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首家省級公共圖書館之桂冠落誰家?*

      2014-02-12 22:09:19龔蛟騰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南湘潭411105
      圖書館建設 2014年6期
      關鍵詞:藏書樓章程藏書

      龔蛟騰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21世紀初,一批省級公共圖書館先后舉辦了百年館慶。2000年11月18日,杭州舉行了浙江圖書館百年館慶暨新館正式開館慶典儀式。2004年11月29日,武漢喜迎湖北省圖書館百年誕辰。同年12月1日,長沙舉辦了湖南圖書館①百年慶典。隨著3家省級公共圖書館館慶活動的全面展開,“第一所省級公共圖書館”的桂冠之爭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浙江圖書館編纂的《浙江圖書館百年學術論文選》提出,該館“不但是我國創(chuàng)辦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而且是我國創(chuàng)辦最早的公共圖書館”[1]554。有專家學者認為,“我國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是“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2-3]。程煥文認定,1904年7月,端方首倡、梁鼎芬經辦、張之洞告成的湖北圖書館正式開放,這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官辦省級公共圖書館[4]299。徐孝宓撰文指出,1904年8月,我國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公共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5]。此外,還有“安徽之有圖書館,實以清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學務公所所主辦之藏書樓為嚆矢”[6]809之說。這些圖書館都號稱是我國第一所省級公共圖書館,那么撥開歷史迷霧還原事實真相之后,究竟誰最有資格獲取“桂冠”殊榮呢?

      1 冠名省級誰最早

      1901年,安徽紳士何熙年撰寫《皖省藏書樓同人廣告本省宦紳公啟》,詳述了創(chuàng)辦皖省藏書樓的宗旨及構想等,并決定在已被廢止的敬敷書院舊址近圣街后岡(今安慶市拐角頭)創(chuàng)辦書樓。何熙年等人積極謀求地方官吏的支持,一時間官紳群起捐款資助。他們從上海購置書籍、圖畫、器具,于當年4月10日借賃姚家口民房十八間暫作藏書樓,并集議制定《皖省藏書樓開辦大略章程十二條》[7]。此章程明確提出“本以公益為主,但使有志學問之士,無論何省籍貫,均許來樓閱抄”[8]108-109,充分表明了皖省藏書樓是我國近代新式的公共藏書樓。為了“以開風氣而弭隱患事”,以何氏為首的皖紳提交了《皖省士紳開辦藏書樓上王中丞公呈》,大聲疾呼“置辦中西圖籍,設立書樓”[8]107。由此可知,皖省藏書樓不僅是一所具有近代意義的公共圖書館,而且是一所冠名“某省”的公共圖書館。

      皖省藏書樓創(chuàng)辦后,還附設正誼書局及書報社,陳列時務書刊開通民智,舉辦演說會傳播新思想。陳獨秀、葛溫仲、張伯寅等人積極演說,發(fā)展組織愛國會,并創(chuàng)辦《愛國新報》,由此引起清政府恐慌而遭到查禁,此即“未及數年,以丁同宣等在內演說革命,丁既被緝,藏書樓受連帶影響,無形停頓”[6]809。直至辛亥革命之后,鄧繩侯“賃屋二間于風節(jié)井街,悉取前皖省藏書樓高等學堂藏書,益以坊間所購得者,藏庋一室以供眾覽,是為安徽有公立圖書館之始”[6]809。1913年2月,江彤侯“遂正式改圖書館為省立”[6]809,后因戰(zhàn)亂幾度遷徙;1953年4月,當地政府在合肥圖書館的基礎上建立了安徽省圖書館。皖省藏書樓“擬仿格致書院之例,酌設季課藉以鼓舞劬學之士”[8]108-109,不僅在藏書管理方面借鑒當時新式學堂藏書樓,而且還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仿效格致書院,因而在我國近代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正如程煥文先生所言:“皖省藏書樓只存在了大約三年的時間,并且既非官辦省立圖書館,又與后來民國初年正式創(chuàng)辦的安徽圖書館似無直接關聯(lián),但乃我國創(chuàng)辦(省立)公共圖書館之先導,可視為我國近代第一個正式的公共圖書館?!盵4]241-242因此,皖省藏書樓是我國第一所私立的“省級”公共圖書館,并為民國初年皖省“省立”公共圖書館的創(chuàng)辦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2 淵源流傳誰最長

