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早熟花椰菜小拱棚栽培技術(shù)
(接上期)
整地應于定植前7~10天進行,同時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5~7立方米或雞糞3~5立方米,施入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70~100千克。為防病蟲害,可每667平方米施入重茬靈1千克和佳絲本或敵百蟲1千克。整地前澆1次透水,整地后隨即起高畦,畦寬0.8~1.0厘米,做畦后立即扣上小拱棚,以利提高地溫和保墑。
定植以幼苗具6片真葉時進行為好,河南省中部地區(qū)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應選擇晴天上午定植,定植前掀去一邊薄膜,每畦定植2行,株距40~50厘米,三角定植,一般每667平方米定植2 500~3 000株。定植時應用力使土與營養(yǎng)缽密接。定植后,每穴澆約2千克定植水,再重新蓋好薄膜。
1.定植后的溫度管理。緩苗期應以保溫為主,最好悶棚3~5天。緩苗后可開始通風,并隨著氣溫的回升逐漸加大通風量,使棚內(nèi)溫度白天保持在15~20℃,夜間10℃左右,最低不低于5℃。4月上旬后可于晴天白天掀去薄膜,晚間覆蓋,但要進一步加大夜間通風。4月中旬以后可撤去棚膜,但遇雨需重新蓋好。
2.水肥管理。緩苗后,要及時追提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入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15千克左右,并進行1次中耕。從蓮座到花球顯露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餅肥100千克或雞糞200千克,追施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20千克;顯球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0千克,并中耕1~2次。有條件的還可在花球上噴0.01%~0.07%鉬酸銨及0.2%~0.5%硼酸葉面肥1次,以提高花球品質(zhì)。撤棚前水分消耗小,可根據(jù)土壤水分狀況適當澆水,以小水溝灌為好,不要大水漫灌,避免田間積水;撤膜后水分消耗增大,可于每次中耕后及時澆水,使土壤始終保持濕潤。
3.病蟲害防治。花椰菜黑腐病可用世澤或惠生分別加鏈霉素防治,霜霉病可用露速凈、高樂爾、可魯巴防治,病毒病可用康潤二號+健植寶+萬帥一號防治。危害花椰菜的害蟲主要有菜青蟲和小菜蛾,可用殺蟲素、百福、銳除等藥劑防治。(續(x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