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來興,尹世尤
(1.華南理工大學新嶺南文化中心研究基地,廣東廣州 510640;2.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長沙 410082)
黨的十八大強調,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走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需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價值作用,努力探討基于廉潔文化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路徑。
廉潔文化作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既是政治倫理文化,又是道德誠信文化,還是社會價值文化,具有合乎黨風廉政建設的政治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道德價值和理論價值。通過這些價值形式的實現,廉潔文化將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政治倫理支撐、道德誠信基礎、積極價值牽引。
中華廉潔文化首先是政治倫理文化,既具有維護統(tǒng)治階級政治權力的強烈指向性,又具有規(guī)范公權力的行政倫理要求。近代以來,隨著中國共產黨誕生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中華廉潔文化的政治倫理內涵實現了由古代到當代的升華,主要體現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廉潔從政,勤政高效;以人為本,心系群眾。廉潔文化的這種政治倫理意蘊可以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政治倫理支撐。
中華廉潔文化的政治倫理內涵可劃分為廉潔政治價值理念、廉政政治制度理論和廉潔政治主體倫理三個層次。其對反腐倡廉建設的政治倫理支撐作用,主要就是通過這三個邏輯層次展開的。
廉潔文化政治價值理念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倫理觀為指導,在堅持國家集體利益第一的前提下,高度重視個人利益的實現。通過弘揚和彰顯這種政治價值理念,將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有力的政治價值支撐。廉潔文化政治制度理論內含著廉潔、奉公、節(jié)儉、正義、以人為本等基本倫理精神和道德內容。通過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正義安排和合法有效運作,通過廉政倫理規(guī)范的合理有效引導,可以使全體社會成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在全社會營造尊廉崇廉、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黨風、政風和民風,從而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堅強的制度倫理保障。廉潔文化政治主體的道德形象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影響黨執(zhí)政的合法性基礎,影響人民群眾對“美丑善惡”的評判標準。黨員領導干部是廉潔文化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政治倫理主體,是反腐倡廉建設的中堅力量和領導力量。他們的道德自覺及其對廉潔品質的追求和道德境界的提高,將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可靠的思想道德基礎。
中華廉潔文化又是道德誠信文化,對于行為主體既具有倫理的約束,又具有道德的規(guī)范和誠信的要求。誠實守信是中華廉潔文化的重要視域,是中國共產黨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素。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就極力踐行、發(fā)揚光大中華廉潔文化。其涵養(yǎng)出來的廉潔做人、清廉為官的“廉正”品質,就是個人對社會、政府對百姓誠實守信承諾的履行。弘揚廉潔文化所產生的社會誠信效應可以為反腐倡廉建設奠定道德誠信基礎。
道德誠信建設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從個人層面看,“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是立人之本。通過弘揚黨政公職廉潔文化之外的個人道德誠信,亦即培育和弘揚作為社會人的道德誠信,加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將為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健康向上的社會廉潔氛圍創(chuàng)造重要條件,從而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優(yōu)質的社會土壤。
從國家和政府層面看,誠信是國家形象和“國格”的體現,對內可贏得人民支持和擁護,對外可顯示國家地位和尊嚴,是立國之本。政府的道德誠信對于反腐倡廉建設起著關鍵性的導向作用。在我國,政府代表人民利益,象征權威、公正,是正義的化身,也是誠信的化身。如果政府出現失信于民的行為,就必然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引發(fā)人們對政府的信任危機。當前社會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政府誠信缺失現象不利于反腐倡廉建設的推進。中華廉潔文化以其豐富的道德誠信內涵和鮮明的針對權力的指向性,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正確的導向和示范作用。
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忠誠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是每一位現代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也是每一個現代政黨和現代政府應該具備的職業(yè)精神。加強當代廉潔文化建設,夯實誠信道德基礎,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支點。
