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上海市閔行區(qū)古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1102)
我們對自檢小屋受檢老年人測量骨密度,調查社區(qū)居民骨質疏松癥發(fā)病情況,結果分析如下。
2013年4月至6月,上海市閔行區(qū)古美街道60歲至80歲居民,自愿至古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自檢小屋進行骨密度測定者。共調查1530名,其中男性589人,女性941人。
采用英國McCUE公司CUBA臨床定量超聲骨質分析系統(tǒng),消毒左足,置入槽中固定,測定左側足跟聲波速度(speed of sound, SOS)SOS值。診斷標準:按照WHO的標準,測得的骨密度低于同性別峰值骨密度平均值的2.5個標準差(t≤-2.5)診斷為骨質疏松癥;低于1.0個標準差,而高于2.5個標準差(-2.5≤t≤-1.0)診斷為骨量減少;高于1.0個標準差(t≥-1.0)診斷為正常人群。
所有調查參與人員均受過骨質疏松癥專業(yè)知識培訓。
SPSS 17.0軟件統(tǒng)計分析,秩和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1530名自檢者中,骨量正常343人,占22.4%;骨量減少596人,占39.0%;骨質疏松癥591人,占38.6%。骨質疏松的患者中,男性102人,占17.3%;女性489人,占82.7%。
70歲年齡組與60歲年齡組相比,骨質疏松發(fā)病率明顯升高(P<0.05,表1)。
表1 不同年齡段骨密度檢測結果 [n(%)]
1530名自檢者中,男性589人,骨質疏松癥102人,占17.32%,女性941人,骨質疏松489人,占51.97%。對60~69歲年齡段與70~79歲年齡段分別進行統(tǒng)計,女性骨質疏松發(fā)病率明顯高于男性,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 2)。
表2 不同性別骨密度檢測結果 (n)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質變脆為主,以周身骨痛,甚至導致病理性骨折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患者多因此而導致勞動能力喪失,生活質量下降。目前全世界約有2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OP,其發(fā)病率已躍居常見病、多發(fā)病的第七位[1-2]。據(jù)專家推測,我國目前約有8800萬OP患者,到2010年,OP患者將超過1.2億。
本次調查,古美地區(qū)的OP發(fā)病情況與專家估測的全國數(shù)據(jù)基本接近。OP的預防需要開展健康教育。骨量減少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與患骨質疏松癥的比例大致相當,要對這一部分人群開具健康處方,從根本上減少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
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保持合適的體重 體重偏輕的人更容易患骨質疏松,這是因為承重骨骼受到的負荷減少,會導致骨重建的平衡被打破,骨丟失大于骨重建,從而引起骨量減少,進而發(fā)生骨質疏松癥。
2)適度運動 戶外運動減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癥的重要原因。長期堅持有規(guī)律的負重行走或跑步、爬樓梯,可以增加椎體的骨密度,無論老少,只要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均可減少由于增齡而導致的骨量丟失。老年人手術后或嚴重疾病如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尤其要避免長期絕對臥床,提倡早日下床活動。堅持適度運動還能夠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減少平衡能力下降導致的摔跤引起的骨折。我中心引進了一套五行健骨操,是經(jīng)過認可的專項用于預防骨質疏松癥的保健活動,可以在老年人中廣泛推廣。
3)合理膳食 主要是補充鈣質。有研究表明,我國習慣膳食結構屬于低鈣飲食,加上老年人本身的消化吸收能力減退,這就更增加了因缺鈣導致骨質疏松的風險。
4)適當及時的藥物治療 及時恰當?shù)闹委熆梢杂行б种苹蚋纳乒琴|疏松的癥狀,并增加骨密度,從而減少發(fā)生并發(fā)癥的風險,提高生活質量[3-4]。中醫(yī)辨證論治補腎健脾通絡,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在效果的穩(wěn)定性、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方面有優(yōu)勢。
[1] 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2011年)[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1, 4(1): 2-7.
[2] Looker AC, Orwoll ES, Johnston CC Jr,et al. Prevalence of low femoral bone density in older U.S adults from NHANESⅢ[J]. J Bone Miner Res, 1997, 12(11): 1761-1768.
[3] 楊金秋, 姜小鷹. 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及評估[J]. 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5, 39(2): 317-319.
[4] McCombs JS, Thiebaud P, McLaughlin-Miley C,et a1.Compliance with drug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J]. Maturitas, 2004, 48(3): 27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