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燕,萬錦芳,申屠妙丹
(東陽市橫店集團醫(yī)院,浙江東陽 322118)
肋骨骨折是常見的骨折之一,在胸部損傷中最常見[1]。肋骨骨折突出的癥狀是傷處疼痛難忍,尤其在深呼吸、咳嗽或變動體位時加劇,因疼痛限制患者呼吸及咳嗽排痰,易引起肺部感染、肺不張,甚至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老年人因骨質疏松,骨脆性較大,易發(fā)生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常見疾病,患者肺功能差,如因外傷致肋骨骨折,傷后較長時間臥床及被動體位,更容易加重呼吸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做好肋骨骨折合并COPD患者疼痛、呼吸道等的護理尤為重要。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外傷性肋骨骨折合并COPD的老年患者31例,經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多在較短時間內康復,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齡60~91歲,平均年齡(68.52±11.51)歲;車禍傷13例,摔傷18例;多發(fā)性肋骨骨折22例,單根肋骨骨折9例,均為閉合性,伴有輕微肢體活動不利20例,合并血氣胸20例,合并肺挫傷17例;均有COPD,Ⅰ型呼吸衰竭2例,Ⅱ型呼吸衰竭20例;心功能Ⅲ級10例、Ⅳ級2例;合并高血壓病18 例、糖尿病5 例、冠心病1例。
1.2 治療方法 合并連枷胸肺葉切除1例,單純肋骨外固定9例,經肋骨釘內固定11例,開胸止血3例,行單純胸腔閉式引流7例。
1.3 結果 經精心治療和護理,31例均康復出院,住院時間7~25 d。
2.1 心理護理 肋骨骨折多因外傷所致,事發(fā)突然,患者一時較難接受,容易出現憤怒、敵對等不穩(wěn)定情緒。老年患者感情脆弱,不良刺激易加重病情,且COPD導致呼吸功能減退,??人詺饧?,肋骨骨折后可進一步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使患者心理負擔加重,擔心疾病預后,表現為抑郁、悲觀、恐懼等。因此,護士鼓勵患者以積極的情緒面對疾病,配合治療和護理,爭取早日康復。如本組1例88歲患者,因車禍傷肋骨斷端向內移位刺破壁胸膜,導致氣胸,患者出現抑郁、悲觀情緒,對醫(yī)生、護士的指導不配合,護士與其交流了解患者患COPD已有20年,擔心此次胸部損傷會對肺功能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影響疾病預后,因此出現悲觀心態(tài),護士為其講述氣胸以及COPD相關知識,并講述胸腔閉式引流對氣胸的治療效果以及疾病預后,使患者配合治療,疾病康復順利,住院12 d后出院。
2.2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 中量以上血胸及張力性氣胸行胸腔閉式引流。經常檢查胸腔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扭曲、折疊、受壓,觀察管腔內是否有纖維素或血凝塊阻塞,必要時擠壓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搬動患者時,先夾閉引流管再搬動,防止引流液逆流,如為氣胸患者則搬動時不必行引流管夾閉;保持胸腔引流瓶低于胸腔60 cm以上,保證引流瓶始終低于胸腔切口水平,防止瓶內液體逆流;觀察引流管的水柱波動情況及引流液性狀、量,若>200 ml/h并持續(xù)2~3 h以上,引出的血液很快凝固,說明有活動性出血的可能[2],立即報告醫(yī)生,配合處理。本組15例行胸腔閉式引流,其中1例在負壓吸引中突然水柱波動消失,經擠壓引流出血凝塊后水柱波動正常,余14例引流通暢;3例出現活動性出血,行開胸探查術。
2.3 疼痛護理 肋骨骨折斷端可刺激肋間神經產生局部疼痛,常因患者呼吸、咳嗽及體位變換等加劇疼痛。指導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后取半臥位,以利于胸腔閉式引流,同時減輕傷處張力,減輕疼痛[3];有計劃地進行操作,所有操作集中進行,避免反復多次的不良刺激,以減輕患者疼痛;協(xié)助患者翻身坐起時,托住患者兩肩胛正中部位,囑患者自己切勿用力;患者咳嗽或深呼吸時可用手或枕頭捂住創(chuàng)口,防止牽拉縫線引起創(chuàng)口疼痛;胸腔閉式引流后管道會引起疼痛或不適,因此,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牽拉、扭曲刺激創(chuàng)口,加重疼痛;以上措施難以緩解疼痛時,遵醫(yī)囑予藥物止痛,止痛劑的使用以不抑制呼吸或咳嗽反射而能減輕疼痛為原則[4]。本組4例采用藥物止痛,疼痛時用雙氯芬酸鈉50 mg塞肛,用藥后患者疼痛評分[5]控制在1~3分。
