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梅
愛是教育的核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是一個合格教師必備的條件??鬃釉唬骸叭收邜廴?,智者知人。”孔子非常愛自己的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品德、學業(yè)及生活與健康狀況。他的學生有的家境貧寒,他常常接濟,顏源、子路去世了,他非常悲痛,他和學生有著深厚的友誼。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苯處煙釔蹖W生,師生之間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礎,教育才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向上的推動力。作為教師,只有具備了深厚的愛生之情,才會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學生也才會向老師敞開自己的心扉,接受教師的愛。
多年的教育生涯,不僅使我明白愛生是教師的基本美德,而且也明白師愛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法寶。人間需要愛,對于成長中的少年兒童“愛”更是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素”。要當好一名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并給予真摯的愛,用自己的真情去溫暖學生的心,去撥動學生情感的心弦,使他們通情達理,在快樂、自信中健康成長。
一、愛的平等
(一)平等促進情感的交融
工作中經(jīng)常聽到不少老師抱怨說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好教了,自以為是、自私、狹隘、不理解和尊重人,老師讓做的事情表現(xiàn)得不情不愿的,種種跡象表明,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強烈要求獨立,部分學生對成人的干預表示強烈的不滿,不喜歡保姆型的老師,管頭管腳。他們與同伴無話不說,卻常常與父母、老師合不來,造成兩代人的鴻溝,對此,我認為,平等的觀念促進情感的交融,當今的教育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做心靈相通的朋友,應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fā),做到把學生看成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用一顆平等的心與學生交往,尊重學生,講求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一些小事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愛護,如學生的學習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經(jīng)過時,不是視而不見地走過去,而是幫他撿起來,讓學生覺得這個老師容易親近的,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實施教育的具體過程中,也不要習慣于單純從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帶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去進行說教、指正,要善于傾聽,了解學生怎么想、怎么看,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并及時洞察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因勢利導,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說:“知其心,然后能救起失也”。因此,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為學生擺脫煩惱,化解困惑,了解學生真實的感情需要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給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二)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對全班學生的愛應該是平等的,無論是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王子”、“公主”,還是那些令人頭痛的“丑小鴨”,都應該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教師的愛不是偏愛,要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感情的天平不能傾斜,不能對優(yōu)秀學生偏愛,對后進生另眼相待。教師對優(yōu)秀生要嚴格要求,對后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在教育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對學生態(tài)度的偏差,不以成績定“乾坤”,更不讓某些學生享有特權。只有這樣,全班學生才能在同等師愛的沐浴下輕松愉快地學習、生活。
二、愛的寬容
(一)寬容是學生成長的綠洲
一位哲人說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哲人之言無疑是對寬容最生動直觀的詮釋。每當想起這番話我不由得想到這樣一個故事:美國知名節(jié)目主持人林克萊特,一次在采訪一名小朋友時,問他:“你長大了想當什么?”小朋友回答:“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該怎么辦?”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當場上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仍注視著孩子問:“為什么要這樣做?”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所有的人都敬佩地看著那個小朋友。看到這里,我想:倘若沒有林克萊特的那一份親切,那一份平和,那一份耐心的傾聽,在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小朋友還有勇氣說出人世間最善良、最純真、最澄澈的話語嗎?
