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際法上的民族自決權原則:基于《聯(lián)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院的解釋

      2014-03-19 17:53:27張穎軍
      關鍵詞:國際法院憲章領土

      張穎軍

      2014年3月15日,在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就“脫烏入俄”問題舉行全民公投的前一天,聯(lián)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審議有關由美國、法國和英國聯(lián)合起草的一份旨在維護烏克蘭“領土完整”的決議草案,但因遭到俄羅斯的一票否決,決議最終未獲通過。俄羅斯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丘爾在安理會陳述俄方立場時指出,“共同起草該決議各方的理念與一條關鍵的國際法準則背道而馳,那就是《聯(lián)合國憲章》第一條所明確規(guī)定的‘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該原則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下文簡稱“聯(lián)大”)于1970年通過的《國際法原則宣言》以及各國于1975年簽署的《赫爾辛基最后文件》中均得到確認……”①“俄羅斯一票否決安理會有關烏克蘭決議草案”,聯(lián)合國新聞,載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 NewsID=21530&Kw1=%E4%B9%8C%E5%85%8B%E5%85%B0,訪問時間:2014年4月12日。

      作為一個政治思想和國際法律原則,民族自決權在推動民族獨立、建立民族國家和殖民地人民擺脫殖民統(tǒng)治運動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正因如此,《聯(lián)合國憲章》在“聯(lián)合國的宗旨”中明確提出發(fā)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根據(jù)之友好關系。這一規(guī)定被認為是現(xiàn)代國際法對民族自決權原則的正式宣示,也是上述俄羅斯代表申明其支持克里米亞從烏克蘭領土分離的國際法依據(jù)。本文將從《聯(lián)合國憲章》的這一規(guī)定入手,全面分析聯(lián)合國的有關立法和實踐,闡釋國際法上民族自決權原則的現(xiàn)狀、限制和適用條件,從而探尋目前國際法上關于民族自決權原則的規(guī)定能否成為支持民族從國家分離的依據(jù)。

      一、對《聯(lián)合國憲章》中民族自決權原則的分析和解讀

      民族自決權第一次作為一項法律原則出現(xiàn)是在《聯(lián)合國憲章》中。

      《聯(lián)合國憲章》在第1(2)條“聯(lián)合國的宗旨”中明確提出“發(fā)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根據(jù)之友好關系”?!堵?lián)合國憲章》第55條也有類似規(guī)定。此外,有人認為在《聯(lián)合國憲章》有關非自治領土和國際托管制度的第11、12、13章中也隱含著對民族自決權的承認甚至是實施(白桂梅,1997:30)。從字面上看《聯(lián)合國憲章》第1(2)條的表述并不是對自決權概念的明確闡釋。它沒有對該原則進行法律界定,也沒有在這一點上尋求擴大聯(lián)合國的權力,而僅僅是對自決原則的承認。至于如何實施該原則,則取決于各國政府①Repertory of Practice of United Nations Organs,vol.1(1955-1959),Article 1(2)(Separate study),p.41,para.51.。

      《聯(lián)合國憲章》第55條界定了一些聯(lián)合國應促進實現(xiàn)《憲章》第1(2)條和第1(3)條中所述的目的與宗旨的領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將這些宗旨細化了②Repertory of Practice of United Nations Organs,vol.1(1945-1954),Article 1(2),p.8,para.6.。因此,對《憲章》第55條的理解和解釋是建立在對第1(2)條和第1(3)條的解釋基礎上的。就民族自決權而言,《憲章》第1(2)條構成對這一原則一般性含義解釋的基礎。

      二、對聯(lián)合國此后有關決議的分析和解讀

      (一)對1952年《關于民族與國族的自決權決議》的分析

      1952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關于民族與國族自決權》的決議,重申了《聯(lián)合國憲章》第1(2)條及第55條對人民自決權的規(guī)定,承認和提倡各國管理下非自治領土及托管領土各民族之自決權,以及行使該自決權的方式。此外,還特別強調聯(lián)合國各會員國應依照憲章規(guī)定,尊重其他國家內自決權之維護③參見聯(lián)合國大會《關于民族與國族自決權》的決議,A/RES/637(VII),1952年12月16日通過。。

