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2013年11月25日公開發(fā)布《黨政機關例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來,社會各屆關注持續(xù)升溫。《政府采購》欄目上一期對《條例》進行了解讀,分析了《條例》實施可能對汽車行業(yè)的影響。本期我們將報道《條例》出臺后,公車改革比較突出的省市及企業(yè)案例。2014年的第一個月,新余公車改革以及五糧液公車拍賣,無疑賺足了人們的“眼球”。新余在公車改革上下足了功夫,似乎像在為新一輪公車改革輿論造勢。公車拍賣新聞“漫天飛”的國有企業(yè)——五糧液集團的主動車改,也將掀起下一波企事業(yè)單位公車改革的浪潮。
新余的“試水”
1月1日,江西新余市市直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正式推行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新余市是《條例》頒布后第一個高調進行公車改革的市區(qū)。有專家稱,他們把公車改革當作宣傳機遇,更作為發(fā)展的機遇。我們似乎感覺它更像是為新一輪公車改革進行輿論造勢。
截止1月11日,新余市市直涉改單位公務用車4場拍賣會全部結束。參加競拍的近500輛公車中已有464輛成功“易主”,總成交額達2689.25萬元,較評估價溢價20.21%。
據新余市市直涉改單位公車改革新聞發(fā)布會的資料稱,車改后交通補貼共分為兩部分,其中個人公務交通補貼標準從科員(辦事員等)到正縣(實職)共分9檔,經核撥后,由銀行逐月打入“新余市公務用車改革市民卡”中,每人每月300元?2500元不等,只能用于與公務交通有關的支出,除特殊情形外,一律不得變現。此外,單位公共交通經費則按照該單位個人公務交通補貼標準總和的10%? 15%劃撥。
車改后,新余將建立全市統(tǒng)一的綜合執(zhí)法用車平臺,采取集中停放、統(tǒng)一標識、統(tǒng)一加油、統(tǒng)一維修等措施,對保留的必要執(zhí)法執(zhí)勤、機要通信、應急公務用車及按規(guī)定配備的其他車輛進行管理,以避免車改后“補貼照領車照坐”等腐敗行為的發(fā)生。為解決車改后公務用車問題,新余市成立了公務用車服務中心,部分原來的公車貼上公務車紅色標記后,成了新余市公務用車服務有限公司的“出租車”,供因公務需要出租之用。
如此高調的進行公車改革,新余市自然少不了全方位的監(jiān)督。2013年12月7日,新余市政府應急辦常務副主任、市車改辦副主任羅振平介紹,自八項規(guī)定出臺后,各地要求車改的呼聲很高,根據各地改革經驗,中央也在醞釀公車改革指導意見。由此可見,公車改革大勢所趨。市領導帶頭車改,并得到省領導的支持。他說:“2012年5月21日,我市相關部門人員前往云南昆明、浙江溫州兩地學習考察公車改革情況,并形成了考察報告報市委市政府。由于溫州市情與我市有相似之處,且車改政策較為完善,車改也較為成功。我市主要參照溫州經驗,結合我市實際,起草了車改初步實施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車改工作非常重視,在多次聽取車改工作準備情況的匯報后,于2013年9月25日正式宣布啟動車改工作。”
新余市旅游局局長丁穎文是車改的堅決擁護者,他表示,對于公車改革,領導干部們都非常歡迎和支持,這是件大好事,拉近了領導干部與群眾的距離?!皩ψ约簛碚f,沒有了公車也不會覺得不方便,相反還是件好事。上下班走走路,也是鍛煉身體,有條件的話也許會在公車拍賣時買一輛代步車?!倍》f文笑著說。此外,丁穎文表示,公車改革后,作為一個單位,如果遇有重要的集體性公務活動,還是會申請公車解決。記者了解到,不僅縣級領導干部為車改叫好,許多縣級以下的領導干部也紛紛表示希望車改早日實施,除了可以拿到補貼外,也可以借車改“東風”圓他們的汽車夢?!跋M嚫脑皆缭胶?,對我們一般干部是實實在在的實惠,也提高了我們下基層的積極性”。
新余市政府門口的值守人員黃維軍也透露,近日騎電動車上下班的干部多了許多。而為了起帶頭作用,新余市直事業(yè)單位的副縣級干部廖先生更是每日匆匆趕公交車上下班。
新余市公車改革被解讀為可防止“車輪上的腐敗”,同時可有效減輕財政負擔。據測算,車改后新余市在公車運行方面將直接節(jié)約500萬元左右,節(jié)約率在9%。如再加上長期的成本核算,新余市平均一年節(jié)約的行政成本最多可達1500萬元,節(jié)約率達20%?25%。據悉,新余公車改革,得到上下一致擁護,并有意向下延伸,2014年新余下屬縣區(qū)也將加入公車改革中。
五糧液的“主動”
五糧液集團公司主動車改,在四川國企中尚屬首例。這也是《條例》后,首個知名國企高調對公車進行改革,以至于引得中央喉舌為之拍手稱快。
五糧液集團公務車改革分兩次完成,公務車拍賣只是第一步,公司擬在2月完成公車改革?!按舜喂嚺馁u不僅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使國有資產得到回收,還能每年為公司節(jié)省開支1500多萬元?!蔽寮Z液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拍賣之外,更受矚目的就是車補了。車改后,該集團將保留生產必需用車、生活用車、特種車和少量接待用車,合計約200輛左右。中層以上干部公務用車全部取消,每月或將享受800元至2500元不等的車補。
