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亭,張 潔
(1.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2.懷化醫(yī)學高等??茖W校公共課部思政教研室,湖南懷化418000)
微博是一個信息分享與傳播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電腦及手機客戶端來構建自己的交流社區(qū),可通過發(fā)布文字(140字符以內(nèi))、圖片、視頻等多途徑以達到信息的分享與傳播。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上半年發(fā)布的《第32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的微博用戶數(shù)量已增至3.31億,較2012年底相比,激增了2 216萬用戶,增幅為7.2%。使用微博的網(wǎng)民百分率增長至56.0%,與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1.3個百分點,成為大學生最喜歡的應用軟件。因此,有效利用微博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博具有信息發(fā)布門檻低、信息傳播方式的裂變性、信息傳播形態(tài)的多樣性以及信息傳播主體的自主性等特點,這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條件。
微博信息發(fā)布門檻低,是指運用微博發(fā)布信息的操作簡單,不受技術的困擾。作為“平民媒體”,微博以其簡單性、大眾性、開放性特征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與傳統(tǒng)媒介信息發(fā)布的高門檻相比,微博以其“零門檻”、“草根民主”著稱[1]。在微博平臺上可以暢所欲言,發(fā)表觀點,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微博信息發(fā)布門檻低是因為微博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客戶端進行登錄,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無線網(wǎng)絡瀏覽微博主頁上的新聞和信息,并轉發(fā)、分享與評論信息。微博信息發(fā)布門檻低則有利于思政工作者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只需通過簡單的操作便可注冊一個微博賬號,對學生進行關注,輔導員可以通過瀏覽學生的微博來了解學生們的思想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利用網(wǎng)絡熱點新聞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便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了。例如“長江學子”在危機時刻不怕犧牲、挺身而出的感人事跡,運用啟發(fā)、感染的教育方式引導大學生的行為,從而樹立大學生正確的政治方向、規(guī)范大學生的品行、有利于大學生塑造大學生的人格魅力,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5]。
微博信息傳播方式的裂變性是指微博上的信息通過用戶轉發(fā)、評論、再轉發(fā)、再評論如此循環(huán)的方式,使得信息的傳播呈現(xiàn)出裂變式的特點。這樣,微博信息傳播方式的裂變性特點為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帶來了很大的優(yōu)勢,對于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可以通過微博轉發(fā)、評論、再轉發(fā)、再評論來引起大學生的廣泛關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微博上推薦一些積極向上的音像作品與視頻片段,例如關于“韶山精神”,大學生普遍認為是指毛澤東思想,是毛主席的代名詞。但“韶山精神”實質上是指的一種宏觀的革命精神,代表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微博的傳播平臺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信息傳播的裂變性特點,對“韶山精神”的實質內(nèi)涵進行轉發(fā)與再轉發(fā)的方式在大學生當中進行教育,讓大學生向老一輩革命者們學習他們那種無私奉獻與堅定信念的精神。
微博信息傳播形態(tài)的多樣性是指信息傳播方式不僅以單一的文字形式發(fā)布外,而且還可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對信息進行分享與傳播。微博信息傳播形態(tài)的多樣性可以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變得生動有趣,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教育,可以通過觀看視頻,語音,圖片如此動、靜結合的形式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兩課”和談心的灌輸教育方式更具趣味性,更能被大學生所接受,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與集體主義教育,相比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教形式,通過微博這樣多形態(tài)的信息傳播方式更能被學生所接受,例如建黨90周年獻禮大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在央視火熱放映,該電視劇反映的是以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郭永懷等愛國科學家對祖國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國報效祖國,這就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梢酝ㄟ^微博平臺,貼上鏈接視頻地址,組織學生觀看影片,并讓大學生們都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觀后感。這樣就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與大學生生活結合在一起了,使大學生們從生活中加強了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
所謂微博信息傳播主體的自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能力或特性自主發(fā)布和獲取信息,并根據(jù)自身需求集中搜集特定的信息。雖然網(wǎng)絡給廣大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一個自主選擇的平臺,但也使生活中充滿著矛盾與選擇,人只有在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借助自己自主的選擇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微博搜集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并有選擇的在微博平臺下與大學生進行互動與討論,達到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都能發(fā)揮其自主性,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真正走進大學生生活中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在親切輕松的氛圍中討論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達成共識[3]。例如,大學生熱議的獻血模范郭明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抓住大學生的興趣所向,針對郭明義的先進事跡來開展相應的話題引起大學生們的思考,使郭明義成為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并組織相應的獻血活動,從而漸漸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感。這就把教育方式融入到網(wǎng)絡媒體之中,融入到大學生生活之中,潛移默化地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去了,增添教育的說服力。
有效利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組建微博群以夯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根據(jù)微博不同的特性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特定的研究,并通過與其他新媒體的有效鏈接來進行信息的分享,并通過與其它的媒體進行鏈接形成信息分享圈。
微博群是對朋友進行分類以更方便的進行交流。微群能夠將感興趣的話題聚攏在微群里面,使自己找到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朋友,以便更好地進行交流。微群在線聊天功能有利于增強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之間的互動交流,并利用文件的共享功能形成資源共享圈。
隨著手機新軟件的開發(fā),思政工作者也應當順應技術發(fā)展帶來的便利,通過微博平臺有效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注冊一個微博賬號,開通獨具特色的微博與微博群,通過關注學生來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走進大學生群體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大到創(chuàng)建學校的、院系的,小到創(chuàng)建一個以班級為單位的微博群,通過微群的功能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大學生們有可以通過教育工作者的微博及微博群獲得相關信息,與思政教育工作者展開良好的互動,得到及時有效的解答。同學們更可以通過微博這一網(wǎng)絡平臺針對某一問題或現(xiàn)象開展討論,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思考的能力以及對問題全面分析的能力。