      (二)對1960年《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的分析

      1960年12月,第15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由于該《宣言》認為殖民主義的繼續(xù)存在阻礙了國際經(jīng)濟合作和附屬國人民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以及聯(lián)合國世界和平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迅速和無條件地結束一切形式和表現(xiàn)的殖民主義”④參見聯(lián)合國大會《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決議之序言,A/RES/1514(XV),1960年12月14日通過。,因此,《宣言》所倡導的“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實際是指作為殖民地的附屬國的人民有自決權,是為他們擺脫殖民統(tǒng)治服務的。

      (三)對1972年《關于各國依聯(lián)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的分析

      1970年10月,第25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關于各國依聯(lián)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雖然規(guī)定“各民族有權不受外界干涉地自由決定其政治地位,追求其經(jīng)濟、社會及文化發(fā)展,其他國家有義務按照憲章規(guī)定尊重此種權利”⑤參見聯(lián)合國大會《關于各國依聯(lián)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A/RES/2625(XXV)。,但同時規(guī)定這樣做的目的是顧及有關民族自由表達的意旨,迅速鏟除殖民主義⑥參見《關于各國依聯(lián)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e)項,A/RES/2625(XXV)。。不僅如此,它還采用謹慎的語言將殖民地和其他非自治領土定義為“享有與其管理國之領土分別及不同之地位”(熊玠,2001:170),以極力避免成為一國內的少數(shù)人群體或民族利用該原則將其聚居地從該國分離出去的借口。

      (四)對1966年《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盟約》和《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的分析

      1966年12月9日,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盟約》和《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它們第一條都明確規(guī)定了民族自決權⑦兩公約第一條是這樣規(guī)定的:“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根據(jù)這種權利,他們可以自由決定其政治地位并自由謀求其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之發(fā)展?!?,但對這一權利的實質內容和適用條件未做任何限定和說明。因此,一些國家擔心這樣做可能導致一國的少數(shù)民族要求行使自決權,在簽署這兩個公約時,有些國家對此持保留意見(白桂梅,1997:30)?!豆駲嗬c政治權利國際盟約》第27條還專門規(guī)定了少數(shù)人的權利,但從其用詞上看,它是專門給予“屬于此類少數(shù)團體之人”的,因此被視為是個人的權利⑧參見Patrick Macklem,Minority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Law,I.J.C.L.2008,6(3/4),p.536.。同時,從語義上分析,它并不是賦予少數(shù)人以利用第一條行使民族自決權的權利,而是在一國的內部保護屬于少數(shù)人群體的個人使用自己語言、文化的權利,以保持其文化的獨特性不被同化。

      此外,為使《盟約》所規(guī)定的人民自決權不被誤讀為賦予少數(shù)人群體以獨立的權利,盟約還規(guī)定了其執(zhí)行機制,即人權委員會只能受理有關盟約所規(guī)定的個人權利的申訴,不受理集體權利的申訴,從而極力避免盟約所規(guī)定的人民自決權被利用為分裂國家的工具。

      (五)對2007年《聯(lián)合國土著民族權利宣言》的分析

      2007年9月,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附有《聯(lián)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的第61/295號決議?!缎浴返?條、第4條專門規(guī)定了土著民族的自決權①這兩條是這樣規(guī)定的:“土著民族享有自決權。根據(jù)此項權利,他們可自由決定自己的政治地位,自由謀求自身的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發(fā)展?!薄巴林褡逍惺蛊渥詻Q權時,在涉及其內部和地方事務的事項上,以及在如何籌集經(jīng)費以行使自治職能的問題上,享有自主權或自治權。”。它突破了以往在聯(lián)合國文件和實踐中所體現(xiàn)的人民自決權適用于擺脫外國占領或統(tǒng)治的限制,正如有的國家所說,標志著“聯(lián)合國在處理自決概念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②參見聯(lián)合國大會第61屆會議第107次全體會議之正式記錄,列支敦士登的立場,A/61/PV.107,p.20.。但是,在對《宣言》草案文本進行討論時,各國對于這樣規(guī)定土著民族自決權極為關切,他們擔心這種不加限定的表述可能產生對主權國家領土完整、政治統(tǒng)一的潛在破壞。因此,在最終修訂后提請表決的文本增中加了《宣言》的適用條件,即第46條第1款,規(guī)定《宣言》的內容不得被理解為允許或鼓勵全部或部分破壞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③《聯(lián)合國土著民族權利宣言》(中文作準本)第3條、第4條、第46條,聯(lián)合國大會決議,A/61/295。其中,第46條第1款是這樣規(guī)定的:“本《宣言》任何內容都不得解釋為允許任何國家、民族、團體或個人有權從事任何違背《聯(lián)合國憲章》的活動或行為,或被認為是允許或鼓勵完全或部分破壞或削弱獨立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統(tǒng)一。”。這表明《宣言》從根本上是防止利用其對民族自決權的規(guī)定破壞國際主權獨立、政治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的。

