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 周賽
摘 要:財競爭力對企業(yè)的作用在于用動態(tài)整合的資源,提供與企業(yè)環(huán)境變化相適應的能力。本文在我國銀行業(yè)競爭力研究的基礎上,將研究重點傾向于企業(yè)的財務領域,主要通過結合財務管理理論和競爭力理論對我國銀行業(yè)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能力進行分析研究。本文從上市銀行資產狀況、資產結構等指標納入一個整體之中,采用比較分析法對上市銀行的財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和判斷我國銀行業(yè)主要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水平,研究得出影響上市銀行財務競爭力的綜合類指標。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助于提高上市銀行財務競爭力的建議。
關鍵詞:銀行業(yè)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利潤
競爭力關系著企業(yè)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對上市銀行是至關重要的。銀行業(yè)競爭力是指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相對于競爭對手所表現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是銀行綜合能力的體現。我國的銀行業(yè)上市公司目前不僅面臨同類銀行的競爭,而且將越來越感受到來自其它行業(yè)的多層次打擊。因此,客觀評價我國銀行業(yè)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并切實提高其競爭力,對于維護我國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重點分析一下上市銀行的資本情況,主要從資本狀況、資產質量、資產的流動性進行分析,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
一、資本狀況分析
體現資本狀況的指標為資本充足率,又叫資本風險(加權)資產率,是一個銀行的資本對其風險資產的比率。核心資本充足率是指核心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比率。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是銀行資本充足程度的最直接反映,因此,在衡量銀行抵補風險損失的能力時需重點關注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銀監(jiān)會在《商業(yè)銀行風險監(jiān)管核心指標》的規(guī)定中指出,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必須大于或等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4%。
從相關的數據資料中顯示,2013年我國銀行業(yè)上市公司的資本充足率均高于法定最低要求,核心資本充足率也均高于法定最低要求,符合監(jiān)管要求。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1.54%,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30%,說明我國銀行業(yè)上市公司的流動資金普遍較為充裕,資本充足程度較高,具有很高的抵御風險的能力。
然而,過于追求資本充足率也有不足的一面。資本充足率是銀行資本資產和風險加權資產的比值,資本充足率的提高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補充資本;二是減少風險加權資本。目前,我國各大上市銀行補充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最主要途徑是發(fā)行長期次債,這種方式存在加劇已有的利率敏感資產與負債不匹配的弊端,從而擴大銀行的財務風險。因此,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并非越高越好,其變動本身可能帶來新的風險,我國銀行業(yè)上市公司需要加以關注并努力控制。
二、資產質量分析
(一)不良貸款率分析
我國銀行業(yè)上市公司在尋求資本和資產規(guī)模的同時,不能忽視上市銀行資產風險的防范能力。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是評價上市銀行資產安全狀況及對資產風險防范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不良貸款比率越低,說明上市銀行信貸資產安全性越高,資產風險防范能力越高,上市銀行的安全性越好。反之,不良貸款比率越高,上市銀行的安全性越差。銀監(jiān)會對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作如下規(guī)定: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必須低于5%。
(二)撥備覆蓋率分析
撥備覆蓋率是一項特定資金的充足比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fā)生的呆、壞賬準備金的使用比率。根據《股份制商業(yè)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相關規(guī)定,撥備覆蓋率作為實際計提貸款損失準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最佳狀態(tài)應為100%。撥備覆蓋率是考察上市銀行財務是否穩(wěn)健,風險是否可控的重要財務指標。
撥備覆蓋率=貸款減值準備余額/不良貸款余額
只有在損失前,上市銀行通過識別風險,分別計提相應的準備金,貸款減值準備才有意義,并不是越多越好。若撥備覆蓋率低于100%,則表明該上市銀行存在準備金缺口,計提不足。撥備覆蓋率越高說明上市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越強。撥備率的高低應適合財務風險程度,不能過低導致撥備金不足,虛增利潤;也不能過高導致撥備金多余,虛減利潤。這一指標反映了上市銀行對不良貸款的消化能力,以及反映上市銀行抵御壞賬風險的能力,說明一家上市銀行的資產質量狀況。
三、資產流動性分析
資產流動性是指銀行及時滿足其各種資金需要和收回資金的能力,集中反映了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狀況及其變動對均衡要求的滿足程度,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籌資能力越強,流動性越強。主要從流動性比率和存貸比率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資產流動性
資產流動性對上市銀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上市銀行希望有較好的資產流動性,但是過度流動性會導致上市銀行的收益下降。因此,上市銀行資產流動性需要保持在一個適度的水平。流動性比率是用于衡量企業(yè)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是分析企業(yè)資產狀況最常用的財務指標。
