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春
四川省資陽市中醫(yī)院泌尿外科 641300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一種常見疾病,該病多見于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下尿路梗阻引起[1],對于急性尿潴留患者應盡早行手術治療,以緩解癥狀。膀胱造瘺術是一種用以治療下尿路梗阻、神經性膀胱和緩解尿道損傷導致的尿潴留的常用方法[2],恥骨上膀胱造瘺術是一種傳統(tǒng)的治療急性尿潴留的方式,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診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創(chuàng)膀胱造瘺術在臨床治療急性尿潴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將比較微創(chuàng)膀胱造瘺術與恥骨上膀胱造瘺術治療急性尿潴留的臨床效果,現將相關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間收治的74例急性尿潴留患者,患者有尿頻、尿急、尿線細、排尿困難等癥狀。所有患者均為男性,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7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46~82歲,平均年齡(68.6±2.3)歲,良性前列腺增生癥27例,下尿路外傷性狹窄5例,神經性膀胱3例,前列腺癌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9~85歲,平均年齡(70.2±2.7)歲,良性前列腺增生癥24例,下尿路外傷性狹窄7例,神經性膀胱3例,前列腺癌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以及原發(fā)疾病方面的差異未見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觀察組患者行微創(chuàng)膀胱造瘺術治療,患者取平臥位,選擇恥骨聯合上方兩橫指處為穿刺點,在B超引導下使用18G穿刺針垂直向下穿刺膀胱,有明顯落空感后退出針芯,見到針鞘中溢出液體則表明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經穿刺針鞘置入金屬導絲,導絲前端盤曲于膀胱內15cm,沿穿刺針邊緣在皮膚穿刺點部位做橫向切口,切口長度為0.5~1.0cm,將導絲固定后退出穿刺針。用筋膜擴張器以F8依次遞增擴張穿刺通道,最后一次擴張時留置塑料鞘,然后退出筋膜擴張器,穿過導絲經塑料鞘置入Foley尿管,保證尿管引流通暢后,退出塑料吸管,牽拉尿管使氣囊固定,皮膚切口縫線固定導尿管。對照組患者行恥骨上膀胱造瘺術治療,患者取平臥位,硬膜外麻醉后,于恥骨上兩橫指處做一長度約3cm的縱行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鈍性分離兩側的腹直肌和錐狀肌,推開腹膜反折后暴露膀胱前壁及頂壁。使用組織鉗提夾膀胱壁,切開膀胱,插入引流管,引流通暢后使用2-0可吸收線縫合膀胱切口,并逐層縫合切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瘺口愈合時間以及拔管時間,詳細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手術指標及并發(fā)癥比較采用t檢驗和χ2檢,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判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
2.1 手術指標 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瘺口愈合時間均少于對照組患者,各指標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手術指標比較(±s)
?
2.2 術后并發(fā)癥 陰莖/會陰部疼痛、血尿、膀胱刺激癥以及感染是膀胱造瘺手術術后常見并發(fā)癥,如表2所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8.9%,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45.9%,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281,P<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比較〔n(%)〕
急性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是后尿道梗阻,臨床處理過程中常會遇到尿導管插入困難的問題,借助硬導絲插入導尿管易造成尿道損傷或形成假道嚴重的還會出現大出血,且留置導尿管管易發(fā)生尿路感染,從而加重排尿困難[3,4]。對于留置導尿管失敗者行膀胱造瘺術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急性尿潴留的方法,傳統(tǒng)開放式恥骨聯合上膀胱造瘺術創(chuàng)傷大、出血量多,且有損傷腹膜及腹腔臟器的可能[5],因此術后患者恢復較慢,延長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因此該術式的臨床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近年來微創(chuàng)膀胱造瘺術在治療急性尿潴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微創(chuàng)膀胱造瘺術治療急性尿潴留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瘺口愈合時間均優(yōu)于恥骨上膀胱造瘺術組患者(P<0.05),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恥骨上膀胱造瘺術組患者,這與鄭?。?]的研究報道一致。微創(chuàng)膀胱造瘺術穿刺針細,操作簡便,對血管損傷小,能夠避免穿刺誤入腹腔,擴張通道時有導絲引導且導絲前端又盤曲于膀胱腔內,避免因穿刺用力過大而造成對膀胱壁及直腸的損傷。操作過程中所采用Foley尿管作造瘺管,可確保置管順利、位置良好,Foley尿管有氣囊固定,避免了造瘺管脫出和尿外滲[7],通道擴張以F8遞增,避免了因穿刺壓力對患者造成的痛苦[8]。微創(chuàng)經膀胱造瘺術的切口較小,局麻下幾乎無疼痛,術中出血量極少,且對腹膜及腹內臟器不會造成損傷,特別適用于高危手術患者。
綜上所述,微創(chuàng)膀胱造瘺術是一種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治療急性尿潴留的方法,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 雙衛(wèi)兵,劉強,王東文.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膀胱小梁化與逼尿肌壓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0,20(5):723-725.
[2] Mitsui T,Mina K,Furuno T,et al.Is suparapublic cystostomy an optimal urinary management in high quadriplegics:a comparative study of suparpubic cystostomy and 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J〕.Eur Urol,2000,38(4):434-438.
[3] 任安民,王定,雷宏,等.恥骨上膀胱造瘺術改進〔J〕.江西醫(yī)藥,2008,43(10):1059-1060.
[4] Leone M,Albanese J,Garnier F,et al.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 polyvalent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nsive Care Med,2003,29(6):929-932.
[5] 冉瑞明,康忠明,史光東,等.急性尿潴留患者經皮微創(chuàng)膀胱穿刺置管術的臨床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8):1454-1455.
[6] 鄭巍,汪全貴,聶志強.經皮微創(chuàng)膀胱造瘺與恥骨上膀胱造瘺術在急性尿潴留中的比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2):167-168.
[7] 栗恒,李宏彬,陸偉,等.經皮微穿刺技術行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瘺術〔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08,10(4):367.
[8] 張洪泉,張巖.探討經皮微穿刺技術在膀胱造瘺術中的應用價值〔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24):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