      基于以下理由,筆者認為,《土著民族權利宣言》不能成為一國境內的土著人群體以自決為由尋求政治獨立或自治的國際法依據(jù)或習慣國際法的證據(jù)。

      第一,《宣言》中關于自決權的規(guī)定本身就頗有爭議,主要體現(xiàn)在對《宣言》草案文本進行磋商和各國對其表決立場所做的解釋性發(fā)言中。

      比如,澳大利亞認為,自決權適用于非殖民化以及國家分裂為小國家且人口群體界限分明的情況,也適用于一塊領土內的某個群體被剝奪選舉權和政治權利或公民權利的情況。澳大利亞不支持一種可能被理解為鼓勵會損害,即使是部分損害擁有民主代議制政府制度的國家的領土和政治完整的行動的概念④同前注,澳大利亞的立場,A/61/PV.107,p.10.。英國認為,承認國際法上人民自決權的這一普遍權利并不意味著國際法上的自決權就自動適用于土著人民本身,也不意味著土著人民就自動成為兩個國際人權公約共有的第1條中所說的“人民”⑤同前注,英國的立場,A/61/PV.107,p.19.。美國在表決認為,由于案文最重要的條款存在缺陷,案文整體無法被接受。這些條款包括但不局限于自決、土地和資源、補償以及《宣言》的性質⑥同前注,美國的立場,A/61/PV.107,p.13~14.。俄羅斯認為,雖然經(jīng)過修訂,《宣言》增加了有關不損害主權和獨立國家的完整和政治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但這些修訂本身不足以使《宣言》成為真正平衡的文件⑦同前注,俄羅斯的立場,A/61/PV.107,p.14.。

      第二,雖然《宣言》第3條規(guī)定了土著民族廣泛意義上的自決權,但是,第46條第1款被認為是規(guī)定了自決權的適用條件,即自決權的行使不能破壞國家的政治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體現(xiàn)了對自決權的限制。這也是許多國家對《宣言》中所載自決權的主要關切。

      比如,日本認為《宣言》第46條經(jīng)修正后正確地澄清了自決權并沒有賦予土著民族脫離其所在國和要求獨立的權利,不能為損害一國主權、國家和政治統(tǒng)一或領土完整之目的而應用自決權⑧同前注,日本的立場,A/61/PV.107,p.17.。墨西哥認為《宣言》第3、第4和第5條規(guī)定的土著民族自決權、自主權和自治權應依照該國憲法行使,以確保其民族團結和領土完整⑨同前注,墨西哥的立場,A/61/PV.107,p.20.。泰國認為《宣言》第46條第1段非常明確地規(guī)定,《宣言》不得被認為是允許或鼓勵完全或部分破壞或削弱獨立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統(tǒng)一[10]同前注,泰國的立場,A/61/PV.107,p.22.。挪威認為應根據(jù)國際法行使自決權,并應該在《關于各國依聯(lián)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和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言》的框架內理解這項宣言①同前注,挪威的立場,A/61/PV.107,p.19.。英國則認為《宣言》第3條促進根據(jù)土著民族的具體情況,發(fā)展一種新型的自決權。該權利應視情在國家領土范圍內行使,而不應對現(xiàn)有國家的政治統(tǒng)一或領土完整產生任何影響②同前注,英國的立場,A/61/PV.107,p.18.。

      第三,關于《宣言》的性質,大多國家認為它只是激勵性文件,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為避免產生誤解,有的國家專門澄清,不能將《宣言》視為或體現(xiàn)國際法,或說成是習慣國際法的證據(jù)。

