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漸褪自然色彩的田園牧歌
      ——論浩然早期的小說創(chuàng)作

      2014-03-25 05:02:34楊建兵
      長沙大學學報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沈從文小說政治

      楊建兵

      (武漢工程大學外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田園”和“牧歌”本是兩個在內(nèi)涵和外延上都有一定差異的概念,但二者在許多方面又存在著交叉和重疊,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二者的差異性,更多時候是將它們合在一起,用來指稱一種文學風格。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領域,田園牧歌是指有別于魯迅,“起始于廢名,大成于沈從文”[1]的一種小說類型。這類小說常常將鄉(xiāng)村作為一種審美和抒情的對象,注重開掘和張揚鄉(xiāng)土中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奇特的風俗美和靜穆的自然美,富有浪漫情調(diào)和理想色彩。但由于這類小說對宗法制的鄉(xiāng)風民俗采取寬容認同的態(tài)度,對正直、樸素、信仰簡單而執(zhí)著的地方民族性格和寧靜自足的生活方式頗為欣賞,在強調(diào)革命和斗爭的年代,它很難獲得合理性與合法性地位。

      1950年代恰好是一個強調(diào)革命和斗爭的年代,要革的也正是封建宗法制和小生產(chǎn)者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的命,因此,沈從文的田園牧歌式的鄉(xiāng)村敘事注定會受到壓抑和排斥。同時,1950年代又是一個空前重視農(nóng)村敘事的時代,一個強調(diào)理想和抒情的年代,在這種情況下,田園牧歌式的農(nóng)村敘事必然會通過變體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浩然早期的農(nóng)村敘事,就是田園牧歌式的一種變體,它與沈從文的田園牧歌敘事既有諸多的相似之處,也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可稱之為“漸褪自然色彩的田園牧歌”。

      無論是沈從文的湘西小說,還是浩然早期的農(nóng)村敘事,都非常注重對自然景物和民風民俗的描寫,但他們小說中的景物和風俗承擔著不同的敘事功能。沈從文湘西小說中的自然景物既是人物活動的背景,但又不僅僅是人物活動的背景。在更多時候,自然景物和風俗是作為一種文化隱含的精神結(jié)構(gòu)的象征物或?qū)?,由背景而上升為與人物并置的敘述對象,從而獲得了相對獨立的存在意義。如《邊城》中的湘西自然風物,不僅僅是翠翠等活動的背景,在一定意義上,它擔當了敘事的功能,寫景實際上就是在寫人。只有在一塵不染的湘西世界中,才能生長出翠翠這樣清澈通透的女孩;而像翠翠這樣的女孩,也只能生活在純凈如水的湘西世界中——湘西與翠翠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相對于沈從文的小說,浩然小說中的自然景物和風俗描寫只是作為人物活動的背景出現(xiàn),或烘托氣氛,或表現(xiàn)人物,或暗示社會環(huán)境,景物和風俗本身基本上不承載敘事功能。有論者在談到趙樹理小說的自然景物和風俗描寫時說:“趙樹理很少寫自然景物,卻用很多筆墨寫民俗,寫那種系乎水土地氣的民風民性,他是把風俗作為一種‘社會景物’,一種社會精神附著物。對他的小說而言,寫民俗主要是為了提供一種文化的政治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人物在社會變革中的精神變遷,同時也為了加強小說的故事性?!盵2]這段話用來評價浩然的短篇小說也是完全合適的。

