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月亮詩話:唐詩宋詞中的千古一月(下)

      2014-03-24 07:08:39山西王迪琴
      名作欣賞 2014年19期
      關(guān)鍵詞:比喻李白月亮

      山西|王迪琴

      月之喻

      明月一向被認(rèn)為是自然界中美的代表。遍觀月詩月詞,月之喻意多多。因月的美、雅、明、潔之象,詩人們常用來比喻貌美女子、吉祥事物和美好時光??梢哉f,有月之時,有月之處,就是良辰美景、賞心悅目之所在。月的圓潤亮潔是人間美好愛情的象征,而月之殘缺也是詩人孤苦無奈心緒的體現(xiàn)。所以,詩人們就用月的陰晴圓缺來喻示人間生活的悲歡離合。

      明月如鏡,高懸天宇,光照千里,與詩人高潔的品格、浩渺的情懷又同出表里;而月照高天的不可求狀,又激發(fā)了詩人們無限的想象力,使月自然擁有了喻示詩人雄心壯志和崇高境界的意境。

      杜甫有名句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蓖形锛那?,寫景寓情,是詩人們經(jīng)常運用的手法。詩人的心境不同,使花、鳥、月這些自然景物也蒙上了人的心緒。同樣是那片月,“月照高樓”表現(xiàn)的是激越豪情,“月上柳梢”表現(xiàn)的則是纏綿柔情;“花月樓臺”是寫詩人內(nèi)心的歡愉之情,而“霜月寒江”則寫游子的一片羈旅愁情;“冷月”象征著凄苦,“孤月”則象征著寂寞;“風(fēng)清月朗”比喻悠然自得,“曉風(fēng)殘月”則比喻落寞悲涼;而“深院月斜人靜”就既是眷戀惆悵,又帶著幾分感傷了。

      中國人傳統(tǒng)的心理是月圓人團(tuán)圓。故詩人以月圓狀團(tuán)聚,以月破狀分離。正如晏幾道《虞美人》中所寫:“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薄盎ê迷聢A”比喻的是幸福美滿的生活,“春風(fēng)明月”“皓月清風(fēng)”“風(fēng)亭月榭”“月下臨風(fēng)”,這些優(yōu)雅的詞匯,就喻示著詩人美好的心境和令人留戀的美好生活?!霸掳罪L(fēng)清”色調(diào)明朗,既反映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也象征著處境的順利;“花前月下”“待月西廂”則幾乎成為情人相戀的別稱。那么,在詩中寫月殘或月缺之狀,則有相反的喻意。李煜是寫詞的大家,他的《相見歡》云:“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痹谒@個傷心人的眼里,這缺月就象征著人事的缺憾。這與他寫亡國前的情景“花月正春風(fēng)”“笛在月明樓”形成鮮明的對比?!皦艋靥?,梅梢半籠殘月”喻示樓中主人公的思愁哀怨,“花落月明殘,錦衾知曉寒”,則喻示著床上之人的凄涼寂寞;“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fā)月終圓”,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殘,“惆悵曉風(fēng)殘月”,又喻示著好景不長,良宵已盡。石象之的“門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殘月酒醒時”,是比喻籠罩在心頭的愁霧,杜甫的“蟬聲斷續(xù)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和陸游的“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則都暗喻著詩人的苦悶心情。“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是月將殘,離人欲去,別宵苦短,行者難留;“子規(guī)啼破城樓月”,則是長分離的痛苦和難團(tuán)聚的憂傷,讓人愁腸百結(jié)。這時,一片殘月就既渲染出詩人的一片詩情,也喻示出詩人們那不可名狀的愁情。

      中國人認(rèn)為日為陽,月為陰。古代神話傳說中,月中有美麗的嫦娥在翩翩起舞。這樣,月亮的美就近似于一種女性美。她滿月圓圓就如同明眸皓齒的豐滿女子,她細(xì)月彎彎又像那俊俏可人的柔弱女子,都是美麗動人的。所以,月也經(jīng)常被詩人用來比喻女子的美貌,即“花容月貌”“閉月羞花”。

