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玉米種肥同播試驗研究

      2014-02-26 13:51:48郭標田坤發(fā)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玉米試驗

      郭標 田坤發(fā)

      摘 要:為適應玉米生產(chǎn)輕簡化、機械化施肥的需要,篩選、研發(fā)適應本地玉米生產(chǎn)需要的玉米專用肥料和施肥技術,進行了玉米種肥同播試驗。結果表明,以播種時667m2同播N-P2O5-K2O=24-9-12大配方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效果最好。

      關鍵詞:玉米;種肥同播;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1-02-44-03

      為適應玉米生產(chǎn)輕簡化、機械化施肥的需要,篩選、研發(fā)適應本地玉米生產(chǎn)需要的玉米專用肥料和施肥技術,我們于2013年6~10月,進行了“玉米種肥同播試驗”。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塊選擇 本試驗地塊選擇在我縣苗集鎮(zhèn)祥和村農(nóng)民李炳喜的承包耕地內(nèi)進行。該地塊土質屬于砂姜黑土,地況和土壤基礎肥力較好,前茬作物為小麥,667m2產(chǎn)500kg左右。具體土壤基礎養(yǎng)分含量分別為:pH值5.3、有機質13.2g/kg、全氮0.86g/kg、速效鉀138mg/kg、有效磷23.3mg/kg、緩效鉀378mg/kg、有效錳56mg/kg、有效鋅1.25mg/kg、有效鐵79.7mg/kg、有效銅2.51mg/kg、有效硼0.59mg/kg、有效硫13.79mg/kg。

      1.2 試驗玉米品種選擇 本試驗玉米品種選用在本地種植面積較大的當家品種之一的登海605。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習慣施肥(每667m2撒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旋耕15cm后待播種,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處理2:種肥同播1(播種時667m2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處理3:種肥同播2(播種時667m2施28-8-9控釋型配方肥50kg,以后不再追肥);處理4:種肥同播3(播種時667m2施15-15-15硝基復合肥10kg,玉米6葉期667m2追26-6-13復混肥料40kg)。

      每處理重復4次,共16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均為40m2(8m×5m),為了操作方便,每處理內(nèi)重復間采用條帶式排列設計。試驗地四周均預留2m以上保護行,處理間和處理內(nèi)重復間均預留40cm空帶,于玉米播種后挖成寬40cm、深30cm的隔離溝。

      1.4 播種及田間管理記載 本試驗田玉米統(tǒng)一于2013年6月12日將試驗地旋耕一遍,深度15cm左右,6月14日,用四輪機驅動的雙腿播種機播種,每小區(qū)均縱向等行距(60cm)播種8行玉米,兩邊行距小區(qū)邊均為40cm,株距23cm、播種深度3~6cm,理論密度為4 800株/667m2,重復間溝加路共寬均為1m。

      于播種后出苗前統(tǒng)一進行一次封閉性化學除草。7月10用丟心方法防治玉米螟一次。分別于7月12日玉米大喇叭口期、8月2日玉米抽雄揚花期和8月10日玉米灌漿初期遇高溫干旱時各澆一次水。

      玉米生長期間,定期對各處理玉米主要生育性狀進行了監(jiān)測記載。9月29日,各處理玉米均達到完熟期,分別進行了產(chǎn)量預測和取樣考種。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玉米生育進程比較 從表1看,各處理玉米喇叭口期以前的生育進程基本一致,到吐絲期,處理1和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4推遲了1d左右,以后的灌漿期和成熟期也相應推遲了1d左右。這可能與處理1和處理2追施拔節(jié)肥的作用有關。

      2.2 各處理玉米主要生育性狀變化比較 表2顯示,在株高和穗位高度上,處理1和處理2明顯超過處理3和處理4;穗上葉片數(shù)和莖粗各處理略有差異,但不明顯;病害等級方面,以處理2最輕,處理1和處理3均較輕,處理4較重。總體看,以處理3最理想,株高和穗位高度均較低,穗上葉片數(shù)最多,病害也相對較輕。

