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城市博物館的民俗陳列研究
      ——以《香港故事》和《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為例

      2014-03-28 13:58:27吳紅麗
      城市觀察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舊事陳列民俗

      ◎ 吳紅麗

      城市博物館的民俗陳列研究
      ——以《香港故事》和《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為例

      ◎ 吳紅麗

      在城市生活日益向信息化、智能化發(fā)展的時代,城市博物館的民俗陳列,記錄了百姓對舊生活的記憶、展示過去的民間生活歷史。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和首都博物館的《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兩個展覽是城市博物館民俗展示的典型代表,為國內(nèi)博物館界一致認可。本文以這兩個展覽為例,討論城市博物館如何選擇民俗陳列的內(nèi)容和展示手段,并探討在城市現(xiàn)代化生活背景下民俗陳列的價值和特點。

      民俗 城市博物館 香港故事 老北京民俗

      民俗,《漢語詞典》定義為“民眾的習俗,民間風俗”,其內(nèi)容有:⑴人民的風俗習慣;⑵民眾的生活、生產(chǎn)、風尚習俗等情況。民俗具有傳承性,多為口頭或行為傳承。有學者認為“民俗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文化模式?!彼w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一、民俗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二、民俗是靠口頭和行為的方式一代一代傳承的;三、民俗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已經(jīng)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文化模式,這種模式制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在城市生活日益現(xiàn)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今天,電視、電腦、手機逐漸取代了看戲、下棋等娛樂方式,西式的婚禮取代了傳統(tǒng)的嫁娶禮儀,自作的各種傳統(tǒng)小吃變?yōu)樯贁?shù)酒店才能見到的食品,如何保存和展示民俗成為城市博物館一個極其重要的使命。

      城市博物館的民俗陳列,記錄和保存百姓對舊生活的記憶、展示過去的民間生活歷史。民俗有物質(zhì)的部分和非物質(zhì)的部分,博物館的民俗陳列展示無疑需要“物”來支撐,但是,如何使用記錄非物質(zhì)文化的影像播放也是現(xiàn)代博物館基本的展示手段。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香港故事》中有很大的篇幅是“香港的民俗”,講述香港居民衣食住行和節(jié)日習俗的內(nèi)容。這些展示民俗的部分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內(nèi)容,普遍反映較好。首都博物館《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以專題展示的形式陳列,是最受觀眾歡迎的展覽之一。這兩種模式代表了當今城市博物館民俗展示的基本理念,為城市博物館的民俗展示提供了標桿,成為國內(nèi)博物館競相學習的對象。本文以這兩個展覽為例,討論城市博物館如何選擇民俗陳列的內(nèi)容和展示手段,并探討在城市現(xiàn)代化生活背景下民俗陳列的特點和作用。

      一、《香港故事》中民俗展示主要內(nèi)容和特點

      《香港故事》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該館由香港博物館發(fā)展而來,新館位于香港科學館旁,建成于1998年。《香港故事》也于此時向觀眾開放,整個展覽占地7000平方米,共8個展區(qū),分布于兩層展廳,有多個立體造景及多媒體劇場,配以聲和光的特殊效果,栩栩如生地介紹香港的自然生態(tài)、民間風俗及歷史發(fā)展?!跋愀鄣拿袼住睘榈谒膫€展區(qū),以水上人家、福佬人、本地人、客家人四種香港及嶺南地區(qū)傳統(tǒng)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為主線,對香港地區(qū)傳統(tǒng)的民居、重大的節(jié)日禮俗、祭祀做了復原展示。

      (一)水上人家

      這部分復制了一艘原始尺寸大小的漁船,陳設(shè)水上人家的生產(chǎn)、生活用品,有漁網(wǎng)、釣具、各式瓶罐等。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密密麻麻的曬魚和不斷播放的海浪、海鷗聲音,給觀眾視覺和聽覺的享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曬魚全為真正的魚干,經(jīng)過防腐處理后作為展品掛在竹竿上展示。

      (二)福佬人

      福佬人是香港地區(qū)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断愀勖袼住分攸c展示了福佬人的曬鹽。傳統(tǒng)的曬鹽在香港早已絕跡,鹽田、曬鹽工具、對傳統(tǒng)曬鹽技術(shù)的介紹,還原了福佬人的基本生產(chǎn)活動。

