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雪影 圖/李顯彥
嚴湘冬:用“愛”教學 用“心”育人
文/張雪影 圖/李顯彥
人物簡介:嚴湘冬,重慶市雙福育才中學化學教師,化學研究員,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2013-2014學年度感動育才人物。
“幸福每個人都有,只是因為忽視而少有人發(fā)現(xiàn)。
噓寒問暖是,微微一笑也是,為大家忙碌得大汗淋漓更是,
因為這是愛的體現(xiàn)。
校園里的幸福,更是無處不在。
吃到老師送來的香蕉是,嘗到老師親手做的香腸也是,
擁有一個可親可敬的班媽更是。”
這是重慶市雙福育才中學一位學生在今年教師節(jié)前夕給班主任嚴湘冬寫的一首短詩,詩中用詞造句平實無華,卻承載著對嚴湘冬滿滿的感激和敬愛。
嚴湘冬從教已有31年,在重慶市雙福育才中學任職的每一天,她恪守“健康、向上、樂學、樂群”的教學原則,“盡量讓孩子們多一些在成長和求知過程中的愉悅體驗;努力讓孩子們成為心智超群,具有公民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的陽光青年?!边@不是嚴湘冬作為一個老教師的經驗之談,而是她發(fā)自肺腑的內心聲音。對待學生應如親人朋友,交心才能真正消融年齡與身份之間的隔膜。
嚴湘冬作為重慶市雙福育才中學的一名化學老師,2010年開始兼任“宏志班”的班主任,她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親和而溫柔,不帶一絲嚴厲,曾經在高三“宏志班”的畢業(yè)晚會上,她不舍地感嘆,“我認識你們是我的緣分!”實則這份“緣分”確是源于她對工作的一絲不茍和待人待物的真誠熱心。
每一屆新生報到,其中有大部分都是遠離父母的住讀生,平時在家嬌生慣養(yǎng)的他們,一下要開始全方位的獨立生活,有很多的不適應。嚴湘冬從點滴教起,生活費該怎樣計劃、一天的營養(yǎng)該怎么搭配、衣服該怎樣洗滌、高中的學習有什么特點與要求、同學之間該如何友好相處,都要逐一詢問、檢查和幫助。
每次外出參加培訓和開會,無論多遠、多忙,嚴湘冬總要給學生們帶回當?shù)氐耐撂禺a,讓他們感知老師的關愛和外面的世界;當領到稿費時,嚴湘冬會買來小食品和學生一起分享勞作的快樂;當有學生生病時,嚴湘冬不僅及時帶他們去就醫(yī),還要抽空為他們熬稀飯和送營養(yǎng)品……
2010年,重慶市雙福育才中學打造“名班主任工作室”,為宏志班配置全校最好的師資力量,通過專門的制度和專項資金,來考核和保障該工作室的順利運行,最終達到以點帶面實現(xiàn)全校整體教學水平提升的目標。嚴湘冬欣然接受了宏志班“班主任”的工作,面對來自全市30個區(qū)縣的貧困孩子,她將滿腔的愛都傾注到了他們身上,每個周末為留校的30多位學生送上自己做的鹵菜和購買的水果。為了讓這群可愛純樸的孩子能保持勤勞、樸實的優(yōu)秀品質,經常帶他們參與很多公益活動,到敬老院去為老人們表演節(jié)目、做清潔、陪老人們聊天,參觀各種展覽,組織“六一”兒童節(jié)的游園活動等,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能更深切的感知所得到的各種關愛,更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環(huán)境,增強感恩惜福的意識。
死板授課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課堂質量,師生之間的關系行將越遠。而對于嚴湘冬而言,如何“快樂教學”并非難事,為讓學生更好的感知化學,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嚴湘冬采取“生活→聯(lián)系→提高→生活”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主動去感知、去思考、去運用、去發(fā)展,素質教育得到落實。如講到原電池時,嚴湘冬鼓勵他們大膽設計各種電池,有的小組不僅制出了小電池,還自制出了小型臺燈和小風扇,當他們看到經過反復嘗試制出的電池讓臺燈亮起來、讓小風扇轉起來、讓音樂卡響起來時,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和興奮。為增強學生們的環(huán)保意識,嚴湘冬帶領大家對周邊的污水進行了檢測,甚至還對動物園旁邊的桃花溪進行了徒步考察,大家感慨之下寫出的“桃花溪在呼喚”在《重慶晚報》發(fā)表后,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反響,同時也對那些造成污染的單位敲響了警鐘。在重慶市第26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嚴湘冬與學生一起研制的“低碳吸塵焚紙器”獲二等獎并得到了國家新型實用發(fā)明專利……
在記憶中,對于“化學”這門課程人們通常認為“枯燥無趣”,而嚴湘冬卻將它“生動活潑”的呈現(xiàn)在眾人眼前。新年時,學生在卡片上寫下對她的祝福:“愿您能時常呆在充滿氫氣的房間里(意在永遠年輕漂亮),身上戴滿由二氧化硅組成的水晶(因為他們知道嚴湘冬比較愛美),愿老師和我們像氫氣與氧氣那樣緊緊結合在一起”。靈動文字化作學生們青春陽光的笑臉,汩汩暖流從嚴湘冬心底劃過,教學于她已不再是工作,而是一份殊榮,責任扛于肩,苦中帶笑,累也值得。
艾青有詩:“為什么我的眼里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痹娙藢τ谧鎳鵁崆械那楦袊老娑型硎埽骸盀槭裁次业男闹谐S信饔縿?,因為我愛著也被很多人愛著?!痹陔p福育才中學的講臺一隅,嚴湘冬燃燒著自己的熱情,將“育人”之責無限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