      比如,澳大利亞認為各國的明確意圖是,《宣言》應當是具有政治和道義力量而非法律力量的愿望性宣言。人們并不打算使宣言本身具有法律約束力或體現(xiàn)國際法。由于該宣言未能描述目前的國家做法以及各國認為它們必須根據(jù)法律所采取的行動,不能把它說成是國際習慣法發(fā)展的證據(jù)③同前注,澳大利亞的立場,A/61/PV.107,p.10.。加拿大強調《宣言》不是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它在加拿大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其中的規(guī)定并不構成習慣國際法④同前注,加拿大的立場,A/61/PV.107,p.11.。新西蘭認為決議所附《土著民族權利宣言》這一案文,沒有表明在國家行為中得到反映的、或是得到或將被承認為法律總體原則的主張⑤同前注,新西蘭的立場,A/61/PV.107,p.13.。美國認為《宣言》所存在的根本性缺陷意味著該文件沒有獲得普遍支持,以成為真正的業(yè)績標準⑥同注釋,美國的立場,A/61/PV.107,p.13~14.。俄羅斯也認為該《宣言》顯然未獲一致支持,它未得到有關各方的適當贊同⑦同前注,俄羅斯的立場,A/61/PV.107,p.14.。

      三、國際法院實踐中對民族自決權原則的解釋

      國際法院在一系列案件中闡述了對民族自決權原則的理解,反映了國際法院對這一原則的解釋,也促進了這一原則的發(fā)展。

      1971年6月21日,國際法院就“國家在西南非洲繼續(xù)存在的法律后果”發(fā)表咨詢意見。其中,對《聯(lián)合國憲章》中有關非自治領土的自決權問題,法院闡述了自己的意見:“國際法在《聯(lián)合國憲章》中非自治領土方面的隨后發(fā)展,使得民族自決權原則可以適用于所有這些領土。神圣托管的概念被確認和擴大到所有‘人民尚未臻完全自治'的領土。它包括殖民統(tǒng)治下的領土。”⑧Legal Consequences for States of the Continued Presence of South Africa in Namibia(South West Africa)notwithstanding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n276(1970),Advisory Opinion,I.C.J Report 1971,p.31,para.52.

      1974年12月,聯(lián)大根據(jù)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的建議通過決議,請求國際法院對西撒哈拉的法律地位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國際法院在咨詢意見中回顧了“西南非洲案”中關于民族自決權的意見,并闡述了與該案一致的觀點(朱利江,2006:29)。

      在1991年國際法院受理的“東帝汶案”中,法院認為:“葡萄牙所主張的,從《聯(lián)合國憲章》和聯(lián)合國實踐演變而來的人民自決權具有‘對一切'(erga omnes)的性質,是無可非議的。人民自決的原則已經(jīng)在《聯(lián)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院的實踐中得到了承認;它是當代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朱利江,2006:29)。

      2004年,“在被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內修建隔離墻的法律后果”發(fā)表的咨詢意見,國際法院認為,“當前國際法在有關非自治領土正如《聯(lián)合國憲章》所規(guī)定的那樣,使民族自決權原則可以適用于所有這類領土。”“這些發(fā)展幾乎毫無疑問地表明,神圣托管這些領土的最終目的,如同國際聯(lián)盟盟約第22條第1段所提到的那樣,‘就是所涉領土上人民的自決'?!雹酟egal Consequenc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Wall in the 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y,I.C.J.Advisory Opinion of 9 July 2004,Para.88,from http://www.icj-cij.org/docket/files/131/1671.pdf,visited at May 3,2012.

