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關系之我見*

      2014-03-20 09:58:34潘峻嶺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湖北武漢430065
      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費爾巴哈黑格爾恩格斯

      潘峻嶺(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關系之我見*

      潘峻嶺
      (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在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關系中,費爾巴哈對馬克思恩格斯既沒有產生如某些學者所認為的巨大的思想影響,以至于在其思想發(fā)展進程中存在一個“費爾巴哈階段”,也不是另一種觀點所認為的,馬克思恩格斯自始至終走的就是獨立自主的哲學道路,與費爾巴哈沒有多少關系。費爾巴哈哲學對青年馬克思恩格斯起到的,是一種燈塔似的思想指引作用。在費爾巴哈哲學的指引下,馬克思恩格斯突破了黑格爾思辨唯心主義體系,逐步創(chuàng)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在他們思想發(fā)展的進程中,馬克思恩格斯受到了費爾巴哈的思想啟示,但卻從未在費爾巴哈處停留,沒有所謂的“費爾巴哈階段”,也不存在所謂的“費爾巴哈派”,應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看待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關系。

      費爾巴哈派;青年馬克思;19世紀德國社會思想環(huán)境;燈塔說

      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關系,是近年來國內費爾巴哈研究的熱點領域。厘清兩者的關系,甄別馬克思對費爾巴哈哲學批判的真實內容,對析明馬克思哲學發(fā)展史、理解馬克思“新唯物主義”哲學革命的實質都有重要意義。從目前理論界的研究情況來看,主要存在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一種是過度夸大費爾巴哈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的影響,認為在其早期思想進程中有一個“費爾巴哈階段”,或曾經(jīng)是一個“費爾巴哈派”;一種則極力貶低費爾巴哈在馬克思哲學創(chuàng)立中的作用,認為馬克思恩格斯自始至終走的都是獨立自主的哲學創(chuàng)作道路,馬克思思想發(fā)展與費爾巴哈沒有任何關系。

      一、過度強調費爾巴哈影響的夸大論

      夸大論過度夸大了費爾巴哈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的影響,典型代表是許多西方馬克思哲學研究者所持觀點,如“兩個馬克思”理論,片面強調費爾巴哈對青年馬克思人道主義思想的影響,以人道主義消解和取代馬克思哲學的階級斗爭學說,抹殺其革命性。在俄國的代表則是普列漢諾夫等人,將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不加區(qū)分的擺在并駕齊驅的地位,嚴重夸大了費爾巴哈對馬克思哲學的影響作用。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青年馬克思思想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馬克思早年曾受到費爾巴哈思想的深刻影響,在其思想發(fā)展軌跡中有一個崇拜、迷信費爾巴哈哲學的“費爾巴哈派”或“費爾巴哈階段”,其早期思想有很濃厚的費爾巴哈色彩。支持“費爾巴哈派”或“費爾巴哈階段”的理由和依據(jù)主要有三點:一是根據(jù)馬克思自己的態(tài)度。馬克思在一個時期內(1843年至1844年)的著作不僅使用了很多費爾巴哈式的術語,而且對費爾巴哈持高度肯定和熱烈歡迎的態(tài)度,這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神圣家族》和馬克思給費爾巴哈的書信中體現(xiàn)得十分鮮明。后來,在1867年給恩格斯的信中,馬克思還直接談到對費爾巴哈的“迷信”問題。二是依據(jù)恩格斯的論述。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講到,除了黑格爾,費爾巴哈是對馬克思哲學影響最大的哲學家,“他在好些方面是黑格爾哲學和我們的觀點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1]恩格斯認為費爾巴哈哲學“直截了當?shù)厥刮ㄎ镏髁x重新登上王座”[2],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的發(fā)表對當時德國思想界的影響巨大,“這部書的解放作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時大家都很興奮:我們一時都成為費爾巴哈派了。”[3]恩格斯的這些論述是費爾巴哈階段論的主要理由。三是根據(jù)列寧的觀點?;诙鞲袼沟挠绊?列寧得出了更直接的結論,他認為馬克思是費爾巴哈的“信奉者”[4],“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說是從費爾巴哈那里產生出來的”。[5]在《談談辯證法》中,列寧在論述哲學發(fā)展史的“圓圈”時,是把費爾巴哈擺在黑格爾與馬克思中間的,那么,把費爾巴哈哲學理解為從黑格爾哲學過渡到馬克思哲學的中介環(huán)節(jié)也就合情合理了。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關系的夸大論,夸大了費爾巴哈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的影響,不符合馬克思哲學發(fā)展的事實,不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進步和發(fā)展。