      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是,在沈從文的小說中,鄉(xiāng)風民俗既是作者欣賞的對象,也是他表達一種文化或文明理想的載體,而這種文化是與現(xiàn)代文明相悖離的農(nóng)耕文化或傳統(tǒng)文化。在1950年代,我們雖然提倡“工農(nóng)兵”文學,農(nóng)村題材小說甚至占據(jù)了整個文壇的半壁江山,但我們所推崇的農(nóng)村已不是帶有宗法制色彩和自給自足生產(chǎn)方式的傳統(tǒng)農(nóng)村。不僅如此,舊式農(nóng)村的鄉(xiāng)風民俗和小生產(chǎn)者自給自足的生產(chǎn)方式等,還作為農(nóng)業(yè)互助合作運動的“他者”,成為政治運動批判的主要對象。封建式的包辦婚姻自不必說,即便是娶新媳婦鬧洞房這樣的傳統(tǒng)習俗,被涂抹上政治色彩之后,也難逃社會新風尚對它的審判。浩然的短篇小說《新媳婦》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渤海灣一帶的村子里,娶媳婦鬧洞房是多年流傳下來的規(guī)矩,“過門三天里邊,不分大輩小輩,也不分遠門近枝兒,都興跟新媳婦鬧著玩?!盵3]但這個規(guī)矩被梁大伯的兒媳婦邊惠榮打破了。在洞房之夜,她公開表示:“大喜日子,應當熱鬧熱鬧。咱們說笑盡管說笑,誰要動手動腳,那可辦不到,”“我的條件就一個:咱們要互相尊重,不能拿別人開心!”她之所以要反抗這個流傳已久的習俗,是因為“有些地方鬧得厲害,竟往新媳婦鼻子里面撒辣子面,往新媳婦的頭上澆涼水”,更重要的是“婦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遇到侵犯自己的事,還能不反抗”。顯然,邊惠榮早就意識到,憑借個人的力量來對抗積淀多年的鄉(xiāng)俗鄉(xiāng)規(guī)幾乎是不可能的,她只有以提高女子地位為借口,以政治為后盾,才能達到自保的現(xiàn)實目的。這里,鄉(xiāng)俗鄉(xiāng)規(guī)作為一種傳統(tǒng)陋習,它只提供一種文化政治語境,風俗的變化除了反映新社會中新農(nóng)民的精神變遷,其本身并不具有特殊的意義。

      既然田園牧歌小說中的景物即人物,自然景物、風俗與人物是融為一體的,那么,這類小說中的人物通常是一種“自然狀態(tài)”下的人,而不是“政治狀態(tài)”中的人。這里所謂的“自然狀態(tài)”和“政治狀態(tài)”中的人,主要是指一種身份認同,“自然人”傾向于人的自然身份或日常身份,這種身份主要靠血緣和地緣關(guān)系來維持;而“政治人”則傾向于人的政治身份,維持這種身份的是階級關(guān)系或社會地位。沈從文湘西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是“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他們淳樸,正直,善良,“生活有些方面極其偉大,有些方面又極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極其美麗,有些方面又極其瑣碎”,在他們身上幾乎找不到任何政治的印跡,在沈從文看來,他們卻“更有人性,更近人情”[4]。如《邊城》中船總順順擁有四條船和一個鋪子,在左翼作家的眼里,絕對是一個靠剝削為生的大地主,而在沈從文的筆下,他“喜歡交朋結(jié)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公正無私”,“高年碩德”,是一個非?!按蠓綖⒚摗盵5]的人。沈從文剔除了人物身上的政治元素,還原出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本真狀態(tài)。還有他筆下的窮苦的水手,身上充滿著原始生命的“野性”,偶然的反抗也與階級斗爭扯不上關(guān)系。浩然早期小說的人物也會暴露出自然本真的一面,如表現(xiàn)新社會農(nóng)村婦女的活潑開朗,性情爽快等,但作者將這種性格更多地歸因于新社會婦女地位的提高,以及新時代對人物精神狀態(tài)的改變。為了表現(xiàn)婦女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浩然還有意讓一些先進婦女承擔農(nóng)村基層干部的角色,以實現(xiàn)人物性格與政治身份的吻合。

      與這種身份的改變相一致的是人物之間關(guān)系的改變。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每個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guān)系來體現(xiàn)的。在沈從文的鄉(xiāng)土小說中,這種關(guān)系主要體現(xiàn)為一種“自然關(guān)系”,即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愛情、友情等傳統(tǒng)的血緣、地緣關(guān)系和人倫秩序。在中國進入1940年代以后,農(nóng)村的這一傳統(tǒng)的秩序逐漸被改變。有學者指出:“土地改革的目標在于解除束縛農(nóng)民的‘封建家長制’枷鎖,因為整個地方社會都被纏入到這種特殊社會聯(lián)系的復雜形式之中,要用合理而富有戰(zhàn)斗性的階級團結(jié)的方式來取代舊的、傳統(tǒng)的束縛。然而,中國的社會結(jié)構(gòu)卻阻礙著農(nóng)民輕易地掙脫‘封建家庭制’的束縛,拆散舊的基礎。土地改革的進程沖擊著傳統(tǒng)的生活結(jié)構(gòu),極大地造就了人類社會發(fā)展中復雜多變的模式”[6]。這一改變在1950年代的農(nóng)村敘事中體現(xiàn)得非常直接和明顯。

