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冰
(安徽財貿職業(yè)學院 行知管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導思想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是東方管理思想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在朱熹故里的徽州,對朱熹的“讀書明理”和“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語類》卷九)思想領會最深?!渡捎栙嫡Z十則》中提出:“商賈之道,未有不學而能者。”相對于一般商人的粗俗,溫文爾雅的徽商多自小接受儒學教育。在“儒風獨茂”氛圍中崛起的徽商把賈和儒緊密結合,形成“雖未賈者,咸近士風”的儒商品質。徽商之所以能夠發(fā)展壯大,不僅與百折不撓的開拓精神、務實真誠的性格有關,更與他們重視儒學教育有重要的關系。儒家義利觀有利于提高了徽商的商業(yè)信譽,但同時卻不利于資本的積累和商業(yè)投資。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應批判和創(chuàng)新地傳承徽商文化。
現(xiàn)代人們常用“徽駱駝”、“績溪?!北扔髯叱黾亦l(xiāng)四處經商的徽州商人,一方面說明徽商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另一方面表明徽商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的精神。古時徽州,自然條件惡劣、耕地很少而且貧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之稱?!扒笆啦恍?,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反映了當時徽州地區(qū)人們對于命運不濟的慨嘆。雖然境內重巒疊嶂,但“上接閩廣,下接蘇杭”,水路交通便捷,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經商的積極性,窮困潦倒時常有句安慰自己的話:“不要慌,十天到余杭?!痹缭跂|晉時代,徽州人就遠赴異鄉(xiāng),活躍于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以至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故自古有“無徽不成市,無績不成街”的說法。
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也給他們提供了安心立足、修身養(yǎng)性的絕佳契機?;丈淘凇案欢滩蝗站彙彼枷胫笇聼嵝恼衽d文教,毫不吝惜地投資辦書院、興學校?!胺擦泜髯?,非經朱子論定者,父兄不以為教,子弟不以為學也?!保ǖ拦狻缎輰幙h志》)這里“十家村落,不廢誦讀”,形成了重教興學的文化傳統(tǒng)。徽商之所以重視儒學,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子孫中科舉。但畢竟進入封建官僚階層的讀書人是少數,而大多數讀書人是為了“明理”,更好從事商業(yè)、文學、醫(yī)學和百工等行業(yè)。正如婺源名士程執(zhí)中所說:“讀圣賢書,非徒學文章掇科名也?!惫势溟T下多端士,諸弟子及其后人雖營商業(yè)者,亦有儒風(《徽商資料集》)。愛讀書給徽商帶來了“賈而好儒”的特色,以儒家的誠、信、義的道德說教作為其商業(yè)道德的根本,使他們在商界贏得了信譽,促進了商業(yè)資本的發(fā)展,成為經商成功的奧秘所在。
儒家思想對徽商的發(fā)展繁榮提供了意識形態(tài)上的指導,影響了其發(fā)展理念?;丈淘诮洜I活動中自覺躬行儒道作為立身行事經商的指南。以儒道經商,堅持良好的商業(yè)道德,薄利競爭,甘當廉賈,寧可失利,不可失義,鑄就了一代儒商的形象。