      2.3 各處理玉米主要產(chǎn)量構成因素變化情況 分析表3可知,各處理穗長、穗粗、穗行數(shù)差異不太明顯,籽粒和穗軸色澤也完全一致,但行粒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差異較大,以處理2和處理3表現(xiàn)較好,每穗粒數(shù)均達到450粒以上,千粒重均達到330g以上。禿尖情況則以處理1和處理2為好,均未超過1cm??傮w各項指標表現(xiàn)最差的為處理4。

      2.4 各處理玉米產(chǎn)量表現(xiàn) 2013年10月29日,在各處理玉米完全成熟時,每處理去除邊行,選取中間6行,每行兩頭再各去除1m,然后收獲所有玉米穗,稱取鮮重;取6行中的3行秸稈稱取鮮重;取2 000g玉米籽粒和5株秸稈,置入烘箱中,在80℃恒溫下烘干14h以上,分別稱取其籽粒、秸稈干重,計算含水量,折算每處理小區(qū)玉米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和收獲指數(shù),結果見表4。

      表4顯示,無論從經(jīng)濟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還是收獲系數(shù)方面比較,都以處理2表現(xiàn)最好,每667m2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分別達到711.81kg和1 705.69kg,收獲系數(shù)達0.418,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處理3和處理1次之,而處理4的各項指標均表現(xiàn)最差。這一結果起碼說明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基肥施用時間和方法對玉米產(chǎn)量形成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以種肥同播為好;二是追肥時間對提高玉米產(chǎn)量有明顯影響,以玉米喇叭口期追施為好;三是緩控肥料雖比普通配方肥效果好,但也需要適當一定量的追施肥料,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5 試驗結果方差分析(F檢測) 查一尾F值表得,F(xiàn)0.05=3.49

      表6表明,在5%水平上,處理2與處理1和處理4之間產(chǎn)量差異均顯著,即增產(chǎn)均達到了顯著程度,其它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均不顯著,即產(chǎn)量變化均未達顯著程度;而在1%水平上,只有處理2與處理4之間差異顯著,即處理2較處理4增產(chǎn)達到了極顯著程度,其它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均不顯著,即產(chǎn)量變化均未達極顯著程度。

      3 結論與討論

      (1)玉米種肥同播不同基肥品種對玉米的生育進程和全生育期無明顯影響,但追肥時間和追肥品種和數(shù)量的影響更大一些。

      (2)總體看,以處理3最理想,株高和穗位高度均較低,穗上葉片數(shù)最多,病害也相對較輕。各處理穗長、穗粗、穗行數(shù)差異不太明顯,籽粒和穗軸色澤也完全一致,但行粒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差異較大,以處理2和處理3表現(xiàn)較好,每穗粒數(shù)均達到450粒以上,千粒重均達到330g以上。禿尖情況則以處理1和處理2較輕,均未超過1cm??傮w各項指標表現(xiàn)最好的是處理2,最差的為處理4。

      (3)無論從經(jīng)濟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還是收獲系數(shù)方面比較,都以處理2(播種時667m2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表現(xiàn)最好,每667m2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分別達到711.81kg和1705.69kg,收獲系數(shù)達到0.418,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處理3(播種時667m2施28-8-9控釋型配方肥50kg,以后不再追肥)和處理1(習慣施肥:667m2撒施省級大配方24-9-12肥料40kg,旋耕15cm后待播種,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次之,而處理4的各項指標均表現(xiàn)最差。這一結果起碼說明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基肥施用時間和方法對玉米產(chǎn)量形成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以種肥同播為好;二是追肥對提高玉米產(chǎn)量有明顯影響,以玉米喇叭口期(10~13葉期)追施為好,不宜過早,尤其是玉米苗期不宜追肥。

      (4)綜合考慮,以緩控配方肥40~50kg/667m2作基肥,并以種肥同播方式施用,玉米喇叭口期適量追施氮鉀肥。 (責編:張長青)

      摘 要:為適應玉米生產(chǎn)輕簡化、機械化施肥的需要,篩選、研發(fā)適應本地玉米生產(chǎn)需要的玉米專用肥料和施肥技術,進行了玉米種肥同播試驗。結果表明,以播種時667m2同播N-P2O5-K2O=24-9-12大配方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效果最好。

