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
平庸過日子,不惹大麻煩,不去碰根本問題,把一切問題都推給過去和未來,得過且過,已成了當代的全球趨勢。平庸的政客正在創(chuàng)造著平庸的時代。
最近德國聯(lián)邦議會大選,現(xiàn)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lián)盟、基督教社會聯(lián)盟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得票率41.5%,比上次大選增加了7.7%,而在席次上,則得到311席,比上屆多出了72席。自歐債危機以來,歐洲已垮了12個政府,只有德國的聯(lián)邦政府不但未垮,反而更加成長,默克爾已成了新的歐洲奇跡。連帶也惹出許多新論題,其中最值得作理論探討的,乃是理工科治國好還是法政科治國好?
近代歐美國家由于職業(yè)的分工,從事政治活動的幾乎全是法政方面的人士。世界上因而形成了一種見解,那就是“法政治國論”。但默克爾卻和這種公認的趨勢完全相左。她是量子化學博士,因為她是政治的門外漢,她的治國風格遂和政治界完全不同。
由于她是理工科學家,她具有科學家才有的天賦記憶力。她和一個人談話2個小時,可以不必做任何筆記,可以專心地聽,聽后全都記得,而且很會抓重點,這種本領是法政人士常常缺乏的。
近代“作秀政治”當?shù)?,政客及國家領導人都忙著趕行程,搞作秀,講漂亮的空話,對正經(jīng)事則盡量少談,以免得罪人。作秀而不做事已成了一種世界現(xiàn)象。默克爾恰好是一個不會作秀的人,她實話實說,不討好人,不怕得罪人。這種不作秀的風格,反而成了最好的作秀。
近來“民調(diào)政治”當?shù)?,政治人物天天忙著看民意調(diào)查報告,民意喜歡的就做,民意不喜歡的就不做,政治因而媚俗化,真正應做但短期不討好的事反而無人敢做。但默克爾不然,她決策慢,認為對的,決定了就貫徹到底。就以歐債問題為例,包括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都認為德國應發(fā)行大量的債券來救市,但默克爾堅持財政紀律和收緊支出的重要。她的主張在2011和2012年被美歐等國罵翻,《經(jīng)濟學人》甚至用封面故事對她大力抨擊。但她未動搖。到了今天,已經(jīng)證明她可能才是比較正確的一方。在歐債危機中,歐洲政府垮了12個,只有德國反而是政府更為穩(wěn)固,這也證明了政府不媚俗的重要。
因此,德國默克爾的成功實在值得研究政治理論的人去思考。近代人文社會科學在知識理論上是相對主義當?shù)溃鼘κ挛锏恼胬硇员3謶岩?,因而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已很稀薄。這種相對主義使得法政人士和學者只注重機會式的價值,而不重視本質性的價值,因而政治不再關心人的普遍價值,它造成政治的平庸化、作秀化和民調(diào)化。但科學家不然,科學家仍然相信真理的存在,仍持有求真的態(tài)度。當科學家從政,自然會比較追求真實,也不會一味地從眾。
古典的民主理論相信社會的復雜,但這種復雜可以在中道價值上被統(tǒng)一,而且國家也有很多籌碼來平衡社會的矛盾。但到了現(xiàn)在,由于政治媚俗,政府長期浪費,國家的籌碼已告喪失,于是社會的矛盾遂告擴大,并各走極端,政黨及政治領導人也只好被形勢拖著走。就以最近的美國政府關門為例,它的真正原因即是政治人物長期不敢面對政府赤字、債務以及稅務問題所致。法政型的政治人物只要選票而不去解決問題,這乃是關鍵。
近年來,西方已出現(xiàn)一種“政治平庸化”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平庸過日子,不惹大麻煩,不去碰根本問題,把一切問題都推給過去和未來,得過且過,已成了當代的全球趨勢。平庸的政客正在創(chuàng)造著平庸的時代。
(摘自《南風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