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愛我●豆苗
也許是愛情小說讀得太多,我總是對婚姻抱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其中,最為典型的思維模式是“假如你愛我”,為此,我吃盡了苦頭。
老公姓穆,在外企工作,是個小領導,因不善言辭,我給他起了“木頭”這個外號。從和木頭戀愛開始,我就喜歡玩這樣一種游戲:有什么要求并不直接說出來,希望稍微暗示一下木頭就可以滿足我的心愿。
有天晚上朋友聚會,我早早開始更衣,每試一件都詢問木頭的意見。他給出的評價永遠是“都行”“差不多”之類,亳無建設性。有一次他的答案竟然是:“你讓讓,我看球呢!”我一時無法消化自己的失望,委屈地落下淚來。木頭立刻湊過來,顯得有點兒手足無措。
我說:“你知不知道我為啥試衣服?”“不是有聚會嗎?”木頭有些莫名其妙?!澳俏覟樯对嚹敲炊嗉??”我追問?!翱赡堋阆肟纯茨膫€更好看?!?“那我自己看就行了,為啥給你看?”我還是不能消氣?!啊蹦绢^沉默了一陣子,回答不上來。
“這些衣服沒一件令我滿意,你就不能主動提議給我買件新的?”“噢……”木頭故意拉長聲音,如釋重負。后來,木頭帶我去商場選了條連衣裙,可我心里還是有些別扭:為什么要我把話說得那么明白呢?如果他愛我,沒有理由不知道我的需要。
木頭的粗線條還表現在時間觀念上。我的工作屬于朝九晚五型,非常規(guī)律。木頭則不同,他的工作充滿變數,給我們的約會造成很多麻煩:預約晚上6點在某某餐廳吃飯,卻因為客戶而推遲;邀木頭一起去打羽毛球,卻因為領導臨時派下來任務不得不重新預訂;“十一”長假想出國旅游,卻因為一個工程出了問題要加班處理、假期泡湯……
諸如此類的事情越來越多,我質疑木頭對我的感情。就和他吵架,原因很簡單——如果你愛我,就應該遵守約定。
剛開始,木頭還連哄帶騙,保證事后一定補償我。但后來,我發(fā)現他越來越退縮,不愿和我一起吃飯、一起運動,有時提議去旅游,他也沒什么興趣。我懷疑木頭是不是對我變了心,也許他也察覺到我的情緒,有一天,發(fā)來信息:“豆苗,我特別怕和你約定時間去哪兒,這意味著我從早晨8點開始就得管理一天的生活,我要準確無誤地處理一天中出現的所有危機,以便能準時去見你,這真的很難……”隨后,木頭又補了一句,“如果不要求一定守時,我們也許能享受約會吧?!?/p>
一段表白化解了我對約定、時間的固執(zhí)——我不再用能否遵守約定來衡量愛,慢慢地,自己也輕松了很多。
我始終認為:假如木頭愛我,不論婚前婚后,他會待我始終如一。閨蜜聽了我的想法,笑得前仰后合,說我幼稚。“難道你就沒想過?”我有些不服氣?!跋胧窍脒^,但是別拿這事太當回事,也別太拿自己當回事了!”這是閨蜜給我的建議。
我少年時最愛的一部電視劇是《還珠格格》,比起紫薇、爾康的完美愛情,永琪對小燕子的愛更令我感動,因為他不僅能欣賞小燕子的優(yōu)點,還接納小燕子的缺點,他的愛充滿了包容。近日閑來無事,重溫《還珠格格》,卻有另一番感受。我忽然發(fā)現,小燕子和永琪的愛情已經不再吸引我了,因為小燕子無論經歷多少磨難和世事變遷,依然我行我素,從頭到尾也找不到長大的跡象。步入婚姻生活的我這才明白,這種單一的角色斷不能應對復雜的生活,如果我是永琪,數十年如一日地面對只會惹禍、不懂體貼的妻子,恐怕會產生逃離婚姻的沖動。
原來,婚姻真的讓我變成熟了。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很少提起“假如你愛我”的論調,生活也有了一些起色——少了一些爭吵,多了一些快樂。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娶了我的男人,他不懂浪漫,從沒有買花送到我的辦公室,卻不忍心讓我干臟活,自己把家打理得干干凈凈?!澳切┗ㄊ墙o別人看的,家里干凈了咱倆看著都舒服?!泵慨斘衣裨鼓绢^不給我送花,他就拿類似的話作為答復,想想也對。
和木頭相處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與其盼望他能夠成為我肚子里的蛔蟲、理解我所有的需要,不如在婚姻中各取所需,維持長久的平衡。
現在,我已經適應了木頭“打折”的愛,只要知道他的心里有我,就不再苛求他時時刻刻都關注我。他累了不想陪我逛超市,我就泡杯咖啡和他一起看電影;他因為工作在約會時心不在焉,那我就等他注意到我的需要時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猜心的游戲,我們玩得越來越少了,反而更能輕松愉快地相處。
(摘自《人之初》2014年3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