      關鍵詞:玉米;種肥同播;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1-02-44-03

      為適應玉米生產(chǎn)輕簡化、機械化施肥的需要,篩選、研發(fā)適應本地玉米生產(chǎn)需要的玉米專用肥料和施肥技術,我們于2013年6~10月,進行了“玉米種肥同播試驗”。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塊選擇 本試驗地塊選擇在我縣苗集鎮(zhèn)祥和村農(nóng)民李炳喜的承包耕地內(nèi)進行。該地塊土質屬于砂姜黑土,地況和土壤基礎肥力較好,前茬作物為小麥,667m2產(chǎn)500kg左右。具體土壤基礎養(yǎng)分含量分別為:pH值5.3、有機質13.2g/kg、全氮0.86g/kg、速效鉀138mg/kg、有效磷23.3mg/kg、緩效鉀378mg/kg、有效錳56mg/kg、有效鋅1.25mg/kg、有效鐵79.7mg/kg、有效銅2.51mg/kg、有效硼0.59mg/kg、有效硫13.79mg/kg。

      1.2 試驗玉米品種選擇 本試驗玉米品種選用在本地種植面積較大的當家品種之一的登海605。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習慣施肥(每667m2撒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旋耕15cm后待播種,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處理2:種肥同播1(播種時667m2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處理3:種肥同播2(播種時667m2施28-8-9控釋型配方肥50kg,以后不再追肥);處理4:種肥同播3(播種時667m2施15-15-15硝基復合肥10kg,玉米6葉期667m2追26-6-13復混肥料40kg)。

      每處理重復4次,共16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均為40m2(8m×5m),為了操作方便,每處理內(nèi)重復間采用條帶式排列設計。試驗地四周均預留2m以上保護行,處理間和處理內(nèi)重復間均預留40cm空帶,于玉米播種后挖成寬40cm、深30cm的隔離溝。

      1.4 播種及田間管理記載 本試驗田玉米統(tǒng)一于2013年6月12日將試驗地旋耕一遍,深度15cm左右,6月14日,用四輪機驅動的雙腿播種機播種,每小區(qū)均縱向等行距(60cm)播種8行玉米,兩邊行距小區(qū)邊均為40cm,株距23cm、播種深度3~6cm,理論密度為4 800株/667m2,重復間溝加路共寬均為1m。

      于播種后出苗前統(tǒng)一進行一次封閉性化學除草。7月10用丟心方法防治玉米螟一次。分別于7月12日玉米大喇叭口期、8月2日玉米抽雄揚花期和8月10日玉米灌漿初期遇高溫干旱時各澆一次水。

      玉米生長期間,定期對各處理玉米主要生育性狀進行了監(jiān)測記載。9月29日,各處理玉米均達到完熟期,分別進行了產(chǎn)量預測和取樣考種。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玉米生育進程比較 從表1看,各處理玉米喇叭口期以前的生育進程基本一致,到吐絲期,處理1和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4推遲了1d左右,以后的灌漿期和成熟期也相應推遲了1d左右。這可能與處理1和處理2追施拔節(jié)肥的作用有關。

      2.2 各處理玉米主要生育性狀變化比較 表2顯示,在株高和穗位高度上,處理1和處理2明顯超過處理3和處理4;穗上葉片數(shù)和莖粗各處理略有差異,但不明顯;病害等級方面,以處理2最輕,處理1和處理3均較輕,處理4較重??傮w看,以處理3最理想,株高和穗位高度均較低,穗上葉片數(shù)最多,病害也相對較輕。

      2.3 各處理玉米主要產(chǎn)量構成因素變化情況 分析表3可知,各處理穗長、穗粗、穗行數(shù)差異不太明顯,籽粒和穗軸色澤也完全一致,但行粒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差異較大,以處理2和處理3表現(xiàn)較好,每穗粒數(shù)均達到450粒以上,千粒重均達到330g以上。禿尖情況則以處理1和處理2為好,均未超過1cm??傮w各項指標表現(xiàn)最差的為處理4。