五糧液集團相關負責人稱,“《條例》是參照執(zhí)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guī)定》的具體行動。中層以上干部公務用車全部取消?!敝档米⒁獾氖?,在此次被拍賣的約340輛車中,包括了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唐橋使用的沃爾沃S80,五糧液集團公司總經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中國和五糧液股份公司總經理陳林使用的悍馬H3,以及1輛輝騰、6輛奧迪A6L等。唐橋于拍賣前夕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出于價格和感情因素,他有意參與競拍自己的那輛沃爾沃S80,心理價位在20萬元左右。
專家分析,作為地方國企,五糧液雖然兼具社會公共目標和經濟目標,但作為一家受到公司法規(guī)范,實則以營利為根本目的的企業(yè)其實并不需要在諸如公車改革這樣的全國性公共服務領域帶頭垂范,因為在其之上,除了國有獨資,如鐵路、鋼鐵以及能源等領域更多強調公共服務職能的央企尚有一百多家,這些企業(yè)在面對三公消費,尤其是公車改革方面整體上的積極性并不夠,此外,還有諸多本應率先垂范的政府機構、事業(yè)單位也還在“磨蹭”。五糧液這次高調公車改革是否是為了降低管理運營成本,固定資產變現回籠資金以改善目前經營困境,雖動機難以避嫌,但不論怎樣,此舉至少也可能喚醒其他國有企業(yè)的改革意識,一定程度上敦促加快了公車改革。endprint
盡管五糧液拍賣公車引來好評居多,但也有媒體指出,五糧液高管平日所乘坐的13輛車中,有11輛啟用于2006年和2007年,僅有兩輛奧迪A6L啟用于2012年10月22日。13輛高管工作車在啟用時的市場售價均超過40萬元,均屬于超標配車。反觀其他國有企業(yè)、政府機構及事業(yè)單位,公車違規(guī)配置的現象基本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了。這也再度印證公車改革的必要性,以及遏制“車輪上的腐敗”的迫切性。近來,有專家出來說話,放過五糧液此前的超標車的行為,因為他們已經走出了國企改革的第一步。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認為,這給國企車改帶了一個好頭,各界應更關注此事積極意義,而不要過于追溯既往的責任。他介紹,包括國企和事業(yè)單位,其實更是我國車改的重點領域。他估計,我國國企和事業(yè)單位的公車保有量應該高于機關行政單位。如果國企和事業(yè)單位全面推行車改,大幅削減公務車,那總量將相當驚人,節(jié)約的資金更是難以估量。
去年以來,部分地方的黨政機關、政府部門開始試行以公車拍賣為主要特點的公車改革。如公務車面向社會公開拍賣處理、拍賣款項上繳國庫,之后對公務人員發(fā)放相應補貼。對此,公眾也有些疑慮,擔心是否會成為“以舊換新”的游戲。不少人對發(fā)放給公務人員的“車補”也有所不滿,擔心“車補”成為比享用公車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福利。
公車改革能走出堅實的第一步,實在不容易。拍賣車補等措施的實施,疑慮和不滿都會有,但總比不作為強。更讓記者擔心的是北上廣等大都市,除了對上述措施外,其牌照資源等很多問題也會阻礙公車改革。但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治理“車輪上的浪費”,必須要拿出雷厲風行的具體措施。需要像上述突出案例一樣拿出勇氣進行公車改革,不能左顧右盼、慢慢吞吞,不能對既得利益戀戀不舍,顧慮拖延、虛以應對、走三步退兩步,這種態(tài)度嚴重不適應中央反浪費條例的要求,嚴重背離了公眾期盼推進車改的強烈愿望。
公車改革的先行者
十幾年前,杭州已有某些鄉(xiāng)鎮(zhèn)嘗試公車改革了。2009年,杭州對市級機關實行以取消所有公車的“單軌制、貨幣化、市場化”等為核心的車改,被稱為“杭州模式”。車改4年后,杭州市級前后費用下降20%?30%。
2012年以來,浙江省寧波、溫州、嘉興、臺州等城市也陸續(xù)推出各自的公車方案。溫州車改因高補貼,如正處級官員最高補貼達每月3100元,被指為“變相為官員增加福利”,曾一度被置疑。但由于他們取消了所有市管干部用車,也被冠以“力度最大的地方政府公車改革”。嘉興市的車改,采取“單軌制”,沒有給一把手特殊照顧,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認同。嘉興全市車貼標準最高2800元,少部分打入市民卡不得提現,大部分打入公務卡可以提現。相對溫州,寧波、嘉興和臺州公車改革顯得低調,連當地媒體也鮮有報道。據了解,寧波根據車改對象的職務層級,將車貼分為400元~3000元10檔,部委辦局正職可選擇是拿補貼還是保留公車;去年12月臺州市級機關車改后,根據職務層級將車貼分為500元~2800元。
據了解,紹興市級機關的公車在今年春節(jié)前全部封存,下屬縣市區(qū)公車封存時間待定。至于改革具體方案,則由市發(fā)改委牽頭制定,市紀委負責實施。與此同時,金華公車改革也在醞釀中。其中,義烏市市長何美華在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嚴格執(zhí)行厲行節(jié)約有關規(guī)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30%以上,探索職務消費改革,深化公車改革。
浙江省杭州、溫州等市的公車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車輪上的浪費”,也成為其他省市車改學習的先行者。浙江省,靠近沿海,經濟發(fā)達,其在車改后的補貼相對高些,更開放些。有專家稱,適度車補,一般要結合當地的經濟水平,不能全國一刀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