      2010年7月22日,國際法院就“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是否符合國際法”的問題發(fā)表了咨詢意見,指出“除了殖民地的自決或獨立外,也存在一些國家(脫離所屬國)宣布獨立的例子。這些國家實踐沒有表明國際法上出現(xiàn)了禁止在這些情況下宣布獨立的新規(guī)則?!雹釹ee ICJ Advisory Opinion of 22 July 2010 on“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in Respect of Kosovo”,para.82.但是,對于除了非自治領土和正在遭受異族剝削、統(tǒng)治和壓迫的人民的自決權外,國際法是否允許既存國家的一部分從該國脫離出來,或是否存在所謂的“救濟性脫離權”(remedial secession)的問題,國際法院以各國分歧很大、超出了聯(lián)大尋求法院咨詢意見的范圍為由未予以回應(熊玠,2001:171)。

      四、結 語

      綜上所述,國際法上的民族自決權雖已成為一項國際法基本原則,或者說“對一切的權利”(a righterga omnes)。但通過對該原則有所規(guī)定的聯(lián)合國法律文件的解讀,其行使不能破壞國家的政治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且主要適用于聯(lián)合國托管下的非自治領土和處于殖民統(tǒng)治或異族剝削壓迫下的民族。此外,對于是否允許既存國家的一部分從該國脫離出來,各國的分歧很大,遠未達成共識,更不用說形成國際法依據(jù)。

      另外,從國際社會的實踐來看,對于前蘇聯(lián)解體引發(fā)的戰(zhàn)后最大一次非殖民地國家分立和脫離的浪潮,國際社會的反應背離了一般不愿支持非殖民地地區(qū)自決的做法。但即使如此,除了對波羅的海各國的獨立迅速給予支持外,大多數(shù)國家對前蘇聯(lián)各共和國獨立的反應是非常謹慎的,在其取得獨立前,沒有任何外國支持他們的自決權。在前南斯拉夫解體問題上也是一樣,在南斯拉夫當局還能用武力壓制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的獨立運動時,國際社會對其各共和國分離主義要求的支持同樣是遲疑不決的(熊玠,2001:171)。在最近的這次烏克蘭危機中,國際社會面對烏克蘭克里米亞共和國及烏東、南部城市提出的舉行全民公決來決定是否脫離烏克蘭的做法也是堅決反對的。

      因此,可以說,國際法上民族自決權原則的發(fā)展還很不成熟,除了殖民地人民擺脫殖民統(tǒng)治這一背景外,民族自決權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遠未發(fā)展成一般意義上的任何民族都有決定自己政治地位的權利,更不能成為國內的少數(shù)人群體脫離本國的法律依據(jù)①詹姆斯·克勞福德在其修訂的《布朗利國際公法原理》第八版中指出:“在殖民地背景以外,民族自決權原則的適用范圍和作用,以及分離的問題都是非常有爭議的?!盨ee James Crawford,Brownie's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8th edition),p.141~142,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1] 白桂梅(1997).國際法上的自決權與少數(shù)者權利,中外法學,4.

      [2] [美]熊玠(2001).無政府狀態(tài)與世界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 朱利江(2006).國際法院對國際人權法的貢獻,外交評論,5.

      猜你喜歡
      國際法院憲章領土
      “《大憲章》連續(xù)性神話”的知識考古
      國防小課堂 領土
      Enhancing von Neumann entropy by chaos in spin–orbit entanglement*
      琉球的領土地位與自決權
      國際法院適用反面解釋方法研究
      法律方法(2018年1期)2018-08-29 01:12:50
      國際法院對環(huán)境影響評價規(guī)則的新發(fā)展——基于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兩案的判決
      《歐盟基本權利憲章》直接效力問題研究
      論禁止反言在國際爭端解決中的適用——基于對常設國際法院與國際法院判例的考察
      法大研究生(2015年1期)2015-02-27 10:13:59
      《陌生領土》:考驗還是幼稚
      電影故事(2015年26期)2015-02-27 09:02:39
      國際法院裁決:柏威夏寺問題的終結?
      東南亞研究(2015年1期)2015-02-27 08:30:27
      广西| 嵊泗县| 恩平市| 黄大仙区| 灵宝市| 海兴县| 青阳县| 湖口县| 青河县| 荣成市| 绥中县| 西昌市| 攀枝花市| 石楼县| 灵武市| 临沂市| 鄂州市| 涟水县| 佛冈县| 桦甸市| 璧山县| 汉沽区| 资源县| 温宿县| 二连浩特市| 汨罗市| 吴旗县| 湟源县| 穆棱市| 莱芜市| 农安县| 皮山县| 乌海市| 长岭县| 阳泉市| 昂仁县| 湟中县| 黄梅县| 吉首市| 云霄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