      1900年底,杭州郡紳邵章、胡煥呈請杭州知府朱啟鳳核準,在城東菜市橋畔的東城講舍舊址試辦杭州藏書樓,次年該樓開始對外開放;1903年,浙江巡撫聶緝 、行省翁曾桂與學政張享嘉接受邵章、胡煥等12人移地改建并擴充藏書樓的提議,撥款在杭州城中豐樂橋大方伯里購進民房并改建為西式樓房兩座,又添購書籍、儀器等,將杭州藏書樓更名為浙江藏書樓;1904年,浙江巡撫增韞委派楊復、胡煥為浙江藏書樓監(jiān)理;1909年,浙江藏書樓與浙江官書局歸并而成浙江圖書館[9-11]。因此,從“省級”的角度來說,浙江圖書館起始于1903年的浙江藏書樓;而從“溯源”的角度來說,浙江圖書館至少可以追溯到1900年的杭州藏書樓。李性忠通過查閱《杭州府志》、《倬 自訂年譜》、《杭州白話報》、《浙江藏書樓碑記》與《〈杭州藏書樓書目〉前言》等資料來考證杭州藏書樓的創(chuàng)辦時間,其中前三種均記載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后兩種則記載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他中肯地指出史料所列的時間差別系歷法不同造成的,杭州藏書樓的創(chuàng)辦時間應為1900年與1901年之交[1]554。更有甚者將浙江圖書館創(chuàng)辦史回溯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創(chuàng)建的“南三閣”之“文瀾閣”[12]。《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也明確記載:“該館濫觴于清乾隆時之文瀾閣,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浙江學政張享嘉奏建藏書樓于杭州大方伯里,訂閱借章程。”[6]805

      此后浙江藏書樓又屢經遷徙,“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浙撫增韞請改藏書樓為浙江圖書館……旋又請撥文瀾閣旁空地建新館舍……于民國二年開幕,改大方伯舊館為分館”[6]805,1932年9月,浙江省立圖書館新總館(在杭州大學路六七號)建成開放,并“改舊總館為孤山分館(在杭州外西湖二五號),大方伯分館為新民分館(在杭州新民路七四號)”[6]805。盡管1911年浙江圖書館合并文瀾閣及其所藏《四庫全書》等圖書,但這不能說明它“濫觴”于文瀾閣,而1903年興建浙江藏書樓與制定《浙江藏書樓藏書章程》以及《浙江藏書樓閱書借書章程》才具有浙江省級公共圖書館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墩憬貢鴺遣貢鲁獭饭_聲明:“今改建全省藏書樓”,“由學政衙門主持”[13];而《浙江藏書樓閱書借書章程》明確規(guī)定:“書樓之設,原以廣開民智,造就人才。無論進士、舉人、貢監(jiān)、生童,但志在通知古今中外者,均準入樓閱書借書”[11]438-439。顯然,從辦館“淵源”來看,繼承杭州藏書樓家底的浙江藏書樓無疑早于皖省藏書樓、湖南圖書館與湖北省圖書館。即使是從文獻“淵源”來看,浙江藏書樓所獲得的文瀾閣藏書亦遠遠早于湖北省圖書館所獲得的兩湖書院藏書。

      3 名稱定位誰最準

      1904年3月15日,梁煥奎、龍紱瑞、陳保彝、譚延 、魏肇文、黃篤恭、胡元 、許直、陸鴻逵、梁煥彝、劉棣蔚、俞蕃同共12人在《湖南官報》(第593號)上發(fā)表了充滿激情的《創(chuàng)設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募捐啟》,認為“改良社會不一術,而效果莫捷于圖書館”[14],并大聲疾呼“凡我同志,共有覆巢之懼,誰無愛國之心,必表同情,成茲盛業(yè)”[14]。經當時湖南巡撫趙爾巽及學務處批準,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大約于3、4月間正式誕生。即使以1904年6月8日出版的《東方雜志》第4期所刊載的《定王臺圖書館近日已開辦》來推斷,該館創(chuàng)辦日期不可能晚于當年5月底至6月初,且其在辦館體制上打破非“官辦”則“私立”的固有模式,走出了一條官民結合的“公益”共建的路子[15],推動了晚清政府鼓勵與褒獎社會力量辦館。1905年,湖南巡撫端方和龐鴻書先后撥給經費,湖南圖書館最終演變成官辦圖書館。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家以“圖書館”命名的省級公共圖書館①,開近代省級藏書機構明確使用“圖書館”名稱之先河?!逗蠄D書館暫定章程》第一章第一條規(guī)定“本館名曰湖南圖書館”,第七章第四十條規(guī)定“閱覽人非經特別認可,不得上藏書樓”[8]152-157。由此可見,“藏書樓”和“圖書館”的概念認知趨于分化,前者逐漸偏重于具體的藏書建筑,后者逐漸泛指藏書管理的組織機構。自此之后,各省新建立的省級藏書機構均命名為“圖書館”,就連“淵源”最早的“浙江藏書樓”也于1909年更名為“浙江圖書館”。