      二、忽視或無視費爾巴哈哲學影響的貶低論

      貶低論則與夸大論截然相反,過分低估了費爾巴哈哲學對青年馬克思思想發(fā)展的影響,認為馬克思從來都不是一個費爾巴哈主義者,不存在所謂的費爾巴哈階段,費爾巴哈對馬克思只起到了類似于某種“催化劑”之類的影響。反對費爾巴哈階段論的觀點認為,馬克思關注的是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而非他的唯物主義思想。由于費爾巴哈哲學基礎是純粹的自然和抽象的人,對社會歷史關注不多,因而他對馬克思哲學思想的發(fā)展和唯物史觀的形成影響有限。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在批判和揚棄黑格爾唯心主義基礎上形成的,主要動力則是馬克思對現(xiàn)實物質利益的關注,即他在1842年至1843年擔任《萊茵報》編輯期間接觸到德國社會現(xiàn)實生活方方面面的問題,尤其是在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文章中,馬克思意識到政治問題背后的物質利益問題,以及關于自由貿易和關稅保護的經(jīng)濟問題,使他的研究視野從純粹的政治研究轉向國民經(jīng)濟學研究,從而自覺地走上了唯物主義道路,與費爾巴哈關系不大。盡管馬克思在制定新世界觀的過程中,使用了很多費爾巴哈哲學的概念和術語,但這些概念和術語在馬克思的哲學體系中已有了很多新的意義、新的思想,例如《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人的“類本質”概念等,已經(jīng)不是費爾巴哈純粹的、生物學意義上人的“類本質”了。而馬克思在1844年前后對費爾巴哈的高度評價則要放在當時的背景和環(huán)境中考察,有些評價是中肯的,但有些贊揚實際上言過其實了,如費爾巴哈從物質的、感性直觀的人和自然出發(fā)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遠不及馬克思所理解的勞動對象化基礎上的社會生產的交往關系,但當時的馬克思還沒有自覺意識到自己與費爾巴哈的分歧。至于恩格斯和列寧對費爾巴哈影響的肯定評價,有學者認為,他們的觀點畢竟是基于他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馬克思的本意。因此,在馬克思哲學發(fā)展進程中,沒有純粹的費爾巴哈階段。

      三、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評價是燈塔說

      夸大和貶低費爾巴哈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的影響,都不符合哲學研究的科學精神,亦無助于把握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真實關系。那么,費爾巴哈與馬克思哲學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如何才能客觀準確、恰如其分的評價兩者之間的關系呢?

      筆者認為,費爾巴哈對馬克思恩格斯既沒有產生如某些學者認為的巨大的思想影響,以至于其思想發(fā)展進程中存在一個“費爾巴哈階段”,也不是另一種觀點所認為的,馬克思恩格斯自始至終走的就是獨立自主的哲學創(chuàng)造道路,與費爾巴哈沒有多少關系。費爾巴哈哲學對青年馬克思恩格斯起到的是一種燈塔似的思想指引作用。19世紀30、40年代,在“絕對觀念”和宗教神學所籠罩的德國社會的茫茫黑暗中,費爾巴哈哲學宛如一座明亮的燈塔,為在黑暗中苦苦思索、苦惱徘徊的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對費爾巴哈和馬克思恩格斯哲學關系的考察要結合當時德國的思想環(huán)境和1841年前后有關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一)當時德國社會的思想環(huán)境