流動性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性比率越高,流動性越強,則上市銀行短期償債能力越強,資產狀況越好。為了保證上市銀行的流動性,國家規(guī)定上市銀行流動性比率的最低要求是25%。但從管理的角度來看,該指標應該有一個上限,流動比率過高,有可能表明公司資金的運用效率不高。
(二)存貸比率
存貸比是商業(yè)銀行貸款總額除以存款總額的比值,是商業(yè)銀行用來衡量銀行流動性風險的指標之一。從資金角度考慮,相對于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上市銀行在貸款上占用的資金比越多,存貸比率越高流動性越差。反之,存貸比率越低,表示上市銀行還有額外的流動性,即上市銀行還能用穩(wěn)定的存款源來發(fā)放新貸款。從盈利角度分析,存貸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上市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成本高,收入少,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差。所以,過高或過低的存貸比率對上市銀行都是不可取的,為了更好地兼顧流動性與盈利性以及適當安排上市銀行對資金的來源與運用,上市銀行應采用適中的存貸比。按規(guī)定,上市銀行的存貸比不得超過75。
四、提升我國上市銀行財務競爭力對策措施
(一)我國上市銀行存在的共性問題
由上文中分析的我國上市銀行的盈利水平可以看出,我國上市銀行的利潤處于高水平狀態(tài),并參考我國當前實體經濟增速持續(xù)放緩的國情,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遇到困難而銀行業(yè)卻一枝獨秀,利潤保持高速增長的現狀,對我國銀行業(yè)上市公司的高利潤的背后進行了研究。
經分析得出,銀行資產隨著宏觀經濟的增長而不斷擴張是銀行業(yè)利潤增長的首要因素,利差收入是銀行利潤最主要的來源,根本原因還是銀行的壟斷經營。而靠壟斷利差來獲取利潤并不代表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如果國家實行放開銀行管制政策,讓銀行變成投行,允許銀行破產,銀行業(yè)將不再享有壟斷地位帶來的高額利潤。
銀行業(yè)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yè),當經濟處于上升期,銀行可以通過擴大貸款規(guī)模,放大資產比例來賺取利潤。但是,當經濟處于低迷期時,銀行的利潤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波動性較強。
因此,上市銀行的高利潤的背后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國上市銀行應該追求真實的盈利水平。
(二)我國中小型上市銀行存在的個性問題
2013年工商銀行的利潤水平遙遙領先其他上市銀行,連同為大型上市銀行的農業(yè)銀行和中國銀行業(yè)望塵莫及,且從流動性比率分析可以看出,工商銀行的流動性比率在我國上市銀行中處于較低水平,但是高于25%,說明工商銀行的高利潤和它的資金運用效率高有很大關系。其他上市銀行的利潤水平低于工商銀行,流動性比率高于工商銀行,說明其他上市銀行相對更注重資產的安全性,對資金的運用效率較為放松。對此,其他的上市銀行應該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獲取較高的利潤,增強財務競爭能力。
我國上市銀行可以由規(guī)模大小來分為兩類,大型上市銀行和中小型上市銀行。無論是從利潤大小還是從成本收入比高低來考慮,中小型上市銀行的競爭力均低于大型上市銀行。我國中小型上市公司的發(fā)展狀況明顯劣于我國大型上市銀行,工作不穩(wěn)定、壓力大,與國有大行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環(huán)境相比,不在投資上加大力度,根本無法在市場生存。要改變該類銀行的經營狀況,提高財務競爭力,就要采取規(guī)模擴張戰(zhàn)略,還需寄希望于外資的介入并進行經營策略的重大調整。
(三)具體對策
1.加強市場化改革和經營模式的轉型,強化資本市場約束。減少我國上市銀行對政府政策的依賴性,使其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和參與者,適度降低我國上市銀行對存貸差盈利的依賴性,推進上市銀行中間業(yè)務的發(fā)展,提高上市銀行抵抗風險的能力。
2.加強資本充足率監(jiān)管的制度化,提高上市銀行的安全性。我國上市銀行存在以盈利為中心的動機和壓力,因而會為追求盈利過度放貸,面臨收益高于安全的風險。我國上市銀行既要追求資本充足率的充足水平,又應注意對資本的高效率運用,這是提高我國上市銀行財務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3.我國中小型上市銀行應加大擴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力度,提高自身財務競爭力。中小型上市銀行的崛起,有利于平衡我國上市銀行的市場比例,促進我國金融業(yè)的趨向平衡。建議此類上市銀行可推進金融租賃、委托理財等業(yè)務,提供企業(yè)的海外投資、采購、外貿等方向的咨詢服務,提高市場份額,增強財務競爭力。
4.我國大型上市銀行的貸款投向較為集中,易受市場的影響,建議此類上市銀行走多元化協同效應之路,盡量減少集中程度,完成從單一信貸收利轉向的全方位協同效應收利,從資本密集型成長為知識密集型銀行,有效的應對市場風險。
5.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上市銀行將更深入地參與國際競爭,因此需要改變業(yè)務模式,著力于優(yōu)化信貸結構,提升信貸質量,增強風險管理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通過轉變資本形式,降低資本成本,提高凈利潤水平,來實現我國上市銀行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并在國際競爭中做出成績。(作者單位:大連財經學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1] 袁玉斌.我國上市銀行財務風險及其防范的對策建議[A].中國商界,2008,(08).
[2] 張皓.構建上市銀行財務管理體系的思路[A].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07,(03).
[3] 程嬋娟,商業(yè)銀行財務管理,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08)
[4] 李揚,中國金融發(fā)展報告(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05)
[5] 程小虎.我國上市銀行財務分析與評價研究[A].中國商界,2008,(08).
[6] 王松奇,全球化與中國金融,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04)
[7] 英格勒和埃森格《銀行業(yè)的未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
[8] 詹原瑞,韓夷.境內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現狀與對策.統計與決策,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