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張齊賢是個很有特點的人,特別能吃。他的胃,好像永遠(yuǎn)處于不飽和狀態(tài),一個人的飯量,竟能敵得上五個人。
他幼時家窮,常常沒有飯吃。到了十七八歲,飯量大增,但只有逢年過節(jié)殺豬宰牛敬神時,才可大吃一次。有一天,他實在太餓了,看到別人殺牛,就坐在那里不走,人家同情他,把剝下來的牛皮給了他,他回去不知怎么弄了弄,就全吃進(jìn)肚里去了。
這一天,正趕上宋太祖趙匡胤出巡西京洛陽。張齊賢早早起來,準(zhǔn)備來一個毛遂自薦。別人自薦,采取的是“投檔”的辦法,就是把事先寫好的自薦信,恭恭敬敬遞交有關(guān)部門,然后轉(zhuǎn)呈皇帝。但張齊賢自薦,實在太魯莽:直接上路攔駕,面見皇上。
當(dāng)時宋太祖正在洛陽巡視,車駕儀仗,十分威嚴(yán)。但就在這種氛圍里,一個人跑過來就擋了駕。隨從官員問他干什么,他說要向皇上提一些合理化建議,為國家建言獻(xiàn)策。咦?趙匡胤一聽,這是好事情啊。就對隨從說:“把這個人帶上,回到宮里再談?!?/p>
可到了宮里,張齊賢卻不抓緊時間匯報方案,而是吸著鼻子到處聞。原來時值中午,該吃飯了。宋太祖說:“讓這個人和侍衛(wèi)們一起吃飯吧?!闭l知張齊賢鼻子尖,眼睛也管用,看到廚房有一大盤子熟牛肉,抓起來就吃,三口兩口,就把一盤牛肉吃完了。一旁的人看到他的吃相,都驚得目瞪口呆,連宋太祖也感到吃驚,招手對侍衛(wèi)說:“再給他端些肉,看他能吃多少。”又一盤牛肉端上,張齊賢并不搭話,低頭便吃。
宋太祖看張齊賢吃起來沒完,走過來敲敲他的頭。說:“停一下,停一下,我問你幾個問題,看能不能回答上來?”哎呀,這個張齊賢真是出奇,盡管頭被敲得咚咚響,但還是連頭也不抬,一個勁兒往嘴里塞牛肉,邊塞邊說:“皇上您問吧,我邊吃邊答?!?/p>
于是宋太祖一連問了十個問題,張齊賢邊吃邊答。宋太祖對他很滿意,連連點頭:“奇人,奇人,飯量大,學(xué)問也好。還能吃嗎?”張齊賢有點不好意思,滿嘴油乎乎,低聲說道:“就看皇上讓不讓我吃了。要讓我吃,還能吃三大盤。”此話一出,在場的人轟地大笑起來。宋太祖也憋不住,笑著說:“難道你就吃不飽呀?”轉(zhuǎn)身對還沒吃上飯的侍衛(wèi)說:“你們干脆也別吃了,把熟牛肉都給他帶上,讓他回家再吃。再給他一些金銀,讓他安心讀書,來年好去應(yīng)試。”
張齊賢入仕前,雖然貧窮,但很灑脫,從來不計較別人的看法,就那樣身穿布衣站在洛陽道上,等待路人施舍。一日,十來個盜賊在酒館大吃海喝,人皆避諱,都不來就餐,唯獨張齊賢徑直向前,拱手道:“我實在貧困,想向諸位求一醉飽,不知可否?”群盜大喜,其中一廝說:“秀才能屈尊入席,有啥不可!只是我輩粗魯,恐為秀才所笑?!?/p>
張齊賢也真是餓極了,又取來豬腿,掰為數(shù)截,狼吞虎咽,群盜見了,更為驚駭,感嘆道:“真是宰相之才?。 ?/p>
張齊賢之能吃,史書中記載得清清楚楚,不過說的比較文雅一點,稱他“健啖”。又說他“體質(zhì)豐大,飲食過人”。
由于早年家貧,沒有肉吃,所以張齊賢做官后特別喜歡吃肉,吃得白白胖胖的,模樣很可愛。他到安州(今廣西欽州市)任知州,當(dāng)?shù)貜N師中有好事者,聽說他能吃,想搞清他飯量到底有多大,就在他請客人吃飯時,專門提來一個金漆大桶??匆娝允裁?,就照樣向桶內(nèi)放上一份。他喝一杯酒,也向桶內(nèi)倒上一杯。宴會結(jié)束,大家過來一看,乖乖!只見一個金漆大桶,已裝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都是酒菜。消息傳出,全城轟動。哇!張大人真是能吃!