      2.4 各處理玉米產(chǎn)量表現(xiàn) 2013年10月29日,在各處理玉米完全成熟時,每處理去除邊行,選取中間6行,每行兩頭再各去除1m,然后收獲所有玉米穗,稱取鮮重;取6行中的3行秸稈稱取鮮重;取2 000g玉米籽粒和5株秸稈,置入烘箱中,在80℃恒溫下烘干14h以上,分別稱取其籽粒、秸稈干重,計算含水量,折算每處理小區(qū)玉米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和收獲指數(shù),結果見表4。

      表4顯示,無論從經(jīng)濟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還是收獲系數(shù)方面比較,都以處理2表現(xiàn)最好,每667m2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分別達到711.81kg和1 705.69kg,收獲系數(shù)達0.418,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處理3和處理1次之,而處理4的各項指標均表現(xiàn)最差。這一結果起碼說明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基肥施用時間和方法對玉米產(chǎn)量形成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以種肥同播為好;二是追肥時間對提高玉米產(chǎn)量有明顯影響,以玉米喇叭口期追施為好;三是緩控肥料雖比普通配方肥效果好,但也需要適當一定量的追施肥料,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5 試驗結果方差分析(F檢測) 查一尾F值表得,F(xiàn)0.05=3.49

      表6表明,在5%水平上,處理2與處理1和處理4之間產(chǎn)量差異均顯著,即增產(chǎn)均達到了顯著程度,其它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均不顯著,即產(chǎn)量變化均未達顯著程度;而在1%水平上,只有處理2與處理4之間差異顯著,即處理2較處理4增產(chǎn)達到了極顯著程度,其它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均不顯著,即產(chǎn)量變化均未達極顯著程度。

      3 結論與討論

      (1)玉米種肥同播不同基肥品種對玉米的生育進程和全生育期無明顯影響,但追肥時間和追肥品種和數(shù)量的影響更大一些。

      (2)總體看,以處理3最理想,株高和穗位高度均較低,穗上葉片數(shù)最多,病害也相對較輕。各處理穗長、穗粗、穗行數(shù)差異不太明顯,籽粒和穗軸色澤也完全一致,但行粒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差異較大,以處理2和處理3表現(xiàn)較好,每穗粒數(shù)均達到450粒以上,千粒重均達到330g以上。禿尖情況則以處理1和處理2較輕,均未超過1cm??傮w各項指標表現(xiàn)最好的是處理2,最差的為處理4。

      (3)無論從經(jīng)濟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還是收獲系數(shù)方面比較,都以處理2(播種時667m2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表現(xiàn)最好,每667m2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分別達到711.81kg和1705.69kg,收獲系數(shù)達到0.418,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處理3(播種時667m2施28-8-9控釋型配方肥50kg,以后不再追肥)和處理1(習慣施肥:667m2撒施省級大配方24-9-12肥料40kg,旋耕15cm后待播種,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次之,而處理4的各項指標均表現(xiàn)最差。這一結果起碼說明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基肥施用時間和方法對玉米產(chǎn)量形成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以種肥同播為好;二是追肥對提高玉米產(chǎn)量有明顯影響,以玉米喇叭口期(10~13葉期)追施為好,不宜過早,尤其是玉米苗期不宜追肥。

      (4)綜合考慮,以緩控配方肥40~50kg/667m2作基肥,并以種肥同播方式施用,玉米喇叭口期適量追施氮鉀肥。 (責編:張長青)

      摘 要:為適應玉米生產(chǎn)輕簡化、機械化施肥的需要,篩選、研發(fā)適應本地玉米生產(chǎn)需要的玉米專用肥料和施肥技術,進行了玉米種肥同播試驗。結果表明,以播種時667m2同播N-P2O5-K2O=24-9-12大配方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效果最好。

      關鍵詞:玉米;種肥同播;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1-02-44-03

      為適應玉米生產(chǎn)輕簡化、機械化施肥的需要,篩選、研發(fā)適應本地玉米生產(chǎn)需要的玉米專用肥料和施肥技術,我們于2013年6~10月,進行了“玉米種肥同播試驗”。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塊選擇 本試驗地塊選擇在我縣苗集鎮(zhèn)祥和村農(nóng)民李炳喜的承包耕地內(nèi)進行。該地塊土質屬于砂姜黑土,地況和土壤基礎肥力較好,前茬作物為小麥,667m2產(chǎn)500kg左右。具體土壤基礎養(yǎng)分含量分別為:pH值5.3、有機質13.2g/kg、全氮0.86g/kg、速效鉀138mg/kg、有效磷23.3mg/kg、緩效鉀378mg/kg、有效錳56mg/kg、有效鋅1.25mg/kg、有效鐵79.7mg/kg、有效銅2.51mg/kg、有效硼0.59mg/kg、有效硫13.79mg/kg。