      這里,我們僅以“同志”這一概念的使用來看1950年代農(nóng)村敘事的某些變化?!巴尽痹凇缎氯A字典》里被解釋為“為共同的理想、事業(yè)而奮斗的人。新中國成立以后也是中國公民彼此間的一般稱呼”[7]。不過,這種泛化的一般稱呼,在中國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卻有著相當明顯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指涉意義。如在浩然的處女作《喜鵲登枝》中,林雨泉稱韓興老漢還是用“大爺”這樣指涉日常倫理意義的稱呼,而到《新媳婦》中,“大嫂子”一詞已被“同志”所取代。小說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在“洞房事件”的第二天,一群大姑娘小媳婦來看邊惠榮。

      打頭的姑娘叫翠英,是生產(chǎn)隊的副隊長,一進屋就拉起新媳婦的手說:“大嫂子……”

      “嘿,可不要這么稱呼,我叫邊惠榮?!?/p>

      婦女們都嘰嘰嗄嗄地笑起來。

      翠英收住笑說:“大嫂,不,惠榮同志……”[8]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雖然中國已進入了新時代,但當?shù)厝艘廊槐3种鴤鹘y(tǒng)的日常倫理話語系統(tǒng),按照傳統(tǒng)的稱呼叫邊惠榮“老五家的”、“大嫂”等。“外來者”新媳婦邊惠榮的到來,不僅打破了本村流傳已久的鬧洞房的習俗,而且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話語系統(tǒng)——政治話語。邊惠榮對這套話語系統(tǒng)的接受,源自她不平凡的人生經(jīng)歷:“在她十歲那年,媽媽掩藏爸爸和另外兩個八路軍干部,被叛徒告密,一起給捉到秦皇島殺了。從那時候起,她就跟隨哥嫂度日。哥嫂也是共產(chǎn)黨員,他們都用新思想的雨露灌溉她那幼小的心苗;她是在野地里、烈日下長大的;她沒有受到過舊禮教的熏染,她的心像一塊水晶那么光潔。她不像有些農(nóng)村姑娘那樣,把一切心思都集中在花包袱和巧打扮上面;她有自己的理想,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集體事業(yè)上了”[9]。在這套話語系統(tǒng)中,敘事強調(diào)的是說話者和聽話者的政治身份,而非日常身份,以便建立起敘述的嚴肅性。于是,小說中的“鬧洞房事件”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向落后的民風民俗挑戰(zhàn)的問題,而是牽涉到提高婦女地位的政治問題。對于這套話語系統(tǒng),翠英等人是不太習慣甚至是陌生的,她們對邊惠榮嚴肅的語氣的回應是“嘰嘰嗄嗄地笑起來”。身為生產(chǎn)隊副隊長的翠英“收住笑”后,開口仍然叫她“大嫂”,然后才改叫“惠榮同志”,接下來才順理成章地進入婦女地位的政治話題。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小說中帶有日常人倫氣息的“大嫂”稱呼與帶有政治意味的“同志” 稱呼,分別對應著鄉(xiāng)村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這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場景,它們的切換是話語系統(tǒng)切換的一種直觀顯現(xiàn)。當然,這種切換在浩然1950年代的農(nóng)村敘事中并不常見,日常生活話語在他這一時期的小說中仍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在1960年代的農(nóng)村敘事中,我們將看到大量的生活話語與政治話語相互切換的場景。

