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澤冬
多媒體教學作為運用現(xiàn)代電教媒體進行教學的一種特殊教學方式,已經(jīng)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的歡迎。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通過多媒體進行生物復習,能夠給學生展示海量信息。同時,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熱情。但是,通過學生的反饋,筆者發(fā)現(xiàn),復習中引入多媒體,這并沒有讓學生表現(xiàn)出更濃厚的興趣,學習效率也沒有明顯提高。結合多年的多媒體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效果及多媒體教學策略是影響生物復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旨在就目前多媒體教學在生物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從以上兩方面提出優(yōu)化方案以饗讀者。
一、多媒體教學在生物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1.授課受制于課件內容與演示過程。
很多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單純地把重要的知識點堆疊在每張幻燈片上。這樣的教學內容缺乏整體框架,題序不清,層次不明,學生從中很難找到知識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是單純地演示,對于知識,缺少聯(lián)系與拓展,更重要的是缺少分析過程。學生聽后感覺云里霧里。同時,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聲像并舉的特點,讓本來有聲有色的課堂變得形式過于單一,內容也是枯燥無味。
2.學生的主體性難以體現(xiàn)。
在目前的多媒體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雖然運用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卻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備課時仍只意識到“我如何把問題講清楚”。在制作課件時并沒有考慮到素材的有機結合,什么樣的內容應該使用多媒體,如何才能體現(xiàn)出學生主體性等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常常走馬觀花,能掌握的內容不多。也有些教師課件背景艷麗,畫面生動,課堂看似活躍,學生參與度高,實則課件特效喧賓奪主,教學目的不明確,重點不突出。
二、優(yōu)化多媒體課件制作
對于生物復習課,筆者認為課件可在兩個方面下工夫。
1.頁面設計上力求色調柔和、圖文簡潔、層次分明。
(1)關于色彩的使用。根據(jù)美學效應同時考慮到視覺疲勞等問題,在色彩的使用上,顏色搭配應協(xié)調、柔和、清爽。通常,背景色彩不宜太過艷麗,底色最好為淺色或白色,整個頁面的色彩不超過四種。對于重點字、詞可用亮色突出。
(2)關于字體字號的使用。為了在一個幻燈片中容納更多的信息,又不影響視覺效果,通常,頁面標題華文中宋33號,文本一級標題黑體30號,文本內容楷體28號。
(3)關于項目編號(符號)的使用。為了讓課件內容題序清楚、層次分明。文本一級標題頂格使用編號,文本二級標題縮進一級使用符號。
(4)關于圖片的使用。盡可能使用與背景相似、清晰度較高的圖片。圖文并茂時,通常將圖片置于底層,尺寸應不大于頁面的四分之一。
2.在內容上體現(xiàn)知識聯(lián)系、突破重點難點,知識延伸。
(1)體現(xiàn)知識聯(lián)系。構建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樹,利用思維導圖分清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將一級二級標題設置為母版的頁眉或頁腳,由此設置多張母版。在設計模板中,根據(jù)內容應用于選定的幻燈片。
(2)突破重點難點。在生物復習過程中,對于圖表曲線、基本原理、生理過程的分析,常常令學生不知所措。此時,借助自定義動畫可使抽象化、過程化的事物更加直觀。若問題的解決有多種方案時,觸發(fā)器的使用就會使課堂教學更具靈活性。
(3)知識延伸。課件頁面無需展現(xiàn)課堂教學的所有內容,多媒體教學魅力關鍵在于基于課件框架,利用知識留白,通過師生互動,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
三、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有機結合
多媒體教學模式有其自身特有的優(yōu)勢,但也有其自身所無法克服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把多媒體當做是唯一的教學手段,一定要吸收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達到優(yōu)勢互補,取長補短,相互補充,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克服其不足,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筆者在《基因在染色體上》這一節(jié)復習課上,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有機結合,思路如下:
首先,在復習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中展示基因的行為、在復習受精過程展現(xiàn)染色體的行為,通過動畫過程將兩者重疊,能讓學生一致回答出:基因在染色體上。
基于復習課,筆者并沒有讓學生做基因和染色體行為的對比,而是直接闡明研究方法與結論,本節(jié)的重點在于通過果蠅的眼色遺傳試驗,掌握遺傳題型的分析模式,遺傳方式驗證設計,巧妙之處是采用故事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
其次,多媒體展示果蠅的眼色遺傳試驗過程,由于D、d在常染色體上,因此,我們利用黑板將控制果蠅顏色的基因W(w)也放在常染色體上進行推理。如此分析的結果是雌雄果蠅都有白眼性狀,分析性染色體—性別—眼色遺傳三者關系,告訴學生可以利用類比推理得出:眼色遺傳與性染色體有關。
再次,多媒體展示果蠅性染色體的同源區(qū)(Ⅰ)和非同源區(qū)(Ⅱ、Ⅲ),組織學生兩人一組,讓學生通過遺傳推理總結出控制眼色遺傳的基因就在X的非同源區(qū)(Ⅱ)上,并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他們的推論。此處通過設置觸發(fā)器,將他們的實驗方案點出,并展現(xiàn)分析過程。對于展現(xiàn)出的實驗方案,點出正交、反交的作用。
最后,按照基因在染色體上,利用小制作將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并展現(xiàn)學生正確與錯誤的結果,以供討論。
總之,筆者通過課件的優(yōu)化,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有機結合,充分挖掘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有效解決多媒體教學中學生難以做筆記的矛盾,真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生物復習效率,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