      宋玉在《洛神賦》中就用“皎若明月”來比擬巫山神女之美?!岸巳巳缁?,三五月如鏡”,如花之女與如月之鏡相映照,美不勝收。女子彎彎的眉毛猶如新生的月牙兒,而新生的初月秀麗柔美,又像婀娜多姿的美女。唐宋詩人從鮑照的名句“娟娟似娥眉”中,直接化出了“娟娟新月”之句來贊賞女性美。唐代女子喜歡在眉間額上畫上月形以為妝飾:“斜貼綠云新月上,彎環(huán)正是愁眉樣?!彼酝娞爝叺脑聝簭潖?,自然使情人想起了閨中女子的黛眉:“獨望天邊初月,蛾眉猶自彎彎?!崩畎椎那迤秸{(diào)贊嘆楊貴妃的美貌:“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說仙女們在月下相逢,是因為楊貴妃太美的緣故。

      人因月而美麗,城也因月而明艷。揚州之盛,唐時為最。而作為江南佳景之一,又往往離不開明月的陪襯。因為徐凝的名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使揚州之美與月明之夜形成了特定的意境。鄭震說“月明吹笛下?lián)P州”,張祜云“月明橋上看神仙”?!懊髟乱埂本统蔀閾P州景致的喻稱。杜牧寫了許多描寫揚州美景的詩作,他的《寄揚州韓綽判官》詩,把揚州的明月聚焦到一座座橋上:“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月明如水,春風(fēng)拂面,揚州的二十四橋也因為有了明月的裝扮才更加明艷,從而成為揚州的代稱。

      明月是美麗的,也是親切的;有明月照臨的夜晚是美好的,詩人的心情自然也是愉快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和暖的春夜,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都籠罩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客子的懷鄉(xiāng)之情卻更加深切。春風(fēng)明月之景,想象還鄉(xiāng)見親之悅,多么美好。岳飛在《池州翠微亭》中也寫道:“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倍际怯妹髟抡者€來比喻自己愉快的心情。

      民間有傳說,每當(dāng)月明宵靜,海中之蚌就向月張開,以月華養(yǎng)其珠。“滄海月明珠有淚”,月是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正是月的這種美好意象,讓詩人常用明月來自比,比喻美好的理想和高潔的人格。“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以此來比喻在混濁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里,其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青女、素娥是主霜雪的女神和月里的嫦娥,她們作為霜與月的代表,在秋霜之夜更加現(xiàn)出霧鬢風(fēng)鬟之美,體現(xiàn)的是一種霜月精神。賈至的“白云明月吊湘娥”,是用明月來象征詩人冰清玉潔的情操和淡泊坦蕩的胸懷。但“月明多被云妨”,明月云遮,暗喻才高人妒。嚴(yán)羽以太湖和洞庭湖的月亮來比喻人的光風(fēng)霽月般的胸懷:“胸襟浩蕩氣蕭爽,豁如洞庭笠澤月,寒空萬里云開時。”梅堯臣的一首哭逝友的詩“月沉滄海底,星隕太微邊”,將友人比喻為皎潔的明月和璀璨的星辰。李白也將友人比作明月,把友人的身亡比作皓潔的明月沉淪于湛藍(lán)的大海之中,“明月不歸沈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是用明月來表達(dá)對逝者的高度贊美。

      “月”之清涼感也在詩詞中用來表達(dá)摒棄塵念的喻意。“清風(fēng)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弊杂勺栽诘臎鲈?,像一劑把人從嘈雜煩躁的現(xiàn)實中解脫出來的清涼劑。從《華嚴(yán)經(jīng)》的“菩薩清涼月,游于畢竟空”之句中可以感受到,月之涼意含著某種禪意。月光搖清涼,使月下景物抹上了一層清高脫俗的氣韻,在清新淡雅中又蘊含著理致。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受挫折的詩人,和因?qū)ΜF(xiàn)實不滿而避居山中的隱士,都喜歡借月亮這種意象來比喻自己的追求。劉翰的“自鋤明月種梅花”,是以月之亮潔和梅之清高來比喻作者嫉俗自珍的心境;周弼的“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表現(xiàn)的則是作者月下讀書、安恬自得的心情。魏了翁的詩,“起傍梅花讀《周易》,一窗明月四檐聲”,意境是何等高潔;汪莘的詩,“金風(fēng)玉露玻璃月,并作詩人富貴秋”,寫月下萬物,流光溢彩,滿眼金碧,又何其高雅。有過一段隱居生活的王維,有名句“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都表現(xiàn)出詩人超凡脫俗、清高飄逸的隱士形象。同樣,其他詩人的“滿身秋月滿襟風(fēng)”“一樹梨花一溪月”等,描繪的也都是隱逸的情趣,象征著詩人幽雅高潔的情懷。