中華廉潔文化還是社會價值文化。如果說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奉公守紀、人民利益至上等,是廉潔文化個體價值的體現,那么作為政治行為主體的黨員領導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行為所產生的勤政高效、令行禁止、人心向背等效果,則是當代廉潔文化社會價值的生動體現。黨員領導干部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始終做到不奢靡、不腐敗,有利于在社會上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廉潔氛圍,為反腐倡廉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的社會環(huán)境。
作為價值客體的當代廉潔文化的價值類型有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精神文化價值、道德價值、理論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等基本形式。其經濟價值,在于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保駕護航,促進我國經濟健康有序發(fā)展,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其政治價值,在于通過弘揚和建設廉潔文化,最大限度滿足執(zhí)政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需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其精神文化價值,在于其本質、功能、屬性及其實踐對于人們精神文化利益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而其道德價值指的是作為價值客體的廉潔文化對于提升作為價值主體的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境界的滿足關系;其理論價值指的是作為價值客體的廉潔文化的理論內涵、理論原則、理論目標對于提升作為價值主體的人們的理論素質和理論修養(yǎng)的滿足關系;其生態(tài)價值則是指作為價值客體的廉潔文化對于培養(yǎng)和樹立人們的勤儉節(jié)約意識、生態(tài)保護意識的滿足關系。
新時期反腐倡廉建設,作為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已與當代中國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建設當代廉潔文化,充分發(fā)揮其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精神文化價值、道德價值、理論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等功能,有助于人們樹立崇高的價值理想,形成科學的價值導向,確立積極的價值標準,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從而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積極向上的價值牽引。
廉潔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價值定位決定了:建設和和弘揚中華廉潔文化,是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支點和有力抓手。在當代,以廉潔文化為依托,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繼承中華廉潔文化精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首先需要對中華傳統(tǒng)廉潔文化作辯證分析。
中華傳統(tǒng)廉潔文化,一方面具有強烈的弘揚社會正氣、純化政風民風和引領社會發(fā)展的積極效應,是建設當代廉潔文化、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在古代,它堅守儉樸、勤勞、廉潔、仁民的美好道德和風尚,是專制環(huán)境下卓然矗立的一道風景,為維護社會正義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在近代,它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并積極吸取西方憲政理念和民主主義精髓,是列強環(huán)伺之下昂然灑下的一縷陽光,為挽救民族危亡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應該說,在廉潔文化萌芽、形成和發(fā)展的整個歷史時期,哺育和滋潤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而在它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又孕育了與時代主題相結合的時代精神。
另一方面,傳統(tǒng)廉潔文化由于長期處于封建倫理、封建專制和封建殘余的浸染之下,從而又表現出“維護皇權”、“粉飾官場”、“標榜德治”和“愚弄百姓”的先天不足和歷史局限性。這些缺陷注定了封建時代廉潔文化在同腐敗文化的較量中必然屢戰(zhàn)屢敗、最終敗下陣來的命運,這也正是封建社會貪官污吏“前腐后繼”、層出不窮,始終走不出越反越腐怪圈的社會文化原因之所在。
為此,我們需要對中華傳統(tǒng)廉潔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xié)調,以充分發(fā)揮其在反腐倡廉建設中應有的作用。
繼承廉潔文化精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需重視傳統(tǒng)廉潔文化的當代價值。傳統(tǒng)廉潔文化思想內涵極其豐富,其關于儉以立德、勤儉持家、廉潔興邦的價值觀念,關于清廉為官、廉潔從政的官德規(guī)范,關于夙夜在公、勤政為民的實踐理念,關于愛國護家、仁政愛民的社會理想,關于懲貪與獎廉相結合的官吏考課方式,關于建立監(jiān)察機構、加強對官吏監(jiān)督的制度設置等思想精華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都是當今反腐倡廉建設的寶貴思想文化資源。