      湖南圖書館在辦館方式上充分體現(xiàn)了西方圖書館理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學習日本文化與教育的必然結果。在日本文化的影響下,當時湖南風氣大開,1901—1903年間12位倡導者中奔赴日本者超過三分之二,而其余幾位也與留日人士關系極其密切。1904年底,端方繼任湖南巡撫之后,選派留學生赴日本等國學習,并“始委員前赴日本調查圖書館辦法,并購求書籍”[8]151-152。黃嗣艾通過調查日本帝國圖書館、大橋圖書館、早稻田大學圖書館和櫪木縣足利郡圖書館等,撰寫了《日本圖書館調查叢記》。1905年,湖南學務處通過排印這部“調查叢記”,宣傳了日本圖書館界的通行做法。此后,湖南圖書館在管理規(guī)范上頗有建樹,建立了一套集傳統(tǒng)觀念與新式措施于一體的圖書館管理制度。1904年11月,《湖南官報》公布了全國最早的圖書館管理制度——《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規(guī)則》(30條)[16]。1905年,時任監(jiān)督的陳慶年參照日本大橋圖書館章程制定了我國第一個省級公共圖書館章程—— 《湖南圖書館暫定章程》(44條)[17]204,開清末省級官訂圖書館章程之先河[18]。1906年,該章程依附《湘撫龐鴻書奏建設圖書館折》上報朝廷,因全文刊載于《學部官報》而影響深遠,后來又成為《京師圖書館及各省圖書館通行章程》之藍本??傊?,湖南圖書館不僅是率先使用“圖書館”名稱的省級公共圖書館,而且是中國近代公共圖書館創(chuàng)辦與管理的重要標桿。

      4 官辦時間誰最先

      在清末新政時期,滿族人端方在湖北、湖南、兩江、閩浙與直隸等地為官,難能可貴地奏請設立公共藏書機構,推動了湖北圖書館、湖南圖書館、江南圖書館及京師圖書館等新式圖書館的創(chuàng)立。1904年初,時任湖廣總督兼湖北巡撫的端方積極籌辦湖北省圖書館,將武當宮道院改為圖書局,委任武昌府太守梁鼎芬督辦其事,并派人到上海、日本購買圖書;同年6月,張之洞回任湖廣總督兼湖北巡撫,此后不久端方所購之書已運到武昌;于是張之洞在端方籌備湖北圖書館的基礎上,集中武昌兩湖書院等各書院藏書建立湖北圖書館,并于1904年7月正式開放[4]299。對于它的具體創(chuàng)辦時間,也有資料認定為1904年8月下旬。1904年8月3日,《湖南官報》第731號刊載“鄂垣圖書館”于“七月(農歷)間即可開辦”;8月27日,《湖南官報》第755號再次報道“盡月內可以開辦”[17]48。該館初名為“鄂省圖書館”,并于次年更名為“湖北圖書館”,其“館址在武昌蘭陵街,前清時為博文書院,經湖廣總督張之洞向西人巴修齡(博文書院創(chuàng)辦人)交涉,以賓陽門外地皮掉換,收書院為省有,即以之創(chuàng)建省立圖書館”[6]814。至此,由端方、張之洞、梁鼎芬等人創(chuàng)辦的湖北圖書館正式誕生,并在國內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在維新派宣傳西方圖書館思想觀念和創(chuàng)辦學會學堂藏書樓實踐的影響下,諸多官方人士與地方士紳相繼倡導和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批省級藏書樓(圖書館)。1901年業(yè)已建成的“皖省藏書樓”盡管一度得到官府的認同,但是自始至終都沒有轉型為“官辦”;1903年擴建而成的“浙江藏書樓”已經接受官府的“撥銀置地”與“調取各省官書局所出書”,次年官府又委派了藏書樓監(jiān)理;1904年正式創(chuàng)辦的“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盡管得到湖南巡撫趙爾巽與學務處的批準,但在當年12月調任湖南巡撫的端方撥付銀兩與選派監(jiān)督(館長)之后才轉型為“官辦”(端方建設圖書館的措施刊登于1905年3月29日出版的《湖南官報》第955號,這標志著湖南圖書館由民辦改為官辦)[17]49。由此可知,皖省藏書樓、浙江藏書樓與湖南圖書館最初都是民間士紳創(chuàng)辦的省級公共圖書館,同時浙江藏書樓也是最早接受官府收編的“由民轉官”的省級公共圖書館,而湖北圖書館則是我國近代第一所直接由政府倡導與創(chuàng)辦并命名為“圖書館”的省級公共圖書館。