儒家主張“見利思義”,把“義”作為人的行為的重要精神支柱。沾了“儒”氣的徽商在生意場上,摒棄惡俗的“銅臭味”,看重“財自道生,利緣義取”,“以儒術飾賈事”。他們深諳“義”是獲取人緣,擴大聲譽的重要源泉?!吧斢写蟮溃粤x為利,不以利為利”是徽商商德的真實寫照?!对S文穆公集》載:明歙人許公穆“嘗與他賈市米,歲計倍贏,公竟謝去”。只因“夫出入不同量,以是為利,雖什百非我愿也”。清代婺源茶商朱文熾在廣東經營茶葉時,當出售的茶葉過期后,在交易的契約上必注明“陳茶”。布商吳南坡在買賣時,遵循“人寧貿詐,吾寧貿信,終不以五尺童子飾價為欺”的誠信經商之道,出售的“南坡布”貨真價實。以至于客戶每入市,只要看到是吳南坡的商號,只管去購貨,買了便走,不問所購之物是否好壞,是否多少?!胺判牡辍钡拿菩墙⒃谄淅喂痰恼\信理念的基礎之上。休寧典商孫從理,“什一取贏,矜取予必以道。”故而“質及門者,踵相及,趨之也如流”[1]。這種營銷規(guī)則自然能夠贏得顧客心。商家經營的同時從中獲取合理利潤無可厚非。但能否“取予有義”則是衡量商家職業(yè)道德和商業(yè)理性的標尺。以義取利一方面體現(xiàn)了徽商對中國傳統(tǒng)倫理原則的恪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徽商對“義”、“利”辯證關系的深刻領悟。市場經濟的實質是法制經濟,而除以各項律法作為規(guī)范市場行為的基本保證之外,其倫理基礎和自律因素則是以誠信為本的商業(yè)理念?;丈淘跀蛋倌杲浬虤v史中堅守的中國傳統(tǒng)倫理原則和以誠為本的經營思想,對今天仍有著重要的借鑒價值。
由于長期修讀儒家典籍,徽商普遍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他們善于從書籍、學說中汲取豐富的智慧和經驗,在經營管理中增強了理性認識。明朝中期,一些徽州籍的行商坐賈針對經營范圍廣、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難以對每處店鋪進行直接管理的情況,設立了嚴密的人才管理體系。一些富商大賈往往退出經營領域聘請代理人代替自己經營。在整個管理體系中,從業(yè)人員分為代理人、副手、掌計、店伙或雇工四等[1]。如歙縣商人許翁在江浙兩省設有40余所典肆,每個典肆均聘有管事經理,許翁自己則常年居住在家鄉(xiāng)?;丈汤卫蔚乜刂谱≠Y本的所有權,把經營權交給代理人。代理人在其授權范圍內經營支配資產,但無權對盈利進行分配。這種兩權分離特征的治理結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是比較科學的管理方法。設立副手對其他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監(jiān)督,約束了代理人、掌計等的不軌行為,保證了所有者的資產不會任意流失,起到資產保全的作用,在體制上保證了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
儒家思想強調人與人和睦相處?!昂鸵舱?,天之達道也?!被丈虉猿趾蜑橘F、禮為先、廣交良緣,無論是朝廷官員、文人士子,還是三教九流、布衣百姓,都傾心交納?!坝鍪绿搼延^一是,與人和氣察群言?!鄙處蛢炔糠钚小皽亓脊€讓”即溫順、和善、恭敬、節(jié)制、謙遜的原則。強調“五誼并重”,即族誼、戚誼、世誼、鄉(xiāng)誼、友誼并重,不能厚此薄彼。這種固有的“鄉(xiāng)誼觀念”和“宗族意識”,形成了相互提攜的傳統(tǒng)。他們每到一地,利用地緣關系,建立公館聯(lián)絡鄉(xiāng)誼,這種傳統(tǒng)的組合方式把大量徽州人引入了經商之途?;丈淘S孟潔親族觀念極強,他在外生意做得非常紅火,親戚朋友紛紛去投靠他。凡來投靠者,他都加以提攜,于是他的親戚朋友也都個個致富。正如徽人許承堯說:“吾徽人篤于鄉(xiāng)誼,又重經商,商人足跡所至,會館義莊,遍行各省。”“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在外經商創(chuàng)業(yè)者不會獨享成功,往往大家共同分享,規(guī)模大的甚至能攜帶千家百家,生意小的也能攜帶幾家?guī)资夜餐赂弧7饨〞r代下經營著往往對經驗和技術相互保密,但這種以鄉(xiāng)族親緣為紐帶的“以眾幫眾”的團隊精神,在商場競爭中造成了一個集體優(yōu)勢,使徽商具有同時期其他商幫所沒有的信息交流優(yōu)勢。