繼承廉潔文化精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需發(fā)揮廉潔文化的社會功能。中華廉潔文化是一個具有多層次復雜結構的文化體系,它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思想內容。其一是關于廉潔的基本知識及其外在表現形式,如詩歌、戲曲、典故(故事)、格言、警句等宣傳廉潔文化基本精神的文學和藝術;其二是關于廉潔的倫理思想、政治準則及其相應的制度規(guī)范、廉政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其三是關于廉潔的理念、信仰及與之相適應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與之相對應,廉潔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體現為資政育人、規(guī)范約束和警示反省三個方面。詩歌、典故、格言、警句等廉潔文化的載體以其貼近群眾生活、朗朗上口,在給人以藝術上享受的同時,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精神上的激勵、思想上的啟迪和行動上的鞭策,為反腐倡廉建設創(chuàng)造和諧良好的社會氛圍。廉潔的準則和制度規(guī)范使人養(yǎng)成遵紀守法、按規(guī)則辦事的習慣,這正是當今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目標之一。廉潔的理念、信仰和價值取向,是廉潔文化最本質的精神文明特征,有利于堅定黨員領導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這是當今反腐倡廉建設的核心內容。
繼承廉潔文化精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需以廉潔文化應對腐敗文化,筑牢腐朽思想文化對黨員干部侵蝕的“防火墻”。腐敗文化有著廣泛的社會性和強烈的誘致性,是腐敗生存和發(fā)展的土壤和溫床。腐敗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價值觀念、社會心理層次的。一個社會如果長期處于腐敗文化的浸染之下,人們將會對腐敗視而不見,滋生寬容、認同、羨慕的心理,貪官污吏往往被視為“英雄”,受到“頂禮膜拜”,而清正廉潔者卻被視為“異類”,受到排斥孤立。這是一種被扭曲了的畸形社會價值觀。因此,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從反對腐敗文化著手,而治理腐敗文化的有力抓手,則是建設廉潔文化。深入挖掘中華傳統(tǒng)廉潔文化的優(yōu)秀資源,大力建設與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相承接、與時代精神相統(tǒng)一的廉潔文化,不斷拓展廉潔文化建設空間,在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形成不容腐敗的社會輿論,努力占領和擠壓腐敗文化的生存空間,是新時期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有效舉措。
腐敗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敵人。開展反腐敗斗爭、建設廉潔政治,不僅成為眾多國家執(zhí)政黨執(zhí)政的重要價值目標,而且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長久以來,國際社會一直在與腐敗行為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斗爭,國際反腐倡廉運動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取得了諸多積極的成果??傮w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健康的公民文化道德體系、廣泛細致的公務員行為規(guī)范、深入人心的廉政文化理念、公開透明的制度設計、多維健全的監(jiān)督體系、嚴密的監(jiān)察制度、全面嚴格的廉政考核、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以及適當的高薪養(yǎng)廉等。而芬蘭、瑞典、新加坡、加拿大、中國香港等之所以被世界公認為清廉國家和地區(qū),其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不遺余力地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在全社會營造尊廉崇廉、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全世界樹立了廉政建設的國際典范。
世界反腐倡廉成果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反腐倡廉建設不僅需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廉潔文化思想,還要以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懷學習和汲取包括國際反腐倡廉新成果在內的人類文明一切優(yōu)秀成果,培育廉潔、民主、科學的公民文化。
借鑒國際反腐倡廉成果推進我國反腐倡廉建設,需科學認識國際反腐倡廉經驗。一方面,世界文明是多樣的,國際反腐倡廉經驗也是多樣的,我們要尊重別的國家和民族的選擇。另一方面,國際反腐倡廉的經驗措施舉不勝舉,但每個國家都是從自己特殊的國情出發(fā)來確定的,都具有各自的獨特性。因此,在借鑒國際反腐倡廉成果時,一定要采取辯證的態(tài)度,進行比較、甄別、選擇,弄清楚哪些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哪些是與中國國情不相符的,然后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惟其如此,我國的反腐倡廉建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喪失主動,才會吸收到真正有利于我國反腐倡廉建設的成分。
借鑒國際反腐倡廉成果推進我國反腐倡廉建設,需順應全球反腐戰(zhàn)略轉變新形勢,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當前國際社會反腐敗斗爭的新動向,一是國際反腐形式由單個國家關門反腐逐步走向國際合作反腐,二是國際反腐戰(zhàn)略由過去以事后懲治為主逐漸轉變到事先預防與事后懲治并重。我們應當順應全球反腐形式和戰(zhàn)略轉變的新形勢,一方面積極參與反腐國際合作,利用國際資源,借助國際力量,斬斷貪官外逃之路;另一方面在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各項制度的同時,強化廉政教育、打造中國特色的廉政教育體系,著眼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5年1月中共中央通過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以下簡稱《實施綱要》),其核心指導思想就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應該說,《實施綱要》充分吸取了國際反腐倡廉的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幾十年來反腐倡廉經驗和世界反腐倡廉有益經驗相融合的產物,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