在教育實踐中,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寬容之心。并學會用這顆寬容之心去傾聽發(fā)自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從而,培養(yǎng)他們自省、自律的習慣,形成判斷是非、擇善而從的能力。
(二)寬容讓師愛化作涓涓細流
教師對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寬容,就像一股涓涓細流,滋潤著他們的心田,使其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愛護每一位學生是一名教師的責任。對每一位學生的關愛都像慈母般無微不至,這種關愛常常表現(xiàn)在一個手勢,一個詢問,一個眼神和一個微笑中。要知道教師一句苛刻的話語,一個“兇狠”的眼神,一頓粗暴的斥責,都可能使學生畏懼不安,緊張無措,從而使學生厭惡這門課程,討厭這個老師,會在不經(jīng)意中毀掉將來的一個什么“家”。要贏得學生的“親”和“信”,必須對學生付出真情。只要是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更何況那些思想品德、自控能力都較差的“后進生”,他們可能一天里會接連犯好幾個大大小小的錯誤,常常搞得你焦頭爛額,這時請你千萬別失去信心,別對他們橫加指責和辱罵,要像慈母一樣容忍孩子的錯誤。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的確,當你試著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一個犯錯誤的學生時,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也就隨之產(chǎn)生了。學生王某,成績很差,品行不端,自暴自棄,蠻橫霸道。因此同學們沒人愿意和他成為同桌,老師們也很反感。針對這種情況,我與他的家長聯(lián)系,得知他從小就有多動癥,后來父母離異。為此我及時召開班委會,就這位同學的情況展開討論,我們該怎樣幫助他改正缺點?同學們紛紛發(fā)表意見,表示以后不再瞧不起他,在之后的日子里,我經(jīng)常找他談心,在交流中了解到他喜歡打籃球并希望進校隊,我答應他可以辦到。就此我們倆私下約法三章,把他吸收為候補隊員。就這樣在我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他不僅改正了身上的缺點,而且成績也穩(wěn)步提高。令人欣喜的是,在教師節(jié)那天我還收到他親手做的賀卡,上面的一句“老師謝謝您”讓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也感到無比的幸福。endprint
三、愛的無私
在當下的校園里,有許多老師是愛學生的,但他們愛的是那些乖巧聽話的、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所謂“優(yōu)等生”,而對那些愛惹是生非、調(diào)皮搗蛋的、成績差的“后進生”則不屑一顧,或呵斥、羞辱、體罰,或干脆踢出班級之外。“優(yōu)等生”能為任課教師帶來榮譽,所以愛之。而“后進生”則影響及格率、優(yōu)秀率、升學率,不但要使教師們名譽受損,而且要在經(jīng)濟上受罰,因而恨之。這種愛是功利性的,不是真正的愛?,F(xiàn)代教育,需要呼喚愛的回歸,需要一個充滿真愛的心靈去震撼另一個心靈。
葉圣陶先生在《如果我當教師》一文中說:“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投到學校里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yōu)樾∨笥?。那不是假意的殷勤,僅僅浮在嘴唇邊,油腔滑調(diào)地喊一聲,而是出于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做朋友的親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是我的歡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鈍是我的憂慮,對朋友的忠誠本該如此,不然,我就夠不上做他們的朋友,我只好辭職”。從教二十多年的我,心系教壇,力求用忠誠、博愛的胸懷踐行葉圣陶先生教育理念,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心靈感受心靈,尊重學生的人格。我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也明白要特別注意那些“陽光照射不到的角落”,對那些不循規(guī)蹈矩的學生持寬容態(tài)度,不歧視、不厭棄。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并注意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思想行為上的閃光點,在課堂上,給學生以較多的自由空間,允許學生發(fā)問,懷疑、甚至反對教師的見解,就這樣,在對學生傾注了愛心、關心、誠心和耐心的同時,我收獲了一份份純真的友誼。也使教育在他們心底開花、發(fā)芽、結出了累累碩果。
愛是陽光,能使冰雪融化;愛是春雨,能使萬物滋潤;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我們要讓真情摯愛激蕩學生乘坐的小船。要知道只有當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老師在喜愛他,學習的干勁才會充分展現(xiàn)出來。我更深信只要我們手捧真心對孩子,孩子也一定會知恩圖報,從而和我們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泰戈爾有一句愛情詩:“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隨時包圍著你卻又給你充分的自由”。我們不妨將這句詩移到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上,老師對學生的愛也應該像陽光一樣溫暖著學生,同時寬容學生、尊重學生。
做一位好教師,最基礎的就是要擁有一顆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我愿在教育工作的花園里做一個護花園丁,把我的愛、我的知識,無私地獻給學生,換取滿園桃李香。
(作者單位:河南新鄉(xiāng)市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