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養(yǎng)生靠譜嗎
本期嘉賓:陳冬牛
北京昭光大眾健康研究所所長,《藥物與人》雜志社執(zhí)行社長兼主編,著名健康科普傳播策劃人,與著名健康專家洪昭光教授合作創(chuàng)建北京昭光大眾健康研究所,策劃并首創(chuàng)國內大型健康電視直播節(jié)目《健康你我他》,策劃出版洪昭光著《不生病的生活方式》等暢銷書籍,總銷量超過500萬冊。
近年來,斷食、過午不食、辟谷等各種所謂傳統“養(yǎng)生”概念風生水起,然而,不吃飯真的是一種可取的養(yǎng)生之法嗎?為了健康,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今天的人們越來越多地面臨慢性疾病的困擾,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脂肪肝、腸胃病、肥胖綜合征等,這些都和人們的代謝系統受損有關?,F代醫(yī)學研究表明,人體衰老和疾病,主要是因為大腸里宿便的堆積和發(fā)酵,產生了毒素及有害物質。長期吃得太多,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經常飽食,上頓吃的食物還未消化,下頓的食物又填滿胃部,消化系統得不到應有的休息,久而久之,就為疾病埋下隱患。
所以,健康的飲食方案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字:少吃。七八分飽正好。
斷食可不可以?我曾經自己做過實驗,每個周末斷食一天,只喝水和吃水果,連續(xù)嘗試兩個周末。
第一次感覺特別不舒服,饑餓感很強。雖然通過喝水和吃蘋果來緩解饑餓感,但一整天堅持下來還是覺得有些困難。第二個周末感覺要輕松許多,效果似乎也顯現出來了。比如周六斷食一天,周日的食量并不會像通常人們以為的那樣增加,反而會明顯減小。斷食后的進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我不建議大家長期斷食,最好是選一個周末的某天,尤其是在節(jié)假日飲食過量之后,可以試試。斷食是需要一些方法的,最好先了解之后再進行,以免傷身。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斷食,比如孩子、孕婦、哺乳期的女性,以及體質弱的人就不應該斷食。
現在有不少明星在微博上曬果蔬汁瘦身排毒法,之前這股風潮曾得到好萊塢很多明星的追捧,所以催生出很多果蔬汁商家,他們搭配好各種果蔬汁,并宣傳說有排毒瘦身的功效。
果蔬汁并不能成為一日當中的主要食物,西方人因為不擅長炒菜燉菜,蔬菜攝入量往往嚴重不足,品種也不夠豐富,每天再加些果蔬混合汁,確實有利于健康。但若是成年累月的只拿果蔬汁替代三餐,并不可行。
當然,少數幾天喝果蔬汁,總比天天胡吃海塞要好一些。平時總是攝入大量蛋白質和脂肪,會讓肝腎非常疲勞,腸胃也很辛苦。有幾天時間只喝果蔬汁,就等于給身體放個假,讓肝腎和腸胃都能有個喘息的機會,也挫一挫大腸里各種腐敗菌的勢頭。
根據國內居民膳食營養(yǎng)指南建議,三餐占全天最佳攝入熱能的比例為:早餐20%~25%、午餐40%、晚餐30%~35%,因此長期過午不食的話是不利于健康的。
人處于饑餓狀態(tài),睡眠質量很差,并可引發(fā)胃腸液的分泌改變,造成胃酸,增加消化性潰瘍等胃病的風險,甚至易引發(fā)低血糖。尤其是女性,身體需要儲存一定的脂肪,過分骨感會導致貧血、停經、不育等嚴重健康問題。此外,專家提醒,要正確對待,結合個人的生活習慣,切忌盲目過午不食。
最好在5點至7點間吃晚餐,可以適當吃些好消化的瘦肉或蛋類,多吃些蔬菜和粗糧。
近來很多讀者朋友問到一個問題:辟谷養(yǎng)生到底靠不靠譜。
2009年我應邀參加在成都舉辦的某國際養(yǎng)生論壇,一位來自青城山的百歲道長現場做了關于辟谷養(yǎng)生的演講。因為真人就在現場,我對辟谷養(yǎng)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回到自己生活中來,發(fā)現辟谷養(yǎng)生又變成了一種只能用來羨慕的傳說。
從字面意義來看,辟谷其實就是斷食,通俗來說就是不吃飯,而且不是一頓兩頓不吃,而是相當長一段時間不吃用火烹制的食物,只喝水和吃一些天然的食物。辟谷養(yǎng)生并不是單純避開五谷雜糧不吃飯,而是在自然辟谷養(yǎng)生導師的指導下,運用特殊的點穴、封穴等技法,以及中醫(yī)經絡原理,對脈絡、穴位進行刺激,在這種特殊的生理狀態(tài)下,激發(fā)人體潛能。
辟谷養(yǎng)生是一整套系統,不是簡單的斷食。它有其科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方法,雖然我們能看到專業(yè)人士辟谷的事實,但我不建議大家盲目進行辟谷。
只要我們重視健康,可以選擇許多形式更為簡單、效果比較確切的鍛煉方法,來達成養(yǎng)生保健的目標。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盲目地跟隨某種養(yǎng)生或減肥風潮,不管什么時候,了解自己的健康情況,并依此調整飲食,才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