      (三)本地人

      對本地人的展示以三座傳統(tǒng)建筑為中心,介紹本地人傳統(tǒng)的婚嫁儀式、元宵點燈的習俗。建筑內(nèi)陳設(shè)的各式家具、服飾均是收集的民俗物品,或者按真實大小復制。

      (四)客家人

      客家人一般居住在山區(qū),以農(nóng)耕為生活?!跋愀鄣拿袼住辈糠衷谡箯d的一角采用大型噴畫與實物、硅膠人像結(jié)合的方式,展示了農(nóng)民在稻田用牛犁田、收獲稻谷、吹曬稻谷等勞作情景。

      (五)重大節(jié)日禮俗

      “香港的民俗”最令人矚目的部分是一個超大型的太平清醮場景,最高達20多米。據(jù)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這部分是在建設(shè)之時特意留出的高層設(shè)計。內(nèi)容包括包山、戲棚、飄色、舞獅和道壇等,色彩繽紛,熱鬧紛呈。此處復原了香港長洲“搶”的習俗,三座高達20米的“包山”以竹子搭成,每個包山掛了近兩萬了包子,男人爭相爬到高處摘包子,摘得越多福氣越多。

      香港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香港故事》中的民俗展示成功之處有幾點:其一在于嶺南特色的體現(xiàn)。自明代以來,嶺南地區(qū)居民大略形成了客家、廣府、潮汕三大民系。香港自19世紀中葉開埠,內(nèi)地遷移過去的居民有著三大民系,另外加上福佬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人在香港定居以后,除了保持自己原有的一些生活習俗以外,還根據(jù)香港近海、對外貿(mào)易發(fā)達等情況有了融合與發(fā)展。其二在于原真性的展示。在“香港民俗”部分的展品中,除了瓷器、木器、鐵器工具、服飾等較難損壞的民俗物品外,曬魚、稻谷、包子等各種原始的食物經(jīng)過防腐處理后也成了展品。當然,這些食物的防腐成為該博物館后來需要專人負責、不斷維護的工作,給文物保護人員帶來了大量的工作,一般博物館也難以模仿這種展示方式。其三在于回避了政治內(nèi)容的展示,以節(jié)日民俗和宗教祭祀等民間活動體現(xiàn)對社區(qū)族群文化的表達,反映與“國際大都市”所不同的傳統(tǒng)香港,以喚起本土文化的認同。

      《香港故事》中的民俗展示的意義在于打破對傳統(tǒng)博物館展覽的認識,普通的生活與普通的物品成為了展覽的主角,而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博物館里展示的一定是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具有重大價值的歷史文物和藝術(shù)精品。所以,在20世紀末,許多中國內(nèi)地博物館的業(yè)務(wù)人員參觀訪問香港歷史博物館,學習《香港故事》對民俗故事的選擇和展示手段。

      二、《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的主要內(nèi)容和特點

      首都博物館新館于2005年12月開始試運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其基本陳列之一,以北京建都八百多年的皇城為背景,定形于清末至民國年間,采用最具北京民俗特色的元素符號——胡同和四合院來反映展覽的主題。該展覽以一位“老北京”的回憶自述串連起人生禮俗的種種事項,用胡同、商業(yè)街、四合院的復原場景和大幅場景畫、投影短篇作為背景舞臺,將各種文物、民俗物品作為道具,強化了北京民俗的原生態(tài)性,顯得親切自然。其主要內(nèi)容有:

      (一)洞房花燭美姻緣

      這部分展示的是老北京人的結(jié)婚禮俗。結(jié)婚是人生的大事之一,標志著家庭的建立、家族的繁衍。老北京人的婚禮有一套古老相傳的繁瑣禮儀,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說媒和相親,再是定親階段的送彩禮、訂送嫁妝,然后是娶親部分的上花轎、迎親進門、拜天地,最后是洞房花燭的挑蓋頭、鬧洞房、喝交杯酒等。