      在19世紀30年代,黑格爾及其哲學在德國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恩格斯亦曾給予他很高的評價,認為他既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又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博學之士,其哲學以“最宏偉的方式概括了哲學的全部發(fā)展”。盡管黑格爾思想對整個德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但黑格爾“拖著一根庸人的辮子”,其革命思想具有不徹底性,他的“徹底革命的思維方法竟產生了極其溫和的政治結論”[6]。由于黑格爾哲學為德國專制制度張目,他從思想層面將一切“專制制度、警察國家、專斷司法、書報檢查”制度合法化、神圣化,成為了普魯士王國的國家哲學、官方哲學,黑格爾思想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從這種科學到那種科學,從通俗讀物到新聞日報,一時間黑格爾思想如日中天,籠罩四野,黑格爾主義在德國社會取得了“獨占的統(tǒng)治”[7]地位,并且這種影響持續(xù)了幾十年,也沒有因為黑格爾的去世受到任何影響。黑格爾之后,隨著黑格爾派的分裂,在反宗教斗爭的實踐中,大批堅定的青年黑格爾派分子退回到英法唯物主義尋找思想線索和武器,他們在唯物主義和思辨哲學關于絕對觀念和自然界相互關系的矛盾中彷徨、徘徊,苦苦探察和尋找前進的道路,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狂飆突進時期”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而就在此時,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出版了。

      (二)1841年《基督教的本質》出版前后的具體情形

      對于費爾巴哈與馬克思哲學思想關系的思考,不應僵化地、教條式地考察馬克思恩格斯語錄,僅僅抓住馬克思恩格斯的只言片語,背離其思想初衷,而應結合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歷史背景,人生經(jīng)歷,某些論斷的上下文和語言背景,才能弄清他們的真實思想。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是在1841年6月出版的,馬克思是年3月從柏林大學畢業(yè),4月獲得耶拿大學博士學位,此時他還是一個黑格爾主義者?!痘浇痰谋举|》一經(jīng)出版,便產生了強大的思想解放作用。一度困擾青年馬克思恩格斯的矛盾和困惑一下子被消除了?!白匀唤缡遣灰蕾嚾魏握軐W而存在的;它是我們人類(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產物)賴以生長的基礎;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東西,我們的宗教幻想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我們自己的本質的虛幻反映?!庇谑?“魔法被破除了”,“‘體系’被炸開”了,并“被拋在一旁”。[8]費爾巴哈哲學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并不止于他在宗教神學和思辨哲學盛行的德國哲學論壇堅守唯物主義的道路和立場,對唯物主義原則的堅持,更在于他提出了解決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全新思路。這種思想的解放作用,在當時的德國思想領域是具有偉大革命意義的,以至于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興奮”,對費爾巴哈主義很“迷信”,他們一時“都成為費爾巴哈派了”。[9]這種感受和體驗是旁人無法理解和體會的。那么,是否可以據(jù)此而認定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進程中存在過一個“費爾巴哈階段”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說這個理由是不充分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抽象而費解的黑格爾主義”的長期統(tǒng)治之后,在對“純粹思維”無法容忍的至高統(tǒng)治之下,經(jīng)過了漫長的迷茫和無解的困惑之后,《基督教的本質》宛如一座燈塔,為在暴風雨夜和無邊黑暗中迷失方向的孤舟指引方向,找到了一條新的解決路徑,馬克思恩格斯那時的興奮與激動可想而知,他們對費爾巴哈的感激與崇敬是由衷而生的,此情此景對費爾巴哈的過高贊譽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費爾巴哈思想的強烈沖擊下,甚至連費爾巴哈哲學“美文學的”夸張筆調和“對愛的過度崇拜”[10]也被看成了優(yōu)點。回到那個年代、那個歷史環(huán)境,馬克思恩格斯對費爾巴哈的過溢之辭完全可以理解,但不應該據(jù)以為據(jù),而把馬克思恩格斯認定為費爾巴哈主義者。