      需要指出的是,在浩然1950年代的農(nóng)村敘事中,政治化的生活場景已占有不小的比例,但日常生活場景在作品中占的比重則更大。比如,小說集《喜鵲登枝》寫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瑣事,盡管這些瑣事關(guān)系著新社會的新風尚等重大的政治主題,但由于作者規(guī)避了重大事件和重大沖突,通過日常生活的小是小非來表現(xiàn)人物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因此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創(chuàng)造新時代的新人物是建國初期文學的中心任務,自然也是浩然1950年代農(nóng)村敘事的主題。雖然浩然筆下的新式農(nóng)民被貼上鮮明的政治標記,但這些形象的高大與其說是源于思想的崇高和信仰的堅定,不如說是來自人性的光芒和精神的美感。正如某些論者所言:“在人物形象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上,美好的品德、自然的性情占有重要地位,而不是清晰深刻的革命思想和堅如磐石的階級信念”[10]。我們?nèi)砸浴缎孪眿D》中的邊惠榮為例。在新婚之夜,小說中有這樣一段背景介紹:“梁大伯為人和氣,這是全村人所共知的,兒子河南是縣里的青年團干部,又是自由對象,沒說的,洞房應當鬧得更熱鬧更厲害點兒。頭幾天,那些好湊熱鬧的人,就做準備,蒺藜狗子、毛毛蟲、還有辣子面,一切都預備齊全,單等洞房之夜,好好地把媳婦‘整一整’”[11]??梢韵胂瘢绻吇輼s采取逆來順受的態(tài)度,她將會被“整”成什么樣子。雖然作者有意識地將“洞房事件”上升到提高婦女地位的政治高度,但從邊惠榮個人方面來講,這不失為對自身權(quán)益的一種保護。在這里,政治是她為自己尋找到的一把保護傘。只有在這把保護傘的庇護下,她才有向流傳已久的鄉(xiāng)俗鄉(xiāng)規(guī)發(fā)起挑戰(zhàn)的勇氣和權(quán)利。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提高婦女地位只是一種策略,是虛;保護自身利益才是目的,是實。作品通過巧妙地虛實轉(zhuǎn)換,達到了既宣傳國家政策,又充滿濃郁的現(xiàn)實氣息的藝術(shù)目的。至于為半夜生病的公公尋醫(yī),為受傷的社員包扎傷口,都表現(xiàn)出她是一個重視孝道和人倫的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相對于“政治女強人”而言);小說最后寫她和丈夫河南相見時的情景:“小兩口新婚離別,現(xiàn)在又重會,心里都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滋味。惠榮在外屋做飯,手忙腳亂慌了神。她抱柴禾點著火,忘了往鍋添水;添上了水,才想起應當先剁肉;拿起刀來,又想起還沒問老人做什么吃”[12]。這段充滿人性和人情味的文字,把一個新婚離別又重逢的女子的動作和心理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也反映出作者在英雄化邊惠榮(為生病的公公尋醫(yī),邊惠榮整晚沒有睡覺,第二天仍精神抖擻地參加勞動)的同時,并沒有忘記她也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欲的凡人。從主題的表達上看,這段文字明顯游離于故事的主線,是“閑來之筆”,但正是這個可有可無的小插曲,表現(xiàn)出浩然對日常生活的尊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對政治生活構(gòu)成了一定程度的疏離和消解。