      (二)降龍誕鳳添人丁

      添丁進口是中國傳統(tǒng)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喜事,代表著血脈的延續(xù)和家族的興旺?!毒┏桥f事:老北京民俗》展示了求子、生育、滿月、百日、抓周等內(nèi)容,對相關(guān)的各種儀式進行了介紹。這些北京傳統(tǒng)生活里常見的禮俗,現(xiàn)代城市生活中基本已消失不見。

      (三)古稀大壽福如海

      祝壽是晚輩對長輩表示敬意和祝福的重要形式,各地還衍生了不同形式、不同禮節(jié)的祝壽活動。北京人做壽多是辦整生日,有“慶九不慶十”的說法?!毒┏桥f事:老北京民俗》復原了一個壽堂,展示了北京人祝壽的場景。

      (四)爆竹辭舊迎新春

      春節(jié)是漢族人一年中最為重視的節(jié)日,后來蒙古族、滿族等長期居住于北京的居民也融合了的風俗。北京人過春節(jié)是從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開始的,稱“送信的臘八粥”。接下來是過“小年兒”的祭灶。祭灶,最早稱為“紀灶”,是紀念發(fā)明用火煮熟食的先人,后來演變?yōu)榧涝钌瘛1本┤说浇纬闪恕疤枪霞涝睢钡拿耖g風俗。除夕吃完年飯放鞭炮、全家團圓守歲、接神、包餃子,大年初一祭先祖、小輩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給壓歲錢等等習俗,是中國人一年到頭的盼望和期許。

      (五)老北京的生活

      老北京的生活以胡同為舞臺,大街小巷里每個家庭的柴米油鹽和喜怒哀樂所反映的民風民俗、生活情趣如同一幕幕劇目。北京有名的胡同就有三千六百條,沒有名字的胡同賽牛毛,胡同是老北京人生活的基礎(chǔ)。

      京劇清代中期形成于北京,融合了皖劇、豫劇等劇種的精華,其產(chǎn)生突出表現(xiàn)了清代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反映了北京文化包容性、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

      北京民俗當然不止這些,但是《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選擇的是具有典型意義、與普通民眾息息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以清末民初的的風俗為重點,展示了漢族、蒙古族和滿族在數(shù)百年歷史基礎(chǔ)上的融合,體現(xiàn)北京民俗傳承性、融合性、都市性、等級性、時尚性的特點。

      在展示手段方面,借用戲劇舞臺美術(shù)造型方式制作的場景空間,使用文物與場景結(jié)合的方式,讓觀眾置身于特定歷史空間與文物對話,提升觀眾的參與感;采用聲光電的多媒體手段彌補靜態(tài)的物品展示的不足,將靜態(tài)文物所不能展示的內(nèi)容展示出來,擴大了信息面,增強了通俗性。

      《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作為21世紀初期城市博物館民俗專題展示的典型代表,既體現(xiàn)了文物精品的觀賞性、趣味性,又采用了多種輔助展示手段,使展覽有形、有聲、有色,改變了觀眾僅作為旁觀者的角色,而成為參與者。

      三、現(xiàn)代化背景下城市博物館民俗陳列的價值和特點

      在城市生活日益現(xiàn)代化的背景下,城市博物館的民俗陳列展示的主要民間的、傳統(tǒng)的生產(chǎn)、生活、節(jié)日禮俗的內(nèi)容,與歷史、藝術(shù)的展覽相比,其展品雖然沒有那么精美,但是卻往往受到更多觀眾的喜歡。民俗陳列的價值和特點在于通俗性、易于理解;具有大眾感情的共同性,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觀眾參與感更強。

      (一)民俗陳列更能喚起觀眾的集體記憶

      在城市博物館里的民俗陳列保留和展示了普通民眾過去的生產(chǎn)生活,其內(nèi)容甚至是許多觀眾經(jīng)歷過、且剛剛消失不久的東西,喚起了觀眾對過往的回憶。如北京市的許多民眾在胡同里長大,近20多年來的城市建設(shè)使他們從小生活的胡同消失在高樓大廈之中。來到首都博物館觀《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老北京的生活”部分,看復原的胡同場景無疑是這一批人回憶兒時生活、給晚輩講述自己經(jīng)歷的最好方式。