      (三)馬克思恩格斯自始至終都不是純粹的費爾巴哈主義者

      在費爾巴哈哲學不可阻擋的席卷德國思想領域的背景下,馬克思恩格斯也不例外,“在我們的狂飆突進時期,費爾巴哈給我們的影響比黑格爾以后任何其他哲學家都大”,[11]但“一時都成為了費爾巴哈派”并不意味著他們真的成了費爾巴哈派。具有批判精神的馬克思、恩格斯自始至終都不是一個純粹的費爾巴哈主義者。1843年2月,由于遭到書報檢查機關的查禁,包括馬克思的《評普魯士政府最近的書報檢查令》和費爾巴哈的《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提綱》等在內的一些在德國國內不能發(fā)表的政論文章,由盧格編入《德國現(xiàn)代哲學和政論界軼文集》,在瑞士出版。費爾巴哈在《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提綱》中提出了“顛倒”原則:“我們只要經(jīng)常將賓詞當作主詞,將主體當作客體和原則,就是說,只要將思辨哲學顛倒過來,就能得到毫無掩飾的、純粹的、顯明的真理。”[12]他對黑格爾思辨唯心主義的批判方法,無疑給了馬克思很多的啟示,但馬克思并不是全盤接受,他有不同的意見。在3月13日馬克思給盧格的信中,他批評道:“費爾巴哈的警句只有一點不能使我滿意,這就是:他過多地強調自然而過少地強調政治”。[13]

      此外,馬克思對費爾巴哈某些觀點的理解較之原作者,無論是在廣度和深度上,都遠遠超過了費爾巴哈。1844年8月11日,馬克思曾致信費爾巴哈,談到了費爾巴哈的《未來哲學》和《信仰的本質》給社會主義提供的哲學基礎問題。“建立在人們的現(xiàn)實差別基礎上的人與人的統(tǒng)一,從抽象的天上降到現(xiàn)實的地上的人類這一概念,如果不是社會這一概念,那是什么呢?”[14]而在費爾巴哈那里,關于社會的、歷史的思想只有些零散的思想萌芽。他意識到了——但只是朦朧地意識到人的社會屬性,“觀念只是通過傳達,通過人與人的談話而產生的。人們獲得概念和一般理性并不是單獨做到的,而只是靠你我相互做到的。人是由兩個人生的——肉體的人是這樣生的,精神的人也是這樣生的:人與人的交往,乃是真理性和普遍性最基本的原則和標準。”[15]他意識到了人與人的交往問題。費爾巴哈認為孤立的個體不能體現(xiàn)人的本質,因為孤獨性體現(xiàn)的是有限性。人的本質體現(xiàn)在團體之中,體現(xiàn)在人與人的集體之中,集體性代表的是自由和無限性。又說:“三位一體的說法,乃是絕對哲學和宗教的最高秘密和中心點。但是正如我在《基督教的本質》一書中從歷史上和哲學上所證明過的,三位一體的秘密,乃是團體生活,社會生活的秘密——‘自我’之必須有‘你’的秘密——乃是這樣一個真理:沒有一個實體,不管是人,是上帝,或者是精神,或是‘自我’,凡單獨的本身都不是一個真正的,完善的,絕對的實體?!盵16]顯露出費爾巴哈已具有人與人構成的團體和集體的思想火花。“‘能夠把人從自然界抽出來嗎?’不能!但直接從自然界產生的人,只是純粹自然的本質,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歷史的產物。”[17]“只有社會的人才是人?!盵18]這清楚地表明,費爾巴哈一方面認為人具有自然屬性,人依賴自然,離不開自然,另一方面他也認識到純自然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是社會的人、文化的人、歷史的人。可惜的是,費爾巴哈這些富有見識的思想萌芽或思想火花只是零零散散地偶見于他的某些思想片段,顯得懵懵懂懂,似是而非,費爾巴哈終未跨出唯心主義的藩籬。在1844年11月19日,恩格斯給馬克思的信中明確指出:“施蒂納摒棄費爾巴哈的‘人’,摒棄起碼是《基督教的本質》里的‘人’,是正確的。費爾巴哈的‘人’是從上帝引申出來的,費爾巴哈是從上帝進到‘人’的,這樣,他的‘人’無疑還戴著抽象概念的神學光環(huán)?!薄昂账箤M爾巴哈的評論,有許多地方都是對的?!盵19]要把握真正的人必須從經(jīng)驗的、有血有肉的個人出發(fā),否則,人只能是一個虛幻的形象。甚至,恩格斯對這些抽象概念式的、夸夸其談的討論“人”的問題感到很厭煩,很惱火。而對于費爾巴哈的“迷信”和“中間環(huán)節(jié)”問題,也應該準確分析。1867年4月24日,馬克思致信恩格斯:“他(庫格曼)所收集的我們的著作,比我們兩人的加在一起還要完備得多。在這里我又看到了《神圣家族》,他送了我一本,還將寄給你一本。我愉快而驚異地發(fā)現(xiàn),對于這本書我們是問心無愧的,雖然對費爾巴哈的迷信現(xiàn)在給人造成一種非?;挠∠蟆!盵20]這里對費爾巴哈的“迷信”反映了當時費爾巴哈哲學浪潮對德國社會思想領域的巨大沖擊和深刻影響,而對此時還沒有掌握經(jīng)濟史知識的馬克思恩格斯,他們只能從人道主義而不是經(jīng)濟關系的角度闡述他們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888年單行本序言中,恩格斯回顧到:“至于費爾巴哈,雖然他在好些方面是黑格爾哲學和我們的觀點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我們卻從來沒有回顧過他?!盵21]如據(jù)此將費爾巴哈哲學作為黑格爾哲學到馬克思哲學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顯然不符合恩格斯的原意,這里只強調了“在好些方面”,不是在“全部方面”,也就是說,費爾巴哈哲學只是在某些觀點上對馬克思哲學產生過影響,這種影響是有限的。

