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這個國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獨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現了他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祈求愛神阿佛洛狄忒賦予雕像以生命。阿佛洛狄忒為他的真誠所感動,就使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來。皮格馬利翁遂稱她為伽拉忒亞,并娶她為妻。于是, 后人就把由期望而產生實際效果的現象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啟示】
人們將“皮格馬利翁效應”總結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睆闹锌梢缘贸鲞@樣一個啟示:贊美和期待具有一種超常的能量,能夠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激發(fā)人的潛能。一個人得到別人的信任與贊美后,他會變得更加自信和自尊,從而獲得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原動力。為了不讓對方失望,他會更加努力地將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盡力達到對方的期望。相反,如果向對方傳遞了一種消極的期望,則會讓他變得自暴自棄,向著消極的一面發(fā)展。
人類對自我形象的評判,常常綜合了個人和外界環(huán)境的看法。外界的信息對自我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巴納姆效應”有所不同的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專指那些來自外界的、正面的暗示,而“巴納姆效應”泛指所有外界環(huán)境的信息與暗示,當然也包括一些對個人的發(fā)展起著消極作用的暗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