2.4 氧療護理 呼吸衰竭氧療的目的在于提高肺泡氧分壓,增加氧的彌散,從而提高動脈血氧分壓(PaO2),減輕重要器官的損傷,減輕病情。氧療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氧療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明確呼吸衰竭類型,根據患者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吸氧濃度,Ⅰ型呼吸衰竭以低氧為主,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給予中濃度吸氧(35%~60%),Ⅱ型呼吸衰竭伴有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吸氧濃度盡量控制在30%以下,氧療30 min后復查動脈血氣以確認PaO2是否滿意及CO2潴留是否減輕;注意氧氣濕化,以減少對氣道刺激,使分泌物易于咳出;選擇給氧方式,患者氣急明顯,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下,使用面罩吸氧,調節(jié)固定面罩的松緊度,固定面罩過緊可損傷患者顏面部、過松達不到氧療效果,并保持面罩的清潔,氣急癥狀好轉、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上,采用雙側鼻導管吸氧,雙側鼻導管吸氧對鼻黏膜刺激小,患者易耐受[6],如患者感覺不舒服,可改用單側鼻導管吸氧;吸氧過程加強巡視,囑家屬不可隨意調節(jié)氧流量,每12~24 h更換1次面罩或鼻導管。31例患者經過氧療后,PaO2及血二氧化碳分壓均在正常范圍。
2.5 呼吸道護理 COPD患者長期咳嗽、咳痰,發(fā)生肋骨骨折后疼痛劇烈,限制了呼吸運動和排痰動作,不能有效排痰,加之肺部出血、積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或氣道阻塞,同時創(chuàng)傷引起反射性支氣管痙攣,黏膜水腫使分泌物增加,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非常重要,向患者解釋咳嗽、咳痰的重要性,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有效咳嗽;安置患者半臥位或坐位(合并休克者應在血壓平穩(wěn)后),床頭抬高30~45°,以利于咳痰以及胸腔積液吸收或引流,同時半坐臥位有助于膈肌下降,增加胸廓容量,有利于呼吸;對于不主動咳嗽的患者,按壓胸骨上窩處刺激咳痰,因老年患者咳嗽反射遲鈍,注意加大按壓胸骨上窩處的力度,同時適當拍背,患者咳嗽時,指導患者雙手用適當力度固定胸壁,減少骨折活動度,以利于排痰;對于咳嗽反射不良、但痰液能咳到咽喉部者,可經口腔或者鼻腔輔助吸痰,起到刺激咳痰的作用;對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給予霧化吸入2次/d,霧化吸入后及時協(xié)助患者變換體位并正確扣背,有利痰液排出;患者痰液無法咳出,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在以上措施無效時,采用纖維支氣管鏡注藥吸痰。本組3例痰液黏稠不易排出,予肺部護理、霧化吸入、經靜脈使用溴環(huán)己胺醇后,能自行咳嗽排痰,肺呼吸音轉清;5例出現氣管輕度偏移,患側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胸部攝片檢查顯示肺不張,經纖維支氣管鏡吸痰注藥后患肺復張,病情改善。
老年患者基礎疾病較多,COPD是其中之一,當外傷致肋骨骨折時,咳嗽排痰功能差,容易產生肺部感染,如進一步誘發(fā)其他疾病,可致嚴重后果,因此,及時治療與護理是關鍵。護理重點為做好患者心理疏導,緩解抑郁、悲觀情緒,加強胸腔閉式引流護理,做好疼痛護理,明確患者呼吸衰竭類型,及時正確給氧,同時做好呼吸道護理,促進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從而改善病情。
參考文獻:
[1] 莊景煥,伍萍,張曉鋒,等.127例肋骨骨折患者的護理體會[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1,9(11):380.
[2] 王志紅,周蘭姝.危重癥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564-565.
[3] 宋建波.綜合護理干預在減輕胸腔閉式引流患者焦慮及疼痛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2):43-44.
[4] 彭新梅.多發(fā)肋骨骨折肋骨釘內固定術的術后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9,8(4):316-317.
[5] 林麗,周立宇.音樂干預對肛瘺術后患者換藥時創(chuàng)面疼痛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2,11(8):762-763.
[6] 牟宗娟,王青麗,葉俊,等.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穩(wěn)定期家庭氧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3):3997-3999.