      1.2 試驗玉米品種選擇 本試驗玉米品種選用在本地種植面積較大的當家品種之一的登海605。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習慣施肥(每667m2撒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旋耕15cm后待播種,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處理2:種肥同播1(播種時667m2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處理3:種肥同播2(播種時667m2施28-8-9控釋型配方肥50kg,以后不再追肥);處理4:種肥同播3(播種時667m2施15-15-15硝基復合肥10kg,玉米6葉期667m2追26-6-13復混肥料40kg)。

      每處理重復4次,共16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均為40m2(8m×5m),為了操作方便,每處理內(nèi)重復間采用條帶式排列設計。試驗地四周均預留2m以上保護行,處理間和處理內(nèi)重復間均預留40cm空帶,于玉米播種后挖成寬40cm、深30cm的隔離溝。

      1.4 播種及田間管理記載 本試驗田玉米統(tǒng)一于2013年6月12日將試驗地旋耕一遍,深度15cm左右,6月14日,用四輪機驅動的雙腿播種機播種,每小區(qū)均縱向等行距(60cm)播種8行玉米,兩邊行距小區(qū)邊均為40cm,株距23cm、播種深度3~6cm,理論密度為4 800株/667m2,重復間溝加路共寬均為1m。

      于播種后出苗前統(tǒng)一進行一次封閉性化學除草。7月10用丟心方法防治玉米螟一次。分別于7月12日玉米大喇叭口期、8月2日玉米抽雄揚花期和8月10日玉米灌漿初期遇高溫干旱時各澆一次水。

      玉米生長期間,定期對各處理玉米主要生育性狀進行了監(jiān)測記載。9月29日,各處理玉米均達到完熟期,分別進行了產(chǎn)量預測和取樣考種。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玉米生育進程比較 從表1看,各處理玉米喇叭口期以前的生育進程基本一致,到吐絲期,處理1和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4推遲了1d左右,以后的灌漿期和成熟期也相應推遲了1d左右。這可能與處理1和處理2追施拔節(jié)肥的作用有關。

      2.2 各處理玉米主要生育性狀變化比較 表2顯示,在株高和穗位高度上,處理1和處理2明顯超過處理3和處理4;穗上葉片數(shù)和莖粗各處理略有差異,但不明顯;病害等級方面,以處理2最輕,處理1和處理3均較輕,處理4較重??傮w看,以處理3最理想,株高和穗位高度均較低,穗上葉片數(shù)最多,病害也相對較輕。

      2.3 各處理玉米主要產(chǎn)量構成因素變化情況 分析表3可知,各處理穗長、穗粗、穗行數(shù)差異不太明顯,籽粒和穗軸色澤也完全一致,但行粒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差異較大,以處理2和處理3表現(xiàn)較好,每穗粒數(shù)均達到450粒以上,千粒重均達到330g以上。禿尖情況則以處理1和處理2為好,均未超過1cm。總體各項指標表現(xiàn)最差的為處理4。

      2.4 各處理玉米產(chǎn)量表現(xiàn) 2013年10月29日,在各處理玉米完全成熟時,每處理去除邊行,選取中間6行,每行兩頭再各去除1m,然后收獲所有玉米穗,稱取鮮重;取6行中的3行秸稈稱取鮮重;取2 000g玉米籽粒和5株秸稈,置入烘箱中,在80℃恒溫下烘干14h以上,分別稱取其籽粒、秸稈干重,計算含水量,折算每處理小區(qū)玉米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和收獲指數(shù),結果見表4。

