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雪萊、濟慈,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詩人,他們的崛起,將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推向了高潮。拜倫以長篇詩作見長,著有《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唐璜》等經典巨著,在作品里,拜倫塑造了一系列桀驁不馴、富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他們被稱為“拜倫式英雄”。雪萊則被譽為“詩人中的詩人”。他的詩風自由,作品中充斥著瑰麗的想象和炙熱的情感,代表作有《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及不朽名作《西風頌》。濟慈的一生比與之齊名的雪萊、拜倫更為短暫,25歲離世的他為后世留下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其中最為經典的是《圣艾格尼絲之夜》、《秋頌》和《夜鶯頌》。
TIPS: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之一,與現(xiàn)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chuàng)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xiàn)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
出生在敘利亞的阿多尼斯,原名阿里·艾哈邁德·賽義德·阿斯巴,是當代最杰出的阿拉伯詩人。阿多尼斯著作頗豐,共出版詩集22部,在世界文壇享有盛譽,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本書為阿多尼斯作品的首個中譯本,收錄了阿多尼斯多年詩作的精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