      許多全篇詠月的詩詞,通過描繪月的風(fēng)采,或比喻詩人的追求,或反襯詩人的孤獨,或象征世事的滄桑巨變。唐宋時期的許多詩人都寫過這一題材。王琪有一首專詠江南月的詞《望江南》:“江南月,清夜?jié)M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fēng)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yīng)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比~詠月抒懷,借月的圓缺不休,比人事的聚散不定;以嫦娥的離群索居,喻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而像李白、蘇軾的許多作品,更成為后輩人人能背誦的名作,我將在下文中提到。

      月之理

      月之盈虧,引發(fā)了詩人們對人生的哲學(xué)思考;而月之陰晴圓缺和人間的悲歡離合,也共同演繹成了詩中的某些獨特情結(jié)。人世朝來代去,滄桑巨變,換了幾度人間,但月兒卻始終是那一片。所以,詩人要借月之口來敘更替之理,闡興衰之道。

      悠悠萬世,明月的長存永照對人間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宇宙之謎。夜深人靜之時,仰看那高天上的一輪,“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自然會引起詩人的奇思妙想。有屈原的《天問》篇在前引路,詩人們也紛紛對那無限時空里的奇跡發(fā)出浩問。李白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張若虛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蘇軾也就同樣的問題“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p>

      浩渺的月夜,無邊的想象力,曾讓詩人們神思飛揚,遐想萬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苯袢斯湃瞬粩喔?,猶如流水,而今月古月卻只有一個,亙古如斯,說明了明月長存、人生短暫之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闭驗槿松淮淮嗬^無窮,才得以與年年相似的明月共存。雖然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但人類的存在卻是綿延久長的。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詩人從明月的照臨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

      天空中,一輪孤月好像在等待著什么人;但見月光下,只有大江奔騰遠(yuǎn)去,送走了一代代人。江月有恨,流水無情,月照與人生的交織往替,催生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樣的人生哲理。詩人們通過寫月,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zhuǎn),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有著濃厚的哲學(xué)意味。

      大自然中,月的陰晴圓缺和四時變化是動人心魄的,她永恒不變的運轉(zhuǎn)與人世的短暫無常形成的對比,觸動了多少詩人的心弦!李煜的詞中寫到,“春花秋月”勾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往事的美好更使他感到了現(xiàn)實的窘迫,淪為階下囚的他所以要責(zé)問“春花秋月何時了”。春風(fēng)吹渡,又是月圓,他有無限感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年年花開,歲歲月圓,可人的生命卻隨著每一度的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更何況物換星移之中,境況已隨年換,心情也與時遷,可眼前的自然景物卻“依舊竹聲新月似當(dāng)年”。風(fēng)景依舊,人事全非,人間也換了幾度,可那“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那“煙月”是故作不知情呢,還是已經(jīng)看慣了這種滄桑變化業(yè)已麻木?總之,月亮依舊升落相照,對懷古詩人來說體現(xiàn)的是今昔之比和興亡之嘆。