      5 結 語

      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與深厚的人文底蘊往往是值得炫耀的無形資產或金字招牌。因而各種組織機構都盡可能地發(fā)掘自己的光輝歷程,在國內甚至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于是,對于誰是第一家省級公共圖書館的名譽爭奪,不時出現(xiàn)在報刊雜志及會議報告之中。如果帶著感情色彩偏執(zhí)地取舍,那么歷史無疑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有站在客觀而公正的立場,第一家省級公共圖書館的紛爭才能平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隨著西方圖書館思想觀念的廣泛傳播,學會藏書樓、學堂藏書樓、公共藏書樓等新式藏書樓(圖書館)逐漸興起。皖省藏書樓、浙江藏書樓、湖南圖書館與湖北圖書館這四所省級公共圖書館,無疑開創(chuàng)了我國近現(xiàn)代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時代。通過以上的求證與剖析,我們不難得出近代意義上省級公共圖書館的五個第一:皖省藏書樓(1901年)是冠名“某省”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浙江藏書樓(1903年)是“淵源”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湖南圖書館(1904年)是命名為“圖書館”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而浙江藏書樓(1903年)與湖北圖書館(1904年)則分別是“民辦轉型官辦”與“官府直接創(chuàng)辦”的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

      注 釋:

      ①1904年該圖書館創(chuàng)辦之時稱“鄂省圖書館”,次年易名“湖北圖書館”,此后又多次更改名稱,直至1954年正式定名“湖北圖書館”。②該圖書館1905年10月改名為“湖南圖書館”,此后其幾經遷徙、多次易名,而“圖書館”三個字則雷打不動。

      [1]浙江圖書館.浙江圖書館百年學術論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彭斐章,喬好勤,陳傳夫.目錄學[M].修訂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118.

      [3]廖連生.歷史變遷與時代驅動:圖書館精神之考量[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0(1):22-25.

      [4]程煥文.晚清圖書館學術思想史[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5]徐孝宓.晚清民國時期湖北的圖書館事業(yè)[J].湖北高校圖書館,1988(4):38-42.

      [6]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鑒編審委員會.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 丙編: 教育概況[M].上海:開明書店,1934.

      [7]莊華峰,劉和文.何熙年與皖省藏書樓[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6(3):85-89.

      [8]李希泌,張椒華.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M].北京:中華書局,1982.

      [9]浙江藏書樓[EB/OL]. [2014-02-20].http://www.zjlib.cn/Public/test3.asp?action=xiangxi&ColumnsArticle ID={B80F60D2-A0AE-4F20-A590-ADAAC612B932}.

      [10]趙先貴.中國當代社會科學論文選粹:一[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725-726.

      [11]《浙江圖書館志》編纂委員會.浙江圖書館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0.

      [12]楊寶華,韓德昌.中國省市圖書館概況:1919-1949[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233.

      [13]顧志興.杭州藏書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26.

      [14]梁煥奎.創(chuàng)設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募捐啟:館設城東古定王臺擬二月初間開辦[N].湖南官報,1904-03-15.

      [15]傅建球.煉銻業(yè)大王梁煥奎的教育思想與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3):68-71.

      [16]鄭 焱.湖湘文化之都[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166-167.

      [17]沈小丁.湖南近代圖書館史[M].長沙:岳麓書社,2013.

      [18]門 庭《.湖南圖書館暫定章程》:清末省級官訂圖書館章程之肇始[J].新世紀圖書館,2011(10):83-84,93.

      猜你喜歡
      藏書樓章程藏書
      《水土保持通報》第七屆編委會章程
      《水土保持通報》第七屆編委會章程
      珍惜每一本藏書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9
      “賁園書庫”藏書樓及其藏書掠影
      圖書與情報(2015年3期)2015-08-10 06:01:18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ll damping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FD approach*
      千載藏書風 化績于當下——《嘉興藏書史》評鑒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8:00:16
      藏書樓開出一朵花
      淺談我國大學章程的制定依據
      城南袁氏及其藏書樓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21
      別宥齋藏書題記拾遺
      天一閣文叢(2012年1期)2012-10-13 07:58:43
      南投市| 迭部县| 冷水江市| 杂多县| 麦盖提县| 安国市| 平山县| 庆安县| 鄂尔多斯市| 大英县| 兴宁市| 安岳县| 志丹县| 香港 | 灵武市| 德兴市| 鄄城县| 南城县| 永善县| 山东| 拉萨市| 泸定县| 昭平县| 海阳市| 哈尔滨市| 苗栗县| 云阳县| 定安县| 宁远县| 安远县| 神池县| 兴海县| 肥城市| 陵水| 六枝特区| 桐城市| 大名县| 咸阳市| 利辛县| 昌江|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