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虹,付麗萍,占小春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兒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8)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對大多數嬰幼兒來說是痛苦的體驗,疼痛產生的情緒變化會抑制器官功能活動及其免疫機制,使其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嬰幼兒近期的生理、行為、激素、代謝水平的紊亂,并會損害其感知行為和神經功能,甚至影響腦的發(fā)育[1]。因此對嬰幼兒疼痛的控制和干預已經越來越被醫(yī)護人員所重視。近年來,國內的一些研究結果證明,音樂干預可有效緩解疼痛[2]。為探討減輕頭皮靜脈穿刺患兒疼痛及恐懼的方法,筆者在小兒頭皮靜脈穿刺過程中播放兒童歌曲,觀察音樂對頭皮靜脈穿刺過程中患兒心率、呼吸、血壓及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5—10月在我院兒科住院的患兒80例,年齡1~24個月,均為第1次接受靜脈穿刺輸液,排除以往靜脈穿刺經歷導致恐懼心理的干擾。排除標準:面部表情障礙,軀體及腿部活動受限或不能活動,病危,病重,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及穿刺前24 h內使用鎮(zhèn)靜及鎮(zhèn)痛藥的患兒。其中男 49 例,女 31 例,年齡(12.7±7.5)個月,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氣管肺炎43例,嬰兒腹瀉25例。單日穿刺的患兒為觀察組,雙日穿刺的患兒為對照組,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情、血管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患兒均在寬敞明亮、清潔整齊、無噪音、無異味的操作室進行操作,操作前將操作室消毒,操作臺為長2 m,寬80 cm,高80 cm的床;均由固定的1名主管護師進行頭皮靜脈穿刺,另1名護士協(xié)助固定頭部,保持操作室內只有1例正在穿刺的患兒,無其他等待穿刺或已經穿刺的患兒。建立音樂媒體庫,包括兒歌:《拔蘿卜》、《小白兔乖乖》、《我的好媽媽》、《小燕子》、《兩只老虎》、《采蘑菇的小姑娘》等,將錄音機放在操作室窗臺上固定的位置進行播放。觀察組患兒一進入操作室,即為其打開錄音機播放兒歌,直至穿刺成功后5 min停播,音量55~60 dB;對照組整個操作過程中未播放音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疼痛程度、穿刺前和穿刺中生命體征。疼痛程度采用兒童疼痛行為量表(The 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Tool,FLACC),從面部表情、腿部活動、體位、哭鬧和可安慰程度5個方面進行評估,每項內容按0~2評分,總評分 0~10 分,0~1 分為不疼痛,2~3 分為輕度疼痛,4~6 分為中度疼痛,7~10 分為重度疼痛[2],患兒穿刺后均在操作室觀察5 min,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兒科護士進行評估。利用多參數心電監(jiān)護儀,觀察兩組患兒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呼吸,并詳細記錄,以患兒入院時及穿刺前1 h安靜時測得數據的平均值為穿刺前基礎值作對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疼痛程度的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頭皮靜脈穿刺疼痛程度的比較(例)
由表1可見,觀察組疼痛程度較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兒穿刺前和穿刺中生命體征的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穿刺前和穿刺中生命體征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穿刺前和穿刺中生命體征的比較(±S)
穿刺中收縮壓(kPa) 舒張壓(kPa) 呼吸(次/min) 心率(次/min) 收縮壓(kPa) 舒張壓(kPa) 呼吸(次/min) 心率(次/min)對照組 40 10.75±2.83 7.25±1.26 26.35±2.46 95.00±18.00 14.85±4.26 8.68±1.46 28.55±2.46 109.00±16.00觀察組 40 10.63±3.23 7.32±1.36 26.15±3.39 93.00±18.00 11.35±3.86 7.58±1.24 25.65±3.48 97.00±13.00 t 0.690 0.310 0.300 0.600 3.890 3.630 4.130 3.730 P>0.05 >0.05 >0.05 >0.05 <0.01 <0.01 <0.01 <0.01組別 n 穿刺前
由表2可見,兩組患兒穿刺前各項生命體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穿刺中對照組血壓較高,呼吸、心率較快,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疼痛是一種與組織損傷或潛在損傷相關的不愉快的主觀感覺和情感體驗,因此疼痛的閾值和人的情緒直接相關。有研究[3]報道,音樂作為一種客觀能量(聲波)通過其旋律節(jié)拍和聲色調節(jié)大腦邊緣系統(tǒng)和腦干網狀結構的功能,改善神經系統(tǒng)功能,從而調節(jié)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到調節(jié)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達到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調節(jié)心律,調整血流量,降低血壓等作用。緩慢和優(yōu)雅的音樂能松弛全身肌肉,讓患者感到輕松和愉快,節(jié)奏明快的音樂能使精神煥發(fā),疲勞消除。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使人產生安寧和愉悅的心情。還有研究顯示[4],音樂能影響大腦右半球使腦垂體分泌具有止痛作用的內啡呔。現(xiàn)代神經生理學研究也表明,適宜的音樂可以使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動減少,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動增加,從而使人在應激狀態(tài)下保持呼吸、血壓、心率穩(wěn)定[5]。因此,悅耳動聽的音樂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疼痛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這一結論與其他研究者將音樂療法應用于小兒治療可減輕其疼痛程度的結論是相一致的[6-7],說明音樂干預能提高患兒的疼閾,增加患兒的舒適感,且觀察組患兒在整個頭皮靜脈穿刺過程中情緒穩(wěn)定,能夠安靜地配合穿刺。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穿刺中的心率、呼吸、血壓較對照組低,說明合適的音樂療法可以使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動減少,副交感神經活動增加,從而在應激狀態(tài)下使患兒呼吸平穩(wěn)、血壓、心率穩(wěn)定,確保頭皮靜脈穿刺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根據患兒的性格特點,播放患兒喜歡的兒歌、音樂故事,營造一個親切的環(huán)境使其情緒穩(wěn)定,可以達到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作用。
[1]高 杰,周信平,張 欣.不同干預方法減輕嬰幼兒預防接種注射疼痛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9B):7-9.
[2]李 程,王 靜,孫 燕,等.音樂療法緩解患者疼痛和焦慮的應用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16(23):2851-2852.
[3]李小珍,馬 麗,李錦蓮.音樂輔助治療在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4):55-57.
[4]唐 佳.音樂療法在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1):197-199.
[5]劉琛媛,袁琴芳,鄒 芳.音樂療法減輕燒傷換藥患者焦慮及疼痛的效果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19(17):1712-1713.
[6]Avers L,Mathur A,Karnat D.Music Therapy in Pediatrics[J].Clin Pediatr(Phila),2007,46(7):575-579.
[7]邱麗萍,張婷婷,黃敏英,等.音樂療法對白血病患兒腰椎穿刺術疼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17(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