      詩人們追本探源,感慨萬千,往往從月的陰晴圓缺中,想到了個人的命運:“只從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滿月給人帶來了無限的喜悅,然而滿即缺之始,昨天的滿喜正寓示著今日的愁遲。“昨三五兮既滿,今二八兮將缺”,道出的是滿招損的自然規(guī)律,所以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月之圓缺,以小論之,與人生的悲歡離合相聯(lián)系;以大論之,則與世運的興衰罔替相關(guān)聯(lián)。李綱的《六幺令》曰:“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朝代更替,戰(zhàn)爭把六朝帝王的淫猥豪華一掃而光,只有天邊的月亮仍自圓了缺、缺了圓。繁華易逝,青春難再,唯有江月不改,“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曾經(jīng)繁華一時的石頭城如今是一片冷落荒涼,只有照過舊時繁華的明月仍然多情地來眷顧。月的多情升起,使今天的寂寞凄涼與過去的徹夜笙歌形成強烈對比。李白的《蘇臺覽古》寫道:“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舊時月”既是繁華的見證,也是蒼涼的見證。歐陽炯有《江城子》詩:“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蘇州與金陵,兩地相隔,春秋與六朝,幾代相懸,但高高在上的月亮卻目睹了這一個個江城的興衰更替。劉翰的《石頭城》詩“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正如周莘在《野泊對月有感》中感懷的那樣,是“可憐江月亂中明”呀!

      所以,“傷心千古”與那“一片明月”就成為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唐朝詩人王昌齡有一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薄懊髟隆迸c“關(guān)”的互文,在敘述一種歷史滄桑感的同時,把我們也帶到了那烽煙四起的古代戰(zhàn)場中。古樂府詩中就有“關(guān)山月”這個曲牌,歷代詩人對其也多有題詠。為什么“明月”和“關(guān)”總是連在一起呢?秦漢時期防邊筑城、設(shè)關(guān)備胡以及關(guān)內(nèi)外的一系列戰(zhàn)事,使詩人們把眼前的明月與歷史事件聯(lián)系了起來。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形成了人們空間上和心理上的障礙,而千里共月,兩地相思。李白的《關(guān)山月》“戍客望邊邑,思?xì)w多苦顏”,就是這個特定的意境中的產(chǎn)物。所以,寫思婦懷人和征夫思家的詩作,往往都離不開這兩個詞。如“關(guān)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關(guān)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關(guān)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隴頭明月迥臨關(guān),隴上行人夜吹笛”,等等,例子很多?!懊髟隆焙汀瓣P(guān)”放在一起,就形成一種雄渾蒼涼的意境,詩人們借明月臨關(guān),表達(dá)了人們希望代代平安的美好愿望。

      月與詩人

      歷代詩人一直把月亮作為孜孜吟詠的對象,為后世留下無數(shù)華美瑰麗的詩篇。在詩人的筆下,月是千姿百態(tài)、各不相同的,他們由月引起的遐思,也是各不相同的。賞月、詠月、寫月、唱月,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種享受。詩中人與月的關(guān)系,是月光和心態(tài)、宇宙和人生的一種交感。詩人以人擬月,借月抒感,把月寫得有情有思。

      月因詩而身價倍增,詩也因月而光彩照人。詩人對月的迷戀和仰慕,成全了多少名篇佳作,演繹出多少動人故事,也使許多詩人美名流傳。月詩是中國詩海中朵朵永不凋謝的燦爛之花和顆顆光照千秋的璀璨明珠。月詩也最終讓嘆惜人生苦短的詩人與那高不可攀的明月共同成為不朽。

      唐宋兩代,寫月的詩人不勝枚舉。陸游的《舟中對月》,由眼中月寫到心中月,再上升到靈魂深處:“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月窺船窗掛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江空裊裊釣絲風(fēng),人靜翩翩葛巾影。哦詩不睡月滿船,清寒入骨我欲仙?!蹦窃聝河呻S船同行,到時窺船窗,再到清光滿船,最后是月光入骨、月人一體,把人與月的交流、交感、交織、交合,寫得惟妙惟肖。《西村》詩云:“一首清詩記今夕,細(xì)云新月耿黃昏?!痹录热挥|動了他的靈魂,詩又是詩人靈魂的寫照,月兒來時,自然就有清詩麗句涌上心頭。如米芾,也非常愛月,在他現(xiàn)存的十幾首詩中,寫月的就有六首。他的《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把月的雄渾浩蕩和珍貴寶氣寫絕了。喜愛月的女詩人朱淑真,在《秋日偶成》中也飽含激情地寫道:“待將滿抱中秋月,分付蕭郎萬首詩?!痹娙舜鲝?fù)古在《月夜舟中》詩中寫道:“滿船明月浸虛空,綠水無痕夜氣沖。詩思沉浮檣影里,夢魂搖曳櫓聲中?!边@些都是對詩月關(guān)系的進(jìn)一步肯定??梢娫轮性娗?,詩中月意,在古代詩詞中真是到了難解難分的地步。