但張齊賢并非“酒囊飯袋”。他很有主見,眼光遠(yuǎn)大。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宋大將曹彬、潘美率軍北伐攻遼,結(jié)果大敗而歸,名將楊業(yè)戰(zhàn)死在朔州。張齊賢主動請纓,去接管代州軍務(wù)。結(jié)果旗開得勝,大敗遼軍。宋軍攻遼戰(zhàn)役中,僅此一勝。所以幾年后,張齊賢就頻頻升官,當(dāng)了宰相。
張母孫氏,已80多歲了,被封晉國太夫人,經(jīng)常到皇宮里做客。宋太宗贊嘆她福壽雙全,有個好兒子,賞賜之外,還寫了幾道手詔專門問候,大家都覺得張齊賢很有面子。老太太去世后,張齊賢七天不吃飯,直到守喪結(jié)束。如此能吃之人,此時卻能忍住不吃,足見他的孝心。
但是,“肚量”驚人的張齊賢,“度量”卻不大。
有一天在行香所(舉行禮佛儀式的地方),他對副宰相溫仲舒說了一些粗俗的話,御史中丞張詠認(rèn)為他有失大臣風(fēng)度,就上表彈劾他,張齊賢深以為恨。
張詠的親家王禹偁是個詩人,也寫文譏諷張齊賢,張就給他安了個罪名,貶謫到地方上去了。王禹偁詩文好,人人皆知,可是張齊賢想把張詠、王禹偁一塊兒搞掉,就向宋太宗打小報告:“張詠本來不會寫文章,他那些章奏都是親家王禹偁代筆?!睆堅伮犝f后,跑到太宗面前辯白:“我苦心鉆研學(xué)術(shù),無人不知,張齊賢這是誣蔑我??!”太宗讓張詠把平生著述呈上,坐在龍圖閣里翻看,還沒看完,就下令賜坐,又吩咐黃門太監(jiān)把自己常用的一把紅綃金龍扇賜給張詠驅(qū)暑,這等于間接批評張齊賢。
張齊賢當(dāng)了宰相,過去為他服務(wù)的仆役,都得到了提拔,唯獨有個名叫王富生的,始終沒有升賞。王富生很委屈,找了一個機(jī)會,雙膝跪下對張齊賢哭訴:“老爺,我侍奉您多年,那些和我同來的仆人,都提升了。為啥不提升我呢?”
張齊賢臉一沉,說:“如果不和你說清楚,你還怪我一輩子呢!你記得在江南的時候,一次宴會上,你偷了幾只銀杯的事嗎?這件事我藏在心中三十年了!我是宰相,任免百官,自然要提拔德才兼?zhèn)渲?。而你是小偷,怎能讓你做官呢?所以只能讓你留在我身邊,免得危害百姓。?/p>
張齊賢退休后回到洛陽,住在唐代宰相裴度留下的午橋莊,此地風(fēng)景優(yōu)美,是洛陽八小景“午橋碧草”之所在。他每天看看松竹,聽聽琴音,與一幫文人飲酒作詩,優(yōu)哉游哉,自得其樂。
到了72歲,張齊賢病死洛陽,這位能吃的宰相,臨終還滿滿喝了一碗人參湯。
(摘自《人文月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