      表4顯示,無論從經(jīng)濟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還是收獲系數(shù)方面比較,都以處理2表現(xiàn)最好,每667m2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分別達到711.81kg和1 705.69kg,收獲系數(shù)達0.418,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處理3和處理1次之,而處理4的各項指標均表現(xiàn)最差。這一結果起碼說明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基肥施用時間和方法對玉米產(chǎn)量形成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以種肥同播為好;二是追肥時間對提高玉米產(chǎn)量有明顯影響,以玉米喇叭口期追施為好;三是緩控肥料雖比普通配方肥效果好,但也需要適當一定量的追施肥料,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5 試驗結果方差分析(F檢測) 查一尾F值表得,F(xiàn)0.05=3.49

      表6表明,在5%水平上,處理2與處理1和處理4之間產(chǎn)量差異均顯著,即增產(chǎn)均達到了顯著程度,其它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均不顯著,即產(chǎn)量變化均未達顯著程度;而在1%水平上,只有處理2與處理4之間差異顯著,即處理2較處理4增產(chǎn)達到了極顯著程度,其它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均不顯著,即產(chǎn)量變化均未達極顯著程度。

      3 結論與討論

      (1)玉米種肥同播不同基肥品種對玉米的生育進程和全生育期無明顯影響,但追肥時間和追肥品種和數(shù)量的影響更大一些。

      (2)總體看,以處理3最理想,株高和穗位高度均較低,穗上葉片數(shù)最多,病害也相對較輕。各處理穗長、穗粗、穗行數(shù)差異不太明顯,籽粒和穗軸色澤也完全一致,但行粒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差異較大,以處理2和處理3表現(xiàn)較好,每穗粒數(shù)均達到450粒以上,千粒重均達到330g以上。禿尖情況則以處理1和處理2較輕,均未超過1cm??傮w各項指標表現(xiàn)最好的是處理2,最差的為處理4。

      (3)無論從經(jīng)濟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還是收獲系數(shù)方面比較,都以處理2(播種時667m2施大配方24-9-12肥料40kg,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表現(xiàn)最好,每667m2籽粒產(chǎn)量、生物產(chǎn)量分別達到711.81kg和1705.69kg,收獲系數(shù)達到0.418,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處理3(播種時667m2施28-8-9控釋型配方肥50kg,以后不再追肥)和處理1(習慣施肥:667m2撒施省級大配方24-9-12肥料40kg,旋耕15cm后待播種,玉米喇叭口期667m2再追施該配方肥10kg)次之,而處理4的各項指標均表現(xiàn)最差。這一結果起碼說明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基肥施用時間和方法對玉米產(chǎn)量形成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以種肥同播為好;二是追肥對提高玉米產(chǎn)量有明顯影響,以玉米喇叭口期(10~13葉期)追施為好,不宜過早,尤其是玉米苗期不宜追肥。

      (4)綜合考慮,以緩控配方肥40~50kg/667m2作基肥,并以種肥同播方式施用,玉米喇叭口期適量追施氮鉀肥。 (責編:張長青)

      猜你喜歡
      玉米試驗
      收玉米啦!
      玉米適當晚收好處多
      我的玉米送給你
      玉米
      大灰狼(2018年6期)2018-07-23 16:52:44
      CS95
      世界汽車(2017年8期)2017-08-12 04:39:15
      510
      世界汽車(2017年8期)2017-08-12 04:26:42
      馭勝S330
      世界汽車(2017年8期)2017-08-12 04:17:18
      C-NCAP 2016年第八號試驗發(fā)布
      汽車與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16
      試驗
      太空探索(2016年12期)2016-07-18 11:13:43
      多穗柯扦插繁殖試驗
      安义县| 万宁市| 云林县| 鲁山县| 南开区| 阿坝| 南宫市| 和硕县| 海门市| 靖江市| 招远市| 新乡市| 黑水县| 通许县| 博爱县| 永丰县| 尚志市| 乌兰浩特市| 珲春市| 鸡西市| 呼图壁县| 台北市| 华池县| 连山| 延长县| 佛冈县| 邵武市| 方正县| 梧州市| 泗阳县| 苏尼特左旗| 中江县| 安龙县| 万载县| 潞城市| 电白县| 竹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堆龙德庆县| 保亭|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