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振宇
民國軍閥劉珍年喜歡三國,買了多部《三國演義》,分贈全師校級以上干部,無論識字與否,必白天擺在案頭,夜間放在床頭。部下第一旅旅長姓趙,第三旅旅長姓張,遺憾的是第二旅旅長姓梁不姓關,湊不齊劉、關、張、趙。但梁旅長很會揣摩劉珍年的心理,常在劉面前說自己雖不姓關,卻很崇拜關公,并請人畫了關公像,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掛在住處。這樣,劉珍年就勉強湊齊了劉、關、張、趙的班底。
楊森為統(tǒng)一四川,先攻打賴心輝,因攻勢甚猛,各軍閥又作壁上觀,賴日夜盼援不至,憤極,發(fā)電致劉湘等,曰:“袞袞諸公,槃槃大才。使我上吊,你們不來。時機一到,一起下臺。”
1924年,楊森任四川督理,銳意新政,把所提倡的各項內容以“楊森說……”式樣寫在木牌上,釘在成都的電線桿、樹木和墻壁等處。諸如“楊森說:應該勤剪指甲。蓄指甲既不衛(wèi)生,又懶惰!”“楊森說:打牌壯人會打死;打球、打獵弱人會打壯!”
四川萬縣師范學校校長鐘正懋為章太炎弟子。元月朝賀,袁世凱賜宴,酒喝到一半時,袁世凱對鐘說:“你老師和我過不去,你去勸一勸。中國向來有兩塊萬歲牌,一塊是大成至圣先師,一塊是當今皇帝,太炎為何不讓一塊給我?”
青海軍閥馬步芳一直對國民政府保持半獨立姿態(tài),蔣系勢力始終進入不了青海半步。1943年,何應欽電邀馬步芳赴重慶“共商國是”,意欲興師問罪。馬步芳攜大量黃金到重慶,結交權貴眷屬,何應欽等最初對其質難頗多,后來就變成“請馬主席參考”。馬步芳對他的隨員說:“明碰不如暗斗,哪個人禁得起從老窩里挖!”
一天,張宗昌與張學良、盧筱嘉閑談。某報記者遞名片求見,張宗昌皺了皺眉頭,說:“切了吧!”侍衛(wèi)出去后,過了半晌進來報告:“已將那記者槍斃了?!北R筱嘉聞言大驚,問:“為什么殺他?”張宗昌若無其事地答:“那記者的名片上,光頭銜就列了十幾條,足見他不是個好人,所以還是切了的好?!?/p>
韓復榘到高宛視察監(jiān)獄,見監(jiān)獄里空空如也,便對縣長大加贊許:“你辦得對,案子隨到隨判,或殺或赦,不要老關著?!钡鹊搅瞬┡d監(jiān)獄,同樣也是空空如也,韓復榘不禁大怒:“這么大一個縣,連一個犯法的都沒有,你是不是把犯人都給賣了!”
劉湘的“海軍”購買了的一艘普通小輪船,然后焊上一些鐵板做裝甲,再裝上兩門陸軍用的小鋼炮。因為噸位小,馬力也不足,所以每打一炮,船身就要倒退一大截,想開下一炮,還得重新起錨調整位置。有人為此寫詩道:“好個巴渝大兵船,由渝開萬才七天。一切設備都齊整,外有纖藤兩大圈。若非拉灘打倒退,幾乎蓋過柏木船。布告沿江船夫子,浪沉兵船要賠錢。”
段祺瑞的公館里養(yǎng)了幾個清客,隨時候命陪段下棋。這些人都是圍棋高手,偏偏段祺瑞下得一手爛棋。但既然拿人錢財,就要為人辦事。陪下的人通常是絞盡腦汁,通局運籌,既要讓段下得開心,贏上一兩子,又要輸得不著痕跡。這樣每日鍛煉,倒真磨煉出了個圍棋高手。曾掃蕩日本棋壇的圍棋大師吳清源,據說就是當年段公館里年紀最小的清客。
編輯/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