      四、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在19世紀30至40年代,費爾巴哈哲學對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在內的德國思想界產生了很大影響,這種影響是一種類似于燈塔的思想指引作用,在費爾巴哈哲學的指引下,馬克思恩格斯突破了黑格爾思辨唯心主義體系,逐步創(chuàng)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在他們思想發(fā)展的進程中,馬克思恩格斯受到了費爾巴哈的思想啟示,但卻從未在費爾巴哈處停留,沒有所謂的“費爾巴哈階段”,也不存在所謂的“費爾巴哈派”,應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看待費爾巴哈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關系。

      [1][2][3][6][7][8][9][10][11][2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5, 275,275,272,273,275,275,275,266,265.

      [4][5]列寧選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18,225.

      [12][15][16][17][18]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費爾巴

      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M].榮震華,等,譯.北

      京:商務印書館,1984:102,173,186,247,571.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M].中共中央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2-443.

      [14][1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25.

      [2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3.

      10.3969/j.issn.1672-9846.2014.01.007

      B516.36;B516.4

      A

      1672-9846(2014)01-0029-05

      2014-01-05

      潘峻嶺(1976-),男,湖北荊州人,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費爾巴哈黑格爾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chuàng)作再評價
      絕對者何以作為實存者?——從后期謝林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來看
      他者的批判與實踐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的重新解讀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少兒美術(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看馬克思認識論的變革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費爾巴哈與孔子“愛”的差異及當代意義
      費爾巴哈之火:一個現(xiàn)象學的分析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30
      叔本華與黑格爾的情理之爭及現(xiàn)代啟示
      灵川县| 高清| 嘉峪关市| 临朐县| 防城港市| 察隅县| 蕲春县| 珠海市| 潮州市| 和龙市| 安化县| 邳州市| 西宁市| 凤城市| 延川县| 枞阳县| 朝阳区| 延川县| 武冈市| 正安县| 垣曲县| 海口市| 门头沟区| 高尔夫| 全椒县| 三明市| 白河县| 上饶县| 亳州市| 安福县| 申扎县| 哈尔滨市| 神木县| 昆明市| 大足县| 措勤县| 江孜县| 灵石县| 阿坝县| 依安县|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