鑒于上述的分析,微博的特征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因此,要利用好微博,在微博平臺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據(jù)微博傳播方式的互動性特征進行主題討論法。例如,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光給學生傳遞愛國主義的抽象內(nèi)容是不夠的,學生并不能深刻的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并不能理解到底應該如何才能做到愛國。因此,針對該主題內(nèi)容,思政工作者應該利用微博傳播信息方式多樣性特征,通過生動的例子讓學生從情感上了解愛國主義的深刻內(nèi)涵,與學生開展互動交流討論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到愛國。比如,在微博平臺上粘貼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鏈接地址,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學習以“錢學森”為代表的愛國科學家們對祖國的忠誠,以及他們將獻身祖國作為人生最高追求的奉獻精神。這不僅創(chuàng)新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能讓學生們從情感上體會到愛國主義的深刻內(nèi)涵,相比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增添了教育過程的趣味性,更能達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由于微博信息發(fā)布只能控制在140字左右,對于信息量大的內(nèi)容傳播來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應該利用好微博與其它超媒體鏈接來實現(xiàn)信息的分享與傳播。通過與微博平臺的合作,在微博首頁兩側發(fā)布一些熱點新聞、學習資料的網(wǎng)絡地址鏈接,從而達到信息、知識的共享。針對熱門話題發(fā)起討論,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習政治理論的自覺性[4]。
多家網(wǎng)站與微博已進行了相關合作的平臺,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內(nèi)容類包括新聞、資訊、音樂、視頻等內(nèi)容分享到微博;應用類體現(xiàn)在由開發(fā)者基于微博開放平臺自由開發(fā)的小應用;終端廠商是基于終端設備的微博應用。比如,把各大網(wǎng)站中關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網(wǎng)站與微博連接起來,可以通過把搜狐、新浪、騰訊、鳳凰各大媒體上的新聞與微博鏈接起來。如此的合作平臺就可以將動態(tài)信息及時分享給自己的粉絲,自動同步,便可以及時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滲透到大學生的網(wǎng)絡生活中去,隨時隨地能接觸到時事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信息。
運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事關網(wǎng)絡平臺,教育主體,教育信息資源等各方面。因此,建立起運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十分必要。
主導機制是運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前提和基礎,就好比一個樂隊需要一名指揮家,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色。因此,運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要以高校宣傳部為主導,校團委、學生會為輔助后備軍,通過宣傳部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對校團委、學生會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利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需宣傳部向各學院師生宣傳微博的作用,動員輔導員、老師注冊微博賬號,鼓勵他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環(huán)境。校團委、學生會也可以通過開通微博,關注自身服務的對象,運用幽默的話語打動學生,做到“以生為本”。在微博平臺上可以撰寫與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相關的文章,通過分享到自己的頁面的方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另外,思政工作者還應該多關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針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得空洞無味的教育內(nèi)容更貼近學生生活,更好的達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培訓機制是培養(yǎng)一批擁有專業(yè)的、素質較高的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隊伍的工作運行機制。隊伍建設是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微博越來越成為大學生閑暇生活方式之一,養(yǎng)成了每日必刷微博的習慣,他們通過微博分享與轉發(fā)有意思、有意義的消息,用140字左右的文字、或以圖片的方式來發(fā)表一天的感慨,遇到好玩的事就現(xiàn)場拍攝記錄下來,再分享到微博平臺與大家分享等等。如果教師沒有使用微博,就沒法理解學生會如此喜歡使用微博,自然也遠離了學生的真實生活,遠離學生們的真實思想狀態(tài)[6]。許多高校正是缺乏一些懂得應用先進軟件的人才,使得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得到有效地開展。因此,高校應選拔一批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對其進行手機軟件的培訓,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過硬的政治素質、高尚的道德品行、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讓他們以微博為平臺,可以一起研究先進的教育理念、探討工作中的疑難點、分享工作中的收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體戰(zhàn)斗力,發(fā)揮團隊效應,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政治教育的引導。
監(jiān)管機制是思政工作者對于網(wǎng)絡中的不良信息,并極易侵蝕學生的思想、誤導學生的行為的信息進行監(jiān)管的工作運行機制。微博是一個虛擬空間,其具有無中心化、信息量化、匿名化等特點,因而對微博信息的管控存在相當大的難度[7],大學生是一群充滿朝氣的群體,其思想活躍、好奇心強、求知欲旺、對于一些信息的辨別力不高。網(wǎng)絡文化是多樣的、復雜的,極易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chǎn)生消極影響。因此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必須對大學生使用微博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針對微博不同于以往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系統(tǒng)的新的信息傳播特點,必須建立與之配套的信息監(jiān)控制度和監(jiān)控手段應對。與“校園微博群”有關的微博中出現(xiàn)的信息轉發(fā)及評論必須做到實時的監(jiān)控,對各類異常信息及時采取積極引導轉化或嚴肅處理批評的措施,讓謠言扼殺于搖籃之中,引導大學生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
[1]李林容,黎 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傳播價值[J].當代傳播,2011(1):22-25.
[2]朱湘紅,宋元林.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特征及其有效運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8):69-73.
[3]王 靜.運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12(2):127-134.
[4]許方園,曹銀忠.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略論[J].中國校外教育,2011(2):81-82.
[5]王 琦,王芝華,王炳坤.閑暇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視野[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44-47.
[6]金永淼.“微博”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J].福建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6):52-56.
[7]賈何偉.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