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貴陽550001)
體驗式英語教學理論探索與實踐
李威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貴陽550001)
體驗式英語教學是當今世界教育學研究和實踐中的一種主流思潮。體驗式英語教學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習者的認知經(jīng)驗,提倡發(fā)現(xiàn)式學習、強調(diào)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的互動等。把體驗式教學理論應用到實際課堂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能力。
體驗式英語教學;優(yōu)勢;課堂設計
體驗式英語教學是當今世界教育學研究和實踐中的一種主流思潮。它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提倡發(fā)現(xiàn)式學習、強調(diào)學習過程和學習的互動。體驗式英語教學強調(diào)學習者的個體需求和個性化的學習風格,強調(diào)合作式學習,強調(diào)課堂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課堂語言實踐環(huán)境的真實性。
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是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的教育學依據(jù)。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diào)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構建?;跇嫿ㄖ髁x學習理論,皮亞杰認為,學習過程中的建構式個體積極參與的意義構建,是個體根據(jù)自我經(jīng)驗而達到的理解[1]。因此,構建主義學習觀強調(diào)在學習者過往經(jīng)驗的基礎上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外部信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在該理論的指導下,體驗式英語教學模式特別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體驗式英語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以期發(fā)展學生的新技能、新態(tài)度、新理論以及新的思維方式[2]。體驗式英語學習模式的理念告訴我們,教育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直接的和相關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習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應用知識[3]。體驗式英語教學的核心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真實或模擬的語言學習活動,獲得語言體驗、增加信心、體驗成功和快樂[4]。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只有體驗學習才是有意義學習,體驗學習以增長學生的經(jīng)驗為中心,以學生的潛能為動力,將學習活動、愿望、興趣和需求融為一體,所以能夠有效地促進個體的發(fā)展[5]。
鄒為誠等在討論體驗式英語學習的教育學理論基礎上,提出了五項“以語言體驗為核心”的教學原則[6]。和傳統(tǒng)教育模式相比,體驗式英語教學設計具有以下優(yōu)勢:
(一)以學生為中心。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忽視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原則。而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的個體差異,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語言而不是孤立地學習。
(二)以任務為基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注重詞匯的精講、詞匯的意義比較學習,學習分析句法結構,句法的作用和語言的準確性。而體驗式英語教學則注重文化內(nèi)涵的滲透教學,注重以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材料,比較學習研究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
(三)以互動式教學為特征。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注重學生通過網(wǎng)絡課題的交互學習,為學生設置運用英語的情景,組織學生參與語言交際活動,使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相互學習,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方式由被動變成主動[7]。
體驗式英語學習理論強調(diào)學習是學習者的學習。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體驗產(chǎn)出語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以下方面的教學設計:
(一)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知體驗語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因此,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場境、語境應符合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教師設計的各種教學活動應讓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去體驗、感知,使學生獲得對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
(二)注重搭建語言實踐平臺
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有效的學習需要從學習者的興趣出發(fā),從解決實際的問題出發(fā)。教師的作用在于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學習情境,幫助和指導學習者建構自己的經(jīng)驗并引導學習者從直接經(jīng)驗中學習。體驗式英語學習強調(diào)讓學習者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感知、體驗語言的實際應用,為此,教師應該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一是課堂活動的開展。如老師確定語言主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辯論,主題討論,即興演講,小型英語角等活動,讓學生在討論發(fā)言的進程中感知、學習、體驗語言的運用。二是拓展課外活動。如舉辦英語話劇比賽、商務談判、無領導小組討論等英語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進入到自己的角色,在具體環(huán)境中實踐、體驗并修正語言。三是鼓勵學生出國留學。如參加交流生學習項目,到目的語國家學習語言,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知、體驗和學習。
(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自主學習能力指的是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程,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評估。自主學習能力主要靠后天的學習來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也是培養(yǎng)他們對社會負責的能力[8]。自主學習讓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學會學習,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自主學習不是忽視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不是放任自流。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個性化指導下的學習,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個體的實際情況設計學習目標和學習進程,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進程的跟蹤檢查和指導,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四)注重學習策略的指導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要注重學習策略的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許多問題不是教學內(nèi)容和材料沒有理解,而是缺乏認知策略和元認知技巧。學習策略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學習結果的差異性往往是由于不同的學習方法的差異造成的。為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習策略的培訓,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英語學習中常見的難題如:漢、英語言的差異,英語語音、語法、詞匯、篇章、文化等方面的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制定學習目標,培養(yǎng)使用策略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體驗式學習與交際教學法理論中的任務型學習法是一脈相承的,兩種學習理論都是基于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基礎,讓學生在參與交際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掌握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習者通過體驗外部世界和自身經(jīng)驗互動從而獲得知識。為此,課堂英語教學設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濃郁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課外開展豐富的語言文化交流活動,設計各種語言實踐場景模擬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驗生活,在日常語言交際中感知認知語言的實際應用。
[1]Williams,M.&Burden,R.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Kraft,D.,&Sakofs,M.(Eds.).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M].CO: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988.
[3]余渭深,韓萍.《大學體驗英語》對大學英語教師職業(yè)發(fā)展作用的問卷研究[J].中國外語,2009,(6):69-76.
[4]程琪龍.體驗式外語學習的認知功能探究[J].中國外語,2009,(5):66-75.
[5]Rogers,C.R.Freedom to Learn:A La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M].Columbus,Ohio: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1969.
[6]鄒為誠,劉蘊秋,熊淑慧.“語言體驗”的教育學理論研究[J].中國外語,2009,(6):55-68.
[7]D.Nunan(ed).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8]Burke B.M.Creating Communicative Classrooms with Experiential Design[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7,(40):441-462.
(責任編輯:周金萍)
G424
:A
:1671-752X(2014)04-0077-02
2014-10-13
李威(1968-),女,貴州遵義人,貴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應用語言學。
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編號:13GH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