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答疑.
問:心肌病伴低血壓的情況,能用卡維地洛嗎?
答:心肌病患者除了原發(fā)病的診療外,主要是針對心力衰竭的治療?;谘C醫(yī)學的證據,眾多的國內外指南(2007中國心肌病診斷與治療建議、中國2007心力衰竭指南、ACC/AHA 2009、ESC 2012心力衰竭指南)均建議β受體阻滯劑是治療心力衰竭的一線用藥!因此,心肌病患者如果血壓不低于90/60 mmHg就可以應用卡維地洛。
β受體阻滯劑的優(yōu)越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減慢心率,延長舒張期冠狀動脈供血時間,增加冠狀動脈灌注;(2)減少心臟做功,減少心肌耗氧量;(3)抗心律失常(預防猝死,早期使用顯著地降低總死亡率);(4)通過抑制兒茶酚胺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減少心肌細胞的壞死、凋亡、纖維化,從而改善心肌重構。
2012年歐洲慢性心力衰竭指南推薦所有紐約心功能分級(NYHA)Ⅱ-Ⅳ級的患者:(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Ⅰ,A);(2)β受體阻滯劑(Ⅰ,A);(3)醛固酮拮抗劑(Ⅰ,A);(4)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Ⅰ,A);(5)伊伐布雷定:用于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Ⅱa,B),替代用于不能耐受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Ⅱb,C)
慢性心力衰竭優(yōu)化治療方案:(1)利尿劑:體液潴留消失,處于“干重”狀態(tài);(2)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逐漸加量達目標劑量或最大耐受量;(3)β受體阻滯劑:逐漸加量達目標量或最大耐受量;(4)伊伐布雷定:適用于不能應用β受體阻滯劑,或不能用至目標劑量(或最大耐受量)的患者。
2007中國心肌病診斷與治療建議推薦:在早期階段,僅僅是心臟結構的改變,超聲心動圖顯示心臟擴大、收縮功能損害但無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此階段應積極地進行早期藥物干預治療,包括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減少心肌損傷和延緩病變發(fā)展。
在中期階段,超聲心動圖顯示心臟擴大、左心室射血分數降低并有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所有病情穩(wěn)定左心室射血分數<40%的患者應使用β受體阻滯劑:目前有證據用于心力衰竭的β受體阻滯劑是卡維地洛、美托洛爾和比索洛爾,應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利尿劑的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無體液潴留、體重恒定),需從小劑量開始,患者能耐受則每2~4周將劑量加倍,以達到靜息心率不小于55次/min為目標劑量或最大耐受量。常用β受體阻滯劑的參考劑量見表1。
表1 常用β受體阻滯劑的參考劑量
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應用時需注意:(1)強調早期應用;認識到長期治療的生物學效應;逐步滴定劑量,達到目標劑量、目標心率;(2)必須病情穩(wěn)定、水腫消退,已保持在干體重;(3)認識到長期治療的生物學效應,必須逐步滴定劑量:病情越重,加量越慢;(4)必須達到目標心率;(5)掌握禁忌證。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時需監(jiān)測:(1)低血壓:特別是有α阻滯作用的制劑易于發(fā)生,一般在首劑或加量的24~48 h內發(fā)生。首先考慮停用硝酸鹽制劑、鈣拮抗劑或其他不必要的血管擴張劑。也可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減量;(2)體液潴留和心力衰竭惡化:常在起始治療3~5 d體重增加,如不處理,1~2周后常致心力衰竭惡化。應告知患者每日稱體重,如3 d內體重增加2 kg以上,應立即加大利尿劑用量;(3)心動過緩和房室阻滯:與β阻滯劑劑量大小呈正比。如:心率<55次/min,或出現Ⅱ、Ⅲ度房室阻滯,應將β受體阻滯劑減量。
(深圳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張新霞)
201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