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靜華
語言類課程教學的靈魂是語法。想要學好一門語言首先應(yīng)該學習語法。小學英語教學主要通過學習一些基本的語法,讓學生對語言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練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對語言記得更清楚,掌握得更牢固。同時也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新課標就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一些基本語法來幫助他們學好英語。但對于我們的少兒來說,語法知識是枯燥乏味的,重復(fù)的講解只會讓學生們越來越難以掌握、越來越厭煩。如何讓學生們在學習語法的路上有個快樂的學習過程呢?
一、兒歌化——讓英語語法“朗朗上口”
學生的天性和本能是活潑的,特別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是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自覺能力不是很強,不會主動地學習。因此,怎樣引導(dǎo)小學生愛上學習、愛上英語,掌握英語語法,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成為最主要的問題。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及教學設(shè)計時,如果能把語法知識編寫成童謠、順口溜、兒歌并教會學生演唱,那么,英語教學便可創(chuàng)造出一個生動、活潑的教學課堂。這樣和諧歡樂的課堂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例如,小學英語剛學習“進行時”的時候,學生還很不清楚它的用法,容易和一般現(xiàn)在時搞混淆。在我多次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們產(chǎn)生了厭煩情緒。于是,我把它們編成順口溜:進行時,抓動詞,動詞前面是助詞(be)動詞后面是ing,三位一體別忘記。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記得很清楚,而且也不會再和其他時態(tài)相混淆而出現(xiàn)錯誤了。又如:學生們不清楚主格和賓格的用法時,我也編了一段順口溜讓他們記住:I是主格me是賓,請你一定要分清,主格用在動詞前,動詞介詞后用賓,you是主格也是賓,he是主格him是賓,she是主格her是賓,it是主格也是賓,we是主格us是賓,they是主格them是賓。讓學生們每天熟記和背誦這些順口溜,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輕松記住,而且對語法還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讓我的教學效果大大提升。
二、情景化——讓英語語法“和諧可親”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語法知識都編成歌謠或者順口溜,更不能直接讓小學生背誦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或者做重復(fù)的練習。語言是活的,所以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應(yīng)該是活的。如果在課堂上能創(chuàng)造真實的場景,寓語法于景中,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場景中,切身感受語法的變化、語法的側(cè)重點及語法使用注意事項等,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例如,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1,其主要內(nèi)容是學習時間的用法及讀法。這可以設(shè)置相應(yīng)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Ask and answer,教師先準備一只時鐘,不斷撥至不同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相互問答,詢問學生What s the time? Can you…? 引導(dǎo)學生回答具體時間該做什么,提出建議You/We should…也可以讓學生兩兩組合進行相互問答,鼓勵學生用已學過的語言材料豐富對話內(nèi)容,讓學生在情景對話中對時間的用法及說法有個深刻的印象。又如:在學習must、can、should等情態(tài)動詞時,要注意提醒后面必須跟動詞原形。這時教師可以掛出各種交通標志或者別的標志的彩圖,比如掛出Danger的彩圖,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T: There is a sign on the wall. What does it mean? S: It means “Danger”. T: It means you must stay away from the building. 或者回答 you should/shouldnt…后面的固定搭配都必須跟動詞原形。這樣既讓學生學習了情態(tài)動詞的種類及用法,也學習了stay away 這個固定搭配,讓學生溶于情景中,對學過的語法進行深刻記憶,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對比化——讓英語語法“不再陌生”
隨著學習的語法知識的增多,很多用法相近但又必須區(qū)別對待的語法會讓學生們感到困惑。這時候,我們就應(yīng)該采用對比化來講解語法知識,舉出生動的例子讓學生辯證地學習,把用法相近、容易混淆的語法知識歸納出來,單獨對比,讓學生練習、對比、分析及掌握,對于自己犯過的錯誤,學生一定能深刻記住,最終掌握這些語法點及知識。
例如,大家知道“how many” 與“how much”都是用來提問多少的。它們之間應(yīng)該怎樣區(qū)別呢?如果直接給學生講 “how many”用來修飾可數(shù)名詞的復(fù)數(shù),而“how much”用來修飾不可數(shù)名詞,學生們總是記不住。所以,筆者舉了兩個生動的例句:①How many的用法,對畫線部分進行提問: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on the desk? ②how much的用法,How much milk is there in the glass?用這樣的例句,把語法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出來,然后再進行單獨對比,學生就容易理解并記憶它們的用法了。
總之,枯燥乏味的語法教學應(yīng)當轉(zhuǎn)變成生動活潑的、易于理解的、感興趣的語法教學。這一直都是值得我們教師討論和不斷改進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余東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