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法律法規(guī)、科學技術、民眾心理、地理環(huán)境、自然資源等因素。在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中,企業(yè)能夠順利地生存和發(fā)展?;丈谈⒁鉃樽约旱纳烫枲I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身為儒商的徽商更容易與當時的官員找到共同的話題。通過向官府捐輸錢財換取一官半職和鹽業(yè)等特許商業(yè)的壟斷經營權,進而牟取商業(yè)壟斷利潤。比如嘉慶、道光年間的徽籍尚書、軍機大臣曹振鏞就為其弟在揚州經營鹽業(yè)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庇護?;丈滩贿z余力地培養(yǎng)子弟讀書入仕,以替其商業(yè)活動織就一張政治保護網。在清順治二年(1645)至嘉慶十年(1806)這160年中,兩淮徽州鹽商在其子弟中培養(yǎng)出進士85人,舉人116人,貢生55人。這些取得功名的徽州鹽商子弟步入仕途后,又為其家人壟斷兩淮鹽業(yè)提供了長期的政治庇護。經商為讀書提供經濟保障,而讀書入仕則可廣大門楣,為經商提供政治靠山。這種士與商的聯(lián)系,為徽商的生存和事業(yè)發(fā)展撐起一把保護傘。
物極必反,盛極易衰?;丈趟ヂ涞脑蚴嵌喾矫娴模喝缜逭畬}業(yè)的征雜課稅政策的轉變;賑濟、助餉、捐輸、報效名下的勒索層出不盡。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市場遭遇商品的變化等等。雖然這些原因都是清中期以后國內外形勢的巨大變化所致,但當所有的商人都要面臨時,為何徽商卻敗退下來呢?究其原因儒家文化的負面影響如攀援官府、官商勾結、重宗守禮、光宗耀祖等禁錮了徽商的經營活動。功成名就的“徽商”最終追求的是衣錦榮歸、讀書求功名而不是在商界繼續(xù)做大、做強。
徽人經商的目的是為了求生,而治生的最佳途徑則是占有土地“肥家潤身”。在這種價值觀的影響下,一些徽商沒有把積累的資本用于擴大商業(yè)規(guī)模,而是大興土木、廣建豪宅,成為地主資本家。清咸豐年間,徽商汪定貴花費黃金數百兩、白銀八十萬兩在家鄉(xiāng)修建豪宅承志堂。此外,徽人的宗族觀念極重“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叭V五?!弊鳛榉饨ㄉ鐣淖罡叩赖略瓌t被寫進家族的族譜中?;丈贪呀浬讨赂豢闯墒亲谧迳耢`的庇佑,所以不遺余力捐資建宗祠,極力維護封建宗法。明代時期,僅在歙縣投資建造的祠堂就有百余座。文獻中記載徽州“祠堂連云,遠近相望”。明代歙籍徽商子弟程且碩在《春帆紀程》里寫道:“徽俗:士夫巨室,多處于鄉(xiāng),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雜他姓。其間社則有屋,宗則有祠?!睙o論是“士夫巨室”,還是徽族小姓視筑建巍峨的祠堂為亢宗旺族的德業(yè)盛事,紛紛攀比為此不遺余力。重宗守禮、光宗耀祖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不僅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影響了再生產的擴大,而且造成商業(yè)資本的嚴重匱乏,稍弱了從商的經濟實力。
在經營思想中過分依賴封建統(tǒng)治特權,一定程度上使他們喪失了對商業(yè)活動的追求和探索?;丈涕L期的專賣之利使他們脫離了市場的調控,無法判斷市場發(fā)展的趨勢。清道光十一年,政府在鹽場附近設局課稅,凡繳足鹽稅即可領標運鹽,銷售各地,打破了原來由徽商控制的官商一體的包銷制。加上鴉片戰(zhàn)爭以后,資本主義國家的產品傾銷于內地,比如徽墨敵不過外商的機器化批量生產。這些給徽商沉重的打擊。被后人尊為一代“商圣”的胡雪巖,一夜之間被慈禧下令革職抄家,積攢多年的隱患全面爆發(fā),三天之內一貧如洗,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兩年后郁郁終老,埋骨亂石叢中?;蕶酂o邊,必然無情,失去政策的庇護,徽商自然衰落。