國際反腐倡廉成果是世界人們在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過程中積淀的寶貴精神財富。借鑒世界反腐倡廉新成果,通過開展國際合作加強反腐力度使貪官無遁形之地,通過制度建設養(yǎng)成人們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通過廉政教育涵養(yǎng)人們的現代公民意識,是新時期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應該具備的思維和眼光。
中華民族時代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現當代的最新發(fā)展。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有序開展、科學發(fā)展觀的確立,不僅需要制度的規(guī)范,更需要倡導誠實守信、恪盡職守、嚴于律己、勇于奉獻的“廉潔奉公”精神。這就賦予了當代愛國主義和改革創(chuàng)新以新的時代要素。這一新的時代要素不僅體現為復興民族的愛國激情、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意志,同時也集中體現為“廉潔奉公”的精神。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向全黨提出“為民、務實、清廉”六字要求,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又提出了要“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任務。這一任務和要求的目標和實質,就是要通過加強教育、完善制度、強化監(jiān)督等多管齊下,確保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人的廉潔奉公品格。由于完成這一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應當使“廉潔奉公”精神提升為中華民族時代精神新的基本要素。
廉潔奉公是當代中華廉潔文化的核心內容。把廉潔奉公提升為中華民族時代精神新要素,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需扎實推進廉潔文化“六進”活動,開展全民廉潔教育。透明國際認為,廉潔教育對于預防腐敗至關重要,因為制度再完美,也無法預防腐敗。因此,開展全民廉潔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過廉潔教育,培育廉潔、民主、科學的公民文化,培養(yǎng)公眾對腐敗的零容忍態(tài)度,營造濃厚的尊廉崇廉文化氛圍,讓崇尚廉潔、反對腐敗的思想深入人心,把崇廉思想從國家意識潛移默化為國民的自覺行動,使“廉潔光榮、貪賄可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設的良好社會風尚和輿論氛圍。
開展廉潔文化“六進”活動,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需高度重視廉潔文化教育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懲治和預防兩相并列,教育、制度和監(jiān)督三者并重。其中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jiān)督是關鍵,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而廉潔文化則可以說是貫穿其中的紐帶。作為觀念層面的廉潔文化,是關于廉潔的知識、價值、理念等的總和,是懲防體系中教育最基本的內容;作為制度層面的廉潔文化,是關于廉潔的制度、法律、規(guī)范及其執(zhí)行等的總稱,是懲防體系中制度建設的主題;作為物質和行為層面的廉潔文化,是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和為人處世、做官行政的行為準則,是懲防體系中實現自我反省和各方面監(jiān)督的憑據和保障??梢?廉潔文化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建設廉潔文化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基礎性工程。
開展廉潔文化“六進”活動,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需把廉潔奉公教育貫穿于國民教育的各個層次、各個環(huán)節(jié),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教育體系。就教育層次而言,廉潔奉公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貫穿于小學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全過程,構建終身教育模式;就教育類型而言,廉潔奉公教育要適應辦學形式多樣化的實際,貫穿于普通教育、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種類型的國民教育,形成全方位教育模式;就教育載體而言,廉潔奉公教育應該貫穿于國民教育的各種教育內容體系之中,學校教育中的德智體美勞各育,都要按照反腐倡廉的要求,擔負起廉潔奉公教育的任務;就教育手段而言,廉潔奉公教育應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最新成果,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內容、技術、方法等,形成富有針對性、吸引力和實效性的操作體系。以此在全社會全方位地宣傳廉潔文化和廉潔奉公精神,養(yǎng)成公民的廉潔意識,形成尊廉崇廉的社會氛圍,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文化支撐和社會基礎。
參考文獻:
[1]沈其新.中華廉潔文化與中國共產黨先進性建設[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
[2]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J].黨的建設,2005,(2).
[3]尹世尤.廉潔奉公:中華民族時代精神民族性和時代性的集中體現[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4).
[4]楊正武.論廉潔文化與領導干部優(yōu)良生活作風的形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5).
[5]沈其新,尹世尤.廉潔奉公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J].湖湘論壇,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