      (二)民俗陳列具有更加豐富的展示手段

      歷史、藝術(shù)的展覽往往在編寫陳列提綱、選擇陳列手段上非常嚴謹,有一種“教科書式的嚴肅”。但是,民俗陳列擺脫了這種“教科書式的嚴肅”,內(nèi)容選擇更加活潑,展示手段也可以多種多樣?!断愀酃适隆分小跋愀鄣拿袼住辈捎玫氖菍Σ煌鹤迳a(chǎn)生活的場景復原、對重大節(jié)日活動的再現(xiàn)等形式,顯得內(nèi)容豐富,吸引觀眾?!毒┏桥f事:老北京民俗展》以一個老北京的的成長經(jīng)歷編排內(nèi)容,結(jié)合了實物陳列、場景復原、多媒體播放等多種展示手段,故事情節(jié)緊湊,仿佛走入了傳統(tǒng)的北京生活。有的博物館民俗陳列還采用全息影像技術(shù)、3D播放技術(shù)等,結(jié)合了最新科技的展示手段??梢哉f,民俗陳列因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傳統(tǒng)生活,不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是現(xiàn)代博物館對展示手段進行檢驗的最佳陳列。

      (三)民俗陳列的觀眾參與性可以更強

      為了保證文物和藝術(shù)精品的安全,博物館往往將其放在玻璃柜里展示,或者與觀眾隔開一段距離,相關(guān)的陳列展示的往往是“冷冰冰”的歷史。民俗陳列的內(nèi)容是普通百姓的傳統(tǒng)生活,內(nèi)容是許多觀眾經(jīng)歷過的事情,展品是許多中老年觀眾曾經(jīng)用過的物品,如制作民俗物品、舉辦民俗節(jié)日、穿著傳統(tǒng)服飾照相等都可成為民俗陳列常見的互動項目。因此,民俗陳列使觀眾有了更強的參與性。

      [1]陶立璠.民俗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9月.

      [2]沈平.民俗展陳內(nèi)容及其理念初探——以首都博物館“老北京民俗展為例”[J].中國博物館.2007(01).

      [3]王炯.淺議民俗博物館的展示形式和陳列方式的選擇——以甘肅天水博物館為例[J].博物館研究,2011(02).

      [4]李曉欣.香港地區(qū)博物館與社區(qū)身份認同研究:以《香港故事》為例[J].美術(shù)館,2008(02).

      Study on Folk-custom Display of City Museum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ong Kong Story and The Old Beijing Folk-custom Exhibitions

      Wu Hongli

      In an era where city life moves towards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folkcustom exhibitions in city museums help to keep the past in people’s memories and display the history of folk life.Both the exhibitions of “The Hong KongStory” at the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 and “The Stories of Old Beijing Folk-custom” at the Capital Museum are typical ones among folk exhibitions held in city museums, which are well recognized by domestic museums.In this paper, the above exhibitions are taken as examples to discuss how to decide on both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folk-custom display, and how to probe into the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lk-custom display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life in cities.

      folk custom; city museum; Hong Kong story; Old Beijing Folk-custom

      G268.5

      10.3969/j.issn.1674-7178.2014.04.008

      吳紅麗,廣州博物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為博物館的陳列與教育。

      (責任編輯:陳丁力)

      猜你喜歡
      舊事陳列民俗
      冬季民俗節(jié)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中國錢幣(2022年2期)2022-10-25 09:46:40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中國錢幣(2022年1期)2022-08-23 12:34:26
      農(nóng)耕舊事十二韻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8
      城郊舊事
      炎黃地理(2021年1期)2021-06-08 00:27:03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04
      民國時期北平古物陳列所的陳列展覽
      中國博物館(2019年3期)2019-12-07 05:43:10
      民俗節(jié)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城南舊事
      永善县| 体育| 托克逊县| 德州市| 永定县| 苗栗市| 龙陵县| 本溪| 江都市| 博白县| 翁牛特旗| 灵武市| 乐清市| 台前县| 安义县| 信宜市| 周口市| 太仆寺旗| 吴忠市| 囊谦县| 永和县| 长岭县| 永丰县| 治多县| 永昌县| 田东县| 廊坊市| 小金县| 辽阳县| 团风县| 凤庆县| 泸溪县| 花莲市| 会昌县| 邵阳市| 白河县| 延吉市| 万安县| 江门市| 凤翔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