      在這么多的詩詞佳作中,首先應(yīng)該提到的是詩人張若虛,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是月詩中的千古絕唱?!按航彼B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全詩以月為主體,從月隨潮生的壯觀景象寫到詩人對月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從思婦對離人的癡情思念,“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寫到游子對家鄉(xiāng)的無限眷戀,“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月在一夜之間經(jīng)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云、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共同構(gòu)成了宏遠(yuǎn)博大的詩歌意境,展現(xiàn)出一幅充滿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的壯美畫卷。在這幅畫卷中,月是詩中情景交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猶如一條閃閃發(fā)亮的生命紐帶,通貫上下,幻妙入神,詩的韻律也隨著月輪的移動而起伏回旋。全詩融詩情、畫意、哲理于一體,通過對春江月夜的描繪,盡情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瑰麗,熱烈地謳歌了人間純潔美好的愛情,并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匯成了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遠(yuǎn)的境界。讀者在這空靈而迷蒙的月色中,這惝恍夢幻的藝術(shù)氛圍里,進(jìn)入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深邃美麗的藝術(shù)世界,從而得到了美的享受和陶冶。而一生中只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首月詩成為詩中大家。

      另一位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他一生偏愛皎潔的明月,他的作品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寫到月亮。把月人格化后寫入詩中,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人興致勃勃地邀來天邊的明月與他舉杯同飲,月兒這時已化為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拔腋柙屡腔玻椅栌傲銇y”,詩人酒興大發(fā),對月而歌,月亮則在天空中依依徘徊,好像在傾聽佳音?!昂聘璐髟拢M已忘情”,詩人豪情勃發(fā)、直抒胸臆時,也要等待老朋友明月的到來?!澳簭谋躺较拢皆码S人歸”,月兒對他如此脈脈多情,所以他要“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在人隔兩地而難以相從時,詩人自然想到要讓明月將自己的思念寄給朋友。通過詩人的豐富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月亮,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感情的知心朋友。詩人一生愛酒,而把飲酒詩意化的明顯標(biāo)志,就是讓月照和飲酒融為一體。他經(jīng)常把酒臨風(fēng),對月抒情。月照不僅成為酒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還成為他的朋友與他同飲。他說,“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在《襄陽歌》中說“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為名利奔波,“何如月下傾金罍”。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樣倒在月光之中,是何等的瀟灑和愜意。李白還用他那奇特的想象,把月和酒串聯(lián)在一起:“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彼ベd洞庭湖的月色去換取美酒。多么美妙而神奇的想象!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tuán)團(tuán)。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李白就借古代神話,把月亮初升時逐漸明朗和宛如仙境的景致,寫得如此新奇有趣?!督鹆瓿俏鳂窃孪乱鳌分姓f,“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遙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像珍珠般晶瑩,仿佛是從月亮中滴下來的;《渡荊門送別》中說,“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天上飛下來的明鏡;《送楊山人歸嵩山》中說,“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則說那晶瑩的月亮是懸掛在蒼翠挺拔的松樹枝上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中說,“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則把月出山口,寫成是君山銜了而來。這些寫法都非常具有獨創(chuàng)性,從而使月光下的畫面顯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詩人在《把酒問月》中大膽地發(fā)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痹娙藢⑷伺c月反復(fù)對照,并通過景物描繪和神話傳說,塑造了一個崇高、美好、永恒而神秘的形象,同時也顯露出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月是這般美好,又是這般神秘,總是激起他的豪情逸興和雄心壯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在《登太白峰》中又說,“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他把追求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向往光明理想境界的心愿,用舉雙手向明月飛升來形容。月在李白的詩中完成了它神奇之至、美妙之至的形象,同時也造就了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最后提到的是宋代詩人兼詞人蘇軾。他是繼李白之后喜愛明月,并寫了大量吟頌明月詩詞的作家。在他三百多首詞作中,寫月夜的就有五十多首。他是寫月的能手,他詩詞中的月變化多端,形神兼?zhèn)?,美麗之至,又奧妙無窮。夜月既是他描摹心靈的主要依托,也是他寄寓曠達(dá)胸懷的主要意象。他在《前赤壁賦》中議論道:江上清風(fēng)和山間明月都是造物主賦予人的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他還在《臨皋閑題》中說:“江山風(fēng)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基于這樣的認(rèn)識,他不僅對月亮有著特殊的情感,而且對夜月也有著敏銳的感受:“月與高人本有期,掛檐低戶映蛾眉。”蘇軾認(rèn)為高雅之士都是愛月的,所以才說高人與月亮有期約。

