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祖漢
(威信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威信 657900)
牛腹瀉癥是指牛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清濁不分之癥。當地俗稱為拉稀,本癥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按病因病機可分為寒濕性腹瀉、濕熱性腹瀉、勞傷性腹瀉、脾虛性腹瀉、腎虛性腹瀉、寄生蟲性腹瀉、中毒性腹瀉和其它。
一般多見于寒冷季節(jié),如因夜露風霜、或者久臥濕地、或外喂冰冷飼料、或空腹飲入冷水過多、或久渴后大量飲水等都會引起腹瀉。癥狀以腸鳴腹瀉,口鼻發(fā)涼,口色淡白,脈沉苔白為主證,伴有頭低蜷臥,食欲減退,毛發(fā)焦亂,糞便稀薄無特殊氣味,有時帶白沬或糞瀉如水,完谷不化,小便短少,有的有腸鳴、腹痛、起臥之狀。
治療采用溫中燥濕、健脾利水為治則。
中藥組方:炒蒼術60 g、豬苓60 g、茯苓70 g、干姜60 g、陳皮40 g、甘草30 g、白芍60 g、桂枝60 g。
加減:若里寒盛者將桂枝改為肉桂60 g,再加茴香30 g、烏藥70 g。兼有表寒的將干姜改換成生姜,再加荊芥50 g、防風60 g。體虛弱的加白術60 g、黨參80 g。腹瀉嚴重者再加訶子60 g、粟殼60 g。
將以上中藥粉細為末分為兩份,每次取一份用滾開水浸泡待溫后灌服,早晚各一次。
一般多見于夏天炎熱時,或外受寒熱邪氣入里化熱所致,或因飼養(yǎng)管理不當飲污濁之水,使?jié)駸嵊艚Y胃腸,導致脾胃升降失調,傳導失職,清濁不分造成腹瀉。癥狀以瀉糞稀溏,糞便惡臭,伴輕微腹痛,體熱口渴,苔黃脈數等為主癥,此外可見食欲減少或廢絕,鼻鏡少汗,結膜潮紅,口黏液少,小便短黃,精神萎頓,嚴重者糞中帶有血絲、黏液,或者腹痛起臥等癥狀。
治療以清利濕熱、瀉火解毒為治則。
中藥組方:黃連40 g、木香30 g、白頭翁80 g、黃芩80 g、甘草20 g、秦皮30 g,帶血者應加入仙鶴草80 g、血余炭80 g。
將以上中藥粉細為末分為兩份,每次取一份用滾開水浸泡待溫后灌服,早晚各一次。
一般多因勞役不當,損傷元氣,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致腹瀉。癥狀常見口色青白,精神倦怠,頭耷耳垂,食欲、反芻減少,脈沉細,休息時瀉輕,使役時瀉重,毛焦、腰拱等癥狀。
治療以補氣壯陽、溫中止瀉為治則。另外還要減輕勞動量,改善飼養(yǎng)管理。
中藥組方:黨參90 g、白術60 g、三七30 g、千張紙50 g、茯苓70 g、甘草30 g、當歸20 g、黃芪100 g、肉桂50 g、粟殼80 g、杜仲60 g。
將以上中藥粉細為末分為兩份,每次取一份用滾開水浸泡待溫后灌服,早晚各一次。
一般多因久病體衰,脾失健運而致腹瀉。癥狀上以溏瀉或水瀉為主,糞渣粗大,舌色淡黃,精神倦怠,喜臥懶動,瀉糞中含有未消化的料渣,或有氣泡,骨露肉減,毛焦眼陷,肛門松弛,神衰氣乏等癥狀。
治療以健脾益氣、和中止瀉為治則。
中藥組方:黨參60 g、砂仁30 g、白術50 g、山藥100 g、龍眼肉50 g、茯苓80 g、甘草30 g、黃芪60 g、薏苡仁100 g、烏梅50 g、訶子60 g。
以上中藥粉細為末,用滾開水浸泡待溫后灌服,早晚各一次。
一般因腹瀉經久不愈,營養(yǎng)低下,飼養(yǎng)環(huán)境惡劣,母牛流產過多,以致命門火衰,不能資生脾土,火弱土虛,腐熟無力,運化失常而致腹瀉。癥狀常見平時瀉輕,凌晨瀉重,經久難愈,口溫低下,舌質淡,脈沉無力,此外還有食欲不振,反芻減少,咀嚼緩慢,日見消瘦等癥狀。
治療以補腎壯陽、溫脾止瀉為治則。
中藥組方:白術50 g、五味子50 g、肉豆蔻60 g、吳茱萸30 g、補骨脂100 g、肉桂60 g、干姜60 g、茯苓80 g、甘草30 g、砂仁30 g、粟殼80 g。
將以上中藥粉細為末分成兩份,每次取一份,先用鹽附片50 g用水煮沸90 min后,去渣浸泡藥末待溫后灌服,早晚各一次。
主要是感染寄生蟲而致,臨床常見帶蟲糞便,食欲基本正常,日見消瘦,嚴重時見腹痛起臥,結膜發(fā)白或黃染,腹瀉或血樣便,食欲減少或廢絕,行走無力甚至衰竭死亡等癥狀。
治療用殺蟲散加減:烏梅50 g、使君子40 g、雷丸50 g、檳榔40 g、百部50 g、貫眾50 g。將藥粉為細末用滾開水浸泡候溫一次性灌服。次日蟲下后改用溫中健脾,澀腸止瀉藥以善其后。藥方:干姜50 g、山藥60 g、炒香附50 g、石榴皮60 g、甘草30 g、炒麥芽80 g、白術60 g、炒神曲60 g、訶子50 g,帶血便的再加入仙鶴草100 g、血余炭60 g。將藥粉為細末分成兩份,每次取一份用滾開水浸泡候溫灌服。
一般發(fā)病較急,常見興奮不安或沉郁嗜睡,嘔吐流涎,呼吸不利,腹痛起臥,瀉下急促,食欲、反芻減少或廢絕等癥狀。
治療上先進行洗胃、洗腸,盡快排除毒物,查出并及時解除中毒因素,然后投以清熱解毒、開胃、健脾止瀉之藥。
藥方:黨參80 g、白術70 g、升麻50 g、茯苓80 g、仙鶴草100 g、五味子50 g、炒麥芽80 g、甘草30 g、神曲60 g。
將藥粉為細末分成兩份,每次取一份用滾開水浸泡候溫灌服。
因瘟疫病或其它臟腑病轉化而致的腹瀉,在治療上主要以治療原發(fā)病為主佐以止瀉之藥。
關于牛腹瀉病的護理及預防:合理使役,改善飼養(yǎng)管理,禁止飼喂霉變飼料,遠離中毒因子,定期進行驅蟲,多給易消化的草料。圈舍要向陽干燥,避風保暖,平時用20%的石灰乳或百毒殺等消毒藥定期進行噴灑消毒。糞便要經常打掃,細心觀察,精心護理,有病及早就醫(yī),合理施藥。特別要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和常規(guī)傳染病的防疫工作,定期進行免疫接種,才能有效地增強畜體的抗病能力,降低養(yǎng)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