔子教授著名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這六種本事在當時很受就業(yè)市場的歡迎。“禮”是指周禮,是周代貴族在不同場合所應展現出的威儀及各種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成后可以擔任禮儀方面的官員;“樂”不光包括音樂,還涵蓋文學、舞蹈等各種藝術,學成后可以在文化圈任職,“射”指射箭,這是當時貴族階層的時尚運動,相當于如今的高爾夫或拉力賽,學成后當個職業(yè)選手或教練不成問題;“御”是指駕車技術,學這個相當于現代人去考駕照,出來自然能當司機;“書”是指書寫,涵蓋識字、閱讀等內容,是文秘工作者必修課程;“數”是指基本的數學、物理知識,包括怎么記賬、怎么丈量土地等,各諸侯國發(fā)展經濟都離不了。
可以說,孔子的私學就是春秋末期最有名的綜合性大學。春秋時代,雖然講門第、講出身,但真正有本事的人還是會受到重視的。經過名校針對性的系統培訓,有過硬的本領在身,畢業(yè)生在任何時候都會成為就業(yè)市場上的寵兒。
孔子弟子在當時就很受歡迎,各諸侯國都愿意聘用孔門弟子,而后依據他們的特長提供合適的崗位。孔子的弟子公西華很有外交才華,魯國就委任他為大使,出使齊國;子貢能言善辯,也曾出使各國,對春秋末期的政治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子路、再有更成了魯國執(zhí)政官的家宰,協助其處理魯國政事,相當于國務院總理的特別助理……其余各地方想聘請孔子的學生去做縣長、市長的就更多了。子游就做過武城宰;魯國執(zhí)政官還想聘請閔子騫做費宰,卻遭到了閔子騫的拒絕——請去做高官都不干,可見孔子高徒的吃香程度。
對于自己學生的能力,孔子也很自信。他表揚高徒冉雍,說“雍也可使南面”,意思是賢能而有德行的冉雍完全可以做一個諸侯國的國君了。而這個冉雍原本只是個“貧二代”??梢?,很多平民子弟通過跟孔子學習,確實德才兼?zhèn)?,堪當大任?/p>
司馬遷寫史書,飽含深情地贊揚了孔氏綜合大學的現代化教學方法,寫完之后,可能感覺還不過癮,又專門為孔子的學生作傳,一一記錄了孔氏大學畢業(yè)生的先進事跡。他記述道:通過系統的學習和實踐活動,孔門弟子在畢業(yè)后有人從政,當上了高官;有人經商,發(fā)了大財;有人治學,成了聞名各諸侯國的大學者乃至帝王師……
正因為培養(yǎng)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弟子,孔子才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對比孔子的教育方法,今天那些關于畢業(yè)生就業(yè)去向的討論似乎都是在隔靴搔癢。如果學生在校時,學校沿襲陳舊的教育理念,無法提供與時俱進的專業(yè)課程,又怎么好意思要求應屆生的就業(yè)率必須達到某個數字呢?
編輯/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