清代思想家王茂萌總結徽商經營之道時說“以商賈之道言之,大抵能創(chuàng)一肆守一業(yè)者,其人必工心計,習儉勤,且旦夕以身入其中而又知人而善任,非是則敗”[2]。一個商人縱然“有資本巨萬”,如果用人不當的話,“不數年而覆者矣”?;丈讨匾暯浝砣说倪x拔中首先看重是“品德”。認為只有忠厚誠信的人,才能在商業(yè)經營中“銖兩不私”,才能與人坦誠相處,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才能上下同心,配合默契。歙縣人閔世章就是“以忠信”而被同鄉(xiāng)商人聘為掌計;歙縣人江明生也是因為“誠篤諳練”而被同族的一個大鹽商聘去管理揚州鹽務。在講德的同時,對備選人的財務管理能力要求甚高。“出納財貨者,謂之掌事,蓋傭工受雇之役也?!保?]即所謂“舉資負授諸掌計者,坐受成”[4]。往往不惜重金將一些能工巧匠延攬到自己的麾下。清末徽州胡開文墨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胡天注在承頂其岳父瀕臨倒閉的“汪啟茂墨室”之初,并沒有急于擴大規(guī)模,而是將資金用來購買上等原料,聘請能工巧匠制模做墨,努力創(chuàng)制名牌產品,打開市場銷路。
而對于一般員工的選拔相對隨意,幾乎沒有太多的要求。主要是以“宗族子弟”為來源?!盾蓐皇霞业洹飞嫌涊d這樣一條家法:“族中子弟不能讀書,又無田可耕,勢不得不從事商賈,族眾或提攜之,或從其他親友處推薦之,令有恒業(yè),可以糊口,勿使游手好閑,致生禍患?!保?]受到“程朱理學”中農本商末觀念的影響,聰慧有能力的宗族子弟基本都轉而走入仕途,資質平平者長到十五六歲,就要隨鄉(xiāng)族長輩外出做生意,一開始多半是在自己的長輩或親戚店鋪里當學徒。吃苦倒是小事,關鍵是圓滿結束學業(yè),做出一番事業(yè)“分身而自為賈”,有了積攢的錢才能榮歸故里。
由傳統(tǒng)的商業(yè)向近代工業(yè)的轉變,既需要體制上的變革,也要有合格的人力資本,既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又要有文化觀念的準備。徽州人長期受朱子思想的教育,尊儒重仕、重農抑商,認為四民以士為長,農次之,工商其下。在封建抑商的長期影響下,商賤、商輕的觀念給徽商帶來了無形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內心深處有一種強烈的自卑感?;丈掏舨派透嬲]兒子要奮發(fā)業(yè)儒,“毋效賈豎子為也”。明代著名學者汪道昆就曾指出:“夫賈為厚利,儒為名高。夫人畢事儒不效,則弛儒而張賈;既側身饗其利矣,及為子孫計,寧弛賈而張儒。一弛一張,迭相為用?!保ā短肪砦宥┳錾馐菫榱酥\取巨額利潤,讀書則是為了追求功名。讀書博不到功名,就應“下?!薄Y嵙艘还P錢后,為了子孫后代考慮,還應當讓他們讀書。以商養(yǎng)文,以文傳家,形成儒、賈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所以,就徽商的身份而言并不是純粹的商人?;蚴巧倘思婀倭?,或是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體。根本上從商不過是一時舉措,走讀書做官之路才是目的。這種保守的觀念嚴重阻礙了人們接受新事物,對徽商的經營無疑是帶有戰(zhàn)略性的,成為是體制轉變的首要障礙。
文化以經濟為基礎,經濟以文化為底蘊。徽商經濟上的成功鑄就了徽州文化的輝煌,文化在徽商興衰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義利觀是徽商“賈而好儒”特色的主要表現(xiàn),也是他們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思想保證。接受儒家思想教育,提高了徽商的文化修養(yǎng)和知識沉淀,使其更為便捷地了解朝廷的經濟政策。但徽商群體需要緊緊依附于封建勢力的機體上,他們既是當時大商業(yè)資本的代表,有時封建性很濃的商幫[6]。儒家文化中保守的一面嚴重阻礙了徽商接受新事物,成為由傳統(tǒng)向近現(xiàn)代體制轉變的重要障礙。從某種意義上又可以說,徽商是成也儒家文化,敗也儒家文化。
[1]華維惠.老字號傳統(tǒng)品牌經營策略探究[J].營銷傳播論壇,2010(4):38-40.
[2]雍正休寧茗州昊氏家典:卷1[M].抄本.
[3]孔齊.至正直記:卷2[M].北京:中華書局,1991.
[4]汪道昆.太函集[M].合肥:黃山書社,2006.
[5]張懷承.成人與成墨——儒家道德倫理精粹[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9:359.
[6]陳艷君.明清徽商消費的多重性質及對現(xiàn)實的啟示[C]//全國高等財經院?!顿Y本論》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第2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