      蘇軾似乎與月有一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也許在夜深人靜之后,月夜空闊、神秘、闃寂,正好可以冷靜地思索人生吧。他常常借月來描寫人的心靈,表達(dá)追求精神解放的意愿。他的月夜送別詞、懷人詞中,那月既是詞眼也是情眼,既象征著友人品格的高潔,也象征著友情的冰清玉潔:“夜闌風(fēng)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他的《永遇樂》(景疏樓上……)就是化月景為情思的名篇。詞人觀月動情,以人擬月,又以月擬人,借月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把酒對月是詞人的一種雅興。美酒盈樽,獨自一人仰望夜空,遐思無窮。與李白一樣,他也要“對酒卷簾邀明月”。與李白不同的是,蘇軾的詩詞中,詩人是客,明月為主:“明月入戶尋幽人”,“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月對人有情有義,人與月相呼相應(yīng)。與日間塵世的喧囂不同,有月的夜晚是美麗而動人的。不論是“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還是“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都透著他對明月的無比喜愛之情,所以才有“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破瓊瑤”的行止,表現(xiàn)了他迷戀、珍惜佳月麗色的心情。

      可見,他能寫出《水調(diào)歌頭》這首歷來公認(rèn)的中秋詞中的千古絕唱,絕不會是偶然的。從全詞字面上看,好像是在演繹物理,實則是在闡釋人生。本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guān)乎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圓月襯托離別。詞中人與月、自然與社會高度契合在一起,形成錯綜復(fù)雜、波瀾起伏的意象。特別是最后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由感情轉(zhuǎn)入理智,化悲怨而為曠達(dá),從個人的小情感中拔出,向世間所有的離別親人發(fā)出了最誠摯的祝愿,由此增加了積極向上的意蘊,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作者通過勾勒皓月當(dāng)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yuǎn)的藝術(shù)氛圍,使月的神話傳說、陰晴圓缺及自己的遺世獨立意緒融在一起,成就了這篇中秋佳作,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令后世共仰的、飄逸曠遠(yuǎn)的、豪放大度的詞人形象。

      猜你喜歡
      比喻李白月亮
      比喻
      文苑(2020年12期)2020-11-19 13:16:26
      紙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紙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比喻最愛
      月亮滿不在乎地發(fā)胖
      女報·時尚(2016年9期)2016-11-23 14:42:53
      與月亮來個親密接觸
      什么是比喻
      倒下的那一刻
      戲劇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
      砸月亮
      再析比喻義的“像……似的”
      語文知識(2014年3期)2014-02-28 21:59:30
      广州市| 蓝田县| 潞西市| 东平县| 滨海县| 延吉市| 扶沟县| 宁德市| 忻州市| 革吉县| 马尔康县| 阿合奇县| 黄陵县| 蕲春县| 勃利县| 唐海县| 高台县| 孝昌县| 五家渠市| 沅江市| 万安县| 留坝县| 汶上县| 革吉县| 永平县| 荥经县| 甘南县| 龙州县| 鄂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唐山市| 靖宇县| 博罗县| 广德县| 成都市| 中方县| 武胜县| 天全县| 龙州县| 贡觉县| 镇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