      整體看來,在浩然1950年代的農(nóng)村敘事中,他筆下的人物已打上鮮明的政治烙印,但相對而言,農(nóng)民“原生態(tài)”的性格特征更為突出和明顯。這些農(nóng)民,從打扮到動作,從語言到心理,都體現(xiàn)出一種本色和自然。如《監(jiān)察主任》中的白桂花,“光著兩只腳,藍斜紋褲子卷著腿兒,上身穿著一件半截袖萱布小褂,肩上扛著把鐵锨,兩條大辮子盤在后腦勺上,頭頂罩著個大草帽,順著一條水壟走來”[13],看見未來的公爹楊來老頭偷扒埝子上的口子泄水,就“心慌意亂,怒氣沖沖”地上前質(zhì)問?!皸顏砝项^看著白桂花要吃人的那個樣子,早就按捺不住心里的火苗子了。他由羞變怒,霎時間,滿脖子青筋都鼓了走來。他把鐵锨一晃,另一只手使勁地擺,憤憤地說:‘好!好!你真行,你是監(jiān)察主任,你是官!你是忠心耿耿,你誰也不用顧,誰也不用要了,你干脆把我送法院去省事!’他說著,使勁往地邊走幾步,又轉(zhuǎn)回身:‘哼,我早看出來了,我兒子一走,你的心眼就變了!’”[14]這種農(nóng)民式的妝扮、動作和語言,不是常年生活在他們中間的人是很難描繪的。把握不好,就會造成“衣服是勞動人民的,面孔卻是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15]的問題。更難能可貴的是,浩然對農(nóng)民的心理也有著非常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像《喜鵲登枝》中韓興老漢,既操心兒女的婚姻大事,對當時流行的自由婚姻深以為慮,又不愿與國家政策唱反調(diào),重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包辦婚姻模式,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通過“微服私訪”的辦法,間接地考察未來女婿。這種精明又實際的老人,在農(nóng)村中是很有代表意義的。又如《一匹紅瘦馬》中的焦貴,平時與人交往寡言少語,但對牲口卻感情極深。他將一匹只能賣20元的瘦紅馬,喂成價值1200元的驃紅馬,除了愛護集體財產(chǎn)的表層動機外,更深層次的心理動機恐怕還是莊稼人對牲口的一種特殊的情感。在語言上,浩然運用的也是口語化的農(nóng)民語言。在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中,我們很少看到豪言壯語式的政治宣講和微言大義式的精警言論,即使是政治說教,也盡可能地采用農(nóng)民化的語言。如《監(jiān)察主任》中的楊來老頭與白桂花吵完架回家生悶氣,老伴了解情況后,這樣數(shù)落他:“我當出了什么事,原來為這個事呀!你做的事就是見不得人嘛,虧了你還有臉生孩子的氣。不是孩子乍當監(jiān)察主任那會,你對人家說漂亮話,什么‘說公道話’呀,‘辦公道事’呀,如今孩子對你說公道話辦公道事就吃不開啦?孩子在頭里當干部,你萬不該往她臉上抹灰,堵她的嘴,這樣還讓她怎么工作?你這個老該死的!”在遭到楊來老漢的搶白后,她又說:“你快別說那沒邊沒沿的話了。人家是黨員,辦啥事大公無私嘛,要都像你那樣,還建設什么社會主義?都是炕頭主義了。去年因為泃河出險,桂花跟她哥哥那事,你忘了吧,親手足哥哥怎么也比你親。親是親,理是理,還能摻混?”[16]這段政治說教,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義正辭嚴的逼人語氣,也沒有意識形態(tài)化的體制語言的刻板和僵硬,而是運用被批評者能理解和接受的生活化的語言和語調(diào),在家常對話中完成了對落后農(nóng)民的批評和教育。從另一方面來看,雖然作者強調(diào)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但并沒有因此而忽視親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這段批評教育,主要是借助親情的力量,而不是依靠黨的權(quán)威話語來實現(xiàn)的。

      相對于1960年代中期的農(nóng)村敘事而言,浩然早期的農(nóng)民形象土氣自然,更接近農(nóng)民本身;政治化的生活場景和日?;纳顖鼍跋酀B相融,日常化的生活場景在文本中占有更大的比重,而政治化的生活場景只是農(nóng)村生活的一個點綴。但是,這一切都在改變,因為文學的環(huán)境在發(fā)生改變。

      [1] 楊義.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2]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8][9][11][12] 浩然.春歌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

      [4][5] 沈從文.邊城·長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6] [美]R·麥克法夸爾,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

      [7] 新華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10] 孫寶靈.浩然:一個緊張的話語場[D].鄭州:河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13][14][16] 浩然全集(第15卷)[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15]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A].延安文藝叢書(文藝理論卷)[C].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猜你喜歡
      沈從文小說政治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丁玲 沈從文 從摯友到絕交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節(jié)選)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8
      微博評書:沈從文家書
      沈從文小說開頭藝術(shù)初探
      西南學林(2012年1期)2012-11-12 12:57:40
      巴塘县| 阳曲县| 云和县| 赤峰市| 志丹县| 湖北省| 灵宝市| 东光县| 黄石市| 开平市| 瓮安县| 沭阳县| 霍城县| 南投县| 江永县| 米泉市| 中山市| 通海县| 兴国县| 松滋市| 嵊泗县| 肥城市| 卢龙县| 历史| 赤峰市| 龙州县| 梅河口市| 汶上县| 平遥县| 布拖县| 孙吴县| 独山县| 吉木乃县| 正阳县| 谢通门县| 桓仁| 平邑县| 辽阳县| 沙洋县| 平舆县|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