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勝,劉 博
(1.凡口鉛鋅礦, 廣東 韶關市 512325;2.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83)
1982年VCR采礦法在凡口鉛鋅礦試驗成功,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形成了VCR法掏槽、VCR法全斷面爆破和VCR法全孔側向爆破三種方式[1],在凡口鉛鋅礦取得了很大成功。該方法在凡口鉛鋅礦的應用對于礦山維持18萬t的年產金屬量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安全高效地構建VCR采場。構建采場中,首先施工上部鑿巖硐室和底部裝運硐室,然后從鑿巖硐室鉆鑿Φ110 mm的下向垂直平行深孔[2]。爆破時采用高密度、高威力、高爆速、低感度球狀藥包,自下而上逐層爆破,直至爆穿上部鑿巖硐室[3]。
在鑿巖硐室的施工中,凡口鉛鋅礦目前采用的工藝為:施工拉底巷→切采兩幫→壓頂→支護。在施工完拉底巷后,工人暴露在拉底巷頂板下進行切采工作;切采完兩幫后,處理頂板松石,再進行壓頂工作,工人再次暴露在頂板下工作;同時頂板已經平衡的應力關系又遭到破壞,極易引起冒落,危及工人的安全。因此提出新的施工方案,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改進,十分必要。
凡口鉛鋅礦VCR采場鑿巖硐室的施工工藝包括施工拉底巷、切采邊幫、壓頂和頂板支護?,F有方案的施工順序為:施工拉底巷→切采邊幫→壓頂→支護頂板,如圖1所示。
該方案的優(yōu)點是適應性好,便于工人操作;該方案的缺點是:拉底巷頂板遭受二次爆破,冒落可能性較大;在切采邊幫和頂板支護的過程中,工人直接暴露在頂板下作業(yè);施工過程中需要多次出渣,降低了工效;空區(qū)過高(約3.6 m,大于2.8 m人工可控作業(yè)高度),不便于錨網支護作業(yè)。
圖1 現有方案施工順序
為了克服現有方案的缺點,擬改進的施工順序為:施工拉底巷→切采邊幫→頂板支護→降坡施工至底板標高。該方案考慮在鑿巖硐室設計底板標高0.8~1.0 m以上施工拉底巷,在切采完邊幫后,立刻處理松石,對頂板進行錨網支護;之后向下鉆孔實施松動爆破,降坡施工至硐室底板設計標高,掘進和爆破工效均較高。而且工人在錨網的保護下施工,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時也減少了對頂板的破壞程度,如圖2所示。
圖2 改進方案施工順序
根據上述方案的施工順序情況,采用FLAC3D數值模擬軟件[4],對現有和改進的施工方案進行模擬。鑿巖硐室參數為寬×高=8.0 m×3.6 m,拉底巷參數為寬×高=3.0 m×2.6 m。在鑿巖硐室兩側建立X、Y軸方向約束,在豎直方向上建立Z軸坐標,利用摩爾—庫侖[5]準則,建立平衡關系。為了使模擬結果具有可信性,Z軸方向上施加應力按凡口鉛鋅礦最深的-650 m生產中段處應力計算,以保證其他中段的施工可靠性。根據凡口鉛鋅礦圍巖物理力學參數,泊松比μ為0.29,由此計算X、Y軸的方向應力。通過設置模型的開挖順序和計算步驟,監(jiān)測鑿巖硐室開挖后,模型頂板的穩(wěn)定性和邊幫的應力及位移變化。
在鑿巖硐室頂板中心設置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應力和位移變化,兩種方案模擬結果中頂板位移云圖如圖3所示,方框內為頂板位移區(qū)。
圖3 頂板位移云圖
由圖3所示,兩種方案中,頂板位移最大量分別為1.06和1.04,可見兩種方案對頂板的破壞程度相差不大,但是現有方案的最大位移區(qū)占頂板面積的50%,改進方案的最大位移區(qū)占頂板面積的25%(方框內深色為最大位移區(qū))??梢姼倪M方案降低了頂板大面積冒落的可能性。
兩種方案頂板中心監(jiān)測點位移曲線如圖4所示,圖中由下至上箭頭所指相應為施工順序1至3時的頂板位移。
圖4 頂板點位移曲線
由圖4所示,現有方案中施工拉底巷時,頂板中心點位移為0.5,切采邊幫時,頂板中心點位移為0.8,薄壓頂板時,頂板中心點位移為1.06;改進方案中施工拉底巷時,頂板中心點位移為0.5,切采邊幫時,頂板中心點位移為0.9,降坡施工時,頂板中心點位移為1.04??梢姮F有方案中,頂板中心點的位移變化經受了2次大變動,發(fā)生二次冒落的可能性較大;改進方案中,在切采邊幫時,頂板發(fā)生冒落的可能性較大,但由于可以很快處理松石,并進行錨網支護,降低了空區(qū)暴露時間,在降坡施工時,頂板位移變化不大,提高了工人施工的安全性。
兩種方案中邊幫應力云圖如圖5所示,方框內為邊幫應力區(qū)。
由圖5所示,現有方案中,邊幫最大應力區(qū)占邊幫的40%,改進方案中,邊幫最大應力區(qū)占邊幫的20%(方框內深色為最大應力區(qū)),因此現有方案發(fā)生片幫的可能較大,對于可能發(fā)生片幫的區(qū)域必須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護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的安全。
(1) 改進方案降低了頂板發(fā)生大面積冒落的可能性,在切采后,立即處理松石,錨網支護,降低了工人暴露在頂板下發(fā)生危險的可能。
圖5 邊幫應力云圖
(2) 改進方案降低了鑿巖硐室邊幫發(fā)生片幫的可能性,同時邊幫的中心區(qū)較易發(fā)生片幫,必須采取二次切采等措施,保證安全。
(3) 通過優(yōu)化施工順序,對現有施工工藝加以改進,保證鑿巖硐室的安全高效施工,安全構建VCR采場,保證該采礦方法在凡口鉛鋅礦的高效應用。
參考文獻:
[1]孫鵬偉. 光面爆破在凡口鉛鋅礦間柱深孔爆破中的應用[J]. 采礦技術, 2012, 12(4): 84-86.
[2]解世俊.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M]. 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08.
[3]史秀志, 邱賢陽, 張木毅, 等. 凡口鉛鋅礦無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礦嗣后充填采礦法[J]. 采礦技術, 2011, 11(4): 11-12.
[4]陳育民, 徐鼎平. FLAC/FLAC3D基礎與工程實例[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5]黃剛海. 間柱采場深孔爆破落礦采礦工藝關鍵技